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究竟怎样拟题?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命题作文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命前半部分,如《____伴我行》、《____的遐想》;二是命中间部分,如《有一种____叫成功》、《将____进行到底》;三是命后半部分,如《想起____》、《生活需要____》。无论哪一种形式。需要填充的部分恰好是文章的核心,也是意旨所在,是时空与场景的定位。因而如何填,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2009年湖北高考作文阅卷过程中,我却发现不少同学在作文拟题时出现偏差,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出现偏差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拟题太虚,让自己无所适从。《站在____的门口》,可以从虚的一面理解,将“门口”理解为“人生的一道门槛、一个转折点、一道关口、一个新起点、一个新的认识角度”都可以,因而拟题的角度是很多的。但有的同学拟的是《站在哲理的门口》、《站在月光的门口》、《站在心房的门口》……显然,这些题目中的“哲理、月光、心房”本身就很抽象,要想写好很难。
  二是拟题太大。让自己无法把握。如有的同学拟的《站在人生的门口》《站在历史的门口》《站在星空的门口》,这些题目要写好很不容易。人生包罗万象,历史纵深厚重,星空浩瀚无边。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史学积淀和文学感悟是很难写深写透的。还有同学如此拟题:《站在中国的门口》《站在亚洲的门口》《站在世界的门口》。这些题目涉及面更大。在有限的时间和八百字的容量里。要展示中国的风采、亚洲的雄姿、世界的风情简直比登天还难!
  三是拟题生疏,与自己生活相去甚远。如有的考生拟的是《站在寺庙的门口》《站在藏经阁的门口》《站在出舱室的门口》《站在成人世界的门口》……这里的“寺庙、藏经阁、出舱室、成人世界”与高中生的生活关联甚少,写作时容易出现蜻蜒点水的现象,并不能写出它们的内涵。
  四是拟题怪异。不知所云。如《站在思念掺着内疚的门口》《站在做好一件事的门口》《站在孔明叹息的门口》《站在需弯腰进入的门口》《站在十字路口的门口》《站在拥有洒脱的门口》《站在花绽放的门口》《站在谁家的门口》……这些题目表意模糊。只能令评卷老师啼笑皆非。
  那么,半命题作文究竟该如何拟题呢?根据阅卷经验。我认为:
  首先要仔细审题,大家应准确审读出题目中隐含的信息,即命题意图、体裁指向、填题要求等。《站在——门口》这个题目。体现了“写身边事,论平常理,抒心中情”的命题意图,旨在引导同学们从现实生活取材,包含着写自己真实、深刻、复杂的思想情感的潜在要求。这也是一道偏向记叙文的作文题,写记叙文更能体现鲜明个性,更容易得高分。同时,这个题目也给考生增加了一道工序。在写作文之前必须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填充的应该是一个名词,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填题时,有些同学瞻前顾后,推敲过度,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作文时间不够。因此,考试时如能及时解读出这些信息,把握住关键,就能快速、准确地拟题,进入到写作程序。
  其次拟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求熟不求生”,即从熟悉的人手。如《站在家的门口》《站在母校的门口》,这些题目虽有些老套,但易于激发情感体验,能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做到以情取胜。二是“求小不求大”,即切入点要小。如《站在母爱的门口》就比《站在爱的门口》范围要小,更容易写细写深写生动。三是“求实不求虚”,即善于化虚为实。拟题时所拟题目虽虚,但只要能调动自己的积累,同样可以从实处落笔。如《站在十八岁的门口》,既可以回忆,也可以展望。而回忆的部分正是自己经历的种种,用“实”来充实“虚”,就能写出感人的好文章。四是“求新不求怪”,即有新意不怪异。如《站在孔明的门口》就比《站在孔明叹息的门口》要好,既能让人耳目一新,又不让人觉得怪异。
  总之。高考半命题作文在拟题时需慎重,务求准确、简洁、生动。只要平时注重积累,正确解读半命题作文的提示信息,再掌握一定的拟题技巧,就能拟出切合题意的好标题。
其他文献
细细的潮音  张晓风    每到月盈之夜,我恍惚总能看见一幢筑在悬崖上的小木屋,正启开它的每一扇窗户,聆听远远近近的潮音。  而我们的心呢?似乎已经习惯于一个无声的世代了。只是,当满月的清辉投在水面上,细细的潮音便来撼动我们沉寂已久的心,我们的胸臆间遂又鼓荡着激昂的风声水响!  有一次,午夜醒来,后庭的月光正在涨潮,满园的林木都淹没在发亮的波澜里。我惊讶地坐起,完全不能置信地望着越来越浓的月光,一
期刊
坦诚地说,我从来自诩为一名成功者,也并没有什么可以一招制胜的独门秘笈。事实上,我一直认为,无论最终是否选择了高考,无论选择了高考后又是否有理想的分数,只要这高中三年是在思考中度过,是在交流中度过,是在不断了解自身中度过,那么这三年时光,本身就是最好的结果。或许从某种程度上,在学习中收获的感悟与思考,比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成绩要重要得多,其影响也更为持久。  对我而言,在华师一的三年里,我的大部分迷惘、
期刊
意象是组成诗歌的最小单位,本无情感色彩的客观事物,一进入诗歌作品就会烙上作者的主观情绪,这样一来,普通的物象就成了诗歌意象。若干意象照一定的审美理想组织在一起,就能构成一个大的完整的艺术境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境。意境是诗歌中的自然、生活图画(景、物、人、事)与作者的思想情感(情、思)两相交融的产物。  意象有其较强的文化色彩,同学们在解读意象的时候,有必要了解其历经千百年之久而积淀下来的较稳固的
期刊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叨扰(dāo)  刨床(pá0)  一抔土(póu)  矫揉造作(jiǎo)  B,配给(jǐ) 阐明(chǎn)  露马脚(lù) 汗流浃背(jiá)  C.辟谣(pì) 解剖(pōu)  压轴戏(zhòu) 忧心忡忡(chōng)  D.症结(zhèng) 炮烙(páo)  唱片儿(piàn) 纵横捭阖(b
期刊
一、材料作文的审题    方法一 抓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应抓住这些词句,把它作为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例如2009年全国卷I作文题(材料见第36面第1-4自然段)  该材料的关键句就是末尾处青蛙和仙鹤的感慨,找准这些关键句,也就切准了材料的主旨。所以本题的立意可以从两个评论人手。从青蛙的评论中我们可以提炼出观点:要发展特长,学会扬长避短,实现理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盲目
期刊
题画诗,是中国画与诗歌联姻的产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题画诗把无声的画和有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题画诗的鉴赏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运用想像,再现画面。题画诗的共同特点往往是将静止的画面写得活灵活现,写得画中之物如在目前,让即使没见过画的人也能想像得到画面的图景,诗与画交相辉映。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
期刊
尽管表达技巧这一概念很宽泛,古诗涉及的表达技巧又多又杂,但只要我们把主要的表达技巧进行分类整理,并一举例讲析,就会很快掌握其思考角度和答题要领。  在诗歌鉴赏中。对于表达技巧,我们主要掌握其表达方式、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式这四个方面的技巧就行了。现分类整理如下:    一、表达方式    主要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五种,古诗鉴赏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期刊
漆黑的屏障将万物笼罩,黄昏的来,临预示着新一天的结束,几缕炊烟,百种鸟鸣,回荡空中。曾几何时,我习惯了一个人在夜里静静的品位夜的独特。  灯光装满了整个屋子,翻出珍视已久的泛黄日记本。大概是为了最初那份渴盼的梦想而静坐于桌旁,苦思冥想。即使没有任何结果,那累积的情绪得到释放,仿佛也是一件快事。漫漫静夜,脱去世事的尘杂,几点繁星,窥视着我微妙的心绪。我也特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电视机旁,随剧中人物时悲时
期刊
今年湖北省高考语文卷第22题,在不少考生眼中是一道非常容易的题,但据阅卷点最后统计,本题我省人均分数是2,2分,这一结果大大出乎考生的意料。本人参加了今年高考阅卷工作,评阅的正是这道题,对考生的失误深感惋惜。本文拟对考生的失误作点简析。    一、试题回放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校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下你喜欢的书
期刊
成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相当于实词,所以成语也具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性质与特点。如果对成语的词性把握不清,往往会犯语法错误。    一、名词性成语的误用    [例1]想用化妆品使自己更加花容月貌,谁知脸上却长出一大片小痘痘,  [例2]有人通过散布奇谈怪论的谣言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最终只是招来人们的嘲笑罢了。  [简析]例1中的“花容月貌”指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是名词性短语,它不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