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立高效的课堂模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教育工作者多年探索的目标,我将自己历史教学的方法和感悟书写出来,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关键词】整体性;故事性;知识点;板块;德育教育
一、注重历史教学的整体性、故事性、趣味性
历史是完整的,尤其是未曾中断的中国五千年文明。在初一学生刚学历史时候就应该引领学生树立整体历史观。早让学生熟悉人类进步的一般脉络,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明确每个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征。在每个社会过渡阶段要多次明确。到了准确纪年后,每个朝代的起止更要明确清晰,要坚决避免孩子学完历史后,不知秦汉在宋朝前后,汉武帝比孔子早晚现象。尤其到近代后,连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辛亥革命,三大战役都排序错误,历史白学了。这些内容多做几个时间表就容易解决,但应该结合学生实际自己设计,不能单纯依靠书上备注。
历史有人物和事件构成,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尽管每个故事未必都精彩。在每节课前,教师备课阶段是否考虑到如何让这节课丰富多彩,若能将课堂故事化,评书化。是否是一种明智选择?我大学时期是中文专业,在这方面可能是一种优势。春秋战国有故事,秦汉盛唐故事多。一战中有英法传奇人物,二战中有百年经典战役。彭老总有老总趣事,袁隆平有袁老的苦衷。我们多看一些,上课时候随口而出。既能让学生崇拜你的博学多才,又能把历史人物铭记大脑,何乐而不为。困难就在于老师不看书,或者看完都白看了,上课时候没用上。我非常反对一些示范课上,一切都孩子完成了,美名其曰“孩子预习搞得好”,孩子学习主科够累了,我们不要再去凑热闹了。我也曾经尝试过在课堂上让孩子用白板演示,效果不好。我认为,作为老师,还是我们先把一桶水装满吧。
每个学科都在开发自己学科的趣味性,理科可以科学小制作。通常历史教师容易将故事性和趣味性混淆,认为讲故事就是增加课堂趣味性。我认为的趣味性是多方面的,趣味导入,趣味提问,趣味作业。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搞仿专家讲坛,编排历史剧表演赛。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百花齐放。
二、教学中把握住:知识点要精炼、板块总结要勤、练习题要精准
现在的孩子很幸福,有太多的教辅资料供选择,单从历史学科看各种知识点小册子,各种速查有十几种。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告诉学生不要依赖什么速成秘籍。应功夫在课堂,微笑于考场。在每节课上,教师应让孩子记一点笔记,此笔记短小精悍,尤其注重历史关键词把握。齐桓公记住最早称霸,辛亥革命结束帝制,百团大战注意主动出击等。千万不要一段段的划,一段段的让学生背。最后只剩几个听话的尖子生,其余的都會远离历史战场了。我用自己的语言把初中历史六本书的历史关键词整理到20页纸上,只发给自己的学生。他们轻松的看看,简单的背背,连差生都考八九十分,成了历史专业户。我相信每个历史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风格,就看是否总结到纸上,再反馈到工作中。什么是高效,应该是事半功倍,绝不是事倍功半。
初中学生恐怕是当今社会最累的人群,初二初三九科齐开,作业更是越减负越多。每科都拼命强调自己的重要性,假期时候的补课大军已经是中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的历史学科实在不忍心再去雪上加霜。我的学生从来没做过历史家庭作业,一切都在课堂上完成。学在课堂,背在课堂,练在课堂。可能我们看到一些公开课也是这样做,但真正敢坚持到底就是另外一回事。我从不搞什么课课练,因为大多数课课练的试题都是为了凑数,没有考察必要知识点的试题只是浪费时间罢了。至少一个版块下来再进行整节课训练,既能保证试题质量,也能锻炼学生整体观,还能起到隔期复习的作用。期中期末试题训练要谨慎选择试题,质量好的试卷不妨练上四五套模拟,不要太多,不要重复,因为题是海洋,我们是最快速度安全渡过大海,而不是喝光大海的水。到毕业复习的时候,综合模拟试卷有10套精品也够了。千招会不如一招精,做太多都麻木了,做完忘了等于白做。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爱错的题型要心里有数,搞点单项训练来解决。如果所有学生搞通了10套试题,全校平均分必然遥遥领先,满分选手多是自己学出来的,不是老师教的来的。我们用最少的时间使孩子们都能八九十分,各方面都会满意。
三、历史课堂要联系实际,加强德育
完全学究型的课堂不会被学生喜欢,学霸型的孩子只有几个。现在的孩子也不是光会写作业和玩手机的机器,这是成人的误区。在授课中我们一定常联系实际,发挥孩子的表现欲望,才能真正提起他们的兴趣,免得他们人在课堂而心在八方。例如讲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顺便谈谈现在热播的野外求生。讲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时候谈谈新疆暴徒,讲抗美援朝时候谈谈金三胖和朴景惠,讲两岸关系谈谈蔡英文。学生有微信,他们也关心时政。他们会踊跃发言,教师稍加引导。既能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无意识的锻炼了学生分析材料和主观答题的能力,好处多多。千万不要怕孩子什么都不懂,或者怕孩子瞎说扰乱课堂。因为有些孩子不懂我们才搞教育,因为孩子说的不对我们才能纠正。否则他们课堂不说,将来乱说,也是我们教育失败的表现。
历史课堂的德育力量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一个个千古流芳的正能量人物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一个个祸国殃民的败类也是学生做人的反面教材。教师在人物讲解的时候,一定爱恨分明,起到灵魂的引领作用。决不能面无表情,老和尚念经一样的站在讲台。讲岳飞与戚继光的表情,绝不能和讲秦桧与汪精卫一样。历史教师要是讲南京大屠杀时候把学生讲笑了,责任就在教师。我们的孩子都还纯真和充满激情,我们要在他们空白图纸上填充正义和责任感。多多教育出爱党、爱国、爱社会、爱家庭、爱自己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侃侃而谈几千言,有理无理任君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残缺艺术,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法宝和缺陷。大家各抒己见,能够取长补短,只有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我只希望能在短短几十年教学工作中,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罢了。
【关键词】整体性;故事性;知识点;板块;德育教育
一、注重历史教学的整体性、故事性、趣味性
历史是完整的,尤其是未曾中断的中国五千年文明。在初一学生刚学历史时候就应该引领学生树立整体历史观。早让学生熟悉人类进步的一般脉络,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明确每个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征。在每个社会过渡阶段要多次明确。到了准确纪年后,每个朝代的起止更要明确清晰,要坚决避免孩子学完历史后,不知秦汉在宋朝前后,汉武帝比孔子早晚现象。尤其到近代后,连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辛亥革命,三大战役都排序错误,历史白学了。这些内容多做几个时间表就容易解决,但应该结合学生实际自己设计,不能单纯依靠书上备注。
历史有人物和事件构成,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尽管每个故事未必都精彩。在每节课前,教师备课阶段是否考虑到如何让这节课丰富多彩,若能将课堂故事化,评书化。是否是一种明智选择?我大学时期是中文专业,在这方面可能是一种优势。春秋战国有故事,秦汉盛唐故事多。一战中有英法传奇人物,二战中有百年经典战役。彭老总有老总趣事,袁隆平有袁老的苦衷。我们多看一些,上课时候随口而出。既能让学生崇拜你的博学多才,又能把历史人物铭记大脑,何乐而不为。困难就在于老师不看书,或者看完都白看了,上课时候没用上。我非常反对一些示范课上,一切都孩子完成了,美名其曰“孩子预习搞得好”,孩子学习主科够累了,我们不要再去凑热闹了。我也曾经尝试过在课堂上让孩子用白板演示,效果不好。我认为,作为老师,还是我们先把一桶水装满吧。
每个学科都在开发自己学科的趣味性,理科可以科学小制作。通常历史教师容易将故事性和趣味性混淆,认为讲故事就是增加课堂趣味性。我认为的趣味性是多方面的,趣味导入,趣味提问,趣味作业。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搞仿专家讲坛,编排历史剧表演赛。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百花齐放。
二、教学中把握住:知识点要精炼、板块总结要勤、练习题要精准
现在的孩子很幸福,有太多的教辅资料供选择,单从历史学科看各种知识点小册子,各种速查有十几种。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告诉学生不要依赖什么速成秘籍。应功夫在课堂,微笑于考场。在每节课上,教师应让孩子记一点笔记,此笔记短小精悍,尤其注重历史关键词把握。齐桓公记住最早称霸,辛亥革命结束帝制,百团大战注意主动出击等。千万不要一段段的划,一段段的让学生背。最后只剩几个听话的尖子生,其余的都會远离历史战场了。我用自己的语言把初中历史六本书的历史关键词整理到20页纸上,只发给自己的学生。他们轻松的看看,简单的背背,连差生都考八九十分,成了历史专业户。我相信每个历史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风格,就看是否总结到纸上,再反馈到工作中。什么是高效,应该是事半功倍,绝不是事倍功半。
初中学生恐怕是当今社会最累的人群,初二初三九科齐开,作业更是越减负越多。每科都拼命强调自己的重要性,假期时候的补课大军已经是中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的历史学科实在不忍心再去雪上加霜。我的学生从来没做过历史家庭作业,一切都在课堂上完成。学在课堂,背在课堂,练在课堂。可能我们看到一些公开课也是这样做,但真正敢坚持到底就是另外一回事。我从不搞什么课课练,因为大多数课课练的试题都是为了凑数,没有考察必要知识点的试题只是浪费时间罢了。至少一个版块下来再进行整节课训练,既能保证试题质量,也能锻炼学生整体观,还能起到隔期复习的作用。期中期末试题训练要谨慎选择试题,质量好的试卷不妨练上四五套模拟,不要太多,不要重复,因为题是海洋,我们是最快速度安全渡过大海,而不是喝光大海的水。到毕业复习的时候,综合模拟试卷有10套精品也够了。千招会不如一招精,做太多都麻木了,做完忘了等于白做。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爱错的题型要心里有数,搞点单项训练来解决。如果所有学生搞通了10套试题,全校平均分必然遥遥领先,满分选手多是自己学出来的,不是老师教的来的。我们用最少的时间使孩子们都能八九十分,各方面都会满意。
三、历史课堂要联系实际,加强德育
完全学究型的课堂不会被学生喜欢,学霸型的孩子只有几个。现在的孩子也不是光会写作业和玩手机的机器,这是成人的误区。在授课中我们一定常联系实际,发挥孩子的表现欲望,才能真正提起他们的兴趣,免得他们人在课堂而心在八方。例如讲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顺便谈谈现在热播的野外求生。讲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时候谈谈新疆暴徒,讲抗美援朝时候谈谈金三胖和朴景惠,讲两岸关系谈谈蔡英文。学生有微信,他们也关心时政。他们会踊跃发言,教师稍加引导。既能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无意识的锻炼了学生分析材料和主观答题的能力,好处多多。千万不要怕孩子什么都不懂,或者怕孩子瞎说扰乱课堂。因为有些孩子不懂我们才搞教育,因为孩子说的不对我们才能纠正。否则他们课堂不说,将来乱说,也是我们教育失败的表现。
历史课堂的德育力量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一个个千古流芳的正能量人物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一个个祸国殃民的败类也是学生做人的反面教材。教师在人物讲解的时候,一定爱恨分明,起到灵魂的引领作用。决不能面无表情,老和尚念经一样的站在讲台。讲岳飞与戚继光的表情,绝不能和讲秦桧与汪精卫一样。历史教师要是讲南京大屠杀时候把学生讲笑了,责任就在教师。我们的孩子都还纯真和充满激情,我们要在他们空白图纸上填充正义和责任感。多多教育出爱党、爱国、爱社会、爱家庭、爱自己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侃侃而谈几千言,有理无理任君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残缺艺术,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法宝和缺陷。大家各抒己见,能够取长补短,只有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我只希望能在短短几十年教学工作中,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