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父亲的情书
父亲,当别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时候,谢谢您让我选择做了我自己。
——题记
父亲,您知道吗?传说女儿是父亲前生的情人。我知道这个说法的时候,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我想,如果前生我们是情侣,最后的结局也一定是和平而安宁的。相约着喝了孟婆汤,然后无牵无挂地走上独木桥,来了今生。而今生,我成了您疼爱的女儿,您是我最敬爱的父亲!
年幼的我。淘气而固执,当邻居家的同龄女踮着脚尖翩翩学舞或是昂首练歌时,我唯一的喜好,却仍只是赤着脚丫活蹦乱跳。我喜欢享受那种脚踏实地的幸福。虽然对于一个女孩那太过于“没有规矩”。当邻家的孩子捧回奖状路过家门口时,母亲羡慕着,回头看看我,一个只想赤着脚丫自由玩乐?“不成体统”的淘气鬼,又失望着。父亲,谢谢您在这时,告诉母亲不要难过,然后骄傲地对我说,丫头,那些孩子都不快乐。而你是最快乐最幸福的女孩!谢谢您。父亲!
上了初中的我,安静而淡泊。当一个个同龄的弦子又争着抢着竞选班干参加比赛的时候,我却只喜欢安静地坐在一边。读各种各样的文章。我喜欢思想随着文字跳跃飞翔的快乐。虽然对于一个初中生那太过于孤僻。当邻居的孩子再次把?“优秀班干部”或比赛所获得的奖状及证书带回家。他们的父母言里言外地炫耀时,母亲再一次地羡慕着,然后终于忍不住骂起我来,训我不上进。父亲,谢谢您在这时,劝住了母亲,然后自豪地告诉我,丫头,选择你想要的就好。那些名利太沉。不要就算了,而你,永远是父亲心中的冠军!谢谢您,父亲!
终于上了高中,母亲祈祷着我可以当个不再让她那么操心的孩子,而您,告诉我您一直很相信我。高中生活丰富而紧张。高考的压力如影随形,仿佛一切努力的存在。只是为了高考!听说读理科后只能当“工人”,母亲拼命地阻止我选择理科,也是您,父亲,谢谢您在这时,再一次给了我支持的臂膀,说服了母亲,让我选择了自己的喜好。谢谢您,父亲!
现在的我,终于在高考了。父亲,我知道校门口没有您的身影在等候,但女儿一点儿也不孤单。我知道您的心,一直都陪伴着女儿!
父亲,再次谢谢您!让我拥有快乐自由的童年,享受安静的少年。女儿也相信自己。可以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谢谢您,一路让我选择了做回自己!
父亲,我把您放在心上,请您和母亲原谅我任性时不经意的一跺脚,踩伤了你们的关心和爱护。
来生,如果可以!让我当您的母亲,好吗?我向上帝保证,也让您做您自己,给您快乐自由的天空
令生,谢谢您!父亲。
【评析】这是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这篇文章单看标题,确实有点出人意料,但是细看之下,却也入情入理。通篇没有写什么丰功伟绩、雄图大业、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小之又小,微乎其微的琐事——就是这些可能被很多人忽略的琐事,让人读来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仿佛就在自己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当然,这篇文章布局合理,条理清晰,这也是获得满分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反过来,如果本文也按照多数人普通的思维来写:要表达父爱必定是爱岗敬业,“三过家门而不入”;要反映师恩,必定是老婆孩子病了,也顾不得回去看一看,最后倒在三尺讲台之上;要怀念友谊,必定是多年好友由于偶然原因而分道扬镳,后来又尽弃前嫌,重归于好,最后好友或亡或离,流下无限的感伤……这些“套路”我们都看腻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何况是这种千万人炒烂了的陈词滥调呢?而这篇文章,反其道而行之,避开那些陈词滥调,将日常小事娓娓道来,反倒让人耳目一新,让人倍感亲切!——这样的文章想不得高分也难!由此篇佳作所触发,我联想起了我们平时的作文状况,写下了这篇杂感。
作文如做人
常言道“文如其人”,是什么禀性的人就会做出什么样的文章,反之,看了一个人的文章就大致能推知作者会是一个什么脾性的人。
同为兄弟,周作人和鲁迅先生是不同禀性的人。做出来的文章就迥乎不同!周作人是一个意志不甚坚强,立场不甚坚定的人。最后不免沦为汉奸之流,但是,就其所作的“闲适散文”来说,堪称近现代以来的典范之作!而鲁迅先生一生疾恶如仇,爱憎分明,毛主席称他是中国文人中骨头最硬的人;因而,我们每读到鲁迅先生的杂文,英思想之深刻,语言之犀利,情感之充沛,亦为近代以来中国文坛所罕见。要谈到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学史,就不能不提到周氏兄弟=人。我们不妨设想,倘若要周作人作鲁迅式的杂文或者要鲁迅做用作人式的闲适散文,都是“明知不可而为之”的事情吧!想必那也是万万作不出来的——即便是生拉硬拽地作出来了,也一定是不伦不类的四不象式的文章。
作文如同做人。要依祟性而为。不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否则虽可勉强为文,但旁人一观便心知肚明——就像是某种禀性的人偶然做了与其禀性大相径庭事情,不论他如何修饰和遮掩。都能看出其不自然的地方来。
我们的作文学习也常常表现出“少慢差费”的特征出来:进步少,见效慢,效果差,费时费力。老师们授入的精力不可谓不多,期望不可谓不大,但是收效之甚微也不可谓不出乎意料之外。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经常在网络论坛上,网络博客上看到平常写作文是文不通字不顺的学生却表现的相当抢眼:不但文通字顺,条理清晰,思维活跃,而且颇有可圈可点之处。为什么会这样呢?并不是他们平时有意把自己的写作才能雪藏起采,而是他们找到了一个“发乎情,止乎礼”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倾泻真实情感的地方。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说:读《诗》,可以激发想像,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与人和谐相处,可以表达哀怨。这末一句就是说诗歌要表达真实的感受。孔子虽然谈的是诗歌,但是学生的作文亦未尝不是如此?虽说“文以载道”,但是文章也是人写出来的,如果写文章的人连自己的真实感情都不能自由地表达,都要扭捏遮掩,试问又能怎么“载道”呢?又能载出什么道呢?以这种扭捏成文的方式写出来的文章又有什么动人之处呢?以这种理念来训练学生写作,岂不是缘木求鱼,背道而驰么?
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说:“斫其正,养其旁备。删其密,天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将梅花灭其天性,泯灭其态,使人观之,面目可憎;而作文者不依禀性而作,故作姿态,无病呻吟。难道不同样也是面目可憎的吗?病梅并非梅自己所为,而在于养梅者,病梅强扭造作之态尚使人反胃,何况是人呢?更何况是人所作的文章呢?
作文如同做人,惺惺作态的人让人退避三合,而矫揉造作的文章也使人大倒胃口!作文如做人,要率性而为,要写真事,发真情,这样。才能写出“自己”的文章,才会感动自己——不能感动自己的文章,就不要指望能感动别人;不能使自己热泪盈眶的文章也别指望能让别人热泪盈眶!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回归本性。作文的最高追求就是回归本真。真实,才会感人。做人,如此:作文,亦如此。
父亲,当别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时候,谢谢您让我选择做了我自己。
——题记
父亲,您知道吗?传说女儿是父亲前生的情人。我知道这个说法的时候,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我想,如果前生我们是情侣,最后的结局也一定是和平而安宁的。相约着喝了孟婆汤,然后无牵无挂地走上独木桥,来了今生。而今生,我成了您疼爱的女儿,您是我最敬爱的父亲!
年幼的我。淘气而固执,当邻居家的同龄女踮着脚尖翩翩学舞或是昂首练歌时,我唯一的喜好,却仍只是赤着脚丫活蹦乱跳。我喜欢享受那种脚踏实地的幸福。虽然对于一个女孩那太过于“没有规矩”。当邻家的孩子捧回奖状路过家门口时,母亲羡慕着,回头看看我,一个只想赤着脚丫自由玩乐?“不成体统”的淘气鬼,又失望着。父亲,谢谢您在这时,告诉母亲不要难过,然后骄傲地对我说,丫头,那些孩子都不快乐。而你是最快乐最幸福的女孩!谢谢您。父亲!
上了初中的我,安静而淡泊。当一个个同龄的弦子又争着抢着竞选班干参加比赛的时候,我却只喜欢安静地坐在一边。读各种各样的文章。我喜欢思想随着文字跳跃飞翔的快乐。虽然对于一个初中生那太过于孤僻。当邻居的孩子再次把?“优秀班干部”或比赛所获得的奖状及证书带回家。他们的父母言里言外地炫耀时,母亲再一次地羡慕着,然后终于忍不住骂起我来,训我不上进。父亲,谢谢您在这时,劝住了母亲,然后自豪地告诉我,丫头,选择你想要的就好。那些名利太沉。不要就算了,而你,永远是父亲心中的冠军!谢谢您,父亲!
终于上了高中,母亲祈祷着我可以当个不再让她那么操心的孩子,而您,告诉我您一直很相信我。高中生活丰富而紧张。高考的压力如影随形,仿佛一切努力的存在。只是为了高考!听说读理科后只能当“工人”,母亲拼命地阻止我选择理科,也是您,父亲,谢谢您在这时,再一次给了我支持的臂膀,说服了母亲,让我选择了自己的喜好。谢谢您,父亲!
现在的我,终于在高考了。父亲,我知道校门口没有您的身影在等候,但女儿一点儿也不孤单。我知道您的心,一直都陪伴着女儿!
父亲,再次谢谢您!让我拥有快乐自由的童年,享受安静的少年。女儿也相信自己。可以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谢谢您,一路让我选择了做回自己!
父亲,我把您放在心上,请您和母亲原谅我任性时不经意的一跺脚,踩伤了你们的关心和爱护。
来生,如果可以!让我当您的母亲,好吗?我向上帝保证,也让您做您自己,给您快乐自由的天空
令生,谢谢您!父亲。
【评析】这是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这篇文章单看标题,确实有点出人意料,但是细看之下,却也入情入理。通篇没有写什么丰功伟绩、雄图大业、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小之又小,微乎其微的琐事——就是这些可能被很多人忽略的琐事,让人读来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仿佛就在自己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当然,这篇文章布局合理,条理清晰,这也是获得满分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反过来,如果本文也按照多数人普通的思维来写:要表达父爱必定是爱岗敬业,“三过家门而不入”;要反映师恩,必定是老婆孩子病了,也顾不得回去看一看,最后倒在三尺讲台之上;要怀念友谊,必定是多年好友由于偶然原因而分道扬镳,后来又尽弃前嫌,重归于好,最后好友或亡或离,流下无限的感伤……这些“套路”我们都看腻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何况是这种千万人炒烂了的陈词滥调呢?而这篇文章,反其道而行之,避开那些陈词滥调,将日常小事娓娓道来,反倒让人耳目一新,让人倍感亲切!——这样的文章想不得高分也难!由此篇佳作所触发,我联想起了我们平时的作文状况,写下了这篇杂感。
作文如做人
常言道“文如其人”,是什么禀性的人就会做出什么样的文章,反之,看了一个人的文章就大致能推知作者会是一个什么脾性的人。
同为兄弟,周作人和鲁迅先生是不同禀性的人。做出来的文章就迥乎不同!周作人是一个意志不甚坚强,立场不甚坚定的人。最后不免沦为汉奸之流,但是,就其所作的“闲适散文”来说,堪称近现代以来的典范之作!而鲁迅先生一生疾恶如仇,爱憎分明,毛主席称他是中国文人中骨头最硬的人;因而,我们每读到鲁迅先生的杂文,英思想之深刻,语言之犀利,情感之充沛,亦为近代以来中国文坛所罕见。要谈到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学史,就不能不提到周氏兄弟=人。我们不妨设想,倘若要周作人作鲁迅式的杂文或者要鲁迅做用作人式的闲适散文,都是“明知不可而为之”的事情吧!想必那也是万万作不出来的——即便是生拉硬拽地作出来了,也一定是不伦不类的四不象式的文章。
作文如同做人。要依祟性而为。不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否则虽可勉强为文,但旁人一观便心知肚明——就像是某种禀性的人偶然做了与其禀性大相径庭事情,不论他如何修饰和遮掩。都能看出其不自然的地方来。
我们的作文学习也常常表现出“少慢差费”的特征出来:进步少,见效慢,效果差,费时费力。老师们授入的精力不可谓不多,期望不可谓不大,但是收效之甚微也不可谓不出乎意料之外。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经常在网络论坛上,网络博客上看到平常写作文是文不通字不顺的学生却表现的相当抢眼:不但文通字顺,条理清晰,思维活跃,而且颇有可圈可点之处。为什么会这样呢?并不是他们平时有意把自己的写作才能雪藏起采,而是他们找到了一个“发乎情,止乎礼”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倾泻真实情感的地方。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说:读《诗》,可以激发想像,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与人和谐相处,可以表达哀怨。这末一句就是说诗歌要表达真实的感受。孔子虽然谈的是诗歌,但是学生的作文亦未尝不是如此?虽说“文以载道”,但是文章也是人写出来的,如果写文章的人连自己的真实感情都不能自由地表达,都要扭捏遮掩,试问又能怎么“载道”呢?又能载出什么道呢?以这种扭捏成文的方式写出来的文章又有什么动人之处呢?以这种理念来训练学生写作,岂不是缘木求鱼,背道而驰么?
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说:“斫其正,养其旁备。删其密,天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将梅花灭其天性,泯灭其态,使人观之,面目可憎;而作文者不依禀性而作,故作姿态,无病呻吟。难道不同样也是面目可憎的吗?病梅并非梅自己所为,而在于养梅者,病梅强扭造作之态尚使人反胃,何况是人呢?更何况是人所作的文章呢?
作文如同做人,惺惺作态的人让人退避三合,而矫揉造作的文章也使人大倒胃口!作文如做人,要率性而为,要写真事,发真情,这样。才能写出“自己”的文章,才会感动自己——不能感动自己的文章,就不要指望能感动别人;不能使自己热泪盈眶的文章也别指望能让别人热泪盈眶!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回归本性。作文的最高追求就是回归本真。真实,才会感人。做人,如此:作文,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