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美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2015年版《意见》”)。《意见》要求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其中包括“逐步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2015年版《意見》印发五年后,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新版《意见》”)。新版《意见》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其中首要强调的是“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从在“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的大前提下“逐步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到明确“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进一步推动新时代美育工作开展。
当“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成为“刚性要求”,怎么做、做什么成为美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育课程创新成为必然趋势。新版《意见》进一步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美育课程创新的角度出发,笔者选取了榫卯技艺作为美育课程的教学课题。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辞海》对榫卯的解释是“木器中两部分结合的地方”。将“榫卯”两字拆开分析,一为“榫”,即“榫头”,是结构的凸出部分,二为“卯”,也称“卯眼”,是结构的凹陷部分。为了满足不同部件的拼接要求,榫卯结构发展出了变化多样的形式,包括直榫、燕尾榫、三碰尖等上千种。
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精髓,榫卯结构凝结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榫卯技艺吸引了不少海外人士研究学习,但在国内的关注度却相对较低。因此,笔者设计了“被遗忘的中国古建筑之魂——榫卯结构”实践课程,希望通过让中小学生了解榫卯结构、榫卯技艺,引领学生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解决了“做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做”。榫卯技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陌生事物,有些学生甚至一度不知道“榫卯”一词如何发音。如何能够快速拉近学生与榫卯技艺的心理距离是课程顺利开展的关键。笔者选择以乐高积木引入课题。这种积木的零件通常一面布满凸粒,另一面布满可嵌入凸粒的凹陷圆孔,形状超千种。利用这些凹凸零件,玩家充分发挥想象,可以拼接出变化无穷的造型。榫卯同样是一凸一凹的设计,不同形状的零件同样有上千种,也是通过凹凸咬合拼接组合成千变万化的造型。可以说,榫卯就是“中国式乐高”。
通过这种类比,学生们对榫卯有了更为具象的认识,在陌生感消失的同时,想亲手“玩”榫卯的兴趣也增强了许多。但仅将榫卯看作“中国式乐高”其实并不能真正掌握榫卯的内涵和价值。榫卯并非玩具,而是在过往千百年间里实实在在地应用在中国建筑、家具和其他木制器具之上的关键结构,是兼具实用性和美观度的典范。特别是在今天留存的古建筑上,处处可见榫卯。
德阳本地最著名的古代建筑——德阳文庙就是现成的案例。德阳文庙始建于南宋(1206),经过了多次修补。现今留存的是道光二十八年(1848)建成的。学生们通过观察德阳文庙内的建筑结构,发现了文庙飞檐下、柱梁上的多处榫卯结构,真切感受到榫卯的艺术魅力。除了从德阳文庙这样熟悉的古建筑入手,笔者还为学生介绍了更具代表性的应县木塔。始建于辽代的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塔高六十余米,塔身全部用榫卯结构连接,没有用一颗钉子或一滴胶水固定,被称为建筑学上的奇迹。应县木塔建成至今除历经四季变化、风霜侵蚀外,还遭受了多次战乱炮击、地震灾害,但仍屹立不倒。木塔能够屹立千年不倒的原因之一便是其建筑结构的精妙。应县木塔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种斗拱都有相同的组合形式,即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斗拱之间巧妙连接,榫卯结合,刚柔相济,大大增强了木塔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中国古代有很多木质结构的建筑没有使用钉子或胶水固定,那它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达到固定建筑的目的的呢?面对这一提问,大多数学生回答不上来。于是引出课题的下一个环节,即分小组讨论学习。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们对两个话题争论较大:一是何为榫,何为卯,以及榫卯结合在一起有何作用;二是榫卯结合在一起时,是否能达到完美的稳固效果。针对学生的这三个争论点,笔者使用了实物模型进行讲解。关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们现场上台观察榫卯模型,分辨榫和卯,了解榫卯结构的特征,进而得出“何为榫卯”的答案。关于第二个问题,通过榫卯模型,学生们发现了榫头和卯眼结合的巧妙之处。关于第三个问题,斗拱结构是榫卯的最佳呈现方式,因此课上也使用了斗拱模型教学。学生们通过亲手拼接斗拱模型,认识到中国古代木质建筑的稳定性来源,解答了疑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课的关键在于实践。为此,本次课程特意安排了动手组装榫卯结构小凳的实践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榫卯结构零件组装小木凳,完成度高的小组胜出。获胜组可以获得一次到木工加工坊体验的机会。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提升实践效果,笔者故意增加了组装难度,以此考验学生们遇到问题时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思考。在没有告知学生的情况下,笔者事先处理了零件。每个小组分到的零件都不相同,如给到某小组的是结构复杂的木凳,而且不提供組装说明书,或故意少发或多发零件给某小组,给某小组的零件榫头过长或者卯眼过小、过大等。开始拼接后,因为上述的困难,学生们最开始乱作一团:没有拿到说明书的小组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不得不反复尝试,不断拆开重做;拿到榫头过长或者卯眼过小的小组,面对形状不匹配的零部件,试着自己修改零件尺寸,以使零件适配;组装时发现零件卯眼太大的小组,想方设法增大榫头的面积以固定木凳。通过提高组装难度,学生们获得了更强的体验参与感,其多维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动手组装重要,组装后的经验总结与分享也十分重要。这一过程是将实践转化为理论,实现以美育人的关键。在此环节,各小组分别推选一位组员代表本组分享组装心得。第一组上台分享时,小组代表手中拿着还没拼装完毕的木凳,说:“这太难了,我们这组还没有拼装成功。”由此学生们想到:榫卯结构虽然很简单,但当多种榫卯结构组合在一起拼装成大物件时,也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大家不要小瞧任何一件小事,做好无数的小事,才会成就大事。
第二组在发言时提到,该组发现零件有问题后,组内同学积极讨论解决方法,最终解决了问题。“在组内组装零件的时候,发现有的榫头长了一点,有的卯眼小了一点。当我们发现这个问题时,小组内的同学就去寻找线锯把多余的榫头锯掉,或者有的同学去拿凿子把卯眼拓宽,这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因此总结道:“有时候当我们的榫头长一点,卯眼的直径小一点时,榫卯的结合就会出问题。这告诉我们有时候做人做事的分寸也很重要,要处理得当才会是最合适的。”
第三组代表提到该小组分得的卯眼零件过大,缺少填补零件。“我们这组的卯眼太大了,缺少填补的零件。于是我们就去找了一些小的木块,用锤子敲进卯眼的空隙里。就这样,结构也紧密了。”学生感受到每个人都有可能像这个缺损的榫头一样,有自己的短处,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去寻找其他的东西来补足我们的短处,这样我们也能进步。
第四组分得的榫卯结构最简单,组装过程较为顺利,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木凳组装。学生想到:木凳之所以能很快拼装完成,不光是因为木凳的结构简单,还因为榫头、卯眼在结合的过程中是严丝合缝的。要把连接做到这种程度,需要木工匠人用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当我们要去做好一件事时,必须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去不断练习。从榫卯结构的组装体验到感悟人生哲理,课程实现了从美术教育到德育的升华,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课后拓展方面,学生们了解到榫卯结构不光在建筑上运用,在传统家具上也广泛运用。家具这样的小木作由于要经常使用和搬动,所以要求既能承重又要便于拆装,具有拼合作用的榫卯就使用得比较广泛。明清时期,家具成为文人玩赏之物,榫卯的接合也更加精巧内敛。虽然榫卯更多地用在传统家具上,但其实它也能够用于现代家具制造。然而在这个追求“快”的社会,榫卯因为制作耗材多、工时慢而被“弃用”“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成本低、操作快捷,能够规模化、流水化操作的螺钉、胶水拼装方式。由这种方式拼接而成的家具或许造型上更变化多样,审美趣味更现代多元,但却缺少内敛气质,在质量强度上也未必更优。榫卯是匠人匠心的最佳诠释,一榫一卯凝聚着古代匠人的智慧和心血,蕴含着生命力。匠人们正是通过榫卯千变万化的形状、灵活多样的组合,传达出了中国建筑、器物的审美理念。也正因如此,相信经过时间的沉淀,榫卯必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重回人们的视线之中。
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曾对知与行的关系作出了论述,提出了“从做中学”的理论。杜威认为,一切真知识都是自己发现的,他相信一切真正的教育都从经验中产生,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纵观此课,从课题引入到分组探究再到学生现场实践,学生从“听”教师讲解榫卯结构转向了在亲手“做”木凳过程中了解与认识榫卯,感受榫卯的独特魅力,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真正做到在实践中学习获得“真知识”。这次实践课也间接体现了实践课对美育教学的促进作用。新版《意见》中紧跟“开齐开足美育课”的一个要求就是“丰富艺术实践活动”,并在这一要求下提及推广非遗传习实践。如榫卯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通过实践课能够让当代中小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与了解,实现古今对话。以榫卯这种“被遗忘”技艺的非遗课程为案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开发探索,是践行“开齐开足美育课”这一要求的具体尝试。而以实践课的方式进行榫卯技艺课程教学,也为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何种方式更好置入美育体系中提供了一定参考。
杜威曾提到通过“从做中学”,儿童“在观察他的行动怎样改变他周围世界的时候,他认识到自己的力量的意义和达成他的目的所必须考虑事物的方法”。尽管杜威的理论有局限性,但正如其所言,通过实践课,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到他们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相信今后,随着美育课程不断拓宽内容领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更多如榫卯技艺一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技艺能够摆脱被“遗忘”的现状,重回人们的生活。
(覃文/四川省德阳中学校;雷晨霞/玄鸟书屋)
当“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成为“刚性要求”,怎么做、做什么成为美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育课程创新成为必然趋势。新版《意见》进一步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美育课程创新的角度出发,笔者选取了榫卯技艺作为美育课程的教学课题。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辞海》对榫卯的解释是“木器中两部分结合的地方”。将“榫卯”两字拆开分析,一为“榫”,即“榫头”,是结构的凸出部分,二为“卯”,也称“卯眼”,是结构的凹陷部分。为了满足不同部件的拼接要求,榫卯结构发展出了变化多样的形式,包括直榫、燕尾榫、三碰尖等上千种。
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精髓,榫卯结构凝结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榫卯技艺吸引了不少海外人士研究学习,但在国内的关注度却相对较低。因此,笔者设计了“被遗忘的中国古建筑之魂——榫卯结构”实践课程,希望通过让中小学生了解榫卯结构、榫卯技艺,引领学生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让榫卯不再“遥远”:从身边事物引入课题
解决了“做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做”。榫卯技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陌生事物,有些学生甚至一度不知道“榫卯”一词如何发音。如何能够快速拉近学生与榫卯技艺的心理距离是课程顺利开展的关键。笔者选择以乐高积木引入课题。这种积木的零件通常一面布满凸粒,另一面布满可嵌入凸粒的凹陷圆孔,形状超千种。利用这些凹凸零件,玩家充分发挥想象,可以拼接出变化无穷的造型。榫卯同样是一凸一凹的设计,不同形状的零件同样有上千种,也是通过凹凸咬合拼接组合成千变万化的造型。可以说,榫卯就是“中国式乐高”。
通过这种类比,学生们对榫卯有了更为具象的认识,在陌生感消失的同时,想亲手“玩”榫卯的兴趣也增强了许多。但仅将榫卯看作“中国式乐高”其实并不能真正掌握榫卯的内涵和价值。榫卯并非玩具,而是在过往千百年间里实实在在地应用在中国建筑、家具和其他木制器具之上的关键结构,是兼具实用性和美观度的典范。特别是在今天留存的古建筑上,处处可见榫卯。
德阳本地最著名的古代建筑——德阳文庙就是现成的案例。德阳文庙始建于南宋(1206),经过了多次修补。现今留存的是道光二十八年(1848)建成的。学生们通过观察德阳文庙内的建筑结构,发现了文庙飞檐下、柱梁上的多处榫卯结构,真切感受到榫卯的艺术魅力。除了从德阳文庙这样熟悉的古建筑入手,笔者还为学生介绍了更具代表性的应县木塔。始建于辽代的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塔高六十余米,塔身全部用榫卯结构连接,没有用一颗钉子或一滴胶水固定,被称为建筑学上的奇迹。应县木塔建成至今除历经四季变化、风霜侵蚀外,还遭受了多次战乱炮击、地震灾害,但仍屹立不倒。木塔能够屹立千年不倒的原因之一便是其建筑结构的精妙。应县木塔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种斗拱都有相同的组合形式,即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斗拱之间巧妙连接,榫卯结合,刚柔相济,大大增强了木塔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中国古代有很多木质结构的建筑没有使用钉子或胶水固定,那它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达到固定建筑的目的的呢?面对这一提问,大多数学生回答不上来。于是引出课题的下一个环节,即分小组讨论学习。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们对两个话题争论较大:一是何为榫,何为卯,以及榫卯结合在一起有何作用;二是榫卯结合在一起时,是否能达到完美的稳固效果。针对学生的这三个争论点,笔者使用了实物模型进行讲解。关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们现场上台观察榫卯模型,分辨榫和卯,了解榫卯结构的特征,进而得出“何为榫卯”的答案。关于第二个问题,通过榫卯模型,学生们发现了榫头和卯眼结合的巧妙之处。关于第三个问题,斗拱结构是榫卯的最佳呈现方式,因此课上也使用了斗拱模型教学。学生们通过亲手拼接斗拱模型,认识到中国古代木质建筑的稳定性来源,解答了疑问。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在实践中了解榫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课的关键在于实践。为此,本次课程特意安排了动手组装榫卯结构小凳的实践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榫卯结构零件组装小木凳,完成度高的小组胜出。获胜组可以获得一次到木工加工坊体验的机会。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提升实践效果,笔者故意增加了组装难度,以此考验学生们遇到问题时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思考。在没有告知学生的情况下,笔者事先处理了零件。每个小组分到的零件都不相同,如给到某小组的是结构复杂的木凳,而且不提供組装说明书,或故意少发或多发零件给某小组,给某小组的零件榫头过长或者卯眼过小、过大等。开始拼接后,因为上述的困难,学生们最开始乱作一团:没有拿到说明书的小组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不得不反复尝试,不断拆开重做;拿到榫头过长或者卯眼过小的小组,面对形状不匹配的零部件,试着自己修改零件尺寸,以使零件适配;组装时发现零件卯眼太大的小组,想方设法增大榫头的面积以固定木凳。通过提高组装难度,学生们获得了更强的体验参与感,其多维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动手组装重要,组装后的经验总结与分享也十分重要。这一过程是将实践转化为理论,实现以美育人的关键。在此环节,各小组分别推选一位组员代表本组分享组装心得。第一组上台分享时,小组代表手中拿着还没拼装完毕的木凳,说:“这太难了,我们这组还没有拼装成功。”由此学生们想到:榫卯结构虽然很简单,但当多种榫卯结构组合在一起拼装成大物件时,也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大家不要小瞧任何一件小事,做好无数的小事,才会成就大事。
第二组在发言时提到,该组发现零件有问题后,组内同学积极讨论解决方法,最终解决了问题。“在组内组装零件的时候,发现有的榫头长了一点,有的卯眼小了一点。当我们发现这个问题时,小组内的同学就去寻找线锯把多余的榫头锯掉,或者有的同学去拿凿子把卯眼拓宽,这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因此总结道:“有时候当我们的榫头长一点,卯眼的直径小一点时,榫卯的结合就会出问题。这告诉我们有时候做人做事的分寸也很重要,要处理得当才会是最合适的。”
第三组代表提到该小组分得的卯眼零件过大,缺少填补零件。“我们这组的卯眼太大了,缺少填补的零件。于是我们就去找了一些小的木块,用锤子敲进卯眼的空隙里。就这样,结构也紧密了。”学生感受到每个人都有可能像这个缺损的榫头一样,有自己的短处,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去寻找其他的东西来补足我们的短处,这样我们也能进步。
第四组分得的榫卯结构最简单,组装过程较为顺利,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木凳组装。学生想到:木凳之所以能很快拼装完成,不光是因为木凳的结构简单,还因为榫头、卯眼在结合的过程中是严丝合缝的。要把连接做到这种程度,需要木工匠人用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当我们要去做好一件事时,必须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去不断练习。从榫卯结构的组装体验到感悟人生哲理,课程实现了从美术教育到德育的升华,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课后拓展方面,学生们了解到榫卯结构不光在建筑上运用,在传统家具上也广泛运用。家具这样的小木作由于要经常使用和搬动,所以要求既能承重又要便于拆装,具有拼合作用的榫卯就使用得比较广泛。明清时期,家具成为文人玩赏之物,榫卯的接合也更加精巧内敛。虽然榫卯更多地用在传统家具上,但其实它也能够用于现代家具制造。然而在这个追求“快”的社会,榫卯因为制作耗材多、工时慢而被“弃用”“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成本低、操作快捷,能够规模化、流水化操作的螺钉、胶水拼装方式。由这种方式拼接而成的家具或许造型上更变化多样,审美趣味更现代多元,但却缺少内敛气质,在质量强度上也未必更优。榫卯是匠人匠心的最佳诠释,一榫一卯凝聚着古代匠人的智慧和心血,蕴含着生命力。匠人们正是通过榫卯千变万化的形状、灵活多样的组合,传达出了中国建筑、器物的审美理念。也正因如此,相信经过时间的沉淀,榫卯必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重回人们的视线之中。
三、由“从听中学”到“从做中学”:探索实践课在美育课程中的植入
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曾对知与行的关系作出了论述,提出了“从做中学”的理论。杜威认为,一切真知识都是自己发现的,他相信一切真正的教育都从经验中产生,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纵观此课,从课题引入到分组探究再到学生现场实践,学生从“听”教师讲解榫卯结构转向了在亲手“做”木凳过程中了解与认识榫卯,感受榫卯的独特魅力,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真正做到在实践中学习获得“真知识”。这次实践课也间接体现了实践课对美育教学的促进作用。新版《意见》中紧跟“开齐开足美育课”的一个要求就是“丰富艺术实践活动”,并在这一要求下提及推广非遗传习实践。如榫卯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通过实践课能够让当代中小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与了解,实现古今对话。以榫卯这种“被遗忘”技艺的非遗课程为案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开发探索,是践行“开齐开足美育课”这一要求的具体尝试。而以实践课的方式进行榫卯技艺课程教学,也为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何种方式更好置入美育体系中提供了一定参考。
杜威曾提到通过“从做中学”,儿童“在观察他的行动怎样改变他周围世界的时候,他认识到自己的力量的意义和达成他的目的所必须考虑事物的方法”。尽管杜威的理论有局限性,但正如其所言,通过实践课,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到他们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相信今后,随着美育课程不断拓宽内容领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更多如榫卯技艺一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技艺能够摆脱被“遗忘”的现状,重回人们的生活。
(覃文/四川省德阳中学校;雷晨霞/玄鸟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