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的目的是学,学的目的是满足需要,根据需要施教,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需要是动机的内因,是学习探究的源头。从源头入手,制订科学教学的源性策略,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策略。
一、初中科学教学“源”的确定
1.推测科学教学的起源形式。
“动物教子猎食,子学之有用,遂代代相传”,这就是科学教学的一种原始形态。人类社会的原始教学,自然也以生存为首责,传授实用技能,总结自然规律,这就是说“科学有用”是科学教学的存在之本,是教学的最根本之“源”。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探秘或对自然的一种敬畏自始至终伴随着人们的思考,激发着人们探究的热情,这种热情来自于人的“好奇本性”和“适应自然”的本能。因此,“有趣和神秘感”就是科学探究的根本之“源”。
2.初中科学教学“源”的确定。
综合上述推测,我们可以肯定:“有趣、好玩”或“有用、神秘”是学习科学的源动力,是教学的出发点。越原始的动力越能产生持久的作用。初中阶段是科学学习态度和方法改变的主要时期,也是学生产生厌学和造成成绩差异的主要时期,没有做到研究学生的兴趣源,没有利用学生的学习源动机施教是主要原因。实施源性策略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策略。
二、源性策略的具体操作
源性必定是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从学生亲近的环境、实物、信息等入手开展科学教学是源性策略的主要操作。
1.充分挖掘身边近、熟、热、趣素材。
挖掘身边“近、熟、热、趣”的教学素材,有利于促进教学的互动。
(1)贴近生活的、学生有所了解的近、熟类素材可以使学生由浅入深,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共同研究、探讨中来。
(2)热点话题可使学生一听来劲。
(3)感兴趣的素材可以诱导学生钻研、探索,去获得学习的成功。
2.留住校园杂草,给学生一片神秘的天地。
留住校园杂草,并不是让校园杂草丛生,而是让校园的某一个角落保持野味,最好是有水有草的、野味十足的地方,让学生在白天能见到蝌蚪或小鱼的游动,自然感知野草的枯荣;晚上静听蛙鸣虫叫,偶尔还能见到萤火飞起。如此学生会觉得这是一块无人看管的地方,随时都可放心地采摘一些野草、野花、野果,这样很多探究的问题自然就会从心底产生。如果能使这个角落成为学生心中的那块“鲁迅所说的百草园”,那么学生就会知道什么叫做亲近自然、什么叫做“自主探究”。但现在,这种环境太少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除了与钢筋水泥的混凝土建筑、虚拟的网络、精彩的电视、教室中的学习、实验室中规定的实验相伴外,还有能伴随的就是公园中挂着“不准踏入”、“不准采摘”字牌的不能碰的花草树木。现在的孩子真正接触自然的机会几近为零,这是孩子的悲哀,也是教育的失败。
3.强化简单实验设计,使学生觉得实验探究不再那么遥远。
教师应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方法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努力实现“取材生活化、操作简单化、成本最低化”。只有感觉到实验不麻烦的时候,学生才会很快接受实验操作,并以此开展探讨,这是科学简单实验设计的指导思想。当拿起蜡烛、调羹、吸管、饮料瓶和厨房中的醋、盐、糖、洗洁精等就能实验时,学生就会觉得实验探究是那么简单方便,自主探究也就成为可能。
4.上好“认识校园生物”一课,使校园成为一本综合类的教科书。
校园素材是教学的一种源性素材。“舍近而求远”的开发是许多教育者的一贯作风;对校园资源熟视无睹是许多教育者的职业通病。这样的教学肯定脱离实际,这种现状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
与其它基地相比,校园的课程的资源更具长期的稳定性、教育教学的直接性、不同学科的共享性、师生互动的便利性、育人的潜在性和与课堂教学良好的交互性等特点。如果将校园建成人文化的花园,那就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综合类教科书,学生会有“游在花间,行在书中”的感觉,休闲学习两不误。上好“认识校园生物”一课对学生学习科学具有引领性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教学品质意义深远。
5.质疑教科书,及时收集课堂生成,将好的点子升华为科技创新项目。
探究是科学的本质,质疑是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更是研究科学的一种手段。上海向明中学的5名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观察和实验,推翻了1685年意大利科学家波雷里教授提出的“鱼用改变鳔中气体多少,来控制自身在水中自由沉浮”的论断。温岭小学生观察蜗牛后,写出了“蜗牛夏眠的主要因素研究”报告;七年级学生学习天平使用后,发明了“可在凹凸不平处使用的天平”。这些项目在省乃至全国都获得了大奖,使学生体验了科学的好玩、有用,更是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快乐,为更深入地钻研科学播下了健康的种子。通过质疑课本取得创新成果后的学生不但不会看不起课本,反而会更加喜欢钻研教材。
6.积极营造震撼的课堂。
当学生提心吊胆地看着老师将一根竹签插入气球而气球安然无恙时,当学生在一盘杂草中再也找不到一些亲手放进去的小棒时,莫名的震撼会激发学生深入地思考和积极地参与。当研究之后发现“一贯认为如此的身边事物却原来是错的”或“原来司空见惯的,它的背后却蕴藏着天大的秘密”的一类越是生活化的近熟事例,越能对学生产生震撼力,越能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越能激发学生深思的动力,这样的课堂就越有效。
7.建立交流平台,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在科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在建构冲突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假如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今后的学习就会变成被动的接受,知识也就无法真正内化。实践表明:交流越及时,越能产生思维的火花,越能激发探究的热情,特别是当好奇心在交流中得到满足的时候,学生的求知欲会积极上升。正如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先生所说:“科学研究的动力有三心:好奇心,责任心,功利心。好奇心才是科学研究最原始的动力,也是最持久的动力。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是个人的内在动力,是生活的第一需要。”(王渝生,光明日报,2007年8月2日第10、11版)。当人的第一需要得到更大的满足时,人对其他层次的需要就会有强大的后劲。
8.引导学生带着课题走向社会。
开展切口小、事关课程学习内容的、便于操作的小课题研究,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发现真理。这是一种交互性、合作性极强的互动教学形式,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通过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不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生动的、丰富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和充分发展,使“科学有用”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措施。
9.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回课堂。
学生经常使用网络化的媒体和博物馆、科技馆等场馆可以大大拓宽视野,能激发学生思考,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回课堂,这样的课堂主体角色就会由教师的“独角戏”成为学生的“问答会”,使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当学生再由课堂走向媒体或场馆的时候,又会有新的发现和想法。与单独的课堂教学相比,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生的钻研深度肯定能得到不断的加深。
三、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改变评价机制并非易事。
“人多资源少,考试如过独木桥”的国情,对大题量训练者有利,科学好奇心、科学探究能力和学生的研究成果很难在升学考试中得到体现,有时创新性的答案反被视为另类。
2.长期机械化的教学实践使教师丧失教学素材开发的能力。
老观念认为,教书就是使用现成的素材教教科书,教师考虑的只是如何把这些内容教好。长期的统一考试、统一教参、统一进度和传统性的灌输式教育,使教师逐渐丧失了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这为有效地实施源性策略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3.学生生活经验缺乏,给教学实施带来了难度。
学生的生活大部分在学校度过,即使在家也是很少参加实践性的活动,因而绝大多数学生长期地在理论学习中过着“真空”式的学习生活。再加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与现代信息的零距离接触,更加加剧了学生对周边具体事物的漠不关心、熟视无睹。这种生源性的体验缺乏,也会对源性策略造成障碍。
一、初中科学教学“源”的确定
1.推测科学教学的起源形式。
“动物教子猎食,子学之有用,遂代代相传”,这就是科学教学的一种原始形态。人类社会的原始教学,自然也以生存为首责,传授实用技能,总结自然规律,这就是说“科学有用”是科学教学的存在之本,是教学的最根本之“源”。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探秘或对自然的一种敬畏自始至终伴随着人们的思考,激发着人们探究的热情,这种热情来自于人的“好奇本性”和“适应自然”的本能。因此,“有趣和神秘感”就是科学探究的根本之“源”。
2.初中科学教学“源”的确定。
综合上述推测,我们可以肯定:“有趣、好玩”或“有用、神秘”是学习科学的源动力,是教学的出发点。越原始的动力越能产生持久的作用。初中阶段是科学学习态度和方法改变的主要时期,也是学生产生厌学和造成成绩差异的主要时期,没有做到研究学生的兴趣源,没有利用学生的学习源动机施教是主要原因。实施源性策略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策略。
二、源性策略的具体操作
源性必定是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从学生亲近的环境、实物、信息等入手开展科学教学是源性策略的主要操作。
1.充分挖掘身边近、熟、热、趣素材。
挖掘身边“近、熟、热、趣”的教学素材,有利于促进教学的互动。
(1)贴近生活的、学生有所了解的近、熟类素材可以使学生由浅入深,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共同研究、探讨中来。
(2)热点话题可使学生一听来劲。
(3)感兴趣的素材可以诱导学生钻研、探索,去获得学习的成功。
2.留住校园杂草,给学生一片神秘的天地。
留住校园杂草,并不是让校园杂草丛生,而是让校园的某一个角落保持野味,最好是有水有草的、野味十足的地方,让学生在白天能见到蝌蚪或小鱼的游动,自然感知野草的枯荣;晚上静听蛙鸣虫叫,偶尔还能见到萤火飞起。如此学生会觉得这是一块无人看管的地方,随时都可放心地采摘一些野草、野花、野果,这样很多探究的问题自然就会从心底产生。如果能使这个角落成为学生心中的那块“鲁迅所说的百草园”,那么学生就会知道什么叫做亲近自然、什么叫做“自主探究”。但现在,这种环境太少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除了与钢筋水泥的混凝土建筑、虚拟的网络、精彩的电视、教室中的学习、实验室中规定的实验相伴外,还有能伴随的就是公园中挂着“不准踏入”、“不准采摘”字牌的不能碰的花草树木。现在的孩子真正接触自然的机会几近为零,这是孩子的悲哀,也是教育的失败。
3.强化简单实验设计,使学生觉得实验探究不再那么遥远。
教师应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方法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努力实现“取材生活化、操作简单化、成本最低化”。只有感觉到实验不麻烦的时候,学生才会很快接受实验操作,并以此开展探讨,这是科学简单实验设计的指导思想。当拿起蜡烛、调羹、吸管、饮料瓶和厨房中的醋、盐、糖、洗洁精等就能实验时,学生就会觉得实验探究是那么简单方便,自主探究也就成为可能。
4.上好“认识校园生物”一课,使校园成为一本综合类的教科书。
校园素材是教学的一种源性素材。“舍近而求远”的开发是许多教育者的一贯作风;对校园资源熟视无睹是许多教育者的职业通病。这样的教学肯定脱离实际,这种现状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
与其它基地相比,校园的课程的资源更具长期的稳定性、教育教学的直接性、不同学科的共享性、师生互动的便利性、育人的潜在性和与课堂教学良好的交互性等特点。如果将校园建成人文化的花园,那就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综合类教科书,学生会有“游在花间,行在书中”的感觉,休闲学习两不误。上好“认识校园生物”一课对学生学习科学具有引领性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教学品质意义深远。
5.质疑教科书,及时收集课堂生成,将好的点子升华为科技创新项目。
探究是科学的本质,质疑是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更是研究科学的一种手段。上海向明中学的5名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观察和实验,推翻了1685年意大利科学家波雷里教授提出的“鱼用改变鳔中气体多少,来控制自身在水中自由沉浮”的论断。温岭小学生观察蜗牛后,写出了“蜗牛夏眠的主要因素研究”报告;七年级学生学习天平使用后,发明了“可在凹凸不平处使用的天平”。这些项目在省乃至全国都获得了大奖,使学生体验了科学的好玩、有用,更是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快乐,为更深入地钻研科学播下了健康的种子。通过质疑课本取得创新成果后的学生不但不会看不起课本,反而会更加喜欢钻研教材。
6.积极营造震撼的课堂。
当学生提心吊胆地看着老师将一根竹签插入气球而气球安然无恙时,当学生在一盘杂草中再也找不到一些亲手放进去的小棒时,莫名的震撼会激发学生深入地思考和积极地参与。当研究之后发现“一贯认为如此的身边事物却原来是错的”或“原来司空见惯的,它的背后却蕴藏着天大的秘密”的一类越是生活化的近熟事例,越能对学生产生震撼力,越能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越能激发学生深思的动力,这样的课堂就越有效。
7.建立交流平台,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在科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在建构冲突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假如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今后的学习就会变成被动的接受,知识也就无法真正内化。实践表明:交流越及时,越能产生思维的火花,越能激发探究的热情,特别是当好奇心在交流中得到满足的时候,学生的求知欲会积极上升。正如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先生所说:“科学研究的动力有三心:好奇心,责任心,功利心。好奇心才是科学研究最原始的动力,也是最持久的动力。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是个人的内在动力,是生活的第一需要。”(王渝生,光明日报,2007年8月2日第10、11版)。当人的第一需要得到更大的满足时,人对其他层次的需要就会有强大的后劲。
8.引导学生带着课题走向社会。
开展切口小、事关课程学习内容的、便于操作的小课题研究,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发现真理。这是一种交互性、合作性极强的互动教学形式,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通过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不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生动的、丰富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和充分发展,使“科学有用”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措施。
9.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回课堂。
学生经常使用网络化的媒体和博物馆、科技馆等场馆可以大大拓宽视野,能激发学生思考,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回课堂,这样的课堂主体角色就会由教师的“独角戏”成为学生的“问答会”,使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当学生再由课堂走向媒体或场馆的时候,又会有新的发现和想法。与单独的课堂教学相比,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生的钻研深度肯定能得到不断的加深。
三、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改变评价机制并非易事。
“人多资源少,考试如过独木桥”的国情,对大题量训练者有利,科学好奇心、科学探究能力和学生的研究成果很难在升学考试中得到体现,有时创新性的答案反被视为另类。
2.长期机械化的教学实践使教师丧失教学素材开发的能力。
老观念认为,教书就是使用现成的素材教教科书,教师考虑的只是如何把这些内容教好。长期的统一考试、统一教参、统一进度和传统性的灌输式教育,使教师逐渐丧失了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这为有效地实施源性策略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3.学生生活经验缺乏,给教学实施带来了难度。
学生的生活大部分在学校度过,即使在家也是很少参加实践性的活动,因而绝大多数学生长期地在理论学习中过着“真空”式的学习生活。再加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与现代信息的零距离接触,更加加剧了学生对周边具体事物的漠不关心、熟视无睹。这种生源性的体验缺乏,也会对源性策略造成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