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Photoshop课程是一门属于职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实操能力和自主创作能力。而传统职业学校的Photoshop课程教学模式因循守旧,偏离实际的教学目标,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本文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课堂学习、课后练习以及校内外的竞赛活动进行全面整合,构建一个集“课堂—训练—竞赛”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实操能力。
关键词:职业学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1.078
0 引言
Photoshop软件作为计算机图像处理与编辑的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三维动画、网页设计和多媒体制作等诸多领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软件。大部分职业学校把Photoshop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和平面图形设计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陈旧等严重制约了Photoshop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操作能力不强,工作后无法胜任企业需求。因此,改革Photoshop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學效果迫在眉睫。
1 传统教学模式下Photoshop课程教学分析
1.1 教学模式陈旧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在课堂上的教为主,而Photoshop课程的性质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还要能通过课程学习具备和掌握熟练操作Photoshop软件的能力。这显然通过以教师教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无法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
1.2 理论和实践联系不紧密
Photoshop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集中在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操作上,与学生今后工作岗位上的实践操作要求不匹配,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内容和企业真正的需求产生一定的脱节。因此,如何把企业的项目引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将企业项目改造成为课程学习事例,实现理论与实践需求相统一,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有较大意义。
1.3 课程考核不够完善
Photoshop课程作为现代图像处理的主要技术,不仅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在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中,课程考核往往还是以笔试作为课程考试的主要方式,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占比较低,这显然偏离了Photoshop课程的培养目标。
2 Photoshop课程的“课堂—训练—竞赛”一体化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
2.1 构建“课堂—训练—竞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型
围绕Photoshop课程的教学目标,按照递进式的能力培养要求,将课堂学习、课后练习以及校内外的竞赛活动进行全面整合,构建一个集“课堂—训练—竞赛”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型。该模型将课堂教学与指导,课后的实践操作练习,校内外的创新竞赛活动全部纳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并有机融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实现了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并通过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促进了课程的培养质量,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1)“课堂学”:教师作为课程学习主体,利用问题驱动进行讲解。在课前,通过问题提出引导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预习;在课堂上,教师通过问题分析、讲解,把相关课程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利用课堂讨论、汇报等形式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自身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能力转变,从而促进课堂学习效果与质量的提升。
(2)“实践练”:学生作为课程学习主体,利用任务驱动进行实践练习,实现掌握课程的实践操作技能。任务及相关要求通过教师以作业、实验、测试等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学生按照任务要求在课后进行实践操作练习,其结果与成效由教师进行评价,相关评价结果纳入课程的考核指标中,通过实践练促使学生掌握课程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
(3)“比赛用”:教师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通过开展校内的Photoshop软件使用比赛,利用创设真实的应用情境,使学生利用学、练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较为智慧地处理比较复杂的操作应用,实现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竞赛项目由企业真实应用任务构成,在此过程中,教师利用比赛契机逐步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学生真正能通过竞赛提升自身的创新应用能力,真正实现从会做到会用。
2.2 Photoshop课程教学改革举措与实践
2.2.1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按照职业学校Photoshop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以递进式能力培养思路,将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划分为三个层次,四个阶段。三个层次分别为:基本操作层次主要实现Photoshop课程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培养,项目实现层次主要通过项目实现学生较为复杂的软件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竞赛层次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竞赛实现学生综合应用Photoshop软件的能力。四个阶段分别为:课前认知阶段,教师通过课前的问题发布,学生在问题引导下开展课前预习;课堂内化阶段,以教学内容和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驱动,教师针对性地讲解重点、难点并回答问题,并通过相关操作演示,实现对学生进行辅导、指引;知识反馈阶段,以任务驱动为手段,学生通过单元测验和实验项目的完成实现能力提升,教师则通过答疑解惑,并对学习成果展示予以点评,进行督促;能力提升阶段,能过竞赛为驱动,促使学生掌握符合就业需求的课程应用能力。
2.2.2 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1)构建递进式的课程培养项目体系。Photoshop课程是一门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课程。科学合理对课程知识点按照项目要求进行分解、整合和重新设计,能有效提升课程培养质量。学生通过对项目的实践和探索,实现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 按照“课堂—训练—竞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型要求,以递进式能力培养为主线,将Photoshop课程知识点分为基础知识层、实践操作层和创新竞赛层,并围绕课内实验、课外实践、操作竞赛三个主题,设计成12个项目。基础知识层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Photoshop课程的基本操作能力;实践操作层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较为复杂的操作技能;操作竞赛层则是利用企业实际需求改造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和综合素养。学生在递进式的项目学习过程中,通过组建学习团队,利用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线上答疑等方式强化对学生的学习服务。并通过进度提醒、问卷调查、现场答疑、围绕操作难点开设专题讲座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保障课程的教学效果。
(2)实施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改革。Photoshop课程是理论与实践高度一致的课程,并且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利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是提升课程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任务驱动的核心是任务设计,任务设计首先要对Photoshop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实践和创新环节要求进行整合,通过任务的形式整合课程知识点、实践能力以及比赛要求,利用任务逐步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任务”,从而达到课程培养的目标。
教师在课堂上利用任务引出理论知识点,并进行任务分析与讲解,配合相关操作演示,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任务完成的方法。在学生任务的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先通过小组进行交流讨论。个性问题由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共性问题,则通过课前复习的形式进行集中讲解。整个任务实施过程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每个阶段结束,集中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成果展示,邀请任务完成情况较好的同学进行思路与经验分享,通过分享增强在实践中相互切磋技艺,提升团队学习的精神,教师进行最后总结与点评。
(3)构建多元的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体系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在遵循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实验完成、汇报、考试、参与竞赛等方面情况实施全过程考核,能够进一步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
全過程考核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过程评价,包括考勤、作业、实验、课后项目等完成情况;二是期末考核,包括期末考试成绩;三是优秀表现,包括汇报表现、参与竞赛获奖等情况。通过实施全过程考核有效避免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不足,提升了学生参与项目汇报和相关竞赛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进一步保障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提供了重要支撑。
3 结语
本文以Photoshop课程为例,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按照能力培养要求,将课堂学习、课后练习以及校内外的竞赛活动进行全面整合,构建一个集“课堂—训练—竞赛”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型,同时通过项目牵引、任务驱动、优化考核方法等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从而提升了课程培养效果,也增强了学生利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保军.浅谈对中职学校PHOTOSHOP课程的教学思考[J].科学中国人,2017,(5):318.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何军华.教师与课程实施[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4]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放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杨燕妹.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Photoshop课程的教学质量[J].现代职业教育,2017,(5):78-79.
关键词:职业学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1.078
0 引言
Photoshop软件作为计算机图像处理与编辑的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三维动画、网页设计和多媒体制作等诸多领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软件。大部分职业学校把Photoshop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和平面图形设计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陈旧等严重制约了Photoshop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操作能力不强,工作后无法胜任企业需求。因此,改革Photoshop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學效果迫在眉睫。
1 传统教学模式下Photoshop课程教学分析
1.1 教学模式陈旧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在课堂上的教为主,而Photoshop课程的性质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还要能通过课程学习具备和掌握熟练操作Photoshop软件的能力。这显然通过以教师教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无法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
1.2 理论和实践联系不紧密
Photoshop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集中在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操作上,与学生今后工作岗位上的实践操作要求不匹配,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内容和企业真正的需求产生一定的脱节。因此,如何把企业的项目引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将企业项目改造成为课程学习事例,实现理论与实践需求相统一,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有较大意义。
1.3 课程考核不够完善
Photoshop课程作为现代图像处理的主要技术,不仅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在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中,课程考核往往还是以笔试作为课程考试的主要方式,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占比较低,这显然偏离了Photoshop课程的培养目标。
2 Photoshop课程的“课堂—训练—竞赛”一体化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
2.1 构建“课堂—训练—竞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型
围绕Photoshop课程的教学目标,按照递进式的能力培养要求,将课堂学习、课后练习以及校内外的竞赛活动进行全面整合,构建一个集“课堂—训练—竞赛”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型。该模型将课堂教学与指导,课后的实践操作练习,校内外的创新竞赛活动全部纳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并有机融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实现了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并通过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促进了课程的培养质量,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1)“课堂学”:教师作为课程学习主体,利用问题驱动进行讲解。在课前,通过问题提出引导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预习;在课堂上,教师通过问题分析、讲解,把相关课程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利用课堂讨论、汇报等形式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自身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能力转变,从而促进课堂学习效果与质量的提升。
(2)“实践练”:学生作为课程学习主体,利用任务驱动进行实践练习,实现掌握课程的实践操作技能。任务及相关要求通过教师以作业、实验、测试等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学生按照任务要求在课后进行实践操作练习,其结果与成效由教师进行评价,相关评价结果纳入课程的考核指标中,通过实践练促使学生掌握课程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
(3)“比赛用”:教师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通过开展校内的Photoshop软件使用比赛,利用创设真实的应用情境,使学生利用学、练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较为智慧地处理比较复杂的操作应用,实现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竞赛项目由企业真实应用任务构成,在此过程中,教师利用比赛契机逐步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学生真正能通过竞赛提升自身的创新应用能力,真正实现从会做到会用。
2.2 Photoshop课程教学改革举措与实践
2.2.1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按照职业学校Photoshop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以递进式能力培养思路,将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划分为三个层次,四个阶段。三个层次分别为:基本操作层次主要实现Photoshop课程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培养,项目实现层次主要通过项目实现学生较为复杂的软件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竞赛层次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竞赛实现学生综合应用Photoshop软件的能力。四个阶段分别为:课前认知阶段,教师通过课前的问题发布,学生在问题引导下开展课前预习;课堂内化阶段,以教学内容和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驱动,教师针对性地讲解重点、难点并回答问题,并通过相关操作演示,实现对学生进行辅导、指引;知识反馈阶段,以任务驱动为手段,学生通过单元测验和实验项目的完成实现能力提升,教师则通过答疑解惑,并对学习成果展示予以点评,进行督促;能力提升阶段,能过竞赛为驱动,促使学生掌握符合就业需求的课程应用能力。
2.2.2 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1)构建递进式的课程培养项目体系。Photoshop课程是一门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课程。科学合理对课程知识点按照项目要求进行分解、整合和重新设计,能有效提升课程培养质量。学生通过对项目的实践和探索,实现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 按照“课堂—训练—竞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型要求,以递进式能力培养为主线,将Photoshop课程知识点分为基础知识层、实践操作层和创新竞赛层,并围绕课内实验、课外实践、操作竞赛三个主题,设计成12个项目。基础知识层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Photoshop课程的基本操作能力;实践操作层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较为复杂的操作技能;操作竞赛层则是利用企业实际需求改造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和综合素养。学生在递进式的项目学习过程中,通过组建学习团队,利用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线上答疑等方式强化对学生的学习服务。并通过进度提醒、问卷调查、现场答疑、围绕操作难点开设专题讲座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保障课程的教学效果。
(2)实施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改革。Photoshop课程是理论与实践高度一致的课程,并且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利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是提升课程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任务驱动的核心是任务设计,任务设计首先要对Photoshop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实践和创新环节要求进行整合,通过任务的形式整合课程知识点、实践能力以及比赛要求,利用任务逐步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任务”,从而达到课程培养的目标。
教师在课堂上利用任务引出理论知识点,并进行任务分析与讲解,配合相关操作演示,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任务完成的方法。在学生任务的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先通过小组进行交流讨论。个性问题由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共性问题,则通过课前复习的形式进行集中讲解。整个任务实施过程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每个阶段结束,集中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成果展示,邀请任务完成情况较好的同学进行思路与经验分享,通过分享增强在实践中相互切磋技艺,提升团队学习的精神,教师进行最后总结与点评。
(3)构建多元的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体系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在遵循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实验完成、汇报、考试、参与竞赛等方面情况实施全过程考核,能够进一步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
全過程考核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过程评价,包括考勤、作业、实验、课后项目等完成情况;二是期末考核,包括期末考试成绩;三是优秀表现,包括汇报表现、参与竞赛获奖等情况。通过实施全过程考核有效避免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不足,提升了学生参与项目汇报和相关竞赛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进一步保障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提供了重要支撑。
3 结语
本文以Photoshop课程为例,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按照能力培养要求,将课堂学习、课后练习以及校内外的竞赛活动进行全面整合,构建一个集“课堂—训练—竞赛”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型,同时通过项目牵引、任务驱动、优化考核方法等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从而提升了课程培养效果,也增强了学生利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保军.浅谈对中职学校PHOTOSHOP课程的教学思考[J].科学中国人,2017,(5):318.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何军华.教师与课程实施[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4]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放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杨燕妹.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Photoshop课程的教学质量[J].现代职业教育,2017,(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