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8例有临床表现的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20ml/(kg•日),分2次,连用5~7天,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毛细血管血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36例患儿5天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HCT、HB恢复正常,2例患儿7天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但HCT、HB未完全降至正常,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安全有效。
关键词 低分子右旋糖酐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29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治疗方法较多。我科对38例有临床表现的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8月~2009年3月我科住院有临床表现的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38例。男25例,女13例;胎龄32~41周,体重2100~4100g,日龄0.5~4天。面色发红者26例,反应差、吸吮力弱者13例,嗜睡、肌张力低者12例,激惹者4例,呼吸急促、面色青紫者14例,黄疸者18例,呕吐者7例,尿少者1例。其中21例有宫内缺氧史,1例为胎-胎输血,2例为脐带结扎延迟,14例原因不明。
诊断标准:依据《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诊断标准[1],出生12小时后采集标本,采用末梢血,HCT>0.70/小时,Hb>220g/L。方法:用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20ml/(kg•日),分2次静滴,连用5~7天。同时常规对症治疗:如吸氧、纠正酸中毒、营养心肌、蓝光照射、维持内环境稳定等。严密观察患儿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及皮肤颜色,并每日采末梢血查HCT、Hb。
结 果
30例患儿3天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HCT、HB恢复正常;6例患儿5天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HCT、HB恢复正常;仅2例患儿延用至7天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但HCT、HB未完全降至正常。无1例死亡或不良反应发生。
讨 论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指出生2周内血液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异常增高,导致血液黏滞度增高。降低微循环毛细血管床的有效循环,造成组织缺氧、酸中毒,引起体内器官功能障碍。临床症状可累及任一器官,其中较常见的为脑与心肌损害,可造成永久性神经损害,所以应积极治疗[2]。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放血和部分换血。因红细胞增多症患儿血容量正常,放血可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甚至死亡,现已很少采用;部分换血法费用高,有创操作,增加感染机会,输血制品有一定风险,而且换血后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右旋糖酐40输入血管后能覆附于红细胞、血小板表面,改变其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不易凝聚。加之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被稀释,加速血流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流量,而降低血液黏滞度和红细胞聚集作用,从而起治疗作用[3]。我们治疗38例,有效36例,治愈率94.74%,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价廉、相对无创、无需特别设施,无不良反应,可在基层推广应用,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等.实用儿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8.
2 赵祥文.儿科急诊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4.
3 黄峻,黄祖瑚,主编.临床药物手册.第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04.
关键词 低分子右旋糖酐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29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治疗方法较多。我科对38例有临床表现的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8月~2009年3月我科住院有临床表现的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38例。男25例,女13例;胎龄32~41周,体重2100~4100g,日龄0.5~4天。面色发红者26例,反应差、吸吮力弱者13例,嗜睡、肌张力低者12例,激惹者4例,呼吸急促、面色青紫者14例,黄疸者18例,呕吐者7例,尿少者1例。其中21例有宫内缺氧史,1例为胎-胎输血,2例为脐带结扎延迟,14例原因不明。
诊断标准:依据《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诊断标准[1],出生12小时后采集标本,采用末梢血,HCT>0.70/小时,Hb>220g/L。方法:用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20ml/(kg•日),分2次静滴,连用5~7天。同时常规对症治疗:如吸氧、纠正酸中毒、营养心肌、蓝光照射、维持内环境稳定等。严密观察患儿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及皮肤颜色,并每日采末梢血查HCT、Hb。
结 果
30例患儿3天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HCT、HB恢复正常;6例患儿5天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HCT、HB恢复正常;仅2例患儿延用至7天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但HCT、HB未完全降至正常。无1例死亡或不良反应发生。
讨 论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指出生2周内血液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异常增高,导致血液黏滞度增高。降低微循环毛细血管床的有效循环,造成组织缺氧、酸中毒,引起体内器官功能障碍。临床症状可累及任一器官,其中较常见的为脑与心肌损害,可造成永久性神经损害,所以应积极治疗[2]。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放血和部分换血。因红细胞增多症患儿血容量正常,放血可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甚至死亡,现已很少采用;部分换血法费用高,有创操作,增加感染机会,输血制品有一定风险,而且换血后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右旋糖酐40输入血管后能覆附于红细胞、血小板表面,改变其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不易凝聚。加之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被稀释,加速血流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流量,而降低血液黏滞度和红细胞聚集作用,从而起治疗作用[3]。我们治疗38例,有效36例,治愈率94.74%,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价廉、相对无创、无需特别设施,无不良反应,可在基层推广应用,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等.实用儿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8.
2 赵祥文.儿科急诊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4.
3 黄峻,黄祖瑚,主编.临床药物手册.第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