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与国道——关于《交叉感染》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tiandegush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0—1950年代,洲际公路被誉为“美国生活的丰碑”,“它把愈来愈漂泊不定的人口从农村输送到城市,从城市输送到郊区,从南方输送到城市黑人区,从中西部输送到加利福尼亚”。迪恩·莫里亚蒂也在此时于克鲁亚克笔下登场,《在路上》的故事里,他借助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跑遍每个角落,沿着西海岸,在每一只垃圾桶里寻找我的下落”。数年后,这个故事以既是诱惑又是禁忌的“黄皮书”身份传入中国,一些乡下的知识青年甚至以手抄几十万字的方式来保护这个传奇。
  公路是一个线性符号,一头连着解放,一头连着迷茫。那些天生害怕束缚或不爱设置目标的人,通过公路来追求没有终点的过程,北岛称“只有道路还活着/那勾勒大地最初轮廓的道路/穿过漫长的死亡地带/来到我们脚下,扬起了灰尘”(《随想》),而芒克和彭刚则在缺少公路和汽车的时代直接翻墙跳进北京火车站,扒上一列南下的火车,弹尽粮绝之际就去乞讨——对着一个漂亮姑娘。
  《交叉感染》赶上了一个私家车和汽油仍然昂贵而大巴和国道还颇景气的时代,小说里那个没名没姓的“你”(“我”)在一个又一个汽车站转场,一边心怀狡诈地与票贩子斗智斗勇,一边又怀揣迷惘从一辆又一辆巴士上上下下,任由各式各样值得或不值得质疑的生活电影胶片般从眼前滑过。这就是“中国公路小说”的样子——终于能够逃开“春运”或有幸不必卷入“春运”的人以乘坐大巴的方式上路。
  像很多年轻人一样,“你”(“我”)自认活在围困里,于是“你”(“我”)“骨子里渴望自由,渴望人性,渴望温暖,渴望打破自我人为的藩篱,突围出去”。恰巧,大巴和汽车站通达中国所有的东南西北,连缀一切因陌生而显得新鲜的末梢,很方便就能带“你”(“我”)去只有异乡没有故乡的生活,而“说走就走的旅行”和“奋不顾身的感情”一样,又恰好是“你”(“我”)支付得起的票价。那么,干吗不走呢?只需要磨炼出一些跟票贩子打交道的技巧就够了。
  问题只在于,“大巴上路”和“说走就走”有着天然的冲突,路线、票价和发车时刻表命定式地把“你”(“我”)的起止点限制在特定的坐标上,任凭抵达的是阳朔还是无名县城,无论遇见的是按摩小姐、花心猎人还是动物专家,这种命定性都無法避免也无法取消。所以这种“上路”就不免会少了点爆炸性,无论是“你”是“我”,无论子丑寅卯或甲乙丙丁,故事的讲述者总是显得有些孤寂温暾。“你”(“我”)虽然已经上路,却又似乎并未做好准备迎接未知,在这个从“子”写到“亥”,从“甲”写到“戌”的故事里,每一位与“你”(“我”)相逢的人都未能与之发生深度联系,大家都是一期一会一日游, “你”(“我”)身上仿佛覆盖了厚厚的茧房,与“说走就走”的造型极不匹配。精神上的“旅游性”还是要大于“公路性”。
  但是,这种温暾却又的的确确恰如其分,甚至可以说,这种旅游式的出走才是大多数人的精神原貌吧。当今世上,谁又不是戴着紧箍圈的宠物猴,谁又能是真正野生的白骨精?从大巴上下来的“你”(“我”)并不是想谈谈,而是只想看看,正如显示器前的我们不想要单车和滑板,而只想要可以随时关闭和切换的围观。
  《交叉感染》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处,是“戊”章关于猎人的故事——尚无居所的“你”偶遇了一位猎人,当他得知“你”还没有找到住宿的地方,便主动邀请“你”到他的相好家留宿。这位女人因为生不出孩子而被丈夫抛弃,猎人原与之相熟,后来两人就成了情人。而“你”最关心的却是猎人老婆的态度。“你”不厌其烦、反反复复地追问:
  “这事,你自家女人知道不?”
  “知道怎么样,不知道又怎么样?”
  “到底知道还是不知道?”你急切想知道答案。
  “不知道。”男人声音仍旧很沉。
  “哦。”
  “你家女人知道了怎么办?”你很不识趣,在这个初相识的男人面前老捏他的软肋。
  “不知道。”
  “还爱你家的女人吗?”
  “爱。这多年下来,已经是亲人了。”
  “那这个女人呢?”
  “也是爱,让人心跳得欢,能拾起激情,说不出的感觉。”
  “总得取舍一个,生活的本质就是取舍。”
  男人沉默了。
  约翰·霍尔姆斯在《这就是“垮掉的一代”》里评论道:“垮掉的一代”是“精神意义上的某种赤裸裸的直率和坦诚,一种回归到最原始自然的直觉或意识时的感觉。简言之,它意味着他们情愿以一种并不耸人听闻的姿态驱使自己陷入困境。一个‘垮掉’的人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总是全力以赴,精神振奋,对任何事都很专注,像下赌注似的把命运孤注一掷。”若是以此为标准,亲切促狭地奉劝猎人“取舍一个”的“你”不免太过冬烘,虽然自己还在对生活茫无头绪,“你”却已经开始教导别人该怎样生活了,振振有词的道理和老也过不好的人生似乎奇特地扭结在“你”的身上,亲切又滑稽,简直就像个手执杀猪刀的知识分子。一旦把感伤当成了思想,不带地图的旅行就变成了另一种版本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当然,相对于那些活在两微一端里,认为比特泡沫比“真实”更真实的那些人,能在汽车站和小县城之间狼奔豕突一番、能在对照组里令人赞叹,已然算是不错了。
  好的“上路”,跟“告别”无关,向有钱人讨钱,从加油站偷油的萨尔·帕拉迪斯时间之矢似的宣布:“我这辈子就喜欢跟着吸引我的人,因为对我胃口的都是疯狂的人,他们疯狂地生活,疯狂地谈话,疯狂地寻求救赎,渴望同时拥有一切,他们从不厌倦,从不讲陈词滥调,而是像神奇的黄色焰火筒那样,燃烧、燃烧、燃烧。”而同样出走的《交叉感染》则选择六十年一轮回的天干地支来统计章节,这种“中国性”真是无比妥帖。
  作者简介 李丹,南京市第二期“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签约作家。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学术成果先后获得过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责任编辑 孙海彦
其他文献
再次遇见庆荣,已时隔多年,若非亲眼所见,我几乎不敢相信他的身体居然返老还童般的健康,细腻、白皙的皮肤,发达的肌肉,呈倒三角的躯干,假如不看他那张老脸,这体型称得上是个美男子。  邱辉对庆荣的情况也是知根知底的,他们生活在同一个镇子,年轻时都是文艺青年。邱辉是律师,业余爱好写小戏;庆荣则写诗,主要写爱情诗,即使到了这把年纪,还打着光棍,仍然只写爱情诗。据邱辉讲,庆荣年轻时本指望混进文化馆创作室的,然
期刊
从这一期起,我们将开始大学生创意写作作品联展。创意写作作为学科,在中国发展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从教师到学生,从教学方法到学科建设,创意写作在这十余年中都已在国内发展得相当成熟,创意写作课程、专业指导下的学生作品也已经能够以相当完整、成气候的状态出现在大家面前。在组稿初期,我就已经收到了来自各大高校的学生作品,有很多都已经超越了写作课作业、习作的范畴,体现出有想法的创作者对作品的把控和对创作过程的自觉
期刊
稍具常识的人,都痛切地感受到了:浮语虚辞的泛滥成灾,豪言壮语的响彻云霄,无所不用其极的排比句、祈使句的气壮山河,令人肉麻的各种吹捧与献媚,对母语毫无敬畏之心的肆意挥霍与践踏,被有识之士称之为语言腐败的大行其道甚嚣尘上,如此文风,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在这样的时候,看看书写自我放逐选择沉默、拒绝说话的小说,也算是躲进小说文本的一种逃避与逍遥。  最近,正在看默音的长篇小说新作《星在深渊中沉默》,小
期刊
那一年,我听见《北京东路的日子》  等在校门外,走完三年的距离  那一年,许多字眼在我的身体里被剥夺  時间重新复制出适应成长的替身  那一年,我在北极阁,用天文望远镜  追溯光年之前被推着走的北京东路的日子  这一年,我只剩下一串刻骨铭心的数字  组成学号,拴紧那还未变声的音色
期刊
韩东:这是第一期“青春新视界”栏目,你们肯定是在这一栏目首次亮相。请向读者介绍一下你的生活、学业或工作情况,你是谁。  孙智正:大家好,我是孙智正。两年前我生了一场病,以此为“契机”,我辞职了,实现了我的夙愿:不再上班。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实现在家度日,做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带孩子,其他时间都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写东西、看书、看电影、听歌、见朋友、骑车兜风等。  胡了了:我是胡了了,湖南茶陵人,在银川
期刊
赵英明走进办公室,翻开日历:一九七七年九月一日。默念一遍后,笑了,便走到屋檐下,抬头看看挂着的大钟,双手郑重地拉起钟绳,当——当——当——钟声传出校园,传到疙瘩村的家家户户,把上学的小孩儿都从家里薅出来,拽到了学校。  这是疙瘩村小学建成后,正式开学的第一天。教室是五间砖瓦房,是全村最漂亮的房子。  赵英明站在校园门口,笑着看着十六个孩子背着书包跑进校门,白净的脸上挂着学生气。  他是疙瘩村小学的
期刊
小吕第一次见到胖子,是在三楼老板的办公室。小吕上去给老板看一个整版广告的设计。胖子站在那儿,不知道正在跟老板说什么。他脸红扑扑的,一副用了大力气的模样。他老是这样的,走路说话什么的都用尽全力的模样。小吕一进去,他就直勾勾地看着小吕。他的目光让小吕感觉很不舒服。这样的目光小吕只在陌生人那里遭遇过,那种大街上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再也不会相见的陌生人。在一个密闭空间里,小吕从来没见男的用这种眼神看她。她感
期刊
“吱——”公交车急刹车的声音在红灯骤然亮起的同时响起,全车人都猛地一歪,道歉声和咒骂声嘈杂。  红灯六十秒。  她几乎是在急刹车响起的那一刹那,把手中翻得脱了线的书放进篮中,一跃而起,泥鳅般滑入车与车之间的缝隙中,手中攥着一篮玉兰花。  私家车里的司机不耐烦地朝她摆手,摇上玻璃窗。  红灯五十秒。  “你来。”远远的有个红轿车里伸出一双修长的手,她如释重负地跑过去。车里放着粤语歌,副驾驶座上坐着一
期刊
此时的小可还沉浸在梦境的余韵中,全身软绵绵的,仿佛躺在棉花上,直到一阵不和谐的敲门声响起。那声音微小,礼貌,克制,同时也笃定,坚持,毋庸置疑。  “小可,你什么时候起床啊?我帮你收拾一下房间。”保姆打开门,探头探脑地说。她在与小可对视的那一刻俏皮地吐了一下舌头,作出抱歉的姿态。小可身下的棉花一瞬间消散开去。  起床后,小可躲进卫生间,想玩一下手机,不一会儿门外又响起敲门声。  “小可啊,肚子不舒服
期刊
我有一头好头发,特喜欢用飞丝牌洗发水。  这洗发水有一股薄荷味儿,好多人不喜欢,我却喜欢洗后凉爽的感觉。就算外出,也不习惯用宾馆提供的袋装洗发水,都会带上瓶装的飞丝洗发水,老公不止一次地嫌繁重,我却一直坚持。  这次外出参加培训一周,我当然还要带上一瓶飞丝洗发水,临行前单独放到行李箱一侧夹层的小兜里,小兜长条形,妥帖地兜住瓶装洗发水。  培训的同学来自全省,多不认识,与我同住的是一位长发美女,性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