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八卦的手,试图敲开被访者私生活的时候,总会自然地想到,围绕他的,必然是觥筹交错、激情迸发的动态生活。陈展辉否定了我们的想法。
在陈展辉的上海办公室里摆着一些油画,其中一幅以抽象派的手法描绘了一块葡萄田—这块葡萄田位于秦岭山脉北川南麓的玉山。与当地的其它水果田地不一样,这块葡萄田种植的不是食用葡萄,而全是赤霞珠、黑皮诺、霞多丽这样的酿酒品种。它们全部供应给当地一个名为玉川的酒庄。玉川在葡萄酒行业有着不错的口碑,而陈展辉是其合伙人。喝酒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不仅要用自家的佳酿来招待朋友,也经常尝试国内其它产区的出品,相互印证比较。
相比起有众多消费欲望的中产阶层,陈展辉消费的是理想。
还在读书的时候,陈展辉就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九十年代末,与现在已是国际著名建筑师的马清运一起创办了马达思班建筑师事务所。经过20年的打拼,公司早已蜚声国际。很多人认为他不仅是个中产阶层,而且早已是一般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但陈展辉自己却不这样认为,他是个大忙人,工作和生活都不能分得开,更别提享受生活—比如,在开始做酒庄之前,他对葡萄酒根本一窍不通。
刚开始做酒庄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秦岭深入内陆,即使不算穷山恶水,也是实实在在的欠发达地区。他们这群城市人没有在农村生活、与农民打交道的经验,又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产业工作,吃足了苦头。办酒庄属于“百年树人”的长远大业,搞不好的话只能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但他们胜在心态够好,从没拿酒庄当赢利项目。 “开这酒庄吧,是想在更多的层面和渠道上拓展自己,能活得更踏实,也更能活出自己的价值。也希望能在艺术、建筑以外的领域多有涉猎。”
城乡的反差给了陈展辉巨大的冲击:“哪年水果好卖农民就去种水果,但成熟后经常烂在地里。没有一个成熟的产业链条帮他们卖水果。要是在美国,除了有完善的市场调配机制,而且附近有加工厂,把水果变成果酱、果酒、果醋、橄榄油⋯⋯国内在这方面是不足的,但这个事情其实不算难,只要你肯去做。”
陈展辉做的就是这件事。
玉川酒庄迈出的第一步,就是与当地农民协商,让农民种植酿酒葡萄,收成后卖给酒庄。“我们挑选的葡萄田全是山边的贫瘠土地,平整、肥沃的地块都留给他们自己种庄稼。实际上对于农民来说,种葡萄的收入远高于种庄稼。”酒庄把发酵、装瓶、储存、装箱这些步骤也安排在当地,又创造了一部分就业。接下来,酒庄又增添了农家餐馆和精品度假酒店,而这些建筑都是绿色生态建筑,决不因为旅游业而增加环境的负担。酒庄带来的不仅是事业上的成就,陈展辉也因为在陕西这些年的生活,爱上了当地的灞源豆腐干和陕西面食。相同产地的酒与美食搭配是葡萄酒世界的搭配通则,他经过实验试出了豆腐干和面食搭配玉川赤霞珠、黑皮诺的绝配,并在派对上大受欢迎。这也成为了他每次回酒庄的“定食”。
对于这个稳重的中产来说,商机与理想是并存的。作为思班艺术基金会的创始人之一,陈展辉发现一个现象:中国的艺术家集中在城市,而国外很多艺术家都在农村生活,像梵高的很多作品都在描绘田园风光。他希望让农村的力量影响艺术。借着地利之便,他把自己策划的一些国际艺术交流都放在酒庄里进行,还定期邀请一批艺术家到酒庄去生活,和农民聊天、采风、喝酒、创作。创作成果会在西安、上海、洛杉矶等几个思班机构拥有的地方巡展──陈展辉办公室里的那幅葡萄园的画作,就是由著名画家王辉在一次酒园采风后所创作。
陈展辉坦言,因为建筑事务和艺术策展这些工作都已经稳定,自己的更多精力都放在了酒庄拓展上。他们最近发现北京的房山地区也是一个很好的葡萄酒产区,并且市政府也规划在那里引入100个酒庄。玉川酒庄也将在那里有一个分庄。
“等这些事情都稳定下来,我能跑的时间就更多了,可以计划周游世界,然后办摄影展。”陈展辉对未来满怀希望。
陈展辉给我们提供了中产阶层的另一种生活模式,那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精神富足。
陈展辉
疑似指数:★★★★★
国籍:中国
职业:建筑事务所合伙人、葡萄酒庄合伙人、艺术中心馆长
品牌、品位:奥迪A6,CANON 5D及专业镜头系列。这些我都会用到不能用为止,能留下的就当古董收藏。
旅行:喜欢去没去过的地方度假。最近一次是坎昆-哈瓦那圣诞之旅。
健康养生:最爱网球,高峰期每周打一次,现在几个月才能打一次了。养生方式是不生气。偶尔假装生气也是为了达到效果。因为生气大多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伤身。
阅读:喜欢收藏精美的带图像的书。偶尔翻翻杂志,比如《三联生活周刊》,其他书基本不看。
新知:iPad, iPhone4,微博。开始觉得微博不太适合自己,但用了以后发现很有效率,便于与朋友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
爱好:摄影。进大学第一台照相机就是一套理光,毕业后换成美能达,接着是尼康F4,数码时代就开始用佳能一直到现在,再加上买镜头的那些钱,总共加起来应该有20万了吧。最近出了一本《在希望的田野上》的画册,一半是画家们为我们酒庄的创作,另一半是我这十年来在酒庄拍的照片,算是我的半本摄影集吧。
公共事务参与:每年有投入艺术推广的固定费用;在美国创办了一家艺术基金会;赞助每年一度的“终南雅集”艺术批评家交流会;每年资助一些艺术学院毕业展。
饮食:新鲜的海鲜;还有豆腐,比如灞源豆腐干;陕西面食也喜欢,比如裤带面。
近期关注事件:非洲巨变,穆巴拉克下台,因为我去过埃及;尤伦斯抛售中国当代艺术品转投印度;北京在郊区要发展都市型农业,在房山要建100个葡萄酒庄,我们也投了一个;日本大地震。
社交:出席自己举办的艺术展、品酒会。
在陈展辉的上海办公室里摆着一些油画,其中一幅以抽象派的手法描绘了一块葡萄田—这块葡萄田位于秦岭山脉北川南麓的玉山。与当地的其它水果田地不一样,这块葡萄田种植的不是食用葡萄,而全是赤霞珠、黑皮诺、霞多丽这样的酿酒品种。它们全部供应给当地一个名为玉川的酒庄。玉川在葡萄酒行业有着不错的口碑,而陈展辉是其合伙人。喝酒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不仅要用自家的佳酿来招待朋友,也经常尝试国内其它产区的出品,相互印证比较。
相比起有众多消费欲望的中产阶层,陈展辉消费的是理想。
还在读书的时候,陈展辉就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九十年代末,与现在已是国际著名建筑师的马清运一起创办了马达思班建筑师事务所。经过20年的打拼,公司早已蜚声国际。很多人认为他不仅是个中产阶层,而且早已是一般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但陈展辉自己却不这样认为,他是个大忙人,工作和生活都不能分得开,更别提享受生活—比如,在开始做酒庄之前,他对葡萄酒根本一窍不通。
刚开始做酒庄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秦岭深入内陆,即使不算穷山恶水,也是实实在在的欠发达地区。他们这群城市人没有在农村生活、与农民打交道的经验,又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产业工作,吃足了苦头。办酒庄属于“百年树人”的长远大业,搞不好的话只能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但他们胜在心态够好,从没拿酒庄当赢利项目。 “开这酒庄吧,是想在更多的层面和渠道上拓展自己,能活得更踏实,也更能活出自己的价值。也希望能在艺术、建筑以外的领域多有涉猎。”
城乡的反差给了陈展辉巨大的冲击:“哪年水果好卖农民就去种水果,但成熟后经常烂在地里。没有一个成熟的产业链条帮他们卖水果。要是在美国,除了有完善的市场调配机制,而且附近有加工厂,把水果变成果酱、果酒、果醋、橄榄油⋯⋯国内在这方面是不足的,但这个事情其实不算难,只要你肯去做。”
陈展辉做的就是这件事。
玉川酒庄迈出的第一步,就是与当地农民协商,让农民种植酿酒葡萄,收成后卖给酒庄。“我们挑选的葡萄田全是山边的贫瘠土地,平整、肥沃的地块都留给他们自己种庄稼。实际上对于农民来说,种葡萄的收入远高于种庄稼。”酒庄把发酵、装瓶、储存、装箱这些步骤也安排在当地,又创造了一部分就业。接下来,酒庄又增添了农家餐馆和精品度假酒店,而这些建筑都是绿色生态建筑,决不因为旅游业而增加环境的负担。酒庄带来的不仅是事业上的成就,陈展辉也因为在陕西这些年的生活,爱上了当地的灞源豆腐干和陕西面食。相同产地的酒与美食搭配是葡萄酒世界的搭配通则,他经过实验试出了豆腐干和面食搭配玉川赤霞珠、黑皮诺的绝配,并在派对上大受欢迎。这也成为了他每次回酒庄的“定食”。
对于这个稳重的中产来说,商机与理想是并存的。作为思班艺术基金会的创始人之一,陈展辉发现一个现象:中国的艺术家集中在城市,而国外很多艺术家都在农村生活,像梵高的很多作品都在描绘田园风光。他希望让农村的力量影响艺术。借着地利之便,他把自己策划的一些国际艺术交流都放在酒庄里进行,还定期邀请一批艺术家到酒庄去生活,和农民聊天、采风、喝酒、创作。创作成果会在西安、上海、洛杉矶等几个思班机构拥有的地方巡展──陈展辉办公室里的那幅葡萄园的画作,就是由著名画家王辉在一次酒园采风后所创作。
陈展辉坦言,因为建筑事务和艺术策展这些工作都已经稳定,自己的更多精力都放在了酒庄拓展上。他们最近发现北京的房山地区也是一个很好的葡萄酒产区,并且市政府也规划在那里引入100个酒庄。玉川酒庄也将在那里有一个分庄。
“等这些事情都稳定下来,我能跑的时间就更多了,可以计划周游世界,然后办摄影展。”陈展辉对未来满怀希望。
陈展辉给我们提供了中产阶层的另一种生活模式,那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精神富足。
陈展辉
疑似指数:★★★★★
国籍:中国
职业:建筑事务所合伙人、葡萄酒庄合伙人、艺术中心馆长
品牌、品位:奥迪A6,CANON 5D及专业镜头系列。这些我都会用到不能用为止,能留下的就当古董收藏。
旅行:喜欢去没去过的地方度假。最近一次是坎昆-哈瓦那圣诞之旅。
健康养生:最爱网球,高峰期每周打一次,现在几个月才能打一次了。养生方式是不生气。偶尔假装生气也是为了达到效果。因为生气大多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伤身。
阅读:喜欢收藏精美的带图像的书。偶尔翻翻杂志,比如《三联生活周刊》,其他书基本不看。
新知:iPad, iPhone4,微博。开始觉得微博不太适合自己,但用了以后发现很有效率,便于与朋友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
爱好:摄影。进大学第一台照相机就是一套理光,毕业后换成美能达,接着是尼康F4,数码时代就开始用佳能一直到现在,再加上买镜头的那些钱,总共加起来应该有20万了吧。最近出了一本《在希望的田野上》的画册,一半是画家们为我们酒庄的创作,另一半是我这十年来在酒庄拍的照片,算是我的半本摄影集吧。
公共事务参与:每年有投入艺术推广的固定费用;在美国创办了一家艺术基金会;赞助每年一度的“终南雅集”艺术批评家交流会;每年资助一些艺术学院毕业展。
饮食:新鲜的海鲜;还有豆腐,比如灞源豆腐干;陕西面食也喜欢,比如裤带面。
近期关注事件:非洲巨变,穆巴拉克下台,因为我去过埃及;尤伦斯抛售中国当代艺术品转投印度;北京在郊区要发展都市型农业,在房山要建100个葡萄酒庄,我们也投了一个;日本大地震。
社交:出席自己举办的艺术展、品酒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