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奖”障目,不见科学
今年的诺贝尔奖,除了美国总统奥巴马“意外”获得和平奖外,最令我们关心的,当然是物理学奖得主、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人科学家高锟。
只要有华人得到诺奖,都会在国人中掀起一波“诺贝尔奖热”,比如去年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时候。这很自然,虽然他们都不是中国籍,但依然值得所有炎黄子孙为之骄傲。
而他们的获奖也总会引发这样的热议:我们“正版中国人”什么时候也能获得诺贝尔奖?或者,我们中国为什么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却想在这儿做一个假设:如果得奖的不是华人,你还会关心诺贝尔奖吗?
我想,许多人关注和议论诺贝尔奖的热情会荡然无存,至少是大打折扣。不信?试问有多少人知道与高锟分享今年物理学奖的另两位科学家是谁以及为什么获奖?又是谁获得了化学、生理医学等其他奖项以及为什么获奖?可能很多人连高锟凭着什么成就而获此殊荣也不甚清楚吧!
来看看诺贝尔奖委员会对高锟的成果的评价吧:“光流动在细小如线的玻璃丝中,它携带着各种信息传递向每一个方向,文本、音乐、图片和视频因此能在瞬间传遍全球。”这是多么神奇而美妙!而另两位物理学奖获得者发明的“电荷耦合器”(CCD)让我们告别了胶卷,进入了“人人都是摄影家”的数码相机时代。没有他们的科学成果,就没有我们在今天可以通过互联网享受到的种种便利与精彩。
拨开诺贝尔奖这片“小叶子”,我们将看到科学这座“泰山”。如果有一天,懂得欣赏这座“山”的风景、愿意去感受“登山”乐趣的人多了,而仅仅盯着诺贝尔奖、纠结于“中国人为什么不得奖”的人少了,那么在为人类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巨星当中,就会出现更多中国人的身影。
“好心”障目,不见人格
最近,几位杭州的语文老师对媒体指出,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多篇文章涉嫌“造假”。比如著名的《爱迪生救妈妈》、《陈毅探母》、《地震中的父与子》等文章中所讲的故事都是“纯属虚构”的。
“啊?原来是假的!”好多人惊呆了。但也有不少人不以为然地说,只要有教育意义,虚构一下又有什么关系呢?
可能某些小学教材的选编者也是这么想的。比如那篇《地震中的父与子》,原文开头说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然而事实上这一年洛杉矶根本没有地震;教材再版时,这个时间改成了1994年,当年洛杉矶的确发生了大地震,但时间是凌晨4点多,根本不可能出现文中提到的孩子被压在教室里的情况;后来,时间就变成了“有一年”……可见选编的人也发现了问题,但也许他们认为这篇文章太感人了,太有教育意义了,所以真假并不重要。
如果是这样,那么可以为了震慑小偷,把他绑在街头殴打示众吗?可以因为某人的不道德言行,就把他的个人隐私公布在网上并羞辱、谩骂之吗?可以为了提醒大家“勿忘国耻”,而编造一段某国人瞧不起中国人的“真实故事”并广为散播吗?可以因为某个同学违反纪律,为了维护班风而去悄悄地向老师“告密”吗?总之,只要出于“好心”、目的“正当”,我们就可以“不择手段”吗?
希望同学们记住,我们不能用违法的手段来打击违法,不能用不道德的方式来维护道德。不要因为一片“好心”,就遮蔽了我们宝贵的人格。
“起跑线”障目,不见人生
对“奥数”这个词,想必你不会陌生。可能正在读这篇文章的同学中也有不少人参加过“奥数”的培训或竞赛,当然有些是自愿的,有些是“被迫”的。
这些年,全国各地的“奥数大军”浩浩荡荡,除了想“训练思维”外,更重要的是因为相关的奖项和证书能在升学的时候起到“加分”的作用。但前不久,成都、北京等地的教育部门纷纷向“奥数”下达了“封杀令”:必须与升学脱钩!
为什么呢?因为“奥数”题有三大特点:难、偏、怪。很多学生在学了“奥数”以后被数学吓怕了,甚至那些本来对数学蛮有兴趣的同学也在太多的挫败后“倒了胃口”。“奥数”原本就是为了发现和选拔那些天赋异禀的“数学神童”而设的,而“神童”毕竟只是极少数呀。
我知道很多家长其实并没有指望孩子真能得什么奖,他们让孩子参加这个那个培训班,只是“别人都参加了,咱也不能落后”。正如一句时髦的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能很多同学自己也认同这个观点。
是的,起跑很重要。假如是百米短跑,当然要一开始就铆足了劲往前冲,但要是用这种方式来参加长跑,你说效果会怎么样?“起跑线”这片树叶后面,是“人生”这条好长好长的赛道。
我不是一味反对课外培训,我们完全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出发进行“提优”,或根据自己的弱项有针对性地“补差”。只是不要被一时的得失或面子,打乱了我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步伐。
运动员也是要有文化的运动员。
——最近,带领美国女排夺得北京奥运会亚军的郎平在谈到陷入低谷的中国女排时介绍说,美国许多中学生、大学生是边上学边打球。她认为中国也应该多培养一些有文化的运动员。
用财富衡量科学家的价值,太低级,太庸俗。
——某评估机构发表报告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价”约为1000亿元人民币。对此,袁隆平自己如此评论。
伽利略将望远镜指向了天空,改变了世界,现在该你们了。
——在美国白宫举办的“天文学之夜”活动中,美国总统奥巴马陪在场的100多位中学生一起看星星,并这样鼓励学生们。他表示:“我们需要你们永不停息的好奇心,你们需要的是对科学的热情。”
小纸条
不久前,上海举行了一次中学生口才比赛。在决赛中,评委向一位参赛的女生抛出一道“刁钻”的情景题:面对班里一位男生突如其来的表白,你会怎么拒绝?正当大家期待精彩的回答时,这位女生却“义正词严”地开始“说教”。而拒绝的理由呢?是我们学生应当“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是“为国家、社会作贡献”……据评委介绍,这次比赛中同学们的“大人腔”、“套话”不少,“简直比老师还老师”!
在这样的口才比赛和演讲大赛中,年纪不大的中学生满嘴套话、大人话的现象可以说司空见惯。其实无论对话还是演讲都是一种沟通,沟通的前提是要对方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去。那些连你自己都不爱听的话,就别讲给别人听了吧。
这是巴勒斯坦加沙地区的一群小学生在和当地动物园里的斑马玩耍。斑马?再仔细看看——它们只是刷了颜色的毛驴!
由于战争和军事封锁,这家动物园原有的两匹斑马都饿死了,而买新的斑马要花很多钱,他们买不起。但这里的小朋友都特别喜欢斑马,“为了给他们带来欢乐和幸福”,园方想出了这个主意。
这两匹假斑马是不是很搞笑呢?可是我看着围在它们身边的这些开心的、暂时忘记了战火与贫穷的孩子们,心里却是酸酸的。
今年的诺贝尔奖,除了美国总统奥巴马“意外”获得和平奖外,最令我们关心的,当然是物理学奖得主、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人科学家高锟。
只要有华人得到诺奖,都会在国人中掀起一波“诺贝尔奖热”,比如去年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时候。这很自然,虽然他们都不是中国籍,但依然值得所有炎黄子孙为之骄傲。
而他们的获奖也总会引发这样的热议:我们“正版中国人”什么时候也能获得诺贝尔奖?或者,我们中国为什么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却想在这儿做一个假设:如果得奖的不是华人,你还会关心诺贝尔奖吗?
我想,许多人关注和议论诺贝尔奖的热情会荡然无存,至少是大打折扣。不信?试问有多少人知道与高锟分享今年物理学奖的另两位科学家是谁以及为什么获奖?又是谁获得了化学、生理医学等其他奖项以及为什么获奖?可能很多人连高锟凭着什么成就而获此殊荣也不甚清楚吧!
来看看诺贝尔奖委员会对高锟的成果的评价吧:“光流动在细小如线的玻璃丝中,它携带着各种信息传递向每一个方向,文本、音乐、图片和视频因此能在瞬间传遍全球。”这是多么神奇而美妙!而另两位物理学奖获得者发明的“电荷耦合器”(CCD)让我们告别了胶卷,进入了“人人都是摄影家”的数码相机时代。没有他们的科学成果,就没有我们在今天可以通过互联网享受到的种种便利与精彩。
拨开诺贝尔奖这片“小叶子”,我们将看到科学这座“泰山”。如果有一天,懂得欣赏这座“山”的风景、愿意去感受“登山”乐趣的人多了,而仅仅盯着诺贝尔奖、纠结于“中国人为什么不得奖”的人少了,那么在为人类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巨星当中,就会出现更多中国人的身影。
“好心”障目,不见人格
最近,几位杭州的语文老师对媒体指出,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多篇文章涉嫌“造假”。比如著名的《爱迪生救妈妈》、《陈毅探母》、《地震中的父与子》等文章中所讲的故事都是“纯属虚构”的。
“啊?原来是假的!”好多人惊呆了。但也有不少人不以为然地说,只要有教育意义,虚构一下又有什么关系呢?
可能某些小学教材的选编者也是这么想的。比如那篇《地震中的父与子》,原文开头说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然而事实上这一年洛杉矶根本没有地震;教材再版时,这个时间改成了1994年,当年洛杉矶的确发生了大地震,但时间是凌晨4点多,根本不可能出现文中提到的孩子被压在教室里的情况;后来,时间就变成了“有一年”……可见选编的人也发现了问题,但也许他们认为这篇文章太感人了,太有教育意义了,所以真假并不重要。
如果是这样,那么可以为了震慑小偷,把他绑在街头殴打示众吗?可以因为某人的不道德言行,就把他的个人隐私公布在网上并羞辱、谩骂之吗?可以为了提醒大家“勿忘国耻”,而编造一段某国人瞧不起中国人的“真实故事”并广为散播吗?可以因为某个同学违反纪律,为了维护班风而去悄悄地向老师“告密”吗?总之,只要出于“好心”、目的“正当”,我们就可以“不择手段”吗?
希望同学们记住,我们不能用违法的手段来打击违法,不能用不道德的方式来维护道德。不要因为一片“好心”,就遮蔽了我们宝贵的人格。
“起跑线”障目,不见人生
对“奥数”这个词,想必你不会陌生。可能正在读这篇文章的同学中也有不少人参加过“奥数”的培训或竞赛,当然有些是自愿的,有些是“被迫”的。
这些年,全国各地的“奥数大军”浩浩荡荡,除了想“训练思维”外,更重要的是因为相关的奖项和证书能在升学的时候起到“加分”的作用。但前不久,成都、北京等地的教育部门纷纷向“奥数”下达了“封杀令”:必须与升学脱钩!
为什么呢?因为“奥数”题有三大特点:难、偏、怪。很多学生在学了“奥数”以后被数学吓怕了,甚至那些本来对数学蛮有兴趣的同学也在太多的挫败后“倒了胃口”。“奥数”原本就是为了发现和选拔那些天赋异禀的“数学神童”而设的,而“神童”毕竟只是极少数呀。
我知道很多家长其实并没有指望孩子真能得什么奖,他们让孩子参加这个那个培训班,只是“别人都参加了,咱也不能落后”。正如一句时髦的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能很多同学自己也认同这个观点。
是的,起跑很重要。假如是百米短跑,当然要一开始就铆足了劲往前冲,但要是用这种方式来参加长跑,你说效果会怎么样?“起跑线”这片树叶后面,是“人生”这条好长好长的赛道。
我不是一味反对课外培训,我们完全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出发进行“提优”,或根据自己的弱项有针对性地“补差”。只是不要被一时的得失或面子,打乱了我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步伐。
运动员也是要有文化的运动员。
——最近,带领美国女排夺得北京奥运会亚军的郎平在谈到陷入低谷的中国女排时介绍说,美国许多中学生、大学生是边上学边打球。她认为中国也应该多培养一些有文化的运动员。
用财富衡量科学家的价值,太低级,太庸俗。
——某评估机构发表报告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价”约为1000亿元人民币。对此,袁隆平自己如此评论。
伽利略将望远镜指向了天空,改变了世界,现在该你们了。
——在美国白宫举办的“天文学之夜”活动中,美国总统奥巴马陪在场的100多位中学生一起看星星,并这样鼓励学生们。他表示:“我们需要你们永不停息的好奇心,你们需要的是对科学的热情。”
小纸条
不久前,上海举行了一次中学生口才比赛。在决赛中,评委向一位参赛的女生抛出一道“刁钻”的情景题:面对班里一位男生突如其来的表白,你会怎么拒绝?正当大家期待精彩的回答时,这位女生却“义正词严”地开始“说教”。而拒绝的理由呢?是我们学生应当“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是“为国家、社会作贡献”……据评委介绍,这次比赛中同学们的“大人腔”、“套话”不少,“简直比老师还老师”!
在这样的口才比赛和演讲大赛中,年纪不大的中学生满嘴套话、大人话的现象可以说司空见惯。其实无论对话还是演讲都是一种沟通,沟通的前提是要对方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去。那些连你自己都不爱听的话,就别讲给别人听了吧。
这是巴勒斯坦加沙地区的一群小学生在和当地动物园里的斑马玩耍。斑马?再仔细看看——它们只是刷了颜色的毛驴!
由于战争和军事封锁,这家动物园原有的两匹斑马都饿死了,而买新的斑马要花很多钱,他们买不起。但这里的小朋友都特别喜欢斑马,“为了给他们带来欢乐和幸福”,园方想出了这个主意。
这两匹假斑马是不是很搞笑呢?可是我看着围在它们身边的这些开心的、暂时忘记了战火与贫穷的孩子们,心里却是酸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