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区高职教育学研产结合的现状和问题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i9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研产结合是高职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苏州市经济发展迅猛,成为了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中心,更是开展学研产结合较早的地区。当前苏州地区的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探索到一种符合苏州地区产业结构特点的学研产结合模式便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学研产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苏州高职教育学研产结合工作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使得企业在科研成果转化和用高新技术转型上加快了步伐,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衍生出了一些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苏州的高职教育有了跨跃式发展。调查中,高职院校普遍认为:随着产业结构技术升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缩短,职业岗位(群)的技术内涵大大增强,技术人才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要素,高职教育就必须突破校本位封闭单一的办学模式,寻求与企业、行业的紧密对接,以学研产结合教育为切入方式,以校企结合、定向培养企业急需人才为切处点,既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也为企业提供各类在职培训及人力资源和素质保障,并结合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和推广,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双赢目标。
  “学研产合作”是职业院校实现经济腾飞、摆脱招生困难、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综合办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几年来苏州校企合作走过了三个阶段:
  一是在困难中艰难迈步。苏州新区和工业园区的建成,为苏州吸引来了大量国内外知名企业,而当时苏州还没有一家高职院校能够为这种高新技术企业大量提供合格的员工,还没有一个工科类实习基地,没有与一个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曾一度有企业萌生了退意。苏州政府果断与新加坡合作在建立了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旨在专门为苏州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企业提供合适的毕业生。几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在实践中迅速扩大。经过努力,我们的校企合作企业单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模式到多个模式的快速发展阶段,现在签校企合作协议的企业共有3000多家,企业类型发展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台资企业等大型企业。
  三是在改革中巩固发展。过去,学生进入生产实践阶段由实训到实习,再由实习到顶岗实习。目前苏州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已经发展到了“2+1”模式的顶岗实习。并在此期间,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进度等进行调整和改革。
  以学研产结合为动力,推进教研科研整体水平的提升。以苏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先后与省内7家公路施工企业、各地州公路管理总段、汽车运输企业以及昆明市30多家大中型汽车维修维护企业、工程机械修理厂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作为学生校外实习基地。该学院还注重与国内外、境外企业或办学机构合作办学,与行业内的交通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新的科研项目,打造一流的实习、实训基地;成立了康明斯东亚培训中心(苏州)。
  苏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进行公路科研课题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运用研究,先后进行了《双曲拱桥喷射砼加固设计与施工研究》、《水中墩柱砼环蚀病害防治技术设计与施工研究》等二十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参与了交通部规划设计院《道路集成CAD系统的完善》等科研项目的研究,经专家鉴定多数达到了国内、省内先进水平。大部分科研项目已在云南公路建设中应用转化,并有7项科研项目分别获得交通部、云南省的科技进步奖。结合苏州多数旧桥急需加固的实际,开展了《桥梁墩柱水下砼环蚀维修技术与施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用于旧桥的水中墩柱环蚀维修工程之中,经鉴定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已成立旧桥加固公司,直接利用此项成果为苏州交通建设服务[1]。
  几年来的实践,使苏州的高职院校深刻地认识到: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院所具有的科研实力决定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学研产合作的深度,而人才质量最终要由社会和企业来鉴定。科研成果必须要得到企业的承认才能创造效益。因此,能否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和开发出受企业欢迎的产品,就成为深化和检验高职院校学研产结合,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与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苏州高职教育学研产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学研产合作过程中,苏州学研产工作收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制约,主要因为政府没有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约束学研产结合的发展。目前苏州学研产结合仍然流于形式,与上海、深圳等产学研结合的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以下将对学研产合作中的问题加以分析:
  (1)思想观念尚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大部分企业处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仍然会受到原有的科技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对当前高职院校科研成果和科技开发项目,特别是一些前期开发项目信心不足,对其市场和产业化前景抱着怀疑的态度。大部分企业仅仅看重一些转化成本低、科技含量高、市场见效快的项目。这些短平快的项目,相对那些开发周期长、难度高的项目来说,风险更小,见效更快,使得企业方不愿意为这样的项目投资。部分企业由于尚处于转型初期,对市场变化,学研产结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仍然倾向于将资金投入的已有产品的扩大生产上,而不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在员工培训方面,只有不到员工总数的10%的员工参加培训,而其中,单位聘教自培或出资送培的几乎都是大中型企业,小型企业通常由员工自费参加培训单位给与适当补贴,企业更希望有现成的适用人员使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没有把握企业技术改造、技术产业化的实际需求,在办学功能上没有体现自身优势和特点,面向区域和社会发展服务缺乏准确的定位,未能充分发挥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功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欠缺,这些因素都对苏州地区学研产结合的深入开展产生了影响[2]。
  (2)需求与供给脱节影响学研产结合的深入开展。很多高职院校其实已经有很多的科研成果,但是由于和市场贴合度不够,造成这些成果并无市场推广的前景,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调查中,认为目前企业用人机制“合理”与“不合理”的各占36%,认为企业配合“一般”和“差”的分别占73%和9%,足见企业直接与院校定单培训的比例并不高,人才培养规格未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或认可度较低。另外,受外界和自身因素的制约,结合双方的诚信度不高,也妨碍了结合的成功率。
  (3)高职院校科研力量分散,限制了为地方服务的能力发挥。很多院校的实验室设备好,条件优秀,但是只供自用,大部分科技资源都被闲置。
  (4)投入少,引导和带动作用尚不理想。调查中,认为政府导向的力度“一般”与“差”的各占36%,认为管理体制“不健全”与“有待完善”的各点36%,没有院校认为管理体制“健全”、政府导向力度“好”、企事配合“好”,说明高职院对管理体制、政府的导向力度等还不满意。
  在校企合作方面,目前合作层次普遍不高。苏州大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刚刚开始,学校在企业建立顶岗实习基地,派专业教师与顶岗实习生一块到企业生产锻炼,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来学院报告等,也出现了如下几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1)专业和课程设置稳定性差。校企合作很大程度上要根据企业要求设定专业和课程,只要合作企业的变更、发展等外在因素的变化,都将导致学校专业及课程设置的变更,使得专业和课程稳定性相对较弱,不利于专业建设的稳步发展。
  (2)教学资源重组频繁。由于企业的不同,功能和要求的差异使得学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调整各方面资源,这样频繁的资源重组,会给学校常规的教学带来麻烦和影响。
  (3)合作层次不深、水平不高,企业追求最大利益。目前的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合作,运作程度偏低,大多是学校主动寻求合作企业,企业较被动,甚至有点“一厢情愿”的感觉。
  现行的苏州地区学研产结合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合高速发展的苏州区域经济了,苏州的经济在发展,在转型,学研产结合模式更需要与时俱进,起到带动和推进苏州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冯拾松. 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的有效载体[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3): 25-31
  [2]刁丽琳, 朱桂龙, 许治. 国外产学研合作研究述评展望与启示[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1(2): 67-7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公共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日益完善。公务卡制度的出现逐渐引起广泛重视,如何落实好国库集中收付下高校公务卡制度的推行工作,是摆在制度推行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结合现阶段高校推行公务卡制度的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就国库集中收付下高校推行公务卡制度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展开探讨,以供业内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国库集中收付;高校;公务卡制度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完善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党中央专门召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工作会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等重大问题做出了全面的布局。保险作为市场经济中处理风险的最佳方式,有“经济助推器”与“社会稳定器”的功能,同时具有统筹城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作用,依托于这些独特的优势,保险将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保险;服务 
期刊
摘要: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强文盲工作的整顿十分关键。本文根据调研,是以温州侨乡丽岙镇为例,从特点、问题以及对策思考四方面来阐述当前改善地方性文盲工作的着力点和重要性。  关键词:文盲;流动性;改善;对策  本文以温州丽岙镇为例,即使从其现状中提出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尽管这些举措有一部分已经实施,但要深入开展,仍就需要政府社会各方力量的通力合作,为推进和改善
期刊
摘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总范畴和总概念,而唯物史观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从早期的唯物史观到现在的科学发展观之间,始终贯穿着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根本性原则——以人为本。  关键词:唯物史观;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发展;以人为本  一、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时期:《莱茵报》时期,克罗茨纳赫时期,巴黎时期和布鲁塞尔时期。  一、
期刊
摘要:当前城镇化建设问题备受关注,而国外在这方面的建设经验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其成功的城镇建设经验为我国民族地区利用自有的民族特色构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 国外经验;民族特色  一、国外城镇化建设经验与特色  (一)城镇规划:美国经验  城镇的科学规划是展现一个城市风貌的重要标志,也是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美国在城镇化建设中尤其注意科学规划的作用,使得城镇建设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是以文献法为主要科学研究方法,以业余体育训练过程中体能训练的注意事项为研究重点,重点分析了为更好地探讨业余训练过程中的体能训练状况,更加科学的保障体能训练的有效实施,在现实的训练过程中可以从对体能的一般认知;正式被训练者的现实状况,认识学生在体能训练过程中身体机能发育特点;现实体能训练过程中常用的一些方法等三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关键词:业余体育训练;体能;注意事项  通常所说的业余
期刊
摘要:耕地保护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然而我国目前的耕地保护情况却不容乐观。各个耕地保护的主体由于自身出发点的不同,在对待耕地保护上有不一样的态度和做法,从而衍生出不同的问题。为了让耕地得到真正有效的保护,需要对各个主体进行分析并找到解决问题和激励它们积极性的方法。  关键词:耕地保护;政府;农民;激励  一、 相关概念  (一) 耕地与耕地保护  耕地自古是农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有
期刊
摘要:本文就软环境的概念、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区域软环境建设的形成机理与相互作用、国内各地区在软环境建设中所采取的措施、软环境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区域软环境建设的未来展望六个方面阐述了我国软环境建设的研究现状,概述了软环境建设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软环境;实践;经验;经济发展  通常我们所谓的软环境是指一个区域的文化氛围,发展机制,政策制度以及政府行政管理效能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总和。软
期刊
摘要:政治制度的保障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民族地区的发展非常重要,在实现形式上还得继续探索和适应民族地区的实情,不断充实区域自治制度的经济基础,从而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市场经济;民族经济发展;区域自治制度  作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是我党在结合马列
期刊
摘要:政府是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主体,政府的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突发公共事件,然而我国政府在处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环节上依然存在不足之处。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养政府及其他社会成员主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健全和完善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明确各参与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法律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