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坐着看戏到被逼站着看戏:前排的人站了起来,后排的人不得不也站起来——
很多家长一边抱怨孩子的负担重,一边把孩子往各种培训班、考级班送,并解释道:“不是我要这么做,而是大家都这么做。如果我不做,孩子很可能会落后,会被人碾压。”乍一听,很有道理;细一品,又似乎不对。其逻辑是: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孩子想不想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在做什么,大家都做而我不做,就会导致孩子落后、挨打。怎么办?只有赶紧跟着做!
这种想法、做法在家长群里极其广泛、普遍。但是,这究竟给孩子带来了什么,造成了什么影响,却无人细究。
家长篇:
你说这是盲目从众也好,不够理性也好,反正我觉得普通老百姓随大流就好
(汪洋,小学四年级孩子家长)
这其实是“剧场效应”的一种表现。
去剧场看戏,大家对号入座。忽然,前排有个人为了看得更清楚,站了起来。他身后的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为了能看到演出,后面的人不得已也站了起來。结果,全场观众都从坐着变成了站着。
先站起来的人在短时间内可能看得更清楚,可等大家都站起来后,优势很快消失,看戏效果变得和原来一样,只是从坐着变成了站着。更可悲的是,站着很累,但没人愿意再坐下。结果,破坏秩序的人没有得到持久的利益,而遵守秩序的人的利益被实打实地侵害。
表面看,要怪那个最先站起来的人,是他首先破坏了秩序。实际上,真正的责任人是剧场的管理员,因为他是秩序维护者,却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所以,板子不能打在家长身上。
我作为家长,亲历过子女教育的恐慌和焦虑。家长再“佛系”,一涉及孩子,谁都无法淡定。周围全是往前跑的人,裹挟其中,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跑,也不知道要往哪里跑,却不由自主地跟着跑。你说这是盲目从众也好,不够理性也好,反正我觉得普通老百姓随大流就好。因为很多真实情况,我们知道的是一鳞半爪,难窥全貌。这种情况下,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是我所能做出的最好选择。因为就这么一个孩子,错不起啊!
教师篇:
“给教育松绑”的口号喊了多年,但谁也不敢先停——因为你停他不停,你就要吃亏!
(吴灵灵,某重点高中教师)
“剧场效应”在中国教育界确有泛滥之势,拿某中学为例。
一、上课时间不断延长
学生每天的上课时长,国家有规定,然而因为“剧场效应”一再突破。
第一阶段(大家都坐着看戏):所有学校都按国家规定执行,一周5天课,一天8节课,没有早晚自习。
第二阶段(个别人站起来看戏):突然某学校改成一周6天课、一天10节课,取得较好的办学成绩,受到家长的好评和追捧。
第三阶段(所有人都站起来看戏):于是,迫于业绩考评和家长压力,有的学校跟进。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学校都成了6天上课制。
第四阶段(站在椅子上看戏):某些学校针对高三年级,索性改成两周休息一次,加早晚自习。于是,其他学校再次跟进。如此竞相加码,有的高三学生甚至一个月才休息半天。
二、补课之风愈刮愈盛
初中和小学,国家政策管得较严,于是替代品——补习班上场。
第一阶段(没有孩子上补习班):班里学生,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差,但老师、家长们都不在意。我上学那会儿,20世纪80年代,社会上就没有补习班。
第二阶段(个别孩子上补习班):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家长给孩子报了培训班或者找家教,让孩子短时间内提高了学习成绩,引发其他家长效仿。
第三阶段(大部分孩子上补习班):随着学业竞争的加剧,补习之风愈刮愈盛,别的孩子上补习班成绩提高了,你的孩子不上补习班成绩肯定落后,于是所有学生都上补习班。结果,补习班赚得盆满钵满,可孩子的成绩排序又回到初始状态。
第四阶段(报有名的补习班、找名师补课):光上补习班已经不行了,要上有名的补习班、找名校老师补习才行。“哪个补习班好?”成了家长们交流的中心话题。名牌补习班一位难求,名校老师炙手可热。
三、作业越来越多
网上陪孩子写作业的段子很多。比如,陪孩子写作业成了危险工种,并开出家长必读书目:第一阶段《亲密育儿百科》《孩子你慢慢来》《让孩子做主》,第二阶段《莫生气》《佛经》《老子》《论持久战》,第三阶段《心脏病的预防与防治》《高血压降压宝典》《强迫症的自我恢复》,第四阶段《活着》……
“剧场效应”同样反映在作业中。
第一阶段(作业不多):20世纪80年代,作业少,放学早,完成作业没问题。课余,男生上树掏鸟窝,女生跳皮筋、做手工。
第二阶段(作业变多):某科老师增加了作业量,这科的考试成绩显著提升。迫于考评压力,其他老师纷纷跟进。
第三阶段(作业变态):只加量已经过时,作业的种类和形态也开始与时俱进。除课内作业,还有家庭作业、展示作业、探究作业、网络作业;除老师批改外,还有家长签字改错、微信打卡、拍照上传……
第四阶段(作业发疯):作业重在落实。怎么落实?关键在家长。作业完成情况成了衡量学生学习态度和家长对学校支持力度的最重要指标。不写作业,罚站甚至停课,在许多学校已成常态;而监督不力的家长被学校约谈也屡见不鲜。
四、优秀教师变“后进”
张老师有近二十年教龄,教学认真,授课有趣,深受学生欢迎。然而,最近他在学校的一次考评中成绩倒数。
怎么回事呢?
原来,学校师资力量不足,让一位体育专业毕业的老师代某班政治课。这位老师上课先用10分钟划重点,剩余时间让学生背题,搞人人过关,不会背的放学后到办公室接着背,完不成任务约家长。一学期后,他带的班政治成绩遥遥领先。校领导对他刮目相看,赞誉有加,批评其他政治老师是“假内行”,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于是,老师们纷纷放下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采取背书 默写的教学方式。而张老师坚持自己的教学方法,结果在年底考评时排名倒数。 更让人痛心的是,种种折腾之后,达成了新的平衡,结果还是原来的结果,只是学生、家长、教师更累了——学生更厌恶学习,更憎恨学校;学校不敢再回到5天上课制,即便被憎恨,也不敢少布置作业,更不敢不布置作业;家长的经济负担更重了,接送孩子上补习班更忙更累了。虽然“给教育松绑”的口号喊了多年,但谁都不敢先停——因为你停他不停,你就要吃亏!无奈,只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孩子篇:
一旦“劣币驱逐良币”,孩子、家长、老师、学校,没有一个赢家
(李鸿鹄,高中二年级男生)
在我看来,这是“劣币驱逐良币”的一种典型现象。
我爸在银行工作,他告诉我在金融学中有个术语叫“劣币驱逐良币”。
16世纪的英国,当时因黄金储量紧张,于是在新制造的金币中掺入其他金属。于是,市场上就有了两种金币——掺杂质的和不掺杂质的,两种货币的法定价值一样。这样,人们就会收藏不掺杂质的良币,使用掺杂质的劣币。时间一长,市场上流通的只有劣币,而良币渐渐退出流通市场。
为什么劣币会驱逐良币?经济学家认为,是两者的法定价值一样造成的。就是说,社会生活中,如果对好行为(良币)没有激励,对坏行为(劣币)没有惩罚,那么坏行为(劣币)就会有巨大的获利空间。如果这样的环境不变,良币就始终会被劣币驱逐、淘汰。更可怕的是,部分良币为了生存,会朝劣币转变,社会环境愈加恶劣。
这种情形下,孩子是第一受害者。我们本不必写这么多作业,上这么多补习班,熬这么多夜;我们本可以有充足的睡眠、愉快的游戏……可这些都失去了,我们活得又苦又累,得到的不过是和原来几乎一样的结果。
家长也是受害者。钱包被掏空,健康受损害,亲子关系被破坏。可成功者永远是少数,望子成龙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老师们也逃不过。少数老师从补习班中获利了,可多数老师付出大量的心血培养学生,却发现自己教的学生除分数高点外,在人格、道德、思想等方面毫无建树,别说成才,离成人都远着呢!
可以说,一旦“劣币驱逐良币”,孩子、家长、老师、学校,没有一个赢家。
专家篇:
谁绑架了我们——是评价尺度单一、过度的恶性竞争、监管缺位、相对匮乏的资源、生存焦虑、下一代不能输的恐惧
(张涛,教育学博士)
是孩子愿意上补习班、写大量作业吗?不是。是家长乐意让孩子受苦受累吗?也不是。是评价尺度的单一,是过度恶性的竞争,是监管的缺位,是相对匮乏的资源,是生存的焦虑,是下一代不能输的恐惧,绑架了家长、孩子和老师们。
当然,主次责任不同。
第一,监管者监管缺位。维护秩序是监管者的本职工作。学生在校时间一再延长、作业不断加码,校外补习机构泛滥,国家对此早有明文规定加以限制,可执行不力。监管者应对教育失衡负主要责任。
第二,教育者欲拒还迎。面对恶性竞争、利益诱惑,教育工作者要有职业操守,不能丧失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不违法违规,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此,学校的管理层责无旁贷。
第三,无良商家和媒体大肆搅局。补习机构为牟利,利用自媒体或纸媒体,违规宣传,营造“不能输在起跑线”“升学秘籍”“提分宝典”“名师点拨”等虚假信息,加剧家长、学生的焦虑。
第四,家长、学生本身能力有限。家长、学生既不制定政策,又无法甄别信息,更无力改变规则,只能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自救,但每次自救无意中又增加了恐慌、焦虑情绪。
除作业、考试,学习还有别的含义;除刷题、上课,学校还有别的教育。有个孩子这样描述他眼中理想的学校:上午上文化课,下午上兴趣课、参加社团活动,包括体育、音乐、美术、手工、舞蹈、话剧、诗歌、哲学、游戏、科技制作……晚上,读书、写文章、看电影、开晚会、发呆。周末,郊游、体育比赛、社会实践、参观博物馆。
我想,这不光是一个孩子的愿望,也是千千万万个孩子的愿望。希望孩子們的愿望能够早日实现。
【编辑:杨子】
很多家长一边抱怨孩子的负担重,一边把孩子往各种培训班、考级班送,并解释道:“不是我要这么做,而是大家都这么做。如果我不做,孩子很可能会落后,会被人碾压。”乍一听,很有道理;细一品,又似乎不对。其逻辑是: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孩子想不想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在做什么,大家都做而我不做,就会导致孩子落后、挨打。怎么办?只有赶紧跟着做!
这种想法、做法在家长群里极其广泛、普遍。但是,这究竟给孩子带来了什么,造成了什么影响,却无人细究。
家长篇:
你说这是盲目从众也好,不够理性也好,反正我觉得普通老百姓随大流就好
(汪洋,小学四年级孩子家长)
这其实是“剧场效应”的一种表现。
去剧场看戏,大家对号入座。忽然,前排有个人为了看得更清楚,站了起来。他身后的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为了能看到演出,后面的人不得已也站了起來。结果,全场观众都从坐着变成了站着。
先站起来的人在短时间内可能看得更清楚,可等大家都站起来后,优势很快消失,看戏效果变得和原来一样,只是从坐着变成了站着。更可悲的是,站着很累,但没人愿意再坐下。结果,破坏秩序的人没有得到持久的利益,而遵守秩序的人的利益被实打实地侵害。
表面看,要怪那个最先站起来的人,是他首先破坏了秩序。实际上,真正的责任人是剧场的管理员,因为他是秩序维护者,却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所以,板子不能打在家长身上。
我作为家长,亲历过子女教育的恐慌和焦虑。家长再“佛系”,一涉及孩子,谁都无法淡定。周围全是往前跑的人,裹挟其中,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跑,也不知道要往哪里跑,却不由自主地跟着跑。你说这是盲目从众也好,不够理性也好,反正我觉得普通老百姓随大流就好。因为很多真实情况,我们知道的是一鳞半爪,难窥全貌。这种情况下,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是我所能做出的最好选择。因为就这么一个孩子,错不起啊!
教师篇:
“给教育松绑”的口号喊了多年,但谁也不敢先停——因为你停他不停,你就要吃亏!
(吴灵灵,某重点高中教师)
“剧场效应”在中国教育界确有泛滥之势,拿某中学为例。
一、上课时间不断延长
学生每天的上课时长,国家有规定,然而因为“剧场效应”一再突破。
第一阶段(大家都坐着看戏):所有学校都按国家规定执行,一周5天课,一天8节课,没有早晚自习。
第二阶段(个别人站起来看戏):突然某学校改成一周6天课、一天10节课,取得较好的办学成绩,受到家长的好评和追捧。
第三阶段(所有人都站起来看戏):于是,迫于业绩考评和家长压力,有的学校跟进。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学校都成了6天上课制。
第四阶段(站在椅子上看戏):某些学校针对高三年级,索性改成两周休息一次,加早晚自习。于是,其他学校再次跟进。如此竞相加码,有的高三学生甚至一个月才休息半天。
二、补课之风愈刮愈盛
初中和小学,国家政策管得较严,于是替代品——补习班上场。
第一阶段(没有孩子上补习班):班里学生,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差,但老师、家长们都不在意。我上学那会儿,20世纪80年代,社会上就没有补习班。
第二阶段(个别孩子上补习班):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家长给孩子报了培训班或者找家教,让孩子短时间内提高了学习成绩,引发其他家长效仿。
第三阶段(大部分孩子上补习班):随着学业竞争的加剧,补习之风愈刮愈盛,别的孩子上补习班成绩提高了,你的孩子不上补习班成绩肯定落后,于是所有学生都上补习班。结果,补习班赚得盆满钵满,可孩子的成绩排序又回到初始状态。
第四阶段(报有名的补习班、找名师补课):光上补习班已经不行了,要上有名的补习班、找名校老师补习才行。“哪个补习班好?”成了家长们交流的中心话题。名牌补习班一位难求,名校老师炙手可热。
三、作业越来越多
网上陪孩子写作业的段子很多。比如,陪孩子写作业成了危险工种,并开出家长必读书目:第一阶段《亲密育儿百科》《孩子你慢慢来》《让孩子做主》,第二阶段《莫生气》《佛经》《老子》《论持久战》,第三阶段《心脏病的预防与防治》《高血压降压宝典》《强迫症的自我恢复》,第四阶段《活着》……
“剧场效应”同样反映在作业中。
第一阶段(作业不多):20世纪80年代,作业少,放学早,完成作业没问题。课余,男生上树掏鸟窝,女生跳皮筋、做手工。
第二阶段(作业变多):某科老师增加了作业量,这科的考试成绩显著提升。迫于考评压力,其他老师纷纷跟进。
第三阶段(作业变态):只加量已经过时,作业的种类和形态也开始与时俱进。除课内作业,还有家庭作业、展示作业、探究作业、网络作业;除老师批改外,还有家长签字改错、微信打卡、拍照上传……
第四阶段(作业发疯):作业重在落实。怎么落实?关键在家长。作业完成情况成了衡量学生学习态度和家长对学校支持力度的最重要指标。不写作业,罚站甚至停课,在许多学校已成常态;而监督不力的家长被学校约谈也屡见不鲜。
四、优秀教师变“后进”
张老师有近二十年教龄,教学认真,授课有趣,深受学生欢迎。然而,最近他在学校的一次考评中成绩倒数。
怎么回事呢?
原来,学校师资力量不足,让一位体育专业毕业的老师代某班政治课。这位老师上课先用10分钟划重点,剩余时间让学生背题,搞人人过关,不会背的放学后到办公室接着背,完不成任务约家长。一学期后,他带的班政治成绩遥遥领先。校领导对他刮目相看,赞誉有加,批评其他政治老师是“假内行”,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于是,老师们纷纷放下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采取背书 默写的教学方式。而张老师坚持自己的教学方法,结果在年底考评时排名倒数。 更让人痛心的是,种种折腾之后,达成了新的平衡,结果还是原来的结果,只是学生、家长、教师更累了——学生更厌恶学习,更憎恨学校;学校不敢再回到5天上课制,即便被憎恨,也不敢少布置作业,更不敢不布置作业;家长的经济负担更重了,接送孩子上补习班更忙更累了。虽然“给教育松绑”的口号喊了多年,但谁都不敢先停——因为你停他不停,你就要吃亏!无奈,只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孩子篇:
一旦“劣币驱逐良币”,孩子、家长、老师、学校,没有一个赢家
(李鸿鹄,高中二年级男生)
在我看来,这是“劣币驱逐良币”的一种典型现象。
我爸在银行工作,他告诉我在金融学中有个术语叫“劣币驱逐良币”。
16世纪的英国,当时因黄金储量紧张,于是在新制造的金币中掺入其他金属。于是,市场上就有了两种金币——掺杂质的和不掺杂质的,两种货币的法定价值一样。这样,人们就会收藏不掺杂质的良币,使用掺杂质的劣币。时间一长,市场上流通的只有劣币,而良币渐渐退出流通市场。
为什么劣币会驱逐良币?经济学家认为,是两者的法定价值一样造成的。就是说,社会生活中,如果对好行为(良币)没有激励,对坏行为(劣币)没有惩罚,那么坏行为(劣币)就会有巨大的获利空间。如果这样的环境不变,良币就始终会被劣币驱逐、淘汰。更可怕的是,部分良币为了生存,会朝劣币转变,社会环境愈加恶劣。
这种情形下,孩子是第一受害者。我们本不必写这么多作业,上这么多补习班,熬这么多夜;我们本可以有充足的睡眠、愉快的游戏……可这些都失去了,我们活得又苦又累,得到的不过是和原来几乎一样的结果。
家长也是受害者。钱包被掏空,健康受损害,亲子关系被破坏。可成功者永远是少数,望子成龙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老师们也逃不过。少数老师从补习班中获利了,可多数老师付出大量的心血培养学生,却发现自己教的学生除分数高点外,在人格、道德、思想等方面毫无建树,别说成才,离成人都远着呢!
可以说,一旦“劣币驱逐良币”,孩子、家长、老师、学校,没有一个赢家。
专家篇:
谁绑架了我们——是评价尺度单一、过度的恶性竞争、监管缺位、相对匮乏的资源、生存焦虑、下一代不能输的恐惧
(张涛,教育学博士)
是孩子愿意上补习班、写大量作业吗?不是。是家长乐意让孩子受苦受累吗?也不是。是评价尺度的单一,是过度恶性的竞争,是监管的缺位,是相对匮乏的资源,是生存的焦虑,是下一代不能输的恐惧,绑架了家长、孩子和老师们。
当然,主次责任不同。
第一,监管者监管缺位。维护秩序是监管者的本职工作。学生在校时间一再延长、作业不断加码,校外补习机构泛滥,国家对此早有明文规定加以限制,可执行不力。监管者应对教育失衡负主要责任。
第二,教育者欲拒还迎。面对恶性竞争、利益诱惑,教育工作者要有职业操守,不能丧失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不违法违规,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此,学校的管理层责无旁贷。
第三,无良商家和媒体大肆搅局。补习机构为牟利,利用自媒体或纸媒体,违规宣传,营造“不能输在起跑线”“升学秘籍”“提分宝典”“名师点拨”等虚假信息,加剧家长、学生的焦虑。
第四,家长、学生本身能力有限。家长、学生既不制定政策,又无法甄别信息,更无力改变规则,只能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自救,但每次自救无意中又增加了恐慌、焦虑情绪。
除作业、考试,学习还有别的含义;除刷题、上课,学校还有别的教育。有个孩子这样描述他眼中理想的学校:上午上文化课,下午上兴趣课、参加社团活动,包括体育、音乐、美术、手工、舞蹈、话剧、诗歌、哲学、游戏、科技制作……晚上,读书、写文章、看电影、开晚会、发呆。周末,郊游、体育比赛、社会实践、参观博物馆。
我想,这不光是一个孩子的愿望,也是千千万万个孩子的愿望。希望孩子們的愿望能够早日实现。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