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38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7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8例有临床表现的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20ml/(kg•日),分2次,连用5~7天,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毛细血管血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36例患儿5天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HCT、HB恢复正常,2例患儿7天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但HCT、HB未完全降至正常,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安全有效。
  关键词 低分子右旋糖酐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29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治疗方法较多。我科对38例有临床表现的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8月~2009年3月我科住院有临床表现的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38例。男25例,女13例;胎龄32~41周,体重2100~4100g,日龄0.5~4天。面色发红者26例,反应差、吸吮力弱者13例,嗜睡、肌张力低者12例,激惹者4例,呼吸急促、面色青紫者14例,黄疸者18例,呕吐者7例,尿少者1例。其中21例有宫内缺氧史,1例为胎-胎输血,2例为脐带结扎延迟,14例原因不明。
  诊断标准:依据《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诊断标准[1],出生12小时后采集标本,采用末梢血,HCT>0.70/小时,Hb>220g/L。方法:用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20ml/(kg•日),分2次静滴,连用5~7天。同时常规对症治疗:如吸氧、纠正酸中毒、营养心肌、蓝光照射、维持内环境稳定等。严密观察患儿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及皮肤颜色,并每日采末梢血查HCT、Hb。
  
  结 果
  
  30例患儿3天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HCT、HB恢复正常;6例患儿5天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HCT、HB恢复正常;仅2例患儿延用至7天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但HCT、HB未完全降至正常。无1例死亡或不良反应发生。
  
  讨 论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指出生2周内血液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异常增高,导致血液黏滞度增高。降低微循环毛细血管床的有效循环,造成组织缺氧、酸中毒,引起体内器官功能障碍。临床症状可累及任一器官,其中较常见的为脑与心肌损害,可造成永久性神经损害,所以应积极治疗[2]。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放血和部分换血。因红细胞增多症患儿血容量正常,放血可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甚至死亡,现已很少采用;部分换血法费用高,有创操作,增加感染机会,输血制品有一定风险,而且换血后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右旋糖酐40输入血管后能覆附于红细胞、血小板表面,改变其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不易凝聚。加之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被稀释,加速血流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流量,而降低血液黏滞度和红细胞聚集作用,从而起治疗作用[3]。我们治疗38例,有效36例,治愈率94.74%,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价廉、相对无创、无需特别设施,无不良反应,可在基层推广应用,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等.实用儿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8.
  2 赵祥文.儿科急诊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4.
  3 黄峻,黄祖瑚,主编.临床药物手册.第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04.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盆腔手术后对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影响。方法:170例有盆腔手术史的患者,局麻下用高位旁正中切口施行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结果:全部患者未发生脏器损伤,手术成功率高。结论:高位旁正中切口用于盆腔手术后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可避开腹壁瘢痕粘连,避免脏器损伤,手术成功率高。  关键词 盆腔手术 输卵管结扎 旁正中切口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诊疗的原因与相关因素,改善妊娠结局与围产儿预后。方法:回顾分析87例胎盘早剥病例。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82%,漏诊率24.14%。结论:胎盘早剥应加强孕期保健,尽早发现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时应注重病史与诱因,及早剖宫产终止妊娠,可提高母儿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胎盘早剥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围产保健 围产儿死亡率  doi:10.3969/j.issn.1007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和评价新式剖宫产的临床价值。方法:剖宫产手术350例,分为观察组,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式;对照组170例,采用传统腹部纵形切口子宫下段横行切口术式。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情况对比差别有显著性,表明新式剖宫产术优于传统腹部纵形切口子宫下段横行切口术。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排气快、进食早、拆线时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08    资料与方法    1998年~2009年5月收治双胎妊娠750例,占同期分娩总数20726例的3.61%,其中并发双胎之一宫内死亡(IUFD)的10例,发生率为1.3%;孕妇年龄为24~35岁,平均29岁;孕龄为29~39周,平均35周。  诊断方法:1例孕3个月时阴道流血B超检查发现,以后B超追踪存活胎儿发育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术式。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子宫切除术及剔除术的子宫肌瘤病人125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手术后原有症状消失,疗效满意。手术后标本全部送病理检查,证实均为子宫肌瘤。结论:子宫肌瘤术式选择应根据病人的年龄及对生育的要求而决定,无论选择何种术式,尤其要注意对卵巢功能的保护。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手术治疗  doi:10.3969/j.issn.100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与磷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沙门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5例确诊为沙门菌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头孢哌酮、磷霉素,均分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头孢噻肟钠,分2次静脉滴注,10~14天或体征正常后5天停药。结果:治疗组治愈率100%,能较快的缓解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3%,治愈患者随访无复发。结论:头孢哌酮联合磷霉素治疗小儿沙门菌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作为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14    资料与方法    2004~2008年我院共接诊符合条件子宫肌瘤患者26例,年龄35~49岁,平均42岁;其中肌壁间肌瘤21例,多发性肌瘤6例,所有患者治疗前肝肾功能均正常,无米非司酮用药禁忌证。治疗前常规查血常规和盆腔B超。  方法:开始每日1次,12.5mg/日,口服,逐渐减量至每日1次,4.17mg/日,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12    资料与方法    1995~2008年我院分娩总数8800例,收治138例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其中发生产后出血44例(31.88%);年龄20~42岁;初产妇101例(73.19%),经产妇37例(26.81%)。其中重度子痫前期96例,子痫38例(产前子痫27例,产时子痫6例,产后子痫5例)。合并FGR4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两组按常规选用氨茶碱治疗呼吸暂停,治疗组加用纳洛酮。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和86%。结论: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大于单用氨茶碱。  关键词 原发性呼吸暂停 氨茶碱 纳洛酮  doi:10.3969/j.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的最佳时间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绝经后妇女取出IUD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首次取IUD成功,其中绝经1年内取IUD成功率100%,绝经2~5年取IUD成功率63.6%,绝经5年以上者取IUD成功率42.9%,对首次取IUD失败者,宫颈注射利多卡因麻醉后再取,成功率87.5%。结论:绝经后应尽早取出IUD,对取出困难者,采取宫颈注射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