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东:这是第一期“青春新视界”栏目,你们肯定是在这一栏目首次亮相。请向读者介绍一下你的生活、学业或工作情况,你是谁。
孙智正:大家好,我是孙智正。两年前我生了一场病,以此为“契机”,我辞职了,实现了我的夙愿:不再上班。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实现在家度日,做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带孩子,其他时间都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写东西、看书、看电影、听歌、见朋友、骑车兜风等。
胡了了:我是胡了了,湖南茶陵人,在银川长大(读到初二),后随父母搬家到浙江,因为突然失去所有的伙伴,也无法融入新集体,开始写作。现在是无业青年,正在准备第二次考研,考的是中国古代文学。
郑在欢:我是郑在欢,河南人,在北京生活,做的最长的一份工作是影视策划,也写点剧本,其余时间写小说。
韩东:介绍一下你们的写作情况,取得的成就,或者有何计划。
孙智正:我大概在2002年大学毕业时,决定以写作为业。我要尽量充实地度过我的时间,我认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尽量做得专业,可能是一个办法。我自认为在2005年前都是学徒期,从2005年写到2020年,一共16年,我写了长篇《青少年》《南方》《日食》等、中短篇集《杀手》、诗集《所有诗》、新文体著作《句群》《一万句》《史诗》等,翻写了《西游记》《封神演义》《何典》等,还写了几个剧本……也准备专门写一些给孩子们看的东西比如《小故事》等,也可能再写一本科幻或理论著作《永存》,最后可能会写一部《日记》,每天写一点,不分文体记录一点。我写的所有东西可能最后都归为《一万页》这本“大书”。我写的东西都是对我身心的记录,我把自己作为研究人类的最方便的样本。
胡了了:我十五岁开始写作,一直在写诗,大学以后有能力写一些文学评论和诗学札记,我写过的文字主要是诗以及和诗相关的理论。写诗以来,每年我都会有段时间想写小说,经常动笔写个几百字的开头,但从来没能完成,去年才正式开始写小说,到现在写了三篇。我写作取得的成就,包括在几个刊物上发表诗,有一首短诗获得过某全国短诗大赛的佳作奖,这是外在的成就——内在的成就是我存在电脑文档里的,自认为是杰作的诗集。计划是继续写诗,同时把写作重心转移到小说,多写小说。
郑在欢:16岁的时候写过两个长篇小说,写在本子上,一个武侠,一个自传体,现在敝帚自珍收在某个箱子底。19岁又开始写,在网站上,也是两个长篇,一个玄幻,一个自传。自传那个因为得了个奖有出版社要看稿所以保存下来,玄幻小说没那么幸运,随着网站关闭永久遗失了。2017年出了第一本书《驻马店伤心故事集》,得到了一些读者和业内人士的认可。19岁那个小说得了小奖之后,算是确定了以写作为业的人生道路,觉得在这个上面有天赋,也喜欢。至于计划,只是朦胧地以为做这件事能安身立命,实现自我输出。如果说具体的计划,不太好说,因为太具体了,简而言之就是趁着还有兴趣和自信把想写的东西写了,我能感觉到这两样东西在流失。以前最不缺的就是这两样,不过以后也说不准。
韩东:关于写作,你们大致的想法是什么样的?有何思考?
孙智正:我认为写作和科学一样,宗旨是“求真”。科学研究事物(人和事物交接时形成的那个“东西”),写作是研究人的感触,发现、确认新的感触,用准确的字句把它真实地表达出来,不被虚假的东西(立场、利益等)遮盖,丰富人类的“感触池”,并且在写作本身有所创造(“求美”?),这是我认为写作要做的事,也是写作的“意义”。
胡了了:一、写作于我是自然而且必要的事,我要一直写下去,而且多写,不断写出新东西;二、写什么和怎么写是自由的,不能也不应该给自己上任何限制,相信自己的才能,彻底诚实于自己对写作此刻的认识;三、對写作本身保持热情和严肃。
郑在欢:从上面所说发生在16岁和19岁的两次写作大致可以看出来,我天然地对两种创作感兴趣,一种是关乎自身的,一种是依托类型的。关乎自身的写作算是对存在的追问,在现有世界里确定人和环境的坐标;依托类型的算是对感官的释放,凭借幻想以求思而不得的体验。这两者当然可以在写作中共存,只是有所偏重的时候会自然地凸显出来,比如后来我基本在写关乎自身的东西。依托类型的一直想要写,比如我也想写个《冰与火之歌》之类的东西,这得看以后的精力。
韩东:孙智正翻写的《西游记》非常成功,我推崇备至。那么,这次翻写《封神榜》有何不同的体会?难度是否更大?要达到的效果是否也有差别?
孙智正:翻写《西游记》难度更大一些,因为在我看来,《西游记》写得更“好”,像《金瓶梅》《红楼梦》这种级别的书,我肯定不会去翻写。
把残忍的东西变成有趣的东西、简化字面,这些可以说和翻写《西游记》是一脉相承的。但《西游记》可能更童趣一些,如果说我翻写的版本,适读人群的下限是儿童,那么《封神榜》可能是少年。《封神榜》有更多君君臣臣的“政治伦理”的东西,我尽量淡化这些,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已经过时了,我会强调神怪、阵法这些有趣的东西,行文试图做到轻快、滑稽、诙谐(但不是幽默)。
韩东:你对“原创”和“翻写”之间的异同有什么话要说?
孙智正:我可以说是站在巨著的肩膀上,这两本书都流传几百年了,可以说是巨著了。当然两位作者也是站在前人的著作之上,进行了汇集和改写。
如果用翻唱来类比的话,我基本没动旋律,原文百分之九十九的情节我都保留了,只是改变了字面,改变了语气,放进了我自己的气息和我们这个生活阶段的“时代精神”。
韩东:胡了了是第一次发表小说吗?《兔子》是否也是你的第一篇小说?对小说和诗歌的关系你怎么看?
胡了了:我是第一次发表小说,《兔子》也是我的第一篇小说。虽然之前我有篇散文被作为小说发表,但那篇不是小说。在我的理解中,小说和诗歌之间大有可以通约之处。同样的文学内容,常常可以既用小说写,又用诗歌写,表现效果会截然不同,因为诗歌侧重让读者直接感受核心,而小说侧重引导读者间接收集与总合。长度、形式、叙事成分的大小都不能用来区别诗歌与小说,一首充满细节的长叙事诗依然是诗,一篇抒情比重超过叙事的小说依然是小说。当然,诗歌语言的分行是区别诗和其他文体的最大要素,小说中也会有诗歌语言的片段,一定条件下拿出来分行处理也能成为一首短诗,但肯定不存在把一整篇小说分行成为一首长诗的事,也不存在把一首长诗取消分行成为一篇小说的可能。 韩东:我总觉得你的才能在小说,或者其他散文体。诗和文所需要的才能是不一样的,或者说我这一想法在读了你的诗和文以后得到了强化。你有什么反驳?
胡了了:我认同我的才能在小说,但不认同我的才能不在诗歌——我能在诗和文两个方面都做得很好。诗和文所需要的才能是不一样的,这个想法我赞同,但具体到写作个体身上,同时具有两种才能并不矛盾,在所写文体上各自伸张即可。当然最后总会有做得更好的那一端,那就不是作者能控制的了。而且不论才能在哪一端,同时写作小说和诗歌,两个文体间彼此都有辅助作用,尤其是写诗对写小说有帮助。
韩东:郑在欢的这两篇小说在语言、题材、指向几乎所有的方面都很不相同。郑在欢你是故意的吗?为何如此?
郑在欢:也不是故意的,只是恰巧来到就写出来了。创作者通常会有自己的谱系,这要看他们处于什么兴趣点上,这两篇小说看起来似乎不在我的谱系里,尤其是《驻马店伤心故事集》出来之后,大家会觉得我的写作兴趣在乡镇,在自身的成长经验中,事实确实如此,这一类小说在我现有的写作里也是占比最大的,没办法,关于现实总有很多要写,也总有很多想说。对我而言,现实是要持续打交道的题材,直到有一天它不再困扰我。
这两篇,其实也在我的谱系里,只是这些谱系作品太少,还没彰显出来。《豆腐》基本可以放到前面所说的“类型”写作里,取自聊斋的《娇娜》,我改写了这个故事,沿着前人写作志怪小说的足迹,试图写出点新意。
《还记得那个故事吗?》是另一个谱系,完全关于写作这件事的谱系,算是用写作来写作。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写作,不预设任何目的,仅仅是有一个简单的想法于是坐下来就写,这个想法简单到可以只是一句话,一个场景。这是完全享受写作的写作,恰恰这类写作也更容易给写作者惊喜。目前来说,我最最喜欢的个人作品里,这一篇能排进前三,第一篇是《我只是个鬼,什么都干不了》,第二篇是《我又谈起家乡》,第三篇就是这一篇。这三篇小说的写作过程如出一辙,都是突然有个想法,坐下来就写了,没有事先的构思,也没有预设的表达,结构与主题都是在写作中找到的。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写作,并不是每一次坐下来就能写出好东西,更多的是坐下来写一点就不了了之了。坐下来就写,更像是一种境界,抛开一切,仅凭对写作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直觉开始创作。这时候的写作更像是生活里自然的一部分,不过这种写作也很奢侈,我目前还没有那么奢侈的条件。
韩东:《豆腐》开篇几近文言,后面是现代汉语,最后结尾处又近文言了。你是否是刻意为之?有什么奥妙?
郑在欢:一开始,我只是想改写聊斋,仅仅是改写这个故事,我想用什么语言都行吧,故事能让人看明白就行,也就是说我决定用“应用语”写作,原作是文言,就跟着用了,当然我用不来那个时候的文言,只能用被白话文浸染过的文言。在写的时候,我发现脑中运行的逻辑枢纽仍旧是白话文的,试图“返古”是很难的,且意义不大,虽然我也因为写出了点“类文言”的好句子而沾沾自喜,但这没有运用白话文的时候成就感更大,于是写完祖父一段就转回现代汉语了。从开端来说,这不是刻意为之,但是写到中间我就意识到在结尾的时候要再回到文言了,所以从结尾来说,这又是刻意為之。如果作者在一些地方“刻意为之”的话一定有他的“奥妙所在”,只是这个“奥妙”要是由作者自己说出来也就不是“奥妙”了。
韩东:请向“青春新视界”推荐一些你们看好的作家,特别是年轻作家,可列名单。简单说说你为什么要推荐他们,好在哪里。
孙智正:推荐乌青、张羞和司屠。他们的写作有“原力”“元气”,就是有创造力,真正个人的东西,而且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了,非常自觉,也经历了十几二十年的写作。
胡了了:我最看好陈乐,我们在大学都是源诗社的成员,都以写诗为主。但陈乐2018年开始就转向小说为主了,他写小说比写诗勤快、放松,已经写了三四十篇。他的小说也保持了诗歌一贯的好品质,简洁、清晰、质朴、自然、干脆利落。我很爱读他的诗和小说。
郑在欢:同时代作家我看得很少,因为不存在“竞技意识”,所以也懒得去研究他们。如果我目前的轨道是类型写作,肯定使劲研究同行,研究他们为什么成功或者受欢迎,那是有迹可循的,关乎自身的写作不存在这个问题,适用于别人的也不一定适用于自己,就是适用也怕跟风,要是连这样的写作都跟风的话还写个什么大劲儿,所以我不看,甚至是有点刻意地不看。当然有时候也免不了搂一眼,一眼没中的话可能就不会再搂第二眼了。比如王占黑,就是搂一眼之后忍不住再搂第二眼,她写得太好了,浑然天成的那种,当然她也用不着我推荐,她的好已经被更多人发现了。有一个叫水鬼的,我很喜欢,一眼看上去就喜欢的喜欢,他作品的那个腔调,一眼看到就让人印象深刻,如果你让我说出个所以然,一时间反而无从说起。前一阵他还在微信上发了个古怪的武侠小说,我看得也很享受。还有张敦和魏思孝,我都懒得提他们,我们关系太近了,搞得我们像是一伙儿的,就算是一伙儿的,也是因为志趣相投走到一伙儿的,毕竟我们天南海北,没有一起生活的友情,也没有利益相关,仅仅是因为互相欣赏。
韩东:对“青春新视界”这个新栏目有什么建议?
孙智正:尽量发在写作上真正有创造性的作品。
胡了了:建议发表有挑战性和野心的作品。
郑在欢:建议不敢,多发点群众喜闻乐见又有个性的东西吧,我还算个年轻人,所以不希望目之所及的文学尽是一派苦大仇深的老学究样貌。
见习编辑:菡萏
孙智正:大家好,我是孙智正。两年前我生了一场病,以此为“契机”,我辞职了,实现了我的夙愿:不再上班。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实现在家度日,做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带孩子,其他时间都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写东西、看书、看电影、听歌、见朋友、骑车兜风等。
胡了了:我是胡了了,湖南茶陵人,在银川长大(读到初二),后随父母搬家到浙江,因为突然失去所有的伙伴,也无法融入新集体,开始写作。现在是无业青年,正在准备第二次考研,考的是中国古代文学。
郑在欢:我是郑在欢,河南人,在北京生活,做的最长的一份工作是影视策划,也写点剧本,其余时间写小说。
韩东:介绍一下你们的写作情况,取得的成就,或者有何计划。
孙智正:我大概在2002年大学毕业时,决定以写作为业。我要尽量充实地度过我的时间,我认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尽量做得专业,可能是一个办法。我自认为在2005年前都是学徒期,从2005年写到2020年,一共16年,我写了长篇《青少年》《南方》《日食》等、中短篇集《杀手》、诗集《所有诗》、新文体著作《句群》《一万句》《史诗》等,翻写了《西游记》《封神演义》《何典》等,还写了几个剧本……也准备专门写一些给孩子们看的东西比如《小故事》等,也可能再写一本科幻或理论著作《永存》,最后可能会写一部《日记》,每天写一点,不分文体记录一点。我写的所有东西可能最后都归为《一万页》这本“大书”。我写的东西都是对我身心的记录,我把自己作为研究人类的最方便的样本。
胡了了:我十五岁开始写作,一直在写诗,大学以后有能力写一些文学评论和诗学札记,我写过的文字主要是诗以及和诗相关的理论。写诗以来,每年我都会有段时间想写小说,经常动笔写个几百字的开头,但从来没能完成,去年才正式开始写小说,到现在写了三篇。我写作取得的成就,包括在几个刊物上发表诗,有一首短诗获得过某全国短诗大赛的佳作奖,这是外在的成就——内在的成就是我存在电脑文档里的,自认为是杰作的诗集。计划是继续写诗,同时把写作重心转移到小说,多写小说。
郑在欢:16岁的时候写过两个长篇小说,写在本子上,一个武侠,一个自传体,现在敝帚自珍收在某个箱子底。19岁又开始写,在网站上,也是两个长篇,一个玄幻,一个自传。自传那个因为得了个奖有出版社要看稿所以保存下来,玄幻小说没那么幸运,随着网站关闭永久遗失了。2017年出了第一本书《驻马店伤心故事集》,得到了一些读者和业内人士的认可。19岁那个小说得了小奖之后,算是确定了以写作为业的人生道路,觉得在这个上面有天赋,也喜欢。至于计划,只是朦胧地以为做这件事能安身立命,实现自我输出。如果说具体的计划,不太好说,因为太具体了,简而言之就是趁着还有兴趣和自信把想写的东西写了,我能感觉到这两样东西在流失。以前最不缺的就是这两样,不过以后也说不准。
韩东:关于写作,你们大致的想法是什么样的?有何思考?
孙智正:我认为写作和科学一样,宗旨是“求真”。科学研究事物(人和事物交接时形成的那个“东西”),写作是研究人的感触,发现、确认新的感触,用准确的字句把它真实地表达出来,不被虚假的东西(立场、利益等)遮盖,丰富人类的“感触池”,并且在写作本身有所创造(“求美”?),这是我认为写作要做的事,也是写作的“意义”。
胡了了:一、写作于我是自然而且必要的事,我要一直写下去,而且多写,不断写出新东西;二、写什么和怎么写是自由的,不能也不应该给自己上任何限制,相信自己的才能,彻底诚实于自己对写作此刻的认识;三、對写作本身保持热情和严肃。
郑在欢:从上面所说发生在16岁和19岁的两次写作大致可以看出来,我天然地对两种创作感兴趣,一种是关乎自身的,一种是依托类型的。关乎自身的写作算是对存在的追问,在现有世界里确定人和环境的坐标;依托类型的算是对感官的释放,凭借幻想以求思而不得的体验。这两者当然可以在写作中共存,只是有所偏重的时候会自然地凸显出来,比如后来我基本在写关乎自身的东西。依托类型的一直想要写,比如我也想写个《冰与火之歌》之类的东西,这得看以后的精力。
韩东:孙智正翻写的《西游记》非常成功,我推崇备至。那么,这次翻写《封神榜》有何不同的体会?难度是否更大?要达到的效果是否也有差别?
孙智正:翻写《西游记》难度更大一些,因为在我看来,《西游记》写得更“好”,像《金瓶梅》《红楼梦》这种级别的书,我肯定不会去翻写。
把残忍的东西变成有趣的东西、简化字面,这些可以说和翻写《西游记》是一脉相承的。但《西游记》可能更童趣一些,如果说我翻写的版本,适读人群的下限是儿童,那么《封神榜》可能是少年。《封神榜》有更多君君臣臣的“政治伦理”的东西,我尽量淡化这些,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已经过时了,我会强调神怪、阵法这些有趣的东西,行文试图做到轻快、滑稽、诙谐(但不是幽默)。
韩东:你对“原创”和“翻写”之间的异同有什么话要说?
孙智正:我可以说是站在巨著的肩膀上,这两本书都流传几百年了,可以说是巨著了。当然两位作者也是站在前人的著作之上,进行了汇集和改写。
如果用翻唱来类比的话,我基本没动旋律,原文百分之九十九的情节我都保留了,只是改变了字面,改变了语气,放进了我自己的气息和我们这个生活阶段的“时代精神”。
韩东:胡了了是第一次发表小说吗?《兔子》是否也是你的第一篇小说?对小说和诗歌的关系你怎么看?
胡了了:我是第一次发表小说,《兔子》也是我的第一篇小说。虽然之前我有篇散文被作为小说发表,但那篇不是小说。在我的理解中,小说和诗歌之间大有可以通约之处。同样的文学内容,常常可以既用小说写,又用诗歌写,表现效果会截然不同,因为诗歌侧重让读者直接感受核心,而小说侧重引导读者间接收集与总合。长度、形式、叙事成分的大小都不能用来区别诗歌与小说,一首充满细节的长叙事诗依然是诗,一篇抒情比重超过叙事的小说依然是小说。当然,诗歌语言的分行是区别诗和其他文体的最大要素,小说中也会有诗歌语言的片段,一定条件下拿出来分行处理也能成为一首短诗,但肯定不存在把一整篇小说分行成为一首长诗的事,也不存在把一首长诗取消分行成为一篇小说的可能。 韩东:我总觉得你的才能在小说,或者其他散文体。诗和文所需要的才能是不一样的,或者说我这一想法在读了你的诗和文以后得到了强化。你有什么反驳?
胡了了:我认同我的才能在小说,但不认同我的才能不在诗歌——我能在诗和文两个方面都做得很好。诗和文所需要的才能是不一样的,这个想法我赞同,但具体到写作个体身上,同时具有两种才能并不矛盾,在所写文体上各自伸张即可。当然最后总会有做得更好的那一端,那就不是作者能控制的了。而且不论才能在哪一端,同时写作小说和诗歌,两个文体间彼此都有辅助作用,尤其是写诗对写小说有帮助。
韩东:郑在欢的这两篇小说在语言、题材、指向几乎所有的方面都很不相同。郑在欢你是故意的吗?为何如此?
郑在欢:也不是故意的,只是恰巧来到就写出来了。创作者通常会有自己的谱系,这要看他们处于什么兴趣点上,这两篇小说看起来似乎不在我的谱系里,尤其是《驻马店伤心故事集》出来之后,大家会觉得我的写作兴趣在乡镇,在自身的成长经验中,事实确实如此,这一类小说在我现有的写作里也是占比最大的,没办法,关于现实总有很多要写,也总有很多想说。对我而言,现实是要持续打交道的题材,直到有一天它不再困扰我。
这两篇,其实也在我的谱系里,只是这些谱系作品太少,还没彰显出来。《豆腐》基本可以放到前面所说的“类型”写作里,取自聊斋的《娇娜》,我改写了这个故事,沿着前人写作志怪小说的足迹,试图写出点新意。
《还记得那个故事吗?》是另一个谱系,完全关于写作这件事的谱系,算是用写作来写作。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写作,不预设任何目的,仅仅是有一个简单的想法于是坐下来就写,这个想法简单到可以只是一句话,一个场景。这是完全享受写作的写作,恰恰这类写作也更容易给写作者惊喜。目前来说,我最最喜欢的个人作品里,这一篇能排进前三,第一篇是《我只是个鬼,什么都干不了》,第二篇是《我又谈起家乡》,第三篇就是这一篇。这三篇小说的写作过程如出一辙,都是突然有个想法,坐下来就写了,没有事先的构思,也没有预设的表达,结构与主题都是在写作中找到的。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写作,并不是每一次坐下来就能写出好东西,更多的是坐下来写一点就不了了之了。坐下来就写,更像是一种境界,抛开一切,仅凭对写作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直觉开始创作。这时候的写作更像是生活里自然的一部分,不过这种写作也很奢侈,我目前还没有那么奢侈的条件。
韩东:《豆腐》开篇几近文言,后面是现代汉语,最后结尾处又近文言了。你是否是刻意为之?有什么奥妙?
郑在欢:一开始,我只是想改写聊斋,仅仅是改写这个故事,我想用什么语言都行吧,故事能让人看明白就行,也就是说我决定用“应用语”写作,原作是文言,就跟着用了,当然我用不来那个时候的文言,只能用被白话文浸染过的文言。在写的时候,我发现脑中运行的逻辑枢纽仍旧是白话文的,试图“返古”是很难的,且意义不大,虽然我也因为写出了点“类文言”的好句子而沾沾自喜,但这没有运用白话文的时候成就感更大,于是写完祖父一段就转回现代汉语了。从开端来说,这不是刻意为之,但是写到中间我就意识到在结尾的时候要再回到文言了,所以从结尾来说,这又是刻意為之。如果作者在一些地方“刻意为之”的话一定有他的“奥妙所在”,只是这个“奥妙”要是由作者自己说出来也就不是“奥妙”了。
韩东:请向“青春新视界”推荐一些你们看好的作家,特别是年轻作家,可列名单。简单说说你为什么要推荐他们,好在哪里。
孙智正:推荐乌青、张羞和司屠。他们的写作有“原力”“元气”,就是有创造力,真正个人的东西,而且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了,非常自觉,也经历了十几二十年的写作。
胡了了:我最看好陈乐,我们在大学都是源诗社的成员,都以写诗为主。但陈乐2018年开始就转向小说为主了,他写小说比写诗勤快、放松,已经写了三四十篇。他的小说也保持了诗歌一贯的好品质,简洁、清晰、质朴、自然、干脆利落。我很爱读他的诗和小说。
郑在欢:同时代作家我看得很少,因为不存在“竞技意识”,所以也懒得去研究他们。如果我目前的轨道是类型写作,肯定使劲研究同行,研究他们为什么成功或者受欢迎,那是有迹可循的,关乎自身的写作不存在这个问题,适用于别人的也不一定适用于自己,就是适用也怕跟风,要是连这样的写作都跟风的话还写个什么大劲儿,所以我不看,甚至是有点刻意地不看。当然有时候也免不了搂一眼,一眼没中的话可能就不会再搂第二眼了。比如王占黑,就是搂一眼之后忍不住再搂第二眼,她写得太好了,浑然天成的那种,当然她也用不着我推荐,她的好已经被更多人发现了。有一个叫水鬼的,我很喜欢,一眼看上去就喜欢的喜欢,他作品的那个腔调,一眼看到就让人印象深刻,如果你让我说出个所以然,一时间反而无从说起。前一阵他还在微信上发了个古怪的武侠小说,我看得也很享受。还有张敦和魏思孝,我都懒得提他们,我们关系太近了,搞得我们像是一伙儿的,就算是一伙儿的,也是因为志趣相投走到一伙儿的,毕竟我们天南海北,没有一起生活的友情,也没有利益相关,仅仅是因为互相欣赏。
韩东:对“青春新视界”这个新栏目有什么建议?
孙智正:尽量发在写作上真正有创造性的作品。
胡了了:建议发表有挑战性和野心的作品。
郑在欢:建议不敢,多发点群众喜闻乐见又有个性的东西吧,我还算个年轻人,所以不希望目之所及的文学尽是一派苦大仇深的老学究样貌。
见习编辑:菡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