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有“百戏之祖”之称的昆曲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昆曲艺术文辞典雅清丽,曲调清新婉转,有着丰富的文学传统和表演艺术传统,是古典美学和传统艺术的精华,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如何保护与传承昆曲艺术,已经成为文化工作者面临的紧迫问题。笔者认为昆曲要传承复兴,尤其需要培养大学生观众。以昆曲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找回它的青春,需要年轻的热爱者、传播者和继承者,大学生理应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力军,而昆曲走进校园无疑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举措。
上个世纪初期,近代曲学大师吴梅应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的聘请,首先把昆曲教育引进大学课堂,开了昆曲进大学的风气之先。此后,许之衡先生、俞平伯先生等在大学课堂继续教授昆曲,影响深远。2004年7月,白先勇先生携青春版《牡丹亭》首演于苏州大学。多年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纷纷留下过《牡丹亭》如梦似幻的美妙倩影。所到之处,大学生们为之痴迷甚至疯狂,成了最绚丽的文化景观之一,这在人文主义和传统艺术日益被“快餐文化”冲击的今天尤为可贵。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一种对古典艺术和高雅艺术的崇仰与热情正在逐渐回归到青年一代的心中。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高校巡演,旨在贯彻“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有关精神,用高雅艺术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情趣。从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此举有利于引导学生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引导学生自觉地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青春版《牡丹亭》高校巡演的成功,也表明了高雅艺术可以被青年一代接受,仍能够在当今的社会传播,并继续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高度在社会文化生态中放射美和爱的光芒。这使我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有了信心,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和青年的整体文化素质、文学艺术修养的提高,大学生们对昆曲这样的传统艺术、高雅艺术拥有潜在的浓厚兴趣,所以昆曲剧团到大学巡演,会使一批大学生在校期间受到昆曲艺术的熏陶,还可以为昆曲争取更多的年轻观众,以保存、传承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这不仅对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大意义,而且是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古典文化艺术所做的一次重大尝试和努力。昆曲要傳承,不仅需要培养优秀的年轻演员,更需要培养高层次的欣赏者。
毫无疑问,现今我们所面对的文化是世界性的、多元化的,但是真正能让一个中国人感觉到自己是中国人的,依然还是浸入骨髓的传统文化的印记。所以,青春版《牡丹亭》在高校热演的现象,可以理解为唤醒了现代年轻人一个古典的梦,里面有为情可生可死的浪漫情愫,有摄人魂魄的水袖挥舞,有曼妙婉转的笙笛吟哦。青春版《牡丹亭》是一种努力、推动和探求。它创造了让年轻人接触昆曲的机会,演出越多,昆曲的影响就越广,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看昆曲还是冲着新鲜去的,今后应多给年轻人创造接触昆曲的机会,这样就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拯救昆曲的行列中,昆曲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才能焕发青春光彩。有专家提出,可联合、借助大学生的力量,举办昆曲的大专班、本科班、研究生班和各种研修班,培养昆曲的演员、编剧、导演、作曲和理论研究人才。另一方面,昆曲院团应该建立定期到大学巡回演出的机制,大学也应该开设有关昆曲的课程和专题讲座,使一大批大学生在校期间受到昆曲艺术的熏陶。专家还建议应在高校中设置“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并把它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将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唤起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能不断激发起他们的爱国热情,使之为祖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素质教育不仅包括科学教育,而且还包括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能给学生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指南,提高学生的人生品位和格调。而人文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传统文化的教育,把昆曲这种传统文化引进高校,就是为了这一目的。保护和发展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教育工作者和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各高校要切实加强人文教育的工作,要把高校人文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来加强建设,通过改革课程体系, 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来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
艺术作为人文思想和情感反映的方式,它是主观见之客观的形象反映。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是艺术家心境中所孕育的思想情感的外化,也是艺术家审美观念和人生追求的体现,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反映。优秀的人文艺术作品是真善美的综合体现,并以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感染人、启发人、教育人。鲁迅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用国民精神丰富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用先进文化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人文铸人魂,将人文教育与人格塑造相结合,培养学生自觉的责任意识和博大的人文情怀。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而且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开阔大学生的思路。弘扬昆曲等传统文化,能够促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帮助我们重新找回民族精神家园的根。我们年轻的一代学子需要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而在校园内更要营造一种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使在校学生更多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热爱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青春版《牡丹亭》走进校园的实践,为古老昆曲重新找回了“青春”,也为高校素质教育进程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其中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深入总结和反思。
(作者通联: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2005一班)
上个世纪初期,近代曲学大师吴梅应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的聘请,首先把昆曲教育引进大学课堂,开了昆曲进大学的风气之先。此后,许之衡先生、俞平伯先生等在大学课堂继续教授昆曲,影响深远。2004年7月,白先勇先生携青春版《牡丹亭》首演于苏州大学。多年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纷纷留下过《牡丹亭》如梦似幻的美妙倩影。所到之处,大学生们为之痴迷甚至疯狂,成了最绚丽的文化景观之一,这在人文主义和传统艺术日益被“快餐文化”冲击的今天尤为可贵。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一种对古典艺术和高雅艺术的崇仰与热情正在逐渐回归到青年一代的心中。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高校巡演,旨在贯彻“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有关精神,用高雅艺术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情趣。从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此举有利于引导学生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引导学生自觉地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青春版《牡丹亭》高校巡演的成功,也表明了高雅艺术可以被青年一代接受,仍能够在当今的社会传播,并继续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高度在社会文化生态中放射美和爱的光芒。这使我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有了信心,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和青年的整体文化素质、文学艺术修养的提高,大学生们对昆曲这样的传统艺术、高雅艺术拥有潜在的浓厚兴趣,所以昆曲剧团到大学巡演,会使一批大学生在校期间受到昆曲艺术的熏陶,还可以为昆曲争取更多的年轻观众,以保存、传承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这不仅对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大意义,而且是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古典文化艺术所做的一次重大尝试和努力。昆曲要傳承,不仅需要培养优秀的年轻演员,更需要培养高层次的欣赏者。
毫无疑问,现今我们所面对的文化是世界性的、多元化的,但是真正能让一个中国人感觉到自己是中国人的,依然还是浸入骨髓的传统文化的印记。所以,青春版《牡丹亭》在高校热演的现象,可以理解为唤醒了现代年轻人一个古典的梦,里面有为情可生可死的浪漫情愫,有摄人魂魄的水袖挥舞,有曼妙婉转的笙笛吟哦。青春版《牡丹亭》是一种努力、推动和探求。它创造了让年轻人接触昆曲的机会,演出越多,昆曲的影响就越广,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看昆曲还是冲着新鲜去的,今后应多给年轻人创造接触昆曲的机会,这样就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拯救昆曲的行列中,昆曲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才能焕发青春光彩。有专家提出,可联合、借助大学生的力量,举办昆曲的大专班、本科班、研究生班和各种研修班,培养昆曲的演员、编剧、导演、作曲和理论研究人才。另一方面,昆曲院团应该建立定期到大学巡回演出的机制,大学也应该开设有关昆曲的课程和专题讲座,使一大批大学生在校期间受到昆曲艺术的熏陶。专家还建议应在高校中设置“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并把它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将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唤起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能不断激发起他们的爱国热情,使之为祖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素质教育不仅包括科学教育,而且还包括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能给学生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指南,提高学生的人生品位和格调。而人文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传统文化的教育,把昆曲这种传统文化引进高校,就是为了这一目的。保护和发展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教育工作者和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各高校要切实加强人文教育的工作,要把高校人文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来加强建设,通过改革课程体系, 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来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
艺术作为人文思想和情感反映的方式,它是主观见之客观的形象反映。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是艺术家心境中所孕育的思想情感的外化,也是艺术家审美观念和人生追求的体现,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反映。优秀的人文艺术作品是真善美的综合体现,并以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感染人、启发人、教育人。鲁迅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用国民精神丰富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用先进文化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人文铸人魂,将人文教育与人格塑造相结合,培养学生自觉的责任意识和博大的人文情怀。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而且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开阔大学生的思路。弘扬昆曲等传统文化,能够促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帮助我们重新找回民族精神家园的根。我们年轻的一代学子需要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而在校园内更要营造一种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使在校学生更多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热爱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青春版《牡丹亭》走进校园的实践,为古老昆曲重新找回了“青春”,也为高校素质教育进程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其中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深入总结和反思。
(作者通联: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2005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