洪烛:物质时代的活着的诗歌烈士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ince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愿意谁就为诗歌死去吧。我不是不热爱诗歌,更不是怕死,我要做活着的烈士。其实这意味着更大的牺牲。你难道不觉得吗?在一种绝望中坚持写诗。绝望似乎比希望更令我感到兴奋。我要在有生之年就成为别人仰叹的雕像:瞧,他居然还会眨眼睛!
  诗简直比宗教还厉害。它甚至可以俘虏无神论者。这就是我的信仰。这就是我的诗经,每天都要念一遍。说实话,也只有我自己能听得懂。做一个茫茫人海里的托钵僧,把诗当成铁饭碗来端着,像祈雨般期待着天上掉馅饼,哪怕只落下几枚美的硬币,叮当作響。够了,这就是我精神上的零花钱……
  ——洪烛《洪烛谈艺录:我的诗经》
  洪烛是这样一种诗人,没有宣言不用扬鞭,晨起开始劳作,日落依然不息。而且二十多年如一日。所以,洪烛不是那种以突然耸起的大厦来震惊诗坛的诗人,但他用成片成片的风格各异的村落悄悄地把诗坛覆盖。就像那些因一两首诗歌震撼诗坛的才子们还缠绵在诗歌美梦当中,脚下的阵地以及城头的旗帜已经变换了主人。更滑稽的是这时那些山寨里的诗人们正为谁是大当家二把头的在互相谩骂和厮杀。
  这足以证明诗坛的真正权威是作品。
  任何闪亮的登场和牛逼的装腔作势都是一场大戏前面的点缀,真正的内容是后面的剧情。谁能把剧演完,并能吸引观众才是主角。这就应了那句老话:看谁笑到最后。现在虽然没到终点,但前半程洪烛以他均衡的速度渐渐地超过了有些领跑的人,并且还在继续。
  洪烛占领诗坛用的是蚕食法,他在不动声色当中把自己的作品铺满山丘和荒漠。悄悄地旁若无人地在于无声处把诗歌的村庄编织成星如棋布。没有惊雷,但春雨弥漫,其方法和效果就是润物细无声。
  所有这些来源于洪烛对诗歌的一腔热血,还有更可贵的是坚韧和永不回头的献身精神。
  记得一次我说在洪烛的生命里文学第一,爱情第二。他抢过话说:文学永远第一,没有第二。这是事实。为了能心无旁骛的写作洪烛一次次放弃了能结婚的爱情,为了保持对文学的激情状态,他甚至有点刻意地保留着大学毕业时候的生活方式:宿舍,自行车,背包,还有单身。他给自己永远在路上的感觉。
  只有在路上他才能保持自己涌动的激情,和对事物敏锐地感觉,才不至于让庸常的生活和世俗的欲望把思维腐蚀和磨钝。才能使自己随时被灵感点燃并义无反顾地扑向文学。对待生活,他用的是减法,减去一切和文学无关的东西:琐事,职位,财富,复杂的人际关系,甚至爱情和其他。
  从这个角度来说洪烛是一个诗歌赤子,也是物质时代里最后一批浪漫主义的骑士。像他自己说的愿意做“活着的诗歌烈士”,所以他的年龄虽然已经不惑,但心态体貌还有思维都与80后们保持同一现场,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的作品可以证明这一切。
  我们在洪烛那些美丽的散文中,依然能看到青春的热度和对爱情清纯而新鲜的知觉,还有梦想,期盼和忧伤。他的心像绽开在早春柳树枝头的嫩芽,掐一下就有鲜活的汁浆迸溅。所以他写的维吾尔少女的诗歌《阿依达》才能那么热烈深情和刻骨,还有无法捉到的幻影和因距离而引起的永恒的伤感。
  是啊,人生无力达到的地方太多!
  美,梦想,还有青春和爱情都是永远翘望和热爱的阿依达,她仿佛就在眼前,可只能眼巴巴地张着嘴巴张望,因为眼前的一切清晰可见又隔着永远无法逾越的汪洋大海。尤其对诗人来说美好的都只能远看不可近玩。
  这就是人生的真相,因梦想而美丽,又因梦想而变得不真实,甚至易碎破碎,从而不完美。
  所以到了这里,洪烛诗歌表面上虽然还保留着青春写作的痕迹,但是作品的内核已经在悄然发生着蜕变。那就是浮在他作品上的青春期的雾气和躁动开始消遁,爱情到了这里不仅仅是青年男女心头的一点红晕和简单的愉悦和悲伤,更多的是通过爱情他窥见了人生,人生的真相和生活的底。由爱情进入人生,由人生去思索人存在的真实状态,这是洪烛诗歌潜意识和下意识的变化,也许他自己似乎还蒙在鼓里,但人生的体验和经验让他的诗歌在拨乱找正,去伪存真;并凝聚着,直到挤出生活所有的水份,直到抵达生命的本质和根。
  这是洪烛写作姿势的变化,但是表面上这些并不了然。这是因为洪烛的表述方式还保持着原来的步伐。依然是温良和谦和,依然是迈着不急不慢的清晨跑步似的均匀速度,依然是对万千词语的拣选和修剪,依然是优美的意象和有秩序的抒情。这让他的写作像红酒,柔和温敦还绵远。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作品不论是表面的风格和格调,还是内在的心理范式都透着知识分子的性情和风骨,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洪烛的写作称之为真正的知识分子写作,或者是后知识分子写作的开始?
  当然红酒会导致过于缠绵和温和,真正的写作还需要烈性的白酒。所以洪烛还需要来点激烈,猛烈,大江奔泻和拍案而起。虽然这不是洪烛的长项,但是文中有胆是必须的。而且洪烛不可能永远是那个手拿鲜花宝剑,唇含警句的翩翩少年。鲜花要结出果实,宝剑终要出鞘。诗人必须需要大视野大气魄,需要驰骋疆场,需要一副鉄肩去担道义,需要一个胸怀去映日月。
  洪烛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近几年写作的《西域》《李白》等历史和自然的长诗中就有意将自己的写作视角放大,用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眼光去拷问历史和生命,去追索生命的目的和价值。这对洪烛来说是一个可贵的也是一个必然的转身。我们期待他与胸怀一起打开的还有写作的剑鞘,放弃在修辞和形容词里的挑来拣去,而把他诗歌的剑法操练得简单直接,再简单再直接,并步步紧逼直至一剑封喉。
  这对于洪烛和诗坛来说都是一种境界一笔财富。我和所有的诗友都期待着。
  ——2009年4月12日写于杭州和绍兴的途中
  (摘自《现代青年》)
其他文献
那个时候,我们总是那么的纯真,那么的无忧无虑,特别是很多人都想做父母心中的乖孩子,所以对他们的话语总是深信不疑,因此很多善意的谎言在我们的心中就是真理,是值得牢记于心的——  1.小孩子总喜欢在屋里打伞,这个时候大人们就会说一句:“在屋子里面打伞以后就不长高。”大多听见以后瞬间就会把伞收起来,以免以后当小矮人被人取笑。  2.每当月圆的时候,看见天上的月亮总会非常的好奇,常常会用手指着月亮问这问那
期刊
这是大二那年冬天的事。  那个周末,我和朋友阿红冒雪去看夜场电影,出来时已是夜深人静,冰冽的风吹在脸上尖锐地痛。为了御寒,我俩决定先在路边一处卖羊肉汤的摊点暖和一下。  走进用红色帆布搭建的简易棚,只见卖汤的中年男人倚着小方桌打旽,他旁边坐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女孩,此时正在一张纸板上写着什么。看见我们,女孩连忙起来招呼,不一会,洒着绿油油的香菜,冒着肉香味的羊汤就端在了我们面前。  我和阿红低首喝
期刊
听说最近很流行说一句:“感谢你那些年的不杀之恩。”于是今天狠狠地想念了一下我那六位曾经一起住过四年的姐妹。  我的大学,一个寝室里住七个人,四张上下床靠着左右两边的墙壁,门则正对着窗。那栋楼很旧,学校1929年已经有了,我们进校的那一年刚好是学校的70周年。我们入校前,这楼应该全部翻新过,但脚下还是旧地板,经常吱呀吱呀地响,符合我对一切有年头的大学的所有想象。我寝室的七个姐妹里,四个新闻系,三个英
期刊
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十分重视华夏边疆的稳定与发展大业,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付出,也留下了许多戌边固疆的人物传奇故事,尤其是在古代女中豪杰中,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更是让人感动,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舍身为国的江南才女刘细君的传奇故事。前不久,我有幸来到了“中国天马之乡”昭苏县,走进古“丝绸之路”最西端的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夏特乡,
期刊
美少女同桌杨菲菲  长得像张靓颖的杨菲菲是班上同学公认的美少女,还因为她妙曼的舞姿,甜美的歌声当仁不让在成为学校文艺汇演的台柱。  班上的男生都想和她同桌,老班却偏偏把她安排在我的身边,一坐就是三年。每次一想到这事,我就特别感激老班。这样的美差羡煞了多少人的眼珠子呀?  刚升上初中时,我的成绩很差劲,是那种老师看了头疼,同学也不喜欢的角色。和我混在一起的都是和我一样成绩不好的男生。那时年少,静不下
期刊
未名湖边的桃花开了,就在前几天。  我曾无数次梦想过,陌上开花的时候湖边折柳的人群里会有自己的身影。那个时候,我的心思和大家一样单纯而迫切,我的目光却是比你们更加迷茫和彷徨。  那年高三。  十年磨一剑,我得到的却几乎只是一块废铁。  高一那年,我真的差点把自己废成了一块废铁。上课睡觉,聊天,看漫画,吃零食,跟着后面那些男生大呼小叫,把年轻的女老师气得眼圈含泪,然后自鸣得意而洋洋之。那真是一段不堪
期刊
我是一个从湘西大山走出来的山里孩子,曾经身无分文,靠捡废品度日,直到今天在繁华都市的A级写字楼拥有自己的文化公司。我人生的改变,应该感谢4位老人的帮助,没有他们,我也许还在街头流浪。  12年前,我高中毕业,怀揣文学的梦想,背着母亲煮的18个鸡蛋和几身寒碜的衣服,来到了魂牵梦绕的省城。很快我便被残酷的现实击得几乎崩溃,只有高中文化的我,在人才市场根本找不到工作;操着一口浓郁苗族式普通话,身板瘦弱,
期刊
一、晚餐准备  化学老师终于答应了女友,回家给她做顿晚饭。女友下班回到家,却看到化学老师还在摆弄他的烧瓶和酒精灯。女友一脸失望表情的问道:“你在干什么t”  “哦,别着急,亲爱的。”化学老师兴奋地说道:“我正在给晚餐做准备呢,再过5分钟,盐就提炼出来了。”  二、感动  同学考试的时候拿手机抄答案。抄毕,发觉老师在身后!老师温柔地说:“抄完了吧?抄完了收起吧,有摄像头。”后来才知道,老师一直站在他
期刊
前程茫茫困难重重,奋起拼搏还是就此沉沦?现实期望反差巨大,锲而不舍还是随缘自适?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命运、理解苦难、面对机遇、把握自己?本期,三位教授娓娓讲述了自己1977年的高考以及他们的知青岁月,激发我们尤其是正为求职、学业、情感等问题困扰的年轻人,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入思考。  黄庆宏:上不了技校上西安交大  1976年冬,贵州汽油机厂锻造车间。一个又瘦又矮的19岁男孩,弯着腰,喘着粗气,缓缓搬起刚
期刊
我想,如果不是这个春天的约会,如果不是文友的盛情相约,我是不会这样怀揣着教徒般虔诚的情感走近一个人的,也是不会这样以近乎于赤裸的心淌过一条江的。  我曾在书本上多次读到这位诗人传颂千古的名篇,也曾多次在车上远眺过这条美丽的江水,但却一直没有和这位诗人有过更多的接触,也没有真正涉足过这条江。但我知道,诗人跨越历史风云,远涉万水千山,江水奔流滔滔不绝,吟唱古今沧桑,诗人和江水从未远离过我,他们其实一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