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典舞起源于中国古代,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其中所涵括的文化底蕴无与伦比。在表现手法上融合了许多的艺术形式,像我们比较熟知的有中国古典舞戏曲、武术身法等,并吸收提取其中的动作和造型,着重注意身韵与呼吸的配合。在经历了历史和文化的长久演变,中国古典舞呈现给我们最突出的特点是动律美,而中国古典舞的核心动律是“圆”,它是中国古典舞的精髓、核心,始终贯穿在中国古典舞中。为了今后更好的学习古典舞动律“圆”,本文从中国古典舞“圆”呈现的方式和“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以便我们更好地在实际中领悟和运用“圆”的技巧和神韵,更准确的表达中国古典舞的内涵。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圆;运动轨迹
一、对中国古典舞的认识
(一)中国古典舞的起源
中国古典舞是具有一定典范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性的动作和比较高超的技巧。中国古典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周代开始,一直到汉、两晋乃至唐代,汉代时期就设立了专门的乐舞机构,专门掌管俗乐舞,从各地收集民间歌舞以备宴席享,逐渐形成了宫廷舞蹈。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舞蹈家对中国古典舞进行研究、整理、并不断革新,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古典舞蹈风格的舞蹈和舞剧作品,如《扇舞丹青》、《春江花月夜》等比较经典的作品。传统的民间舞蹈是古典舞的基础,经过一代又一代专业舞蹈研究者的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长时间检验,建立了一套中国舞经典教材。
(二)中国古典舞中的“圆”
中国古典舞中形和神训练的要点就是要由形入神,以形传神。比如“圆”,在做这个动作之前,要欲下先上、欲前先后,并且“圆”要走满,要与上一个动作连接起来,这样就会给人一种神韵的味道。知其“圆”,知其所以“圆”,在传统的中国古典戏剧中的要求是圆起,圆止。中国古典舞是我国的民族艺术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圆在动作的连接上是非静止,曲线的流动的一种运动状态,以非直线为主要运动路线和轨迹撑起了整个舞蹈作品。在古典舞中,最基本的有以下三种“圆”:
平圆,它是用我们的核心力量,带动胳膊或手的局部动作还是是整个上半身的动作,动作轨迹呈现出“磨盘”的形态,这样展现的是一个完整并且平面的圆。如“云间转腰”“云手”等。
立圆,是整个胳膊或手从身体的左侧或右侧经过上弧线或下弧线划到身体的另一侧的运动的轨迹,它呈现出的是一个立着的完整圆的运动路线。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身体也随着韵律一起运动。如“双晃手”、技巧中的“点翻身”等。
八字圆,是双臂与肩部同时进行的两个圆的运动,但是,它们做的是相反的运动路线,形成了左右和前后两个像车轮式的轨迹,它的特点是在交错重叠的相反的过程中配合完成,形成一个“8”字。如“风火轮”。
二、对作品《太极印象》的分析
编导在创作《太极印象》时,将中国太极文化与中国古典舞的文化相融合,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形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与中国古典舞的手、眼、身、法、步完美协和与高度统一 。中国古典舞《太极印象》这个作品,编导是采用ABA的形式来进行编创的,整个舞蹈作品分为三大部分。
这个作品让人最难忘的就是编导巧妙的加入了中国的传承文化——太极拳,太极拳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多功能融为一体,是一种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的传统拳术。作品以一个起手的动作为开头,简单却不失稳重,凸显出了古典舞中的以静制动。在这一段中,有很多转的技巧,无论是单一的还是复合性的转,都将圆最基本的形态展示给观众,动作如行云流水。特别是舞者双手用“圆”从头到身体绕下来的这一串动作,将古典舞中的“圆”体现到了极致,大圆套小圆,用身体的大圆套着手臂的小圆,流畅之至,不会让欣赏者出现断情绪的状态。
第二部分为作品的高潮,以踹燕和变式跳两个技巧为开端,将舞蹈的情绪推向高潮,这两个技巧的完美连接,对舞者来说是不易的,这也是古典舞的难度所在,恰恰就是这样有难度的复合技巧,将古典舞身韵运用其中,以内在的力量串联外在的动作,将每一个细致的动作韵律都呈现到最好。整个第二段技巧运用的较多,例如点翻,抱腿转等技巧,都是“圆”的直接表现形式,充分的体现出了“圆”在这个作品中的重要性,让这段舞蹈达到了一个顶峰。
作品的结尾部分,在一段激烈的演绎之后,让我们细细品味整个舞蹈,在这段沉静的部分,主要突出太极拳与古典舞的融合,动作没有过多的改编,就是太极拳中最经典的标志性动作,重心的左右挪动,是用内在气息的力量推动身体的重心,外在的太极拳与内在古典舞的气息的融合,让这个作品升华到另一高度。在《太极印象》这个作品中,“圓”始终贯穿整个作品,无论是大的圆场,还是简单的一个转换位置的小圆场,无论是一个拧身,还是跳跃的动作,都将“圆”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感受和影响
技巧,身法和舞姿都是古典舞的精髓,在不同的动作中加入了明确的圆的路线,从而达到既不单调重复也不繁杂凌乱,让观看者有着出其不意的新鲜感。在《太极印象》中,动作的多样化,转化性,充分体现出身体韵律的应用。
舞蹈是肢体与精神的相结合,是音乐与情感的完美融合,通过亲身学习《太极印象》这个作品,它使我对古典舞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给我感受最大的就是“圆”,舞蹈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气息,每一个眼神都离不开圆。在学习整个作品中,给我感受比较深的还有呼吸的重要性,呼吸是动作连接的关键要领。连贯、浑然一体是呼吸的基本体现。呼吸,通俗的讲也叫气,气必须要通过与神的配合才能显得更加的自如。让观看者有一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比如在《太极印象》中一个亮相的姿势,气与神的相互配合,才让这个亮相显得有气势,有精气神。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更加注重两者的配合,快的地方要干净利索,一气呵成,而慢的地方则要连绵不断,气沉丹田,方能神韵充足。
四、结语
“圆”在舞蹈中体现了“圆满”之美,中国古典舞中的“圆”的艺术,贯穿于整个的舞蹈表演作品中。在作品《太极印象》中,无论是舞姿、造型还是动作,都离不开圆,用“圆中生万变,万变不离圆”来形容真是再适合不过了。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中国古典舞独特的艺术风格发挥到极致,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训练和学习中要进行不断的领悟和创新,这样才能促进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愿我们中国古典舞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让更多的舞者在艺术的道路上写出更加辉煌绚烂的诗篇。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圆;运动轨迹
一、对中国古典舞的认识
(一)中国古典舞的起源
中国古典舞是具有一定典范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性的动作和比较高超的技巧。中国古典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周代开始,一直到汉、两晋乃至唐代,汉代时期就设立了专门的乐舞机构,专门掌管俗乐舞,从各地收集民间歌舞以备宴席享,逐渐形成了宫廷舞蹈。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舞蹈家对中国古典舞进行研究、整理、并不断革新,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古典舞蹈风格的舞蹈和舞剧作品,如《扇舞丹青》、《春江花月夜》等比较经典的作品。传统的民间舞蹈是古典舞的基础,经过一代又一代专业舞蹈研究者的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长时间检验,建立了一套中国舞经典教材。
(二)中国古典舞中的“圆”
中国古典舞中形和神训练的要点就是要由形入神,以形传神。比如“圆”,在做这个动作之前,要欲下先上、欲前先后,并且“圆”要走满,要与上一个动作连接起来,这样就会给人一种神韵的味道。知其“圆”,知其所以“圆”,在传统的中国古典戏剧中的要求是圆起,圆止。中国古典舞是我国的民族艺术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圆在动作的连接上是非静止,曲线的流动的一种运动状态,以非直线为主要运动路线和轨迹撑起了整个舞蹈作品。在古典舞中,最基本的有以下三种“圆”:
平圆,它是用我们的核心力量,带动胳膊或手的局部动作还是是整个上半身的动作,动作轨迹呈现出“磨盘”的形态,这样展现的是一个完整并且平面的圆。如“云间转腰”“云手”等。
立圆,是整个胳膊或手从身体的左侧或右侧经过上弧线或下弧线划到身体的另一侧的运动的轨迹,它呈现出的是一个立着的完整圆的运动路线。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身体也随着韵律一起运动。如“双晃手”、技巧中的“点翻身”等。
八字圆,是双臂与肩部同时进行的两个圆的运动,但是,它们做的是相反的运动路线,形成了左右和前后两个像车轮式的轨迹,它的特点是在交错重叠的相反的过程中配合完成,形成一个“8”字。如“风火轮”。
二、对作品《太极印象》的分析
编导在创作《太极印象》时,将中国太极文化与中国古典舞的文化相融合,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形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与中国古典舞的手、眼、身、法、步完美协和与高度统一 。中国古典舞《太极印象》这个作品,编导是采用ABA的形式来进行编创的,整个舞蹈作品分为三大部分。
这个作品让人最难忘的就是编导巧妙的加入了中国的传承文化——太极拳,太极拳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多功能融为一体,是一种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的传统拳术。作品以一个起手的动作为开头,简单却不失稳重,凸显出了古典舞中的以静制动。在这一段中,有很多转的技巧,无论是单一的还是复合性的转,都将圆最基本的形态展示给观众,动作如行云流水。特别是舞者双手用“圆”从头到身体绕下来的这一串动作,将古典舞中的“圆”体现到了极致,大圆套小圆,用身体的大圆套着手臂的小圆,流畅之至,不会让欣赏者出现断情绪的状态。
第二部分为作品的高潮,以踹燕和变式跳两个技巧为开端,将舞蹈的情绪推向高潮,这两个技巧的完美连接,对舞者来说是不易的,这也是古典舞的难度所在,恰恰就是这样有难度的复合技巧,将古典舞身韵运用其中,以内在的力量串联外在的动作,将每一个细致的动作韵律都呈现到最好。整个第二段技巧运用的较多,例如点翻,抱腿转等技巧,都是“圆”的直接表现形式,充分的体现出了“圆”在这个作品中的重要性,让这段舞蹈达到了一个顶峰。
作品的结尾部分,在一段激烈的演绎之后,让我们细细品味整个舞蹈,在这段沉静的部分,主要突出太极拳与古典舞的融合,动作没有过多的改编,就是太极拳中最经典的标志性动作,重心的左右挪动,是用内在气息的力量推动身体的重心,外在的太极拳与内在古典舞的气息的融合,让这个作品升华到另一高度。在《太极印象》这个作品中,“圓”始终贯穿整个作品,无论是大的圆场,还是简单的一个转换位置的小圆场,无论是一个拧身,还是跳跃的动作,都将“圆”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感受和影响
技巧,身法和舞姿都是古典舞的精髓,在不同的动作中加入了明确的圆的路线,从而达到既不单调重复也不繁杂凌乱,让观看者有着出其不意的新鲜感。在《太极印象》中,动作的多样化,转化性,充分体现出身体韵律的应用。
舞蹈是肢体与精神的相结合,是音乐与情感的完美融合,通过亲身学习《太极印象》这个作品,它使我对古典舞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给我感受最大的就是“圆”,舞蹈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气息,每一个眼神都离不开圆。在学习整个作品中,给我感受比较深的还有呼吸的重要性,呼吸是动作连接的关键要领。连贯、浑然一体是呼吸的基本体现。呼吸,通俗的讲也叫气,气必须要通过与神的配合才能显得更加的自如。让观看者有一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比如在《太极印象》中一个亮相的姿势,气与神的相互配合,才让这个亮相显得有气势,有精气神。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更加注重两者的配合,快的地方要干净利索,一气呵成,而慢的地方则要连绵不断,气沉丹田,方能神韵充足。
四、结语
“圆”在舞蹈中体现了“圆满”之美,中国古典舞中的“圆”的艺术,贯穿于整个的舞蹈表演作品中。在作品《太极印象》中,无论是舞姿、造型还是动作,都离不开圆,用“圆中生万变,万变不离圆”来形容真是再适合不过了。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中国古典舞独特的艺术风格发挥到极致,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训练和学习中要进行不断的领悟和创新,这样才能促进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愿我们中国古典舞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让更多的舞者在艺术的道路上写出更加辉煌绚烂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