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探析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对某高校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江西爱心天使”进行深入剖析,探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与运行机制建设,立足加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的素质与工作效率,不断健全和完善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运行机制;探析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1.057
  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社会性公共事业。在人类自觉精神和建立美好社会愿望的推动下,志愿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志愿服务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而不断发展壮大。青年志愿服务是我国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青年人或者是以青年人为主自愿主动参加的、志愿贡献个人时间、技能、资源及精力,在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的情况下,为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从1993年发起以来,至今已经历了二十八个春秋。实践证明,青年志愿服务已成为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成为动员广大青年参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有效途径,成为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帮助青年增长才干的独特平台。
  当前,面对社会的深刻变化及社会利益调整带来的民众需求的增长,面对全球化要求的社会发展需要,青年志愿服务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需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还很多,如法律环境问题、组织与管理问题、资金筹措问题等,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青年志愿服务的持久发展。为使青年志愿服务走出困境,走向规范,走上良好的运行和发展轨道,必须积极营造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包括招募、培训、保障、评价和激励等方面内容的良性运行机制,推进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向规范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1 “江西爱心天使”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某高校“江西爱心天使”志愿服务项目发起于2008年,经过不间断的爱心接力传递,该项目已连续进行十余年。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利用暑期时间,深入到江西贫困山区学校,开展爱心助学、支教和调研活动,前往贫困山区学校达一百几十人次,他们通过捐款、义卖等多种途径,向本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募集爱心资金和捐赠物品,累计价值10万余元,送往山区学校。该项目不仅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同时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江西爱心天使”志愿服务项目主要对接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大汾镇石门岭小学(前身为大汾镇上坳小学),该校是位于遂川县西部罗霄山脉中的一所公办乡村小学,学校共有4个年级,80余名学生,其中有40余名学生住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陈清华老师是这所小学唯一的一名教师。他从1992年被派往山区工作起,坚持在山区小学任教达20余载,肩负着教育这些在校学生的重任。几十年如一日,他默默地作出奉献,只为担负起为人师者的责任,用双手托起山区孩子们的求学梦想。上坳小学地势险要,校舍破旧简陋,教学条件落后,教学资源稀缺,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亦落后于国家发展的形势。每学期开学前,陈清华老师不得不走家串户,动员家长让孩子们入学。大山里居民点分散,很多孩子上学都要走很远的山路,他们不得不选择了留校住宿。为了让孩子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陈清华老师和妻子不得不充当起教师兼家长、保姆兼厨师等不同角色,除了完成全部教学任务之外,他们还得为学生做好一日三餐,并为寄宿的孩子们烧水、洗衣、盖被等,从生活上到学习上想方设法照顾好这些孩子们。
  2008年,某高校外国语学院05英2班团支书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到江西吉安市遂川县大汾镇上坳小学办学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将这一信息带到了班上。陈清华——这位坚守在该校多年的唯一教师的感人事迹,给了同学们极大的震动,大家决定为这个山区小学做点事情,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在团支书的带领下,他们成立了“江西爱心天使”志愿支教小分队,并通过时任辅导员老师,与陈清华老师进行了联系。从那以后,同学们——青年志愿者的爱心接力传递开始了,至2011年,外国语学院07商英1班、08商英2班、09英教2班团支部先后接过爱心火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爱心传递。
  2011年,该校外国语学院正式成立了“江西爱心天使” 青年志愿服务团队,有了专门的活动组织,他们进行了舆论宣传、爱心募捐、义卖和爱心助学活动。在校园里,该团队多方面筹集资金,将积攒起来的捐款,为山区孩子们购买文具、教科书等学习用品,想方设法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该活动范围逐渐从班级扩大至全学院并到学院外。暑假期间,“江西爱心天使”志愿服务团队奔赴上坳小学,开展爱心助学,爱心支教。除了为孩子们带去学习用品、书籍、体育用品和衣物之外,青年志愿者还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各类课程,如英语、自然科学、音乐、美术、舞蹈、手工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学到了平时难以接触到的许多知识,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視野,青年志愿者带着孩子们快乐地学习着。他们还开展了针对山区教育理念、环境保护、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调研活动,吸引家长都来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和心理健康,营造更为和谐的成长环境。青年志愿者向当地村民和家长宣传科学发展观,鼓励村民利用知识,创造更多的财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支教助学经历让青年志愿者深刻感受到,师资匮乏和资金困难对于山区教育是巨大的束缚。于是,每次助学支教归来,“爱心天使”志愿服务团队通过在校内举行各种宣讲会,让师生了解山区的办学现状,呼吁更多关心山区教育发展的社会力量加入进来,向山区孩子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圆上学之梦。“爱心天使”志愿服务团队通过网络媒体,发起了招募长期支教志愿者活动,通过舆论宣传,吸引了更广泛的社会关注。
  2012年,在当地教育部门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资助下,“江西爱心天使” 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又奔赴新学校——石门岭小学(即原上坳小学),开展助学支教活动。石门岭小学比起原上坳小学,拥有较好的地理环境。校舍条件较之以前,已有很大的改观。外界及师生资助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电子琴等,也进驻了校园,使得新学校的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更有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愿意较长时间留在石门岭小学,进行一年以上的支教。该校教育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使得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当地村民利用知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提高了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环境。   “江西爱心天使” 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又将爱心助学的重点,转向了建立“爱心书屋”和“校园文化墙”的改造工程。青年志愿者通过网络媒体,发布筹建石门岭小学的相关信息,公布小学生课外必读书目清单,向社会各界募集各类图书和点读机等学习用品和设备,悉数捐赠给了石门岭小学。“爱心书屋”正式挂牌了,使山区的孩子们在课外之余,能更多地阅读一些各类书籍,增长更多的见识,进一步拉近了孩子们与山外世界的距离。随着山区通信条件的改善,“爱心天使”志愿服务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建立起了一对一的联系方式,保持着长期的对接,他们根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及时给孩子们予以帮助。
  出于对师生的感激,陈清华老师专程来到该校,赠送感谢锦旗,并出席了“责任·奉献”道德讲堂活动。陈清華老师感谢全校师生对山区教育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师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山区小学的现状和困难,引起了社会上更多爱心人士的关注和支持。这些活动和各种支持,对改善山区学校教学环境,促进山区的教育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十余年来,“江西爱心天使”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省、市级多项荣誉,光明网、科技日报等媒体及网络先后对该志愿服务项目活动进行了报道。
  2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实施的意义
  2.1 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开展青年志愿服务、爱心奉献活动,能有效提升新一代青年的社会责任,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社会实践来讲,青年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都是与建设和谐社会思想相吻合的。“江西爱心天使”项目青年志愿者能够跨越地区的限制,自2008年以来,连续坚持十余年,奔赴位于罗霄山脉的江西吉安遂川贫困山区小学,开展爱心支教助学活动,青年志愿者带去的每一个真诚的微笑、每一个指导帮助的细腻动作、每一堂生动活泼的支教课、每一次拳拳爱心的奉献,都彰显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伟大民族精神。青年志愿服务不仅是一种道德上的觉悟,更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平安、和谐、稳定发展的实践行为。它不仅诠释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本质上的一致性,更有利于实现社会和个人在道德视野中的和谐统一。
  2.2 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影响
  青年志愿服务行动作为一种规模大、层次高、功能性较强的社会组织活动,在支持社会弱势群体方面,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江西爱心天使”青年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不局限于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的奉献更多的是与江西吉安遂川山区小学的现实需要紧密联系着,他们不仅为山区孩子们提供了物质上的资助,同时,也为孩子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与挫折,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和动力。该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了小学生们的成才与进步,无论是原来的上坳小学,还是现在的石门岭小学,其毕业生在乡里、镇上的期末考试成绩、中考成绩均在当地名列前茅,同学们成绩表现优异;该志愿服务活动还促进了当地村民教育观念的改变,石门岭小学所从属的滁州中心学校,在山区有5个类似的教学点,其中,石门岭小学的入学率是最高的,也成为当地最重要的一个山区教学点;该志愿服务活动还促进了山区学校办学条件方方面面的改善,由于该活动吸纳了众多的社会关注,现在石门岭小学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成为当地山区学校中的最好。
  2.3 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对青年志愿者个体的影响
  通过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净化了自己的思想灵魂,升华了自己的品德人格。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帮助青年一代在服务和奉献中,体味到人生的乐趣,感悟到人生的真谛,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江西爱心天使”志愿服务支教活动,可以看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所体现的正是作为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精神及其“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服务和奉献的过程中,青年志愿者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升华。
  3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运行模式作为一种动态过程,直接关系到开展志愿服务的效果。当前,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有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松散,组织活动流程不够严谨;(2)有的志愿服务项目内容狭窄,服务对象单一;(3)有的志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效率不高;(4)有的志愿服务活动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志愿者权益受损情况较多;此外,还存在着相关法制不够健全,政府管理和支持不能到位等情况。
  以“江西爱心天使”志愿服务项目为例,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3.1 项目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该项目方案的设计和志愿服务活动实施过程中,由于管理措施和方法的缺乏,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项目方案实施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还不够完善;运行管理和保障机制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志愿服务团队成员的日常管理还不到位,需进一步加强对团队成员的管理。
  3.2 项目运行条件受到一定的限制
  受高校学制时间的限制及影响,志愿服务的青年大学生每年到江西吉安遂川山区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只能放在暑假,而当地山区小学在正常放假时间里,根据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一般不允许随意开展活动。故每年开展活动前,都要通过陈清华老师向当地教育部门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开展活动。青年志愿者的住宿、伙食受到当地山区条件的限制,无法自行解决,只能全部靠陈清华老师夫妇二人帮助解决,给他们增加了一定的压力和难度。故此,青年志愿者的数量、项目活动的天数等,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3.3 项目运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该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地点处在外省偏远的山区,山区学校设在罗霄山脉上,其海拔超过2100米,交通往返需要四天。过去几乎处于半与世隔绝状态,交通道路条件恶劣,当地气候潮湿多雨,悬崖道路事故频发。如有较多青年志愿者住校,则会多占用校舍,导致更多的小学生上学需长距离徒步2小时以上,才能到校,故志愿者团队和陈清华老师都面临着承担较大的安全风险责任。   3.4 项目活动要求不断创新的困惑
  江西省近年经济发展较快,当地已于2008年通电,2011年通路,2013年当地开始实施“扶贫”政策,2015年手机信号开始全面覆盖。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山区与外界交流增多,山村的面貌在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在转变。因此,对于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开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志愿服务项目活动的持续,需要当地家长的支持。为此,每年项目活动内容需增加新鲜感,年年如此,则遇到了较大的挑战。早期项目活动内容主要集中于给小学生上课和学生学业能力的提升,近几年,逐步演变成学生素质拓展提升的平台。每年项目活动结束后,均有面向家长和村民进行文艺汇报演出的内容。现在,在较短时间内,要让小学生拿出较好的文字、表演或其他作品等,对于小学生和志愿者来说,都面临较大的压力。
  3.5 山区学校后备常驻教师不足
  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坚持了十余年,对于陈清华老师的家庭来说,既是动力和支持,也是不小的压力。陈清华老师夫妇并不是当地山里人,他们自1992年进山后,未曾离开过该校。但现慢慢年事已高,已不再适合继續留在山区学校任教。但当地山区教育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缺乏常驻教师接班人,地方配套政策也尚未跟上,故年轻教师派不上去,教学点的后续师资有点堪忧,担心后继乏人。
  3.6 项目资金来源存在一定匮乏
  当今国家形势的发展与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开展的条件,较之2008年,是不可比拟的。但是,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开展的成本越来越高,用有限的活动经费来开展连续的志愿服务工作,对于一般普通团体组织来说,挑战颇多,压力较大。
  4 完善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机制的思考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青年志愿服务是知行合一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具体的实践,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量。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平台,应建立常态化的项目运行机制,建立长效化的工作保障机制。
  4.1 项目引领,精准设计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方案
  精准设计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方案,实行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建立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长效运行机制,打造品牌项目,扩大活动影响,更好地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更有效地为社会作出贡献。应建立符合大学生志愿者多元化需求的短期和长期的志愿服务项目库,确立志愿服务项目名称。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事前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尽量避免所提供的志愿服务与当地实际需求相错位的情况。志愿服务项目规范运行的特点是在立项、筹措资金、执行、管理和评估等每一个环节上,制定出具体的标准。项目运行前,明确项目志愿者的人数、任务、分工和担负的责任。项目运行后,应及时总结,进行项目评估。
  例如,“江西爱心天使” 志愿服务项目就是逐渐成熟并延续开展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设计较精准,项目实施比较到位,服务效果尚属良好,促进了当地教育的发展,深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江西爱心天使”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制定可行的项目运行方案,并切实有效地组织实施,扩大了该项目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这种项目运行模式,能逐渐形成有序的机制,不断延续项目的生命力。
  4.2 问题导向,探索解决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运行中难题
  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运行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及时发现和推广项目运行中创造的新经验,并分析项目运行中产生的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改进和解决。
  例如,针对“江西爱心天使”志愿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可提出改进工作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1)涉及与当地政府相关联的几个问题,可及时与当地政府联系,汇报项目运行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针对该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时间受到一定限制(山区学校暑期时间活动需申请获批)问题,可恳请当地政府允许山区学校在假期中适时开展活动;针对山区学校后备常驻教师不足等问题,可建议当地教育部门加强后备年轻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和健全后备教师资源库,及时补充和解决山区教学点的后续师资。
  (2)针对项目运行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可根据山区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次上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人数,做好方方面面的安全工作,尽量避免出现安全隐患问题。
  (3)针对项目活动要求不断创新的困惑,每次开展项目活动,可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校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拓展新思路,开阔新视野,因地制宜,探索出新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不断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针对项目活动资金来源会匮乏的问题,可进一步扩大募捐对象,除了在高校内组织募捐外,可进一步面向社会组织募捐,积极筹措资金和山区学校所需的各类物品。
  4.3 制度保障,不断完善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机制
  (1)加强基地制度建设。在高校实行志愿服务项目基地化运行模式,可将志愿服务活动常规化、固定化。通过建立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可在实践基地持续地、长期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该校外国语学院在2008年第一次开展“江西爱心天使”志愿服务活动时,就与江西吉安市遂川县大汾镇上坳小学商讨了设立实践基地事宜。并在后续的活动中,陆续签署了基地协议并挂牌,还延伸开办了“爱心书屋”,设立了“校园文化墙”等。十余年来,双方建立了稳定持久的合作关系。基地化运行模式是对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项目的探索和升级,可实现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规模化、统一化。
  (2)加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在高校,应建立与志愿服务项目相适应的招募、培训、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对大学生志愿者骨干进行重点培养、培训,对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加强组织、教育和管理。培养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把培育志愿服务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使之内化为大学生志愿者的价值认同,外化为大学生志愿者的自觉行动,提升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和精神自觉,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大学生志愿者个人素质的培养提高,对加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可建立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资源库,构建以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带头、骨干志愿者支撑、广大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的青年志愿服务队伍。
  (3)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和回馈制度。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和服务对象涉及面广,需要高校各级领导、社会党政部门和其他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的重视、关注和积极参与。应建立回馈制度,在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运行中,志愿服务组织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回馈报告项目运行情况,遇到困难,争取取得各方面帮助。各级领导也应积极关注、积极参与、积极指导,了解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志愿服务项目中创造的新经验,及时解决项目运行中产生的新问题,大力支持和协助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完成,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4)建立综合保障机制。为志愿服务提供法律保障,是应有之义。各地在制定社会经济政策的同时,也应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这样,把志愿服务融入社会经济政策和社会综合治理之中,可为青年志愿者免除后顾之忧,可为青年志愿者提供强有力的后备支持,可激励和鼓舞更多的优秀青年和社会公民投身于志愿服务。
  (5)建立嘉奖激励机制。可制定相关政策,实行综合评价考核,褒奖志愿服务项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精神鼓励为主,也可给予适度的物质奖励。通过嘉奖表彰先进,增进人们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和认同,增强青年志愿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励更多的优秀青年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不断开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志愿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政府网,2013-12-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志愿服务条例》(国令第685号)[Z].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政府网,2017-09-06.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国办发〔2014〕58号)[Z].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政府网,2014-12-04.
  [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3〕86号)[Z].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政府网,2013-09-11.
  [5]赵中源.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动力之源[Z].共产党员网,2021-02-03.
其他文献
摘 要:体验旅游是目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红色旅游目前的发展模式基本固化,从旅游者体验的角度来创新红色旅游活动是本文的主题。对金寨县红色旅游已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资源的整理和发展模式的总结,对于情景参与式的体验旅游活动设计涉及较少。因此,可以对金寨县的旅游产业发展的有较深入的了解,设计出一批符合市场规律、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和活动,以此突破红色旅游的发展瓶颈,传承革命精神和深化爱国主义
期刊
摘 要:在国家文化强国战略政策的影响下,国家财政增加教育投入,艺术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那么农村艺术教育、民族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如何?怎么解决田阳县壮族文艺在校园的发展?壮族文艺进校园能带来什么影响?为此,我们开展了在田阳县壮族文艺进校园的支教活动,并展开了对上述问题的调查,本文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壮族文艺;学校;影响;支教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
期刊
摘 要:让·鲍德里亚在马克思对商品价值解读的基础上,引入符号学定义消费的新内涵,形成以消费符号化为理论内核的消费异化思想。当前,时尚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些时尚品牌频频占据微博热搜也反映出人们对时尚轻奢品的高度关注和消费狂热,这成为当下值得探讨和分析的现象。本文试图借助让·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当下时尚文化中的“消费异化”现象。  关键词:消费社会理论;异化;时尚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全域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旅顺地区视为整体化产品进行探究研判,提出现今旅顺旅游纪念品存在的相关问题。然后通过道斯矩阵构建和“点—轴开发理论”实现对旅顺旅游纪念品的结构优化分析以期为旅顺旅游纪念品优化建设提供一定建议。  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纪念品结构优化;道斯矩阵;全域旅游;旅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
期刊
摘 要:专业认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办一流大学的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本文通过对国外关于商科专业认证进行阐述,然后结合我国新颁布的国标,以会计学专业为例对商科专业按照国标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商科专业;专业认证;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1.02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期刊
摘 要:就业问题是近年来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也是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的问题之一,而在后疫情时代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如何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方法也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基于GCDF理论对研究生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利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成就事件、价值观分类卡、决策平衡单等技术,较好地帮助学生完成了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GCDF;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阅读和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是商科各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专业技能之一,《财务报表分析》是经济管理等学院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教育部要求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本文针对如何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思政”进行探讨,从课程内容及目标、课程思政内容设计及教师团队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希望对《财务报表分析》的课程思政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思政;思政元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各国商事交流的频繁,仲裁已逐渐成为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主要方式,临时仲裁与机构仲裁共同组建起仲裁制度。2017年发布的《横琴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时仲裁规则》通过基于自贸区的优势,先行试用,填补我国临时仲裁制度的空白,本文通过对其中某些规定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完善建议,以寻求临时仲裁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之路。  关键词:临时仲裁;《横琴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时仲裁规则》;中国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西藏和平解放已经经历70载,在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成为包括西藏各族人民在内的各民族共同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西藏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进程也为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因此应该在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共同参与与综合发力相结合、尊重共性与尊重个性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等一般原则的指导下铸牢西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西藏
期刊
摘 要:学生党员是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分子,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后备力量。创新发展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成为高校党建建设工作的关键要点之一。本文从创新性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切入点,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智造院奋进营为例,结合奋进营学生的特点,探索创建1+2+3+N的培养教育管理模型,在理想信念、工匠精神、社会实践等方面对成员进行教育培训,培养学生成为综合型高素质的合格党员。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