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也在稳步增长,中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笔者就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相关探析,对如何使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健康合理发展提出相关战略选择。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发展 战略选择
1. 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
其实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中国中小企业在国内市场中还存在着自身缺陷,若其想提高竞争力使企业有长足的发展,那么在现阶段就必须采用相应的发展战略,笔者认为以下几种主要战略值得我国中小企业探讨和选择。
1.1集中战略
企业若想在每个方向都具有竞争力是不可能的,特别是中小企业其实力较弱,具体表现在: 无法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 难以形成规模性的生产和销售; 在研究开发能力、质量、技术、信誉以及市场营销方面都无法和大型企业相比。因此中小企业要学会运用市场聚焦策略,扬长避短,将有限力量集中到能够形成自身优势的领域和目标上来,在形成竞争优势后,乘胜而行,使企业在该目标区域内形成核心竞争力。
1.2互补战略
此种经济战略是根据中小企业自身力量薄弱,产品单一的特点制定的。由于大企业要借助社会分工与协作来摆脱“大而全”的生产体制,从而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这就增加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依赖性,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接受一个或几个大企业的长期固定订货,与大企业建立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如日本的松下电器公司,与之合作的中小企业约有1200 多家,所需零部件的70% 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提供。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中、小企业之间所建立的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关系。
1.3善于发现战略
对于企业来说,市场是其生存与发展的首要条件,没有了市场企业就等于失去了生命,但竞争的全球化和消费者需求周期的短期性使得新市场会不断的出现,也就不存在没有市场机会的问题,存在的只是市场机会是什么,如何找到它,当然这些也就成为了企业制定战略的出发点和目标。另外SONY 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的“圆圈理论”认为,在无数的大圆圈( 指大企业占有的销售市场) 与小圆圈( 中小企业占有的销售市场) 之间,必然存在一些空隙即尚未被占领的市场。所以中小企业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将这些“空隙”寻找出来,看准机会立即“挤”占,将空隙组成联合销售网络,这样就既可扩大市场占有率,又可扩大收益率,最终就很可能会超过那些大圆圈市场。中小企业本身拥有机动灵活、适应性较强的特点,这些特点能够保证它们寻找到市场上的各种“空隙”并“钻进去”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例如我国山西南风集团的奇强洗衣粉,他的定位战略便是首先选择上海奥妙、美国宝洁和英国联合利华等大企业忽视的市场( 农村市场) ,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而发展成为全国第一。
1.4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扩大市场需求,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与生命力。但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技术含量普遍比较低,因此中小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具体的做法可以包括: 加大投资力度开发新产品,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在科研开发方式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如借助该行业、该领域技术领先的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研究开发生产,也可以作为他们的试验生产基地,实现人才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等。
1.5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是指,企业自身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如设计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客户服务、经销网络等) 要标新立异,具有独特性。坚持差异化战略可以使客户对品牌形成忠诚感,继而减小其对价格的敏感性,这样可以使中小企业避免与大企业发生正面冲突,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无个性生产现象十分严重,这就造成了群体内部行业布局、产品结构严重失控,产品重合度极高,市场绝大部分供过于求的态势。据我国相关资料显示,在2009 年下半年全国800 多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商品只有89 种。因此中小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采取差异化战略就成为了当务之急。中小企业提供具有独特价值的产品不仅可以轻松打败竞争对手获得溢价,还可以在周期性或季节性经济萧条时,拥有大量忠诚的客户,再加上很大一部中小分企业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简单的行业,无力实施低成本战略,因而采取差异化战略是其明智之举。
2. 对我国中小企业现状的分析
2.1自身优势
我国中小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数量不断的增加,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直接推动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小企业的异军突起,必然有着自身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第一,资源丰富。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富足,材料配件价格低廉,劳动力充足,而中小企业又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些就构成了其生产的产品成本低,售价低廉的优势。
第二,规模小、机制灵活。我国中小企业一般规模都不大,其机制也较为灵活,这就符合了市场细分、小额、快捷、及时化的要求,正在由于其规模小、机制灵活的特点,决定了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方向的优势。
第三,生存空间大。由于我国市场空间较大,中小企业在区域性和产品特色方面的选择空间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2.2自身劣势
虽然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环境中拥有优势,但是其自身的劣势才是阻碍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具体包括: 第一,产权制度的不合理性。目前在我國登记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小企业,许多并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实质上是个人业主企业。第二,企业规模不大甚至过小,因此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第三,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还属于半机械化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技术企业不足10%,另外,由于中小企业在融资、税收以及土地使用等方面所获得的机会与优惠都无法与大企业相比,因此就造成了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资金、人才、政策等支持,在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上,在技术创新上都处于劣势。第四,生产的产品竞争力不高。由于中小企业过度依赖频繁的价格战而不注重产品开发及产品质量,这就造成了其产品除了拥有价格优势外,不具备其他竞争优势的状况。
结语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市场开放度不断增加,这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转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同样面临严峻的形势: 内有国有大型企业在国家财政支持下的强烈反击与市场争夺,外有来自国际的竞争压力。相比之下,中小企业没有大型企业的规模、人才队伍、资金实力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如何在新经济所赋予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以战略性的眼光规划企业的长远发展,已成为中小企业当务之急所应思考的首要问题。
中小企业的发展关乎现在、影响未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他们都给予中小企业足够的重视和相关的政策支持,并将其提升到了战略高度,我国政府也不例外。但是面对经济的不断繁荣,市场的不断挑战,单靠政府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我国中小企业要抓住机遇,苦练内功,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蓬勃发展,最终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2]李文博,郑文哲,企业集成创新的动因、内涵及层面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 第9 期.
[3]卞祥林,中小企业如何制定发展战略[J],中国乡镇企业,2004(8).
[4]陈乃醒,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与预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发展 战略选择
1. 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
其实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中国中小企业在国内市场中还存在着自身缺陷,若其想提高竞争力使企业有长足的发展,那么在现阶段就必须采用相应的发展战略,笔者认为以下几种主要战略值得我国中小企业探讨和选择。
1.1集中战略
企业若想在每个方向都具有竞争力是不可能的,特别是中小企业其实力较弱,具体表现在: 无法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 难以形成规模性的生产和销售; 在研究开发能力、质量、技术、信誉以及市场营销方面都无法和大型企业相比。因此中小企业要学会运用市场聚焦策略,扬长避短,将有限力量集中到能够形成自身优势的领域和目标上来,在形成竞争优势后,乘胜而行,使企业在该目标区域内形成核心竞争力。
1.2互补战略
此种经济战略是根据中小企业自身力量薄弱,产品单一的特点制定的。由于大企业要借助社会分工与协作来摆脱“大而全”的生产体制,从而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这就增加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依赖性,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接受一个或几个大企业的长期固定订货,与大企业建立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如日本的松下电器公司,与之合作的中小企业约有1200 多家,所需零部件的70% 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提供。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中、小企业之间所建立的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关系。
1.3善于发现战略
对于企业来说,市场是其生存与发展的首要条件,没有了市场企业就等于失去了生命,但竞争的全球化和消费者需求周期的短期性使得新市场会不断的出现,也就不存在没有市场机会的问题,存在的只是市场机会是什么,如何找到它,当然这些也就成为了企业制定战略的出发点和目标。另外SONY 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的“圆圈理论”认为,在无数的大圆圈( 指大企业占有的销售市场) 与小圆圈( 中小企业占有的销售市场) 之间,必然存在一些空隙即尚未被占领的市场。所以中小企业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将这些“空隙”寻找出来,看准机会立即“挤”占,将空隙组成联合销售网络,这样就既可扩大市场占有率,又可扩大收益率,最终就很可能会超过那些大圆圈市场。中小企业本身拥有机动灵活、适应性较强的特点,这些特点能够保证它们寻找到市场上的各种“空隙”并“钻进去”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例如我国山西南风集团的奇强洗衣粉,他的定位战略便是首先选择上海奥妙、美国宝洁和英国联合利华等大企业忽视的市场( 农村市场) ,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而发展成为全国第一。
1.4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扩大市场需求,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与生命力。但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技术含量普遍比较低,因此中小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具体的做法可以包括: 加大投资力度开发新产品,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在科研开发方式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如借助该行业、该领域技术领先的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研究开发生产,也可以作为他们的试验生产基地,实现人才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等。
1.5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是指,企业自身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如设计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客户服务、经销网络等) 要标新立异,具有独特性。坚持差异化战略可以使客户对品牌形成忠诚感,继而减小其对价格的敏感性,这样可以使中小企业避免与大企业发生正面冲突,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无个性生产现象十分严重,这就造成了群体内部行业布局、产品结构严重失控,产品重合度极高,市场绝大部分供过于求的态势。据我国相关资料显示,在2009 年下半年全国800 多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商品只有89 种。因此中小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采取差异化战略就成为了当务之急。中小企业提供具有独特价值的产品不仅可以轻松打败竞争对手获得溢价,还可以在周期性或季节性经济萧条时,拥有大量忠诚的客户,再加上很大一部中小分企业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简单的行业,无力实施低成本战略,因而采取差异化战略是其明智之举。
2. 对我国中小企业现状的分析
2.1自身优势
我国中小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数量不断的增加,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直接推动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小企业的异军突起,必然有着自身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第一,资源丰富。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富足,材料配件价格低廉,劳动力充足,而中小企业又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些就构成了其生产的产品成本低,售价低廉的优势。
第二,规模小、机制灵活。我国中小企业一般规模都不大,其机制也较为灵活,这就符合了市场细分、小额、快捷、及时化的要求,正在由于其规模小、机制灵活的特点,决定了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方向的优势。
第三,生存空间大。由于我国市场空间较大,中小企业在区域性和产品特色方面的选择空间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2.2自身劣势
虽然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环境中拥有优势,但是其自身的劣势才是阻碍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具体包括: 第一,产权制度的不合理性。目前在我國登记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小企业,许多并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实质上是个人业主企业。第二,企业规模不大甚至过小,因此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第三,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还属于半机械化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技术企业不足10%,另外,由于中小企业在融资、税收以及土地使用等方面所获得的机会与优惠都无法与大企业相比,因此就造成了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资金、人才、政策等支持,在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上,在技术创新上都处于劣势。第四,生产的产品竞争力不高。由于中小企业过度依赖频繁的价格战而不注重产品开发及产品质量,这就造成了其产品除了拥有价格优势外,不具备其他竞争优势的状况。
结语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市场开放度不断增加,这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转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同样面临严峻的形势: 内有国有大型企业在国家财政支持下的强烈反击与市场争夺,外有来自国际的竞争压力。相比之下,中小企业没有大型企业的规模、人才队伍、资金实力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如何在新经济所赋予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以战略性的眼光规划企业的长远发展,已成为中小企业当务之急所应思考的首要问题。
中小企业的发展关乎现在、影响未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他们都给予中小企业足够的重视和相关的政策支持,并将其提升到了战略高度,我国政府也不例外。但是面对经济的不断繁荣,市场的不断挑战,单靠政府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我国中小企业要抓住机遇,苦练内功,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蓬勃发展,最终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2]李文博,郑文哲,企业集成创新的动因、内涵及层面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 第9 期.
[3]卞祥林,中小企业如何制定发展战略[J],中国乡镇企业,2004(8).
[4]陈乃醒,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与预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