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心内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和观察。
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对我院在2010年2月份到2012年7月收治的20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焦虑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1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方式上主要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落实综合性治疗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观察。
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心内科急性左心衰竭合并焦虑障碍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及综合性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心内科 急性左心衰竭 焦虑障碍 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91-02
在目前,急性左心衰竭是心内科一种常见的心脏病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咳嗽以及胸闷。疾病本身病情发展较快,同时合并有焦虑障碍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20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焦虑障碍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进行分组研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进行临床效果观察对比[1]。详细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临床研究主要对我院在2010年2月份到2012年7月收治的20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焦虑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有8例,患者年龄范围为46岁到77岁,平均年龄为64岁。其中有5例患者存在高血压心脏病,有4例患者存在冠心病,2例患者存在2型糖尿病,有5例患者存在心脏肥厚扩大,有3例患者存在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10例。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结果显示,均符合急性左心衰竭和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患者不存在语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精神障碍。
1.2 心理障碍评判。所有患者在入院5天内,均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判定,其中0分代表患者没有相关症状,1分则表示存在轻微症状,2分则表示存在中度症状,3分则表示症状较重,4分则表示症状十分严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总评分为142分,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评分值均处在14分以上,存在焦虑障碍[2]。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方法上主要落实常规的治疗措施:服用0.4毫克的阿普唑仑片,每天使用3次;或者使用2.5毫克的地西泮进行治疗,每天服用3次。对于存在失眠的患者需要进行地西泮针进行治疗,剂量为10毫克,治疗方式采用肌注。对于存在抑郁情绪的患者则需要使用氟西汀进行治疗,剂量控制在20毫克到40毫克[3]。对患者连续治疗4周,并对治疗前、治疗2周以及治疗4周三个时间点进行记录和比较。
1.3.2 实验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方法上主要以对照组的常规治疗措施为基础,落实综合性的治疗和护理,内容如下:
(1)对于存在呼吸困难的患者,需要对其进行谨慎分析,确定呼吸困难是因为急性左心衰竭的心源性哮喘引起的还是支气管哮喘引起的。虽然两种哮喘的临床表现大同小异,然而在治疗方法上则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有效确定患者的呼吸困难的缘由。另外,急性左心衰竭的哮喘多发于睡眠过程中,一般而言,对于急性左心衰竭哮喘患者,平卧位会使患者的哮喘加剧,而端坐则能减轻其症状。而支气管哮喘的病情则与患者的体位不存在明显的关系。对于急性左心衰竭哮喘,在治疗方式上不宜使用喘气雾剂以及舒喘灵,防止患者的左心衰竭症状加剧,导致患者的死亡。一般对于急性左心衰竭哮喘而言,需要使用硝酸甘油、消心痛以及开博通等药物进行治疗。
(2)医护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焦虑情况和缘由进行咨询,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并多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从而使患者树立更多的信心,有效调节自身的情绪。另外,医护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讲解合理的生活态度,从而让患者的压力得以缓解,并协助患者寻找支持目标,从而使患者的压力负荷得以减轻。医护人员还需要贯彻肌肉松弛法,让患者闭眼,并指导患者绷紧脸部的肌肉,并进行适当的放松。此外,也可以让患者进行深呼吸或者户外练功等,使患者的身心得以放松。
(3)对患者的病态举动,护理人员需要予以尊重和理解。言语的交流上,多以鼓励和尊重的态度进行沟通,从而获得患者的认可,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平时需要保持面带笑容,并对患者进行适时安抚,从而让患者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增加患者的自信。医护人员在与病人交流之前,需要对话题、心理准备以及自我保护措施进行制定和考虑。
(4)对患者讲解关于疾病的知识,从而使患者对焦虑加深认识和了解,并协助患者对不适感进行分析,了解焦虑的缘由。让患者回想自己的成功事例,减轻其心理压力。医护人员需要适时给予帮助,并随时陪伴患者,从而让患者感受到安全感。
(5)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对患者适应能力进行培养,让患者在实践中具有坚强的品质,从而使患者内心的不安得到缓解。对于存在自闭症的患者,需要多进行鼓励,而不可采取催促的方式逼问患者。
(6)患者的睡眠环境需要与外来刺激隔绝。患者睡前可以进行热水泡脚、轻音乐聆听等方式,放松身心。对于存在恐惧感和不安感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进行陪伴,并适时进行按摩和抚摸。
对患者连续治疗和护理4周,并对治疗前、治疗2周以及治疗4周三个时间点进行记录和比较。
1.4 疗效判定。对患者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并对患者进行疗效判定:
(1)显效:HAMA分数减少70%以上。 (2)有效:HAMA分数减少50%以上。
(3)进步:HAMA分数减少30%以上。
(4)无效:HAMA分数减少30%以下[4]。
1.5 统计学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是由多种慢性心血管疾病引起一组临床综合征。左心衰竭急性发作时人体交感神经紧张,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分泌和释放增加,诱发多种躯体和心理症状。当患者的自我心理调整不能奏效后,则引发焦虑障碍。焦虑情绪可使心肌QT间期离散度(QTd)增加,导致心肌复极不稳定。焦虑状态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对抗室颤的防卫能力下降,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痉挛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焦虑还可增加交感神经张力,使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增加,从而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症状,使病情恶化,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进程。因此在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治疗中适当应用抗焦虑药物有助于缓解负性情绪、增加自主神经稳定性,减少严重心律失常、猝死的发生率。
阿普唑仑、地西泮均为苯二氮卓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抗焦虑剂,其主要通过抑制脑干网状结构而发挥抗焦虑作用。可能减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主观不适,抑制焦虑引起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同时还可抑制血小板活性。氟西汀是一种选择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剂,可抑制神经突触细胞对神经递质血清素的再吸收,从而发挥良好的抗抑郁作用。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焦虑障碍不仅仅表现在精神焦虑,同时也存在躯体症状以及植物神经症状,而一些医院单位对于病情缺乏有效的分析和研究,从而采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相关的心理护理缺乏必要认识。这也使得患者的临床效果缺乏有效性,导致焦虑障碍的不断加剧,从而使急性左心衰竭病情恶化,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造成了严重影响。
我院对收治的20例存在焦虑障碍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比联合常规治疗和综合护理的实验组在总有效率上明显较低,这也表明了综合护理在心内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5]。
参考文献
[1] 程贵霞,马新荣,吴海燕,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12,33(6):690-692
[2] 任延平,黄若文,高路,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抑郁状态与性别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7C):2310-2312
[3] 张道良,张健,高晓津,等.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循环杂志,2009,24(5):348-351
[4] 王滢.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52):19-21
[5] 刘荣彩.心内科急性左心衰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09,3(1):78
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对我院在2010年2月份到2012年7月收治的20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焦虑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1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方式上主要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落实综合性治疗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观察。
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心内科急性左心衰竭合并焦虑障碍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及综合性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心内科 急性左心衰竭 焦虑障碍 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91-02
在目前,急性左心衰竭是心内科一种常见的心脏病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咳嗽以及胸闷。疾病本身病情发展较快,同时合并有焦虑障碍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20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焦虑障碍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进行分组研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进行临床效果观察对比[1]。详细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临床研究主要对我院在2010年2月份到2012年7月收治的20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焦虑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有8例,患者年龄范围为46岁到77岁,平均年龄为64岁。其中有5例患者存在高血压心脏病,有4例患者存在冠心病,2例患者存在2型糖尿病,有5例患者存在心脏肥厚扩大,有3例患者存在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10例。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结果显示,均符合急性左心衰竭和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患者不存在语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精神障碍。
1.2 心理障碍评判。所有患者在入院5天内,均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判定,其中0分代表患者没有相关症状,1分则表示存在轻微症状,2分则表示存在中度症状,3分则表示症状较重,4分则表示症状十分严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总评分为142分,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评分值均处在14分以上,存在焦虑障碍[2]。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方法上主要落实常规的治疗措施:服用0.4毫克的阿普唑仑片,每天使用3次;或者使用2.5毫克的地西泮进行治疗,每天服用3次。对于存在失眠的患者需要进行地西泮针进行治疗,剂量为10毫克,治疗方式采用肌注。对于存在抑郁情绪的患者则需要使用氟西汀进行治疗,剂量控制在20毫克到40毫克[3]。对患者连续治疗4周,并对治疗前、治疗2周以及治疗4周三个时间点进行记录和比较。
1.3.2 实验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方法上主要以对照组的常规治疗措施为基础,落实综合性的治疗和护理,内容如下:
(1)对于存在呼吸困难的患者,需要对其进行谨慎分析,确定呼吸困难是因为急性左心衰竭的心源性哮喘引起的还是支气管哮喘引起的。虽然两种哮喘的临床表现大同小异,然而在治疗方法上则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有效确定患者的呼吸困难的缘由。另外,急性左心衰竭的哮喘多发于睡眠过程中,一般而言,对于急性左心衰竭哮喘患者,平卧位会使患者的哮喘加剧,而端坐则能减轻其症状。而支气管哮喘的病情则与患者的体位不存在明显的关系。对于急性左心衰竭哮喘,在治疗方式上不宜使用喘气雾剂以及舒喘灵,防止患者的左心衰竭症状加剧,导致患者的死亡。一般对于急性左心衰竭哮喘而言,需要使用硝酸甘油、消心痛以及开博通等药物进行治疗。
(2)医护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焦虑情况和缘由进行咨询,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并多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从而使患者树立更多的信心,有效调节自身的情绪。另外,医护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讲解合理的生活态度,从而让患者的压力得以缓解,并协助患者寻找支持目标,从而使患者的压力负荷得以减轻。医护人员还需要贯彻肌肉松弛法,让患者闭眼,并指导患者绷紧脸部的肌肉,并进行适当的放松。此外,也可以让患者进行深呼吸或者户外练功等,使患者的身心得以放松。
(3)对患者的病态举动,护理人员需要予以尊重和理解。言语的交流上,多以鼓励和尊重的态度进行沟通,从而获得患者的认可,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平时需要保持面带笑容,并对患者进行适时安抚,从而让患者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增加患者的自信。医护人员在与病人交流之前,需要对话题、心理准备以及自我保护措施进行制定和考虑。
(4)对患者讲解关于疾病的知识,从而使患者对焦虑加深认识和了解,并协助患者对不适感进行分析,了解焦虑的缘由。让患者回想自己的成功事例,减轻其心理压力。医护人员需要适时给予帮助,并随时陪伴患者,从而让患者感受到安全感。
(5)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对患者适应能力进行培养,让患者在实践中具有坚强的品质,从而使患者内心的不安得到缓解。对于存在自闭症的患者,需要多进行鼓励,而不可采取催促的方式逼问患者。
(6)患者的睡眠环境需要与外来刺激隔绝。患者睡前可以进行热水泡脚、轻音乐聆听等方式,放松身心。对于存在恐惧感和不安感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进行陪伴,并适时进行按摩和抚摸。
对患者连续治疗和护理4周,并对治疗前、治疗2周以及治疗4周三个时间点进行记录和比较。
1.4 疗效判定。对患者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并对患者进行疗效判定:
(1)显效:HAMA分数减少70%以上。 (2)有效:HAMA分数减少50%以上。
(3)进步:HAMA分数减少30%以上。
(4)无效:HAMA分数减少30%以下[4]。
1.5 统计学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是由多种慢性心血管疾病引起一组临床综合征。左心衰竭急性发作时人体交感神经紧张,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分泌和释放增加,诱发多种躯体和心理症状。当患者的自我心理调整不能奏效后,则引发焦虑障碍。焦虑情绪可使心肌QT间期离散度(QTd)增加,导致心肌复极不稳定。焦虑状态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对抗室颤的防卫能力下降,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痉挛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焦虑还可增加交感神经张力,使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增加,从而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症状,使病情恶化,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进程。因此在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治疗中适当应用抗焦虑药物有助于缓解负性情绪、增加自主神经稳定性,减少严重心律失常、猝死的发生率。
阿普唑仑、地西泮均为苯二氮卓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抗焦虑剂,其主要通过抑制脑干网状结构而发挥抗焦虑作用。可能减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主观不适,抑制焦虑引起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同时还可抑制血小板活性。氟西汀是一种选择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剂,可抑制神经突触细胞对神经递质血清素的再吸收,从而发挥良好的抗抑郁作用。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焦虑障碍不仅仅表现在精神焦虑,同时也存在躯体症状以及植物神经症状,而一些医院单位对于病情缺乏有效的分析和研究,从而采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相关的心理护理缺乏必要认识。这也使得患者的临床效果缺乏有效性,导致焦虑障碍的不断加剧,从而使急性左心衰竭病情恶化,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造成了严重影响。
我院对收治的20例存在焦虑障碍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比联合常规治疗和综合护理的实验组在总有效率上明显较低,这也表明了综合护理在心内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5]。
参考文献
[1] 程贵霞,马新荣,吴海燕,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12,33(6):690-692
[2] 任延平,黄若文,高路,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抑郁状态与性别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7C):2310-2312
[3] 张道良,张健,高晓津,等.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循环杂志,2009,24(5):348-351
[4] 王滢.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52):19-21
[5] 刘荣彩.心内科急性左心衰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09,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