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同寝室的姐妹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最近很流行说一句:“感谢你那些年的不杀之恩。”于是今天狠狠地想念了一下我那六位曾经一起住过四年的姐妹。
  我的大学,一个寝室里住七个人,四张上下床靠着左右两边的墙壁,门则正对着窗。那栋楼很旧,学校1929年已经有了,我们进校的那一年刚好是学校的70周年。我们入校前,这楼应该全部翻新过,但脚下还是旧地板,经常吱呀吱呀地响,符合我对一切有年头的大学的所有想象。我寝室的七个姐妹里,四个新闻系,三个英语系,为了显得更像一家人,大家按年龄排了一下顺序,我是老六。
  因为宿舍楼全部都是木质结构,所以“烧得快”是被禁止使用的。这个东西读过大学的朋友一定不陌生,就是插在水瓶里烧开水用的铁条,很方便,但是也很危险,经常把插座烧焦。不过大家为了图方便,还是悄悄地在用。还有蜡烛,晚上11点后要拉电闸,需要熬夜看书的要么用电筒要么就点蜡烛。有一天晚上老七在床上点蜡烛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蜡烛把底下的塑料纸巾筒烧化了,后来还烧到了她的蚊帐上。我们其他的六个人晚上突然被老七的惊叫声给弄醒了,就看见她在拼命地扑着蚊帐上的火。所有人都翻滚下床,提着水桶和脸盆去走廊另外一头的水池接水,然后泼到老七床上。万幸的是,火被扑灭了,而且没有其他寝室的人发现这件事情。忘了后来是谁在床上大哭——被吓的,我却总忍不住想笑,因为觉得好兴奋。真是年少无畏的时候。
  第一、二年的时候,我上铺睡的是英语系的老三,优秀学生,成绩好,也很努力,和我的贪玩恰成对比。有一天大概是我在寝室里讲一些很无聊的电话,吵到了她读书,于是被她斥责了。两个人因此吵了一大架,我还记得她义正严词地说我不好好学习什么的,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觉得很羞愧。后来我们当然和好了,只不过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她就申请到了美国的学校,去了美国读书。我们一直保持网上的联系,去年春节我去美国玩,专程去了她在纽约的家。当年那个很勤奋的小女生,如今也是华尔街大公司里的职员,还做了妈妈。事业、生活都那么成功,不枉她念书的时候曾经那么努力。
  从第三年开始,老四就搬到我上铺睡。老四是寝室里和我关系最铁的,我们一个班,上课的时候常常坐在一桌,悄悄地看卫斯理。老四是疯狂球迷,床上贴满了因扎吉的海报,拜她所赐,我这个对足球毫无兴趣的人,那段时间也知道很多球星的名字。周末我们常常一起去学校礼堂看电影,老四对好莱坞明星也是耳熟能详,最喜欢基诺里维斯。我时常觉得她其实比我更适合从事电影记者这个行业,不然做体育记者也是好料子。可惜她毕业后去了当地一家很大的医院,做了感染科的秘书。毕业后的这些年,我们不算常常联系,她身边有几个很亲密的女朋友,我也是,但我们每年都记得彼此的生日,真真应了那句大俗话:“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大学四年是我人生进行到现在感觉最美好的四年。相比那些曾经爱过的“人渣”,反而是同寝室这些姐妹之间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更加隽永。我不会专门去发消息感谢她们当年的“不杀之恩”,但也许我会告诉她们《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就要上映了,希望她们在看完电影之后能想起我们的大学时光,想起我。
  (摘自《新快报》)
其他文献
5张毕业证书,40年前我很珍视对它们的保管,藏在木箱底层,上面放了些书和当“礼服”穿的的确凉衬衣,以及一条半新不旧的茄色裤子。  1986年到江西当省长时,不知是由于淡忘还是衣服多了几件,也不知是谁有意无意的“帮助”,证书找不到了,政务缠身,无暇以顾,也未放在心上。  约两年前,要搬家,杂七杂八的东西不少,家人在破烂堆里扒拉,可能是找找还有没有可用的东西。据说在一个旧塑料包里发现了我小学、初中、高
期刊
还是接着说有关高考的话题,——民国时期算是历史上的乱世,但不可否认是一个大师辈出的辉煌时代,那个时期的学者文人有很多至今仍令我们怀念不已。在废除科举制度之后的民国时代,近代教育体制确立,读书人开始依靠“高考”来“考取功名”。  自光绪二十八年至光绪二十九年(1902年-1903年)“壬寅癸卯”学制颁布,到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得到确立,高等教育应运而生。  在1938年之前,大学
期刊
德国科学家苏力贝克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野草种子的发芽率高达80%,约为前者的40倍。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便难以发芽。  其实,个人的成长进步也离不开“光”的激励。只不过激励我们的那一束光,有时是一个微笑,有时是一声赞扬,有时则是一句问候。然而生活中,别人赐“光”的机会毕竟很少,更多的
期刊
最近收到一个很久不联系的朋友的邮件。其实,很难清楚定义我和这个朋友之间的关系。  约10年前,我家做了一个月的host family(交换生接待家庭),一名来自德国的中学生住在我家里。她的名字叫薇弗卡,我需要每天保证她顺利到西单地区的一所中学上课,还要负责她的吃住。虽然一起生活了一个月,但是德国人太过严谨的性格,加上非母语交流,我们之间并没有变得很亲密。  薇弗卡离开北京后,我们之间保持着邮件沟通
期刊
“纵然你是天才,如果没有表现出来或者弱于表现,那么在竞争中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不会表现者=弱者’的不公平公式就会屡屡被套用。”这话出自东方卫视《头脑风暴》栏目主持人、北大博士袁岳之口。近年来,袁岳博士常通过演讲、座谈等方式,一直在关注社会,所到之处,他批评时事,谈论观点,总能与听众掀起一阵“头脑风暴”。  批纠结心理:想得到苹果,最好去种树  如今,“纠结”似乎成了人的通病,袁岳在一次与年轻人
期刊
2008年,壹号土猪创始人陈生公开招聘硕士卖猪肉,全国包括香港的1000多名硕士前来竞争30多个“硕士猪肉佬”名额。在当年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下,此盛况一度让舆论哗然。  对最终签约的30余名硕士生而言,他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坚定地走出了自己踏足社会的第一步。5年之后回头再看,得失自明,冷暖自知。  和当年类似的是,今年就业形势同样不容乐观。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届毕业生中仅有3成毕业生
期刊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这似水流光中,转眼又是一年。是的,又是一年,流光带走了2009年的365个日夜,带走了那些笑容与泪水。从高中到大学,我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无法计算在2009年我得到了什么,此时此刻,只想用这些文字记录下那些回忆,那些有关高三,有关成长以及我的梦想的青春。  以梦想的名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人生分为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
期刊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二十三号”。她的班里总共有五十个人,而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二十三。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老公发愁地说,一碰到公司活动,或者老同学聚会,别人都对自家的“小超人”赞不绝口,他却只能扮深沉。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唯有我们家的“二十三号女生”,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此,他一看到娱乐节目
期刊
那个时候,我们总是那么的纯真,那么的无忧无虑,特别是很多人都想做父母心中的乖孩子,所以对他们的话语总是深信不疑,因此很多善意的谎言在我们的心中就是真理,是值得牢记于心的——  1.小孩子总喜欢在屋里打伞,这个时候大人们就会说一句:“在屋子里面打伞以后就不长高。”大多听见以后瞬间就会把伞收起来,以免以后当小矮人被人取笑。  2.每当月圆的时候,看见天上的月亮总会非常的好奇,常常会用手指着月亮问这问那
期刊
这是大二那年冬天的事。  那个周末,我和朋友阿红冒雪去看夜场电影,出来时已是夜深人静,冰冽的风吹在脸上尖锐地痛。为了御寒,我俩决定先在路边一处卖羊肉汤的摊点暖和一下。  走进用红色帆布搭建的简易棚,只见卖汤的中年男人倚着小方桌打旽,他旁边坐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女孩,此时正在一张纸板上写着什么。看见我们,女孩连忙起来招呼,不一会,洒着绿油油的香菜,冒着肉香味的羊汤就端在了我们面前。  我和阿红低首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