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中国家庭教育中, 父母用“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来教育孩子,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本文采用访谈的方式,用目的性取样的方法选取了30位访谈对象就这一现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父母为了激励孩子,常采用“别人家的孩子”这种教育方式,且“别人家的孩子”多以正面的形象出现,被教育者对这种做法多持反感的态度,但并没有表示以后自己会放弃这种教育方式。鉴于此,笔者从激励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父母热衷于这种看似有效,实则南辕北辙做法的原因及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激励教育 别人家的孩子
· 【中图分类号】G78
作者简介 杨梦萍(1990—),女,安徽安庆人,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助教;张少良(1989—),男,山西河津人,西安石油大学,助教。
一、问题的提出
继2011年一篇名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帖子爆红网络后,2013年,一幅同名的漫画也迅速走红网络,从中小学生到成年人,似乎都对“别人家的孩子”这个话题有很多苦要诉。有杂志曾在全国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了一项调查,在给中小学生的调查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爸爸妈妈给你一个新世纪的承诺,你最希望得到什么?” 在3671个孩子的回答中,有54.67%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别老说别的孩子比我强”。[1] 从这一数据也可以看出,这样的比较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是十分普遍的。但是从网络热议的内容可以看出,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并不被孩子们认同,轻则引起孩子的反感、叛逆,重则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发现迄今为止尚没有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与分析。鉴于此,笔者尝试用质的研究方法,从家庭教育相关领域出发,对这一现象进行实际调查与理论分析。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的收集
(一)研究方法
为深入了解“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一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采取目的性取样的方式,选取自己从中学到研究生各个学习阶段的同学作为访谈对象,以获得更多的访谈资料。
(二)访谈工具
根据研究的需要,笔者在实施访谈之前设计了六个基本的访谈问题:(1)你的父母经常用“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方式来教育你吗?(2)“别人家的孩子”一般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的?(3)你对你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持什么态度?你是怎么做的?(4)能简要向我们描述下你印象比较深的父母说的“别人家的孩子”的例子吗?(5)你觉得父母这种做法对你有什么影响?(6)如果你是家长会这样做吗?为什么?
(三)资料的收集
访谈对象是笔者从中学到研究生各个阶段的同学,共计30名。之所以选择对成年人进行访谈,就是考虑到父母的这种做法一般在孩子的早期生活中比较普遍,他们在经历了这个阶段并且到成年之后应该会以更为理性的态度思考这个问题。研究者通过网络以及电话访谈的方式,在向受访者表明研究意图之后,根据预先准备的问题对其进行访谈。通过对受访者的回答进行分析,试图从体验者的角度出发分析“别人家的孩子”这一现象的现实情况。
三、有关“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的调查结果
(一)“别人家的孩子”多以正面形象出现,个别作为反面教材
在访谈中,受访者们的反映和网络上大多数人的反映相似,均对“别人家的孩子”记忆犹新。既然“别人家的孩子”是在家庭教育中司空见惯的现象,那么这些“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的呢?从访谈结果来看,“别人家的孩子”多是以正面形象出现,“他”具备如下几个特征:一是学习成绩好,二是听话懂事,三是生活习惯好,总之是集中了所有的优点。正如一位受访者的回答那样:“他们一律都是非常优秀,哪方面都值得钦佩,是永远的学习榜样。”除了这些千篇一律的正面形象之外,“别人家的孩子”也有个别是以负面典型出现的,一位受访者回答:“由于我小时候表现一直比较优秀,家长经常告诫我少跟别人家的谁谁谁接近,怕我跟他们学坏了,现在回过头来看也没想象的那么严重了。”从受访者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别人家的孩子”要么就是高不可攀的形象,要么就是被父母打入冷宫的不可接触者。
(二)父母的比较方式不合理
家长在使用“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时,其实是在做比较。通过调查发现,家长的比较方式不合理,主要有三种倾向:一是将“别人家的孩子”完美化;二是比较过于片面化;家长会拿“别人家的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家孩子的短处比。三是选取比较对象的随意性;家长可能认为优秀的孩子都可以拿来当作榜样激励孩子,而常常忽视了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孩子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从调查结果看,这类比较典型的就是拿电视节目中优秀的同龄的孩子来作为“别人家的孩子”。
(三)父母希望借“别人家的孩子”达到激励的目的
在访谈的过程中多数受访者表示,父母借助“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教育的做法一般都是在自己年紀比较小的时候,随着慢慢长大父母虽然还会这样做,但毕竟少多了。那么父母在求助“别人家的孩子”时出于何种动机?通过访谈发现,父母一般会在两种情况下求助于“别人家的孩子”,即自己家的孩子表现令他们失望时或者别人家的孩子表现令他们羡慕时。而父母惯用的话语总结起来无非就是 “别人家的某某表现那么优秀,你怎么就不向人家学习”。对父母这种做法的动机,一位受访者的回答比较有代表性:“我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自己那时比较小可能没有自我激励的意识,父母这样做也就是为了激励我上进,因此就采用了这种激将法。”因此可以说父母求助“别人家的孩子”目的是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激励教育。
(四)受访者大多反感“别人家的孩子”这种教育方式
父母求助“别人家的孩子”以期达到激励自己家孩子的目的,那么实际结果如何?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可将受访者的态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虚心聆听,认可父母的用心,;第二类是无所谓,对父母的这种做法不予理会,依旧我行我素;第三类是反感,有些反抗情绪。其中一位受访者对父母的这种做法反应比较激烈,他回答:“自己的个性较强,在父母这样说的时候我就一个劲地顶撞,最后大家都很不开心。”从现实情况看,大部分人都是采取第二种和第三种态度。由此可见,父母虽然都是抱着激励孩子的良好心愿,但是孩子往往并不领情,有时甚至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激励教育 别人家的孩子
· 【中图分类号】G78
作者简介 杨梦萍(1990—),女,安徽安庆人,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助教;张少良(1989—),男,山西河津人,西安石油大学,助教。
一、问题的提出
继2011年一篇名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帖子爆红网络后,2013年,一幅同名的漫画也迅速走红网络,从中小学生到成年人,似乎都对“别人家的孩子”这个话题有很多苦要诉。有杂志曾在全国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了一项调查,在给中小学生的调查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爸爸妈妈给你一个新世纪的承诺,你最希望得到什么?” 在3671个孩子的回答中,有54.67%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别老说别的孩子比我强”。[1] 从这一数据也可以看出,这样的比较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是十分普遍的。但是从网络热议的内容可以看出,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并不被孩子们认同,轻则引起孩子的反感、叛逆,重则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发现迄今为止尚没有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与分析。鉴于此,笔者尝试用质的研究方法,从家庭教育相关领域出发,对这一现象进行实际调查与理论分析。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的收集
(一)研究方法
为深入了解“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一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采取目的性取样的方式,选取自己从中学到研究生各个学习阶段的同学作为访谈对象,以获得更多的访谈资料。
(二)访谈工具
根据研究的需要,笔者在实施访谈之前设计了六个基本的访谈问题:(1)你的父母经常用“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方式来教育你吗?(2)“别人家的孩子”一般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的?(3)你对你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持什么态度?你是怎么做的?(4)能简要向我们描述下你印象比较深的父母说的“别人家的孩子”的例子吗?(5)你觉得父母这种做法对你有什么影响?(6)如果你是家长会这样做吗?为什么?
(三)资料的收集
访谈对象是笔者从中学到研究生各个阶段的同学,共计30名。之所以选择对成年人进行访谈,就是考虑到父母的这种做法一般在孩子的早期生活中比较普遍,他们在经历了这个阶段并且到成年之后应该会以更为理性的态度思考这个问题。研究者通过网络以及电话访谈的方式,在向受访者表明研究意图之后,根据预先准备的问题对其进行访谈。通过对受访者的回答进行分析,试图从体验者的角度出发分析“别人家的孩子”这一现象的现实情况。
三、有关“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的调查结果
(一)“别人家的孩子”多以正面形象出现,个别作为反面教材
在访谈中,受访者们的反映和网络上大多数人的反映相似,均对“别人家的孩子”记忆犹新。既然“别人家的孩子”是在家庭教育中司空见惯的现象,那么这些“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的呢?从访谈结果来看,“别人家的孩子”多是以正面形象出现,“他”具备如下几个特征:一是学习成绩好,二是听话懂事,三是生活习惯好,总之是集中了所有的优点。正如一位受访者的回答那样:“他们一律都是非常优秀,哪方面都值得钦佩,是永远的学习榜样。”除了这些千篇一律的正面形象之外,“别人家的孩子”也有个别是以负面典型出现的,一位受访者回答:“由于我小时候表现一直比较优秀,家长经常告诫我少跟别人家的谁谁谁接近,怕我跟他们学坏了,现在回过头来看也没想象的那么严重了。”从受访者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别人家的孩子”要么就是高不可攀的形象,要么就是被父母打入冷宫的不可接触者。
(二)父母的比较方式不合理
家长在使用“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时,其实是在做比较。通过调查发现,家长的比较方式不合理,主要有三种倾向:一是将“别人家的孩子”完美化;二是比较过于片面化;家长会拿“别人家的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家孩子的短处比。三是选取比较对象的随意性;家长可能认为优秀的孩子都可以拿来当作榜样激励孩子,而常常忽视了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孩子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从调查结果看,这类比较典型的就是拿电视节目中优秀的同龄的孩子来作为“别人家的孩子”。
(三)父母希望借“别人家的孩子”达到激励的目的
在访谈的过程中多数受访者表示,父母借助“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教育的做法一般都是在自己年紀比较小的时候,随着慢慢长大父母虽然还会这样做,但毕竟少多了。那么父母在求助“别人家的孩子”时出于何种动机?通过访谈发现,父母一般会在两种情况下求助于“别人家的孩子”,即自己家的孩子表现令他们失望时或者别人家的孩子表现令他们羡慕时。而父母惯用的话语总结起来无非就是 “别人家的某某表现那么优秀,你怎么就不向人家学习”。对父母这种做法的动机,一位受访者的回答比较有代表性:“我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自己那时比较小可能没有自我激励的意识,父母这样做也就是为了激励我上进,因此就采用了这种激将法。”因此可以说父母求助“别人家的孩子”目的是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激励教育。
(四)受访者大多反感“别人家的孩子”这种教育方式
父母求助“别人家的孩子”以期达到激励自己家孩子的目的,那么实际结果如何?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可将受访者的态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虚心聆听,认可父母的用心,;第二类是无所谓,对父母的这种做法不予理会,依旧我行我素;第三类是反感,有些反抗情绪。其中一位受访者对父母的这种做法反应比较激烈,他回答:“自己的个性较强,在父母这样说的时候我就一个劲地顶撞,最后大家都很不开心。”从现实情况看,大部分人都是采取第二种和第三种态度。由此可见,父母虽然都是抱着激励孩子的良好心愿,但是孩子往往并不领情,有时甚至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