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与痛苦的较量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h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链》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莫泊桑的小说,这部作品历经一百多年长盛不衰的奥妙或许就在于它主题的丰富性。但是,长期以来,许多中学教师在分析这部作品时,单一地认为小说的主题是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这种看法至今一直是主流。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或许会得出另一种结论,从而更能体会这部作品主题的丰富性。
  许多中学教师在分析这部作品时认为,莫泊桑“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观点说明一挂项链毁了一家,毁了一个人的青春和美丽……”其实莫泊桑并未提供“一挂项链毁了一家”的事实;相反,我们能读到的倒是丢失项链的不幸反倒“成全”了路瓦栽夫人,使她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样才能拥有幸福。
  阅读文本是论述的基础,还是让我们先看看作品所作的描写吧:“她没有陪嫁的财产,没有可以指望得到的遗产,没有任何方法可以使一个有钱有地位的男子来结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她只好任人把她嫁给了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不幸的婚姻使她痛苦着。如果她能面对现实,安于现状,应该说她嫁给路瓦栽先生是幸福的,因为在那个社会里,他们的生活也算得上是小康水平了。路瓦栽有固定的职业,继承了父亲遗留给他的一万八千法郎的遗产,平时还略有节余,他们雇上一个女佣,饭菜里还常能有炖肉。总之,说得过去了,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她生在福中不知福,一心向往“贵夫人”的生活,“她没钱打扮,因此很朴素,但是心里非常痛苦,犹如贵族下嫁的情形”。她对自己所处的境遇耿耿于怀,她心高气盛,具有强烈的不满足,心中充满奢望,靠幻想打发着日子。诚然,对现实不满而渴求改变的意识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萌芽,展示着求新的可贵精神,这种不安于现状的心态不仅正常而且体现着人类向前迈进的追求。但这种追求应该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不可想入非非,好高骛远。如果脱离现实生活,必然会带来求之不得的痛苦。玛蒂尔德显然是为自己的物质匮乏和地位的低下而苦恼,她向往上流社会的生活,那里有金碧辉煌的住宅,有精美华贵的衣着和食品,男男女女整天无所事事,以调情取乐,连仆人都是懒洋洋地在客厅里打瞌睡,这是一种不劳而获、腐朽糜烂的寄生生活,这就是她先前所理解的幸福。
  日本作家中野孝次在《清贫思想》一书中就幸福问题阐述了一个清贫的境界:生活应尽量简朴,摆脱物欲的追求,让心灵悠游于平和自由之境,创造一个最高尚的生存境界,这就是幸福。人是否能获得终极幸福,与现世的成功或失败无关,而取决于人的心灵是否为各种凡尘的欲念所拥塞,正如佛教经典里所说:“若知足,虽贫亦可为富;有财而多欲,则名之为贪。”玛蒂尔德生活在一个“不知足”的环境中,在丈夫“得意洋洋地回家来,手里拿着一个大信封”,她拆开信封,抽出一张请柬来,看清上面印着的字的时候,她又陷入了痛苦之中,她不是因为丈夫而痛苦,而是为“穿什么去”而苦恼没有件像样的衣服会被人看不起,于是丈夫用“预备买一杆猎枪”的钱置办了衣裙,而她仍是“郁闷、不安、忧愁”。因为“一粒珍珠、一块宝石都没有”,漂亮的衣裙没有珍贵的首饰来点缀,便显得“处处带着穷酸气”,依然得不到人们的尊重。痛苦之余,只好向她的阔朋友佛来思节太太借项链,佛来思节太太毫不介意地借给了她。当“包装”了自己以后,她便有了阔太太的外表。舞会上她尽显风流,“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名字,求人给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员都想跟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了”。这次舞会她是够幸福的了,虚荣心总算得到了一次满足,总算被人尊重了一个晚上。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至”。当丈夫把那件朴素的家常衣服“披在她肩膀上的时候”,便暴露了她假富贵真穷困的真面目,她不得不“赶快逃走”,慌乱之中丢失了项链。项链的丢失使玛蒂尔德又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她知道大祸临头,心急如焚,连上床睡觉的力气都没有了。为了赔偿项链,她生活上变得贫穷,并背上了巨额的债务。但另一方面,这又成了玛蒂尔德命运的转机和在痛苦中找到幸福的契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她能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她变成了穷苦家庭里的敢作敢当的女人,又坚强,又粗暴”,“厨房里的腻人的工作,她都尝到了个中的滋味”。她学会了吃苦耐劳,勤勉节约,心态也渐渐变得平和舒展起来。她用物质水平的降低换来了精神生活的充实,终于发现只有现实的生活才真正属于自己,只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
  不仅如此,项链的丢失,使玛蒂尔德懂得了爱的真谛,加深了对幸福的理解。在这之前,她不仅看不到丈夫对她的爱,反而总是抱怨自己缺少爱,对丈夫常常挑剔。倒是十年的同甘共苦,使她体会到了丈夫无私的爱。对一个女人来说,拥有一个真心实意始终爱她的丈夫,应该算是最大的幸福。如果一个女人在物质上应有尽有,而她爱的丈夫对她三心二意,整日在外吃赌嫖遥,寻花问柳,喜新厌旧,你说这女人能幸福吗?!路瓦栽先生在妻子丢失项链而束手无策时,立刻马不停蹄地四处寻找;当确认项链难以找回时,他毫无责怪和怨言地冒险到处签名,借债买了项链如期还上。在漫长的十年中,也是他急妻子所急,无怨无悔,省吃俭用,深夜抄书稿挣钱,勇敢地承担起了偿还债务的责任。路瓦栽先生理解妻子的焦虑和恐惧,以最真挚的爱体谅和呵护着妻子,与她共渡难关,使玛蒂尔德才有勇气和力量坚持下来,同时也使她懂得真正的幸福的内涵。
  十年后,当玛蒂尔德再次见到佛来思节太太时,完全没有了当初的自悲自怨、自惭形秽和低声下气,有的是自在和从容:“去跟她说话吗?当然要去,既然债务已经还清了,她可以把一切都告诉她,为什么不可以呢?她于是走了过去。”多么达观和坦然,多么平和的心态啊!当陈述完了自己十年的艰辛后,“她脸上显出了微笑,因为她感到了一种足以自豪的天真和快乐”。这是她历经十年艰辛后获得心灵上的幸福感、愉悦感,这是一个胜利者的幸福。
  综观玛蒂尔德追求幸福的过程,经历了婚姻的痛苦,舞会上的幸福,丢失项链的痛苦,十年艰辛中找到幸福的过程(即痛苦——幸福——痛苦——幸福的过程),也是她返璞归真、战胜和超越自我的过程,最后她已经抛弃了娇气和任性,远离了虚幻的遐想,心境变得平和安宁,对自己的幸福生活有了心安理得的新体验。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丢失项链这件祸事将玛蒂尔德拉回到现实中来,让她一直想入非非,对家中的一切(包括丈夫)持续不满下去,后果将会怎样呢?恐怕不会太妙,即使不会离婚,至少也会抱怨不休,家无宁日,毫无幸福可言。作品通过她告诉我们,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寻求幸福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所以,说《项链》谱写了全人类“小人物”的一曲幸福的赞歌,应该不是言过其实的。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泽夫中学]
其他文献
整本书阅读是近年来的语文教学热点和趋势,但大多数的阅读策略多是自读为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参与并不是很多,為此,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参与度,就必须创新阅读设计。而美国的文学圈圈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指导方法。一、文学圈圈教学法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文学圈圈教学法(literature circle),是美国Harvey Daniels领导的一项阅读教学活动,由北京语言大
教师在教学内容预设时,不妨从自己个性化的文本解读出发,考量学生的阅读起点、兴趣、经验,并结合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语言思维训练和审美能力要求,最终明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重点。另外,《外国小说欣赏》中篇幅较长的短篇,容量都偏大,受课时限制,我们完全可以取舍篇章,把文本中的出彩“点”作为横截面来观照通透,定能事半功倍。本文以作者实际教学为例,探究文本解读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自主探究、
曹丕尝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②这是把文章的撰写讲到极致的说法。  我们今天不这样说了。但无论怎样,“作文”,对学生来讲,也还是大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称,“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③这里说的“全面的语文素养”,就包含了作文素养在内。“语文素养”,应在高中获得、并适应于未来的
从2008年至2017年,江苏高考卷10年间累计7次,选用小说类文本作为文学类阅读的材料。其中,2014年的命题中首次出现外国小说选文《安娜之死》,2017年则选用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短篇小说《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其余选文均为中国本土作家作品。高考命题历来是研究热点,而以上命题情况统计,足以引起对江苏高考卷中小说类文本选文研究的重视。从高中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对江苏高考卷小说类文本选文的研究,应
随笔写作是高中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随笔写作练习,引导学生释放内心,抒发真实情感,更好地掌握良好的写作技巧,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但当前高中随笔写作存在内容空洞、缺乏指导、评价缺失等现状。如何改善高中随笔写作的现状,是当前高中作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形式多样,短小随意,可以观景抒情感,可以睹物表观点,可以读书谈感想。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的要求
导入语:(伴奏音乐:古筝曲《在水一方》)  诗歌源头是《诗经》,《诗经》最美是爱情,令人神往的秋水伊人,迷离朦胧的意境,使《蒹葭》成为了《诗经》中的千古绝唱,数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探寻,先民是如何营造朦胧神秘的意境,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寻美之旅吧。(幻灯片出示课题,同时,在黑板右侧竖版板书课题:《蒹葭》选自《诗经 秦风》)  (过渡:请同学们走进诗歌,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理解诗意)  请一位同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多篇怀念母亲的文章之一,收入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是第二单元“至爱亲情”的第一篇,属于教读课文。很多课例将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设为“感受母亲爱的深沉无私”①或“理解母爱的内涵、感受爱母的思绪、获得自己的思考”②以及“母爱是理解、呵护、宽容、牵挂……”③。这些内容是文本包含的内容,但不是“这一篇”文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  这一篇文本的教学内容应该是让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多年后对当年“母
但凡捧读过散文《秋天的怀念》的人,都会被文中母亲那种博大无私的爱所感染,都会被汩汩流淌于文中的母爱子、子念母的深情所动容。而这一切不仅源于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源于作者高超的意象铺设艺术——冷与暖、虚与实成对铺设,二者相互对应,相互交织,相互映衬。  采用此法堆叠而成的一个又一个意象,如同塑成的一尊尊精美绝伦且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品,其意象性质被最大限度地凸显出来,从而,深深震撼读
高中语文教学已经跨入了新的阶段,语文教学的侧重点也由知识的讲解转变学习能力的提升。作为高中的学生,对于语文,自己的母语,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和运用,都有了良好的基础,都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科学适应的自学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意识的熏陶  学习,是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
群文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让学生阅读多篇文章。群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就是,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或几个议题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群文阅读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群文阅读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有广博的阅读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较强的策划创新能力和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