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来格外亲

来源 :大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y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如其人。一本好的人生回忆录,不仅能看到作者的成长足迹,也可以读到作者在岁月长路上的心路历程。原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许志龙少将的回忆录《征途回响》就是这样一本书,叫人拿起来后就放不下,爱不释手。
  作者许志龙同志是华东战区部队许多基层军官熟悉的人,他在毛泽东主席夸奖过的新四军劲旅——“皮旅”,从普通士兵当起,一直走到师长的位置上,后来又多年担任南昌陆军学院院长,桃李芬芳满军营。40年军旅生涯是他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和其他老兵一样,总喜欢回忆往事,那一幕幕训练场上酷似实践的演习,那一张张熟悉的战友面容,时常呈现在他的面前。于是,他产生了撰写回忆录的念头。军人没有慢动作,几年下来,他就写成了数十万字的大书。江西出版集团、江西人民出版社在一个月内,就将这本好看的回忆录出版,摆上了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的柜台。
  这是许志龙当代军旅人生的缩影。作者拿出六分之一的篇幅来记录士兵生活,这里有应征入伍的欢快,第一次荣立三等功的光荣,在同龄兵中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神圣……还有难忘的一次单台派遣任务,以及母亲病故的哀痛和苦练军事技术的艰辛。回顾这段越走越远的历史,他感慨地写道,常言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我没有想当将军,但我想当一名好兵。”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他的发报技术是全连最拔尖的。这位不想当将军的好兵,最后真的成为将军后,由于发报技术基础打得牢,30多年后,他重回老部队,坐在发报机前,仍能每分钟拍发80码,一时被士兵们传为美谈。作者还在书中专门以一章的篇幅来回忆自己“在基层锻炼成长”的往事。其中当好电台台长的经历给人启迪,而“吹口琴的故事”,到温州接新兵以及抓好连队“半个指导员”的体会,堪称“绿色幽默”,既“生趣盎然,耐人寻味,又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其实,几十年过去了,如何真情爱兵、科学带兵的故事,如同天天上演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只有开头,没有结尾。正是一代代带兵人的不懈探索和努力,我们的部队才永保生机和活力,永远在“向前,向前!……”作者在书中深情地写道:“连队是个大熔炉,是我成长的摇篮,事业的起点。”仔细读来,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强烈的连队情结。虽然,当年的战友早已星散四方,但这份绿色的情意,那当兵的故事以及故事后面的故事,永远定格在那个青春的岁月,让人心生感动。
  作为军人,作者没有经历血与火的战场,是和平时期造就的一代军人。他和其他军人一样,没有忘记战争,没有忘记使命。正因为这样,人们才赢得了长期的和平与安宁。军人是战争的产物,因为有战争存在的危险,所以才有军人;而正因为有着常备不懈的军人,战争也才能远离我们。作者后来作为年轻干部“奋斗在师团岗位上”,特别是担任“皮旅”的军事主官后,如何运用前线作战经验改革军事训练,是他一直思考和紧紧抓住不放的第一要务,特别是组织部队搞好夜间训练,既培养“小老虎”,又培养“夜老虎”,写得十分逼真,使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其中作者以师长的身份带领全师第一次从浮桥上跨过长江进行的重大演习,曾经令外军惊叹不已。回忆录中披露的一次次独特经历,更增添了军旅生涯的神奇感。书中其他章节,如“在南昌陆军学院”写得大气磅礴,“站好最后一班岗”写得慷慨激昂,“温馨的家庭”写得芬芳扑鼻,极具人情味,让人领略了作者人生的不同侧面和感人情怀。作者不是鸿篇大论去讲述人生,而是选取了青春军旅的不同细节和故事,一个个片断,既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其中为“皮旅”改番号引起的风波、复旦情缘、情系井冈山、住在“小平楼”的日子,“我评上了军事学教授”和“在徐州接待美国陆军军史考察团”等故事,作者娓娓道来,以小见大,以细感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作为将军,接触过许多军委、总部和军区的高级领导,在书中讲到这些经历时,也多选用一些细节,如“向守志司令员帮我更正向军委领导的报告词”;“总后赵南起部长视察‘皮旅’,先是要喝稀饭,后来听了汇报后,高兴得要喝丹阳湖酒”;以及迟浩田上将用两句话概括对南昌陆军学院前后变化的总体感觉:一句话是今非昔比,第二句话是万象更新,这种感觉就叫做心旷神怡。这些弥足珍贵的细节,惟妙惟肖的语言,既让人看到了将军们鲜为人知的故事,也让人感到了将军们的另样风采别样情。
  在《征途回响》一书中,不仅有生动的故事、精彩的回放,而且还有闪光的思想和隽永的思绪。作者是个十分爱好学习的人,他把许多理论与实践结合产生的思想火花也记录在回忆录中,每个章节中都有很多警句发人深省,如“知识是人生的无价之宝,是人生奉献的基石,是转化为能力的源泉。”“善思则得”,“会学习,善思考,是把握成功的钥匙。”“不要怕付出,即使暂时难有明显的收益,但长远是会有收益的,总体上收支是平衡的。”“干工作要学会总结,总结是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程序,是思维层次的飞跃,是实践到理论的升华。会总结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等等,闪烁着哲思和睿智的光华,点亮了心灵和星空,给人以阅读的愉悦和精神的享受。
  在将星闪烁的军事天空里,许志龙同志抓住历史给予的机遇,以军人特有的使命感,向时代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他的回忆录,不同阅历的人阅读后会得到不同的收获。原国防大学政治委员李文卿上将在阅读了《征途回响》一书后,富有感情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许志龙同志从士兵到将军,从部队领导到院校领导,实践经验是较为丰富的。这本回忆录,展现了他的人生追求,展示了他个人成长成才之道,为将治军治学之道,特别是书中贯穿着他与同志与部属的浓浓战友情,大大增添了这本书的亲和力,增强了该书的真实性、可读性,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值得一读。”
  写作不是短跑,就像一次马拉松。作者在撰写回忆录时,用尽笔力和全部军旅人生的积累,就像一名马拉松选手,心中满怀着火一样的激情,这是心语倾诉,也是一种老有所为,字里行间升腾、凝聚着大爱大情。其实,写书如做人。《征途回响》之所以让当兵的人和没有当过兵的人都能产生心灵共鸣,不仅是因为心有灵犀一点通,更因为许志龙同志谈的是如何做人做事,讲的是如何成长成才,我们同在人生路上走,从书中不仅读到了历史,读到了人物,读到了故事,更重要的是读到了精神,读到了人格,读到了启示,所以人们喜爱《征途回响》,读书的感觉像春天,今天读来格外亲!
其他文献
作为海内外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唐代美学史的专著,吴功正的《唐代美学史》以皇皇七十二万言,对唐代文学、绘画、书法、雕塑、乐舞、园林等不同门类的美学形态作了生动描述,展现出一幅阔大精微、鲜澄明亮的唐代美学全景图。美学著作本身首先应该是审美的,《唐代美学史》落笔神光离合,锦心绣口,读来如在诗画中行,令人神往。作为审美的实体,该书既是一部严肃的学术专著,也可视为唐代美学的普及性读本。吴功正先生敏而多思,才
期刊
[编者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陈辽先生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广求资讯,殚精竭虑写了一篇大文章,系统地阐明了自己的看法,颇值得一读。21世纪的中国文学的新趋势和新问题,也是文学圈内外很多人所关注的问题。本刊欢迎并期待有识之士为了中国文学的繁荣和发展,登坛入室,各抒己见。    进入21世纪已有八年。抗日战争也只有八年时间,因此,可以对进入21世纪后的中国文学作一次回顾。它有什么新趋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社会步入转型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化,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化,从伦理型社会向法制型社会转化。”在社会形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城市作为文明和繁华的化身逐渐凸现于人们——尤其是乡村人们的视野中。极大富足的物质享受、炫目的现代生活纷纷呈现出诱人的面目,世世代代安居于农村乐业于土地上
期刊
晚明首都南京的繁华,不过是大厦将倾的回光返照,明人绘《南都繁会图卷》就是描写这种繁华的。去年在《中国新闻周刊》上读到曹红蓓的《在烟花烂漫中坠落》一文,觉得她用这个标题来揭示这幅画卷所蕴涵的文化意味,不仅很到位,而且发人深思。的确,事物的败落,尤其是人的精神的败落,往往都是在表面繁华的“热闹”中发生的。目前中国的学术界(我主要指人文和社会科学)不就颇有些“在烟花烂漫中坠落”的样子吗?至少在大学文科各
期刊
古塔多半与佛寺为邻或共生。江南多佛寺,唐代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因此也多各式各样的塔,如南京灵谷寺的灵谷塔,镇江金山寺的慈寿塔等。  “塔”源于印度,名为“塔婆”或“浮图”,专门为存放佛骨而建。大多呈半圆形,译义应为坟或灵庙。这种建筑艺术于东汉末年随佛教传入中国。到中国后,经过建筑师的奇思妙想,将其改造成下宽上窄的宝塔形,成为中国式的塔。中国最古老的塔建于公元250年前后的
期刊
家乡住房的前门都朝南开。乡里人说,向南开的大门,是开向阳光、开向粮仓。家乡住房的后门又都对着日夜流淌的秦淮河。乡里人也说,依水而茅,人畜兴旺。  从山头朝村里看,一幢幢住房像一粒粒散落的珠子,在阳光和绿色的浸染下,像一块块墨色的翠玉。秦淮河好似一条银色的飘带,串连着这些散落的翠玉。走进村子,村妇们的捶衣声嬉戏声此起彼伏。虽然家家都有了洗衣机,但村妇们还是喜欢聚在一起洗衣,就像村里的老人们爱在村头的
期刊
拼凑生活    女儿翻出拼凑图案的玩具,五颜六色的拼块散落了一地。爷俩左拼右对,一头大汗,始终没有拼出一个完整的图案。望着无处安装的这些散件,有些沮丧。  妻忙完家务,一家三口围在那儿,开始新一轮的拼凑。很快,我们为这些散乱的拼块都找到它的位置,地板上出现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  其实,现实生活本来就是散乱的,平淡是真。一家人在困难面前同心协力,平淡的日子也会过得幸福美满。无数个平淡的日子,恰如这散
期刊
中国自古就不缺少流氓。有了流氓,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流氓文化,也就会形成一种被流氓信奉的生存方式、生存手段,甚至思维习惯和逻辑。能够上升到一种思维习惯和逻辑,已是流氓文化的至高境界了。对于一般的流氓来说,这样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比如那些街头游手好闲的小混混,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心思去追求这种流氓的高级形态。这种高级形态只能存在于那些多少有一些知识、才能——比如能运用汉语写出“漂亮”文章的文化人
期刊
在西域,你总是能听到幽灵的絮语。   当我踏上河西走廊这片广袤的土地时,耳畔总有个声音在问我:“你为什么要到这里来?”这个声音时隐时现,微弱而苍老,似乎从混沌未开的远古飘来,从大戈壁荒凉的地心飘来。像一块辨别不清的古老化石,一块埋在流沙里的古陶碎片。   有时候,我经常想,这声音可能就来自古老的鬼魂吧?是西出阳关姗姗而来又匆匆而去的远古幽灵吧?  这片空旷而荒凉的土地,太寂寥,太厚实,太沉重了。它
期刊
公元2008,注定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平常的年份。  继年初发生的低温冰雪灾害之后,又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不期而至——5月12日14时28分,北纬31度,东经103. 4度,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 0级地震……  这场无情的灾难,让我们失去了许多,也让我们收获了许多。两周多来,我们被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场景,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感动着、感慨着、感叹着。尽管抗震救灾行动还在继续,尽管对这场斗争进行全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