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性美点亮课堂的每个角落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hao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记和作文最容易反映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我紧紧抓住学生在周记里透露出来的各种思想的端倪针对他们的心理困惑,除了抽时间找他们谈心外,还多加注意在课堂的每个细节中渗透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信心等情感教育。
  片段一:
   记得08年我教高二时,有一次在周记中了解到,班里有个男孩,他的父亲是建筑工头,家境很好,后来父亲遭遇车祸去世,因为肇事司机逃逸,家里欠了很多债,以前借过他家钱的亲戚朋友,一个个躲得远远的,有的不仅不还钱,还不伸出援手拉他们母子一把。男孩很敏感,看待问题和处理事情都非常偏激,很有破罐子破摔的感觉。他的妈妈对此很头疼,想了很多办法,还是改变不了他。我意识到,父亲的事是他的心结,让他对这个世界失去了信任,本该阳光灿烂的年龄,心里却承载了太多的仇恨。那时正在讲《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本来要在两天后学习《合欢树》这篇散文的,我改变了主意,临时把它提到了前面。在阅读课前一天,我先发下了史铁生的简介、《我与地坛》和《秋天的怀念》阅读资料,让学生对史铁生的生平经历有个大致了解。在课堂上,我充满感情的朗读了这篇课文,当读到“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时,很多学生被感动了,有三个同学站起来谈了自己的感受。我提出了两个问题——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我”又是怎样对母亲的?好几个同学都说得很到位。我又问:在母亲死后多年,儿子对母亲又是怎样的感情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再做回答。在这个时候,我认真观察了这个男孩,他出现了以前课堂上很少有的凝重表情,这说明他认真去读了,并且读懂了史铁生要表达的情感。于是,我叫他回答这个问题,他低着头,慢慢地说:“我觉得史铁生开始不愿去看母亲住过的房子和她亲手种下的合欢树,是因为无法摆脱失去母亲的痛苦,也是无法面对自己的内疚之情。后来想去看,表明作者做到了像母亲生前希望的那样,做个热爱生命的人,他可以理智的接受现实了。最终没去看成,又给他心中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因为当他真正体会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后,他却永远见不到自己的母亲了,这对一个儿子来说,是最大的遗憾。”说的多么好啊,同学们都自觉的鼓起了掌,因为他们也没想到一向对凡事都无所谓的他,理解的竟然这么透彻!最后总结道:“同学们,你们看,有这么深深爱自己的儿子的母亲,我们做儿女的怎么能不孝敬她呢?难道我们非要等到像作者那样,当母亲和自己天人永隔之后,才能体会到她的苦心吗?真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那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啊!那么,你又是怎么对待你的母亲的呢?请你写一篇日记,写写你和母亲的事。”
   课后,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跟他谈心,谈了几次之后,他意识到了自己对母亲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对生活不那么偏激了,对待学习也不那么漫无目的了。在谈心的同时,我还在暗地里找了他周围的几个同学,请他们生活中多关心他一下,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几个星期以后,男孩的脸上有了难得的笑容,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笑,阳光极了。
  片段二:
   去年秋天的时候,我发现大部分学生上课反应比较快,思维也很活跃,但是,上了几节课后,我发现: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有一个男生,上课的时候,他总是皱着眉头,深深的低着头,小组讨论的时候,他也紧紧抿着嘴唇,只是象征性的回头听着别的同学发表意见,从来不插入自己的看法。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同学说他可喜欢文言文了,经常自己抱一本《隋唐演义》看,之后,有一次讨论“古代文人的政治经历与他们的文学创作的关系”问题的时候,我特意请他发表看法,可是,好像很意外一样,他满脸通红地嗫嚅着,很想表达,却又表达不清楚,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已经很长时间没在课堂这样的公共场合下讲话的孩子,我知道,要改变这种状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说:“看来你还没有准备好,这样吧,你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待会儿读给大家听听好吗?”他使劲点了点头。也许是第一次被老师叫到发表看法,他极力要表达的很完美,结结巴巴地读了二三百字,总算把他的看法完整的表达了出来,其实,他的看法很独特,我问同学们:“这个同学的说法怎样?你们怎样看这个问题?”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很有道理!”还有很多同学表示真想不到他有如此深刻的见地。同学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看的出,他很激动。这是一个自卑的孩子走出了他公共场合发言的第一步,虽然很艰难,但是他已经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可,这是一个集体对它的成员的肯定,也是这个自卑的孩子融入班级的勇敢的第一步,他的自信心会因此增强的,我深信:这将影响他的一生,他会体会到,融入集体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
   晚上办公的时候,我的桌子上多了一封信,说是信,不如说是一张旧的演算纸,在背面,用铅笔工工整整的写着:“老师,您是几年来第一个有耐心听完我问题的人,很多老师都没有耐心听我结巴的发言,都是不耐烦的打断我……”我也写了一封信给他,告诉他: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一个人既是属于自己的,又是属于集体的。而走进集体里和别人交流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试着和同学们交往吧!你会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的。
   一年下来,男孩开朗了不少。后来,他和我说现在在大家面前说话再也不紧张了,现在上语文课他都很期待自己的精彩表现。
   我相信渗透了情感教育的语文课堂,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他们心中淳朴善良的本性,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我更坚信,渗透了人性美的课堂,能让我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点亮他们内心的每一个角落。
其他文献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校全体师生看了场电影,片名是《撼天雷》。看过电影后,我发现从古平县某中学举行教学大楼落成仪式到杨县长被捕押进囚车这一幕,学生谈论得最为津津有味,兴趣很浓。这无意中得来的课程之源,当然得好好开发和利用。于是,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闪过,布置学生写一篇习作《难忘的一幕》不是很好吗?怎样让学生将感兴趣的话题写成精彩的文章,首先得激发学生写作的浓厚兴趣。我把上作文指导课看成了烹饪,
期刊
作文讲评课是学生作文水平逐步达到较为理想境地的“桥梁”,教师通过它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写作能力,以到达成功的彼岸。怎样让作文讲评更有效呢?本人浅谈作文有效讲评课优化的策略,供大家来探讨。   一、鼓励性批改    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和欣赏是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作文批改的过程中,与其过多的指责学生作文的缺点,求全责备,还不如多欣赏学生作文的“亮点”。落实以上策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
期刊
从古至今,人们都崇尚读书,“开卷有益”已成共识,那么怎样读书才大有所益呢?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看,陶渊明老先生就深得读书之法,深得读书之妙啊!陶先生的读书之法是“会意”,亦即“悟”,悟出真谛,便欣然忘食,这也便是陶老先生的真性情了吧!死读书,读死书,不去悟,不会悟,何以“欣然”,何得其乐!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悟”,让学生在学中悟,在
期刊
俗话说:“双桥好走,独木难行。”课文是写作教学最好的范例,课文教学应该成为作文训练的主阵地,成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主渠道;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应该以课文为本源,充分利用课文的综合示范作用及其不尽的艺术魅力,去打开作文殿堂的神圣大门。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为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搭建起一个能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平台,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   一、心有
期刊
在多年的农村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积累了以下几种提高作文写作水平的方法。   一、找准契机,培养语言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农村学生所处的环境,相对来讲,文化较落后,很多学生从小一直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平时语言交流较少,更谈不上文化的熏陶了,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善讲话,缺乏语言能力,写一件事常常是硬梆梆的几句话,无血无肉。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机会让学生说起话来。比如,在
期刊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它最有灵性和审美价值。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她看到“马”,好像马在奋蹄疾弛;看到“鸟”,仿佛鸟在引吭高歌——你看到‘山’和‘川’会有什么感受呢?   汉字是表意文字,由形、音、义构成,其中,形是关键。象形、会意、指事、形声是基本的造字方法。只要看到汉字的“形”,就能受到强烈的直观刺激,知其意。看到“山”会想到起伏连绵的群峰,看到“川”应想到流动的水。   然而,
期刊
从事教学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一直担任班主任这一光荣职责,我觉得搞好班级工作很不容易,事无巨细,细致入微,而且班主任工作又是千头万绪,所以作为一位班主任,我觉得肩膀上的分量很重。因此,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不断学习总结,摸索方法。在工作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同大家交流。   一、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是做好班主任的第一要素。作为班主任,应该有意识地
期刊
在教学中,教师的微笑可以调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化解矛盾,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双方在一个和睦、友好、融洽的良好环境中进行工作与学习,这样才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爱心浇灌教学。   一、微笑是无声的爱   真诚的微笑,在教学中价值千金。课堂上教师的微笑,意味着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希望得到学生的支持和配合等等。微笑洋溢在教师脸上,会给
期刊
初中阶段是人从少儿时代所具有的依赖心理向具有独立生存能力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班主任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班务管理的实际出发,在两者之间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便是针对初中班主任的班务管理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一、初中生心理特点    对于学生来说,到了初中时期,其思维所具有的独立性与批判性得到了发展,同时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及自我认知的态度体验也得到了发展,依赖
期刊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 更新教育观念   在新形势下,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由过去仅着眼于培养少数“尖子”,转向不仅要培养“尖子”,更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水平;由过去主要传授的学习巳经形成了的知识,转向不仅要很好地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了的知识,而且特别是要注意培养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能力;由过去主要强调全面发展,转向不仅强调全面发展,而且特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