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教学中,尤其在听力和口语教学中使用电影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本文讨论运用影片教授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课的可行性和优势,并介绍几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大学英语教师共勉。
[关键词] 电影教学 非英语专业学生 听说课
尽管在英语听说教学中有许多手段被采用,却很少有能与运用电影教学相媲美的。多年的实践证明:运用电影教听力和口语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原因有三:
1.电影不仅提供了听觉享受,更有视觉享受,这会有助于学习者更容易理解语言,因为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耳听演员台词,还可眼观其行为,加上场景、道具等使得语言交流如此的真实、自然,以至于学生觉得仿佛自己溶入其中一般,更何况在电影教学课堂里,没有教师的注视,学生轻松自在、自发地在一种真实环境中接受语言,学习会更主动,效果也会更好。
2. 外国电影展示的是演员在English speaking country说英语的真实环境,学生们在观看电影时,渐渐地学会在不同场合如何正确使用语言,尤其是俚语的应用、口头表达的缩略,使学生感受到:“原来外国人日常对话这么随意,简单!”
3.电影还是展现不同文化的载体,就像文学一样,比如美国电影《飘》“Gone with the Wind”就提供了关于美国内战的大量信息。看电影可使学生丰富知识,扩大视野,了解西方文化。
因此,电影在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课中早已流行,成为广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手段。那么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呢?在如今高度发达的信息交流时代,大学公共外语学生越来越重视口语的交流,尤其是大学公共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提高了听力的比重,增加了口语考试,考生们更是苦练基本功,急切提高自身英语听说能力,据我观察他们除使用录音带训练听力练习,通过口语课堂、英语角、课外活动及参加英语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训练口语外,大部分学生还热衷于通过看外国电影来提高听说能力,为了证实这一说法,我分别把我所教的国贸专业四个班带进多媒体教室观看电影碟片,反馈信息表明:100%的学生喜欢上电影课,80%的学生对故事情节表示浓厚兴趣,既对故事情节又对英语台词感兴趣的学生达20%,这是很令人鼓舞的,因为这20%的学生都是班上的优秀生(top students),能在课堂上起积极带头作用,可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学习英语。靠他们的帮助,我在电影课堂教学中用下列方法实施听说课。
听说课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准备阶段(Brain storming)
这一阶段需要师生互动,对教师而言,须确保放电影的各项设施正常工作,备齐参考资料,如书、文章、图片,一切能帮助学生了解影片背景知识的资料,简要介绍影片主题,让学生思考与主题有关的词汇,并设置一些填空、问答类型的问题打印出来在课堂不同时间呈现给学生做;在学生方面,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阅读相关参考资料,如教师介绍的影片主题,至少说出一两个与主题相关的词汇,达到预知的目的。
第二部分:放影阶段
一部电影通常放两到三遍,第一遍一次看完,使学生加深了解,确认准备阶段所阅读的有关资料。第二遍只放某些片段(如对话较多的部分),停下后让学生处理事先准备好的填空、问答题题目。在这个过程中,我通常插入一种“消音”的活动(①Rob Nolasco£Lois Atrhur,1987),具体做法就是:①选择2-3分钟的某个片段无声播放。②让学生仅通过可视的影像尽可能多地猜测语言内容,如猜人物是谁,他们在谈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的态度怎样等等。③鼓励学生通过描述场景、人物表情、手势、衣着等特征来证实他们的猜测,许多学生跃跃欲试,尤其是20%的优秀学生更是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烈,之后可进行“配音”活动。“配音”是一种要求高且吸引人的活动:把片断的声音放低,银幕上只显示画面,要求学生分角色配音,这个要求是相当高的,因为这首先需要他们仔细“听”演员的台词并记住,然后他们得模仿其语音语调以便他们的配音听起来跟真实的语言环境一样,学生们热衷这项角色表演,因为一方面通过角色表演使听力和口语得以提高,另一方面更提高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第三遍时,也不停顿,以便学生整体欣赏影片,证实、加深对影片的理解。
第三部分:讨论部分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第一遍和第三遍可安排在课外进行,通常第三遍过后,要安排一些活动检查学生对该影片理解了多少以及他们从中学到了什么,我为此设计了“小组讨论”活动,具体作法是:
1.将班级分成5人或4人一组,选一名组长;
2.给每一组分配一个任务,如A组负责总结故事;B组负责分析主要人物性格;C组负责讨论情节的某些细节(②LuoYunzhi,1995);D组负责评论音乐、编剧等。
3.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他们的主要观点,组长负责做好笔录。
4.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同学分享彼此的观点。
这种小组活动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①它扩大了参与面。②增强了学生自信心。那些羞于在全班面前发言的同学会发现在小组里面表达自己思想会更容易些。
关于影片选择的标准:
外国电影包罗万象,有戏剧、历史剧、科幻片、音乐片、动作片,选择什么样的影片供电影课堂上使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教学目的:电影课堂并非仅是为了娱乐,必须紧密配合教学目的,如帮助学生提高听、说或文学欣赏等能力,如果要训练学生处理日常会话交流,影片必然要包含大量的人物对白,老师还应考虑学生英语实际水平,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但必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2.道德宣传:电影对年轻人的影响力不可低估。一部具有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好影片可以成为好的老师或朋友,使学生受益终生;而一部包含暴力、色情、毒品等的影片对孩子有负面影响。因此,老师要慎重选择使用什么样的电影在课堂上。
3.影片效果:所选择影片的碟子必须具备清晰的画面,良好的音质,有助于老师和学生达到教学的目的。
结论:上述建议和方法当然有其积极的作用,但也各自有其局限,比如“配音”活动是很吸引人,但对于那些语音语调基础太差的学生是很难进入角色的;“小组讨论”活动,虽然扩大了参与面,增强了学生自信心,但往往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位top students的“一言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电影语言教学也不例外,但比起它的优越性来,还是很值得尝试的。语言教学尤其是电影教学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我愿与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①LuoYunzhi 1995《影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P38
②Rob Nolasco and Authur 1987《 Conversation London》Oxford UP P59
[关键词] 电影教学 非英语专业学生 听说课
尽管在英语听说教学中有许多手段被采用,却很少有能与运用电影教学相媲美的。多年的实践证明:运用电影教听力和口语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原因有三:
1.电影不仅提供了听觉享受,更有视觉享受,这会有助于学习者更容易理解语言,因为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耳听演员台词,还可眼观其行为,加上场景、道具等使得语言交流如此的真实、自然,以至于学生觉得仿佛自己溶入其中一般,更何况在电影教学课堂里,没有教师的注视,学生轻松自在、自发地在一种真实环境中接受语言,学习会更主动,效果也会更好。
2. 外国电影展示的是演员在English speaking country说英语的真实环境,学生们在观看电影时,渐渐地学会在不同场合如何正确使用语言,尤其是俚语的应用、口头表达的缩略,使学生感受到:“原来外国人日常对话这么随意,简单!”
3.电影还是展现不同文化的载体,就像文学一样,比如美国电影《飘》“Gone with the Wind”就提供了关于美国内战的大量信息。看电影可使学生丰富知识,扩大视野,了解西方文化。
因此,电影在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课中早已流行,成为广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手段。那么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呢?在如今高度发达的信息交流时代,大学公共外语学生越来越重视口语的交流,尤其是大学公共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提高了听力的比重,增加了口语考试,考生们更是苦练基本功,急切提高自身英语听说能力,据我观察他们除使用录音带训练听力练习,通过口语课堂、英语角、课外活动及参加英语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训练口语外,大部分学生还热衷于通过看外国电影来提高听说能力,为了证实这一说法,我分别把我所教的国贸专业四个班带进多媒体教室观看电影碟片,反馈信息表明:100%的学生喜欢上电影课,80%的学生对故事情节表示浓厚兴趣,既对故事情节又对英语台词感兴趣的学生达20%,这是很令人鼓舞的,因为这20%的学生都是班上的优秀生(top students),能在课堂上起积极带头作用,可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学习英语。靠他们的帮助,我在电影课堂教学中用下列方法实施听说课。
听说课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准备阶段(Brain storming)
这一阶段需要师生互动,对教师而言,须确保放电影的各项设施正常工作,备齐参考资料,如书、文章、图片,一切能帮助学生了解影片背景知识的资料,简要介绍影片主题,让学生思考与主题有关的词汇,并设置一些填空、问答类型的问题打印出来在课堂不同时间呈现给学生做;在学生方面,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阅读相关参考资料,如教师介绍的影片主题,至少说出一两个与主题相关的词汇,达到预知的目的。
第二部分:放影阶段
一部电影通常放两到三遍,第一遍一次看完,使学生加深了解,确认准备阶段所阅读的有关资料。第二遍只放某些片段(如对话较多的部分),停下后让学生处理事先准备好的填空、问答题题目。在这个过程中,我通常插入一种“消音”的活动(①Rob Nolasco£Lois Atrhur,1987),具体做法就是:①选择2-3分钟的某个片段无声播放。②让学生仅通过可视的影像尽可能多地猜测语言内容,如猜人物是谁,他们在谈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的态度怎样等等。③鼓励学生通过描述场景、人物表情、手势、衣着等特征来证实他们的猜测,许多学生跃跃欲试,尤其是20%的优秀学生更是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烈,之后可进行“配音”活动。“配音”是一种要求高且吸引人的活动:把片断的声音放低,银幕上只显示画面,要求学生分角色配音,这个要求是相当高的,因为这首先需要他们仔细“听”演员的台词并记住,然后他们得模仿其语音语调以便他们的配音听起来跟真实的语言环境一样,学生们热衷这项角色表演,因为一方面通过角色表演使听力和口语得以提高,另一方面更提高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第三遍时,也不停顿,以便学生整体欣赏影片,证实、加深对影片的理解。
第三部分:讨论部分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第一遍和第三遍可安排在课外进行,通常第三遍过后,要安排一些活动检查学生对该影片理解了多少以及他们从中学到了什么,我为此设计了“小组讨论”活动,具体作法是:
1.将班级分成5人或4人一组,选一名组长;
2.给每一组分配一个任务,如A组负责总结故事;B组负责分析主要人物性格;C组负责讨论情节的某些细节(②LuoYunzhi,1995);D组负责评论音乐、编剧等。
3.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他们的主要观点,组长负责做好笔录。
4.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同学分享彼此的观点。
这种小组活动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①它扩大了参与面。②增强了学生自信心。那些羞于在全班面前发言的同学会发现在小组里面表达自己思想会更容易些。
关于影片选择的标准:
外国电影包罗万象,有戏剧、历史剧、科幻片、音乐片、动作片,选择什么样的影片供电影课堂上使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教学目的:电影课堂并非仅是为了娱乐,必须紧密配合教学目的,如帮助学生提高听、说或文学欣赏等能力,如果要训练学生处理日常会话交流,影片必然要包含大量的人物对白,老师还应考虑学生英语实际水平,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但必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2.道德宣传:电影对年轻人的影响力不可低估。一部具有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好影片可以成为好的老师或朋友,使学生受益终生;而一部包含暴力、色情、毒品等的影片对孩子有负面影响。因此,老师要慎重选择使用什么样的电影在课堂上。
3.影片效果:所选择影片的碟子必须具备清晰的画面,良好的音质,有助于老师和学生达到教学的目的。
结论:上述建议和方法当然有其积极的作用,但也各自有其局限,比如“配音”活动是很吸引人,但对于那些语音语调基础太差的学生是很难进入角色的;“小组讨论”活动,虽然扩大了参与面,增强了学生自信心,但往往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位top students的“一言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电影语言教学也不例外,但比起它的优越性来,还是很值得尝试的。语言教学尤其是电影教学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我愿与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①LuoYunzhi 1995《影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P38
②Rob Nolasco and Authur 1987《 Conversation London》Oxford UP P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