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也是词汇教学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一种手段。从隐喻入手学习词汇符合认知规律,可以突破传统学习词汇的瓶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词汇。
【关键词】 隐喻;演变;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7-0161-02
1 对隐喻的认知
在语言诸要素中,词汇的变化最快.最显著,这表现在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和旧词添新义。隐喻在词义的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词义演变是通过隐喻的方式进行的。对隐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论修辞》。Lakoff & Johnson的著作《Metaphor We Live by》的出版标志着隐喻研究突破了传统研究的界限,进入了认知研究的领域。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其工作机制是将源域(source domain)中我们较熟悉的具体的经验或概念的语义特征映射(mapping)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中较陌生抽象的概念上。映射反映的认知空间之间的关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莱考夫运用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问的映射(mapping)以及意象图式(image schemes)来解释隐喻现象。目标域概念是人们想要表达的对象或事物,即本体;源域概念是被用来描述目标域概念的对象或事物,即喻体。他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易于理解的源域概念映射到一个较难理解的目标域概念,也就是从喻体映射到本体。
2 词汇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传统的词汇教学法认为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忽视对词语认知理据的观察与讲解。受此影响大多数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英语词汇。很多学生抱怨英语词汇太多,且无规律可循。还有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存在误区,喜欢背一些偏难生僻的单词。有的甚至将整本的单词背下,但当口语交流或写作时就词穷,所以词汇学习一直都是学生学习英语难以突破的瓶颈。目前常用的词汇学习法有词缀法、典型例句法、循环记忆法、扩大阅读法等,这些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对单词的记忆都起到了作用。据调查,我国大学生“往往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而不顾多样性,学生的二语能力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没有明显的进步”,而隐喻是词义产生的主要理据、是表达的机制、是同义和多义的来源、是强烈感情的释放口、是填补词汇缺口的方法。隐喻是“一种常被忽视的联系一词多义的重要资源”。从上述各个角度出发,隐喻都应被视为我国外语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
3 隐喻在词汇教学的应用
人类语言是以词汇为基础的,词汇教学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英语词汇都是由一些基本词汇演变而来,据统计显示,绝大多数隐喻词不仅是实体性隐喻词,而且都是生活中的常用词,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用法。所以教师以隐喻意识为指导进行词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基本范畴词的隐喻意义。本人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从下列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3.1 利用隐喻来对词的构成及意义发展进行阐释。众所周知,英语不仅词汇丰富、而且构词能力发达。据统计,英语语义的70%都是隐喻或源于隐喻。如eye这个词,最初是用来指人自身的一个重要器官,通过隐喻的认知功能发展为指其他动植物及其他物体的“眼睛、中心”:the eye of a cyclone(旋风的中心),the eye of a flower(花蕊),the eye of a needle(针眼)等。英语中很多复合词和派生词借助与隐喻手段来描述事物,使之更加生动具体。其中很多词由于借助了隐喻,其词义一目了然。如,在讲解“ice-cold”这个词时,提醒学生“ice”本义是“冰”而“cold”代表“冷”,学生很容易理解这个词的含义是“as cold as ice”。同时,在教学中通过对词汇构词作隐喻性解释,尤其是对英语中大量词类的转换,如含有隐喻的动物名词可以进一步转化为动词。例如,to dog(尾随,追踪) ,to duck(潜入) ,to fox(欺骗),to monkey(戏弄),to wolf(狼吞虎咽).
3.2 利用隐喻来阐释词语发展。词语发展的隐喻性是指“词汇的多义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词义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如前文所述,人类不可能对世界中的事物逐一认识,语言也是如此。人类以自身及熟悉的事物来认识世界反映到语言中就产生了多义词,许多多义词的延展含义是它基本词义的影射,构成意象。例如:“mouse”本义为“老鼠”,但随着计算机的问世,“mouse”又多了一层含义“鼠标”。这个词义的产生是有其内在理据的:其一,鼠标外型很像老鼠;其二,点击鼠标的声音很像老鼠的觅食声。
3.3 利用隐喻加强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学。隐喻作为一种各民族共有的认知方式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心理基础。在词汇教学中对词汇文化内涵的介绍,一方面引导学生恰当利用母语正迁移,深入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类似的词汇,还要通过文化内涵差异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中西方隐喻思维的差异。
以英语和汉语相比,我们会发现许多相似之处,如都以绵羊比喻温顺,以钢铁比喻坚强,用狐狸比喻狡猾等等。还有许多成语和习语中的比喻简直不谋而合,如:add fuel to the flames(火上浇油),burn the boat(破釜沉舟),hang by a hair(千鈞一发)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wash one's hands(洗手不于),swim with tides(随波逐流)。此外,隐喻作为语言现象又体现着文化的差异,具有民族性和约定性。由于不同的语言社团使用不同的语言,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如英国人喜欢养狗,常常以狗自称或互称,而不带卑劣的含义,所以You lucky dog在英语中用来表示人们的幸运,翻译成“你这个幸运儿”;而汉语用狗来比作人,带有强烈的贬损意义。
4 结语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隐喻理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在隐喻基础上学习英语词汇,使得词汇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是生动有趣,具体形象,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它不仅培养学生隐喻思考技能,更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应用到外语教学中是有益的探索。
从认知角度出发的隐喻理论必将对词汇的教学有深远的影响。与传统方法相比,隐喻方法更有助于改善和发展学习者的词汇能力,有助于他们触类旁通地领悟和应用词汇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词汇之间的广泛联系和组合搭配进行准确合理地挖掘、提炼和引申,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水平。
参考文献
[1] Derrida. Margins of Philosophy[M]
[2]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3] 谢之君.隐喻:从修辞格到认知[J]
[4] 张蓓.莱考夫的经验主义隐喻观探究[J]
[5] 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
【关键词】 隐喻;演变;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7-0161-02
1 对隐喻的认知
在语言诸要素中,词汇的变化最快.最显著,这表现在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和旧词添新义。隐喻在词义的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词义演变是通过隐喻的方式进行的。对隐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论修辞》。Lakoff & Johnson的著作《Metaphor We Live by》的出版标志着隐喻研究突破了传统研究的界限,进入了认知研究的领域。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其工作机制是将源域(source domain)中我们较熟悉的具体的经验或概念的语义特征映射(mapping)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中较陌生抽象的概念上。映射反映的认知空间之间的关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莱考夫运用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问的映射(mapping)以及意象图式(image schemes)来解释隐喻现象。目标域概念是人们想要表达的对象或事物,即本体;源域概念是被用来描述目标域概念的对象或事物,即喻体。他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易于理解的源域概念映射到一个较难理解的目标域概念,也就是从喻体映射到本体。
2 词汇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传统的词汇教学法认为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忽视对词语认知理据的观察与讲解。受此影响大多数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英语词汇。很多学生抱怨英语词汇太多,且无规律可循。还有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存在误区,喜欢背一些偏难生僻的单词。有的甚至将整本的单词背下,但当口语交流或写作时就词穷,所以词汇学习一直都是学生学习英语难以突破的瓶颈。目前常用的词汇学习法有词缀法、典型例句法、循环记忆法、扩大阅读法等,这些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对单词的记忆都起到了作用。据调查,我国大学生“往往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而不顾多样性,学生的二语能力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没有明显的进步”,而隐喻是词义产生的主要理据、是表达的机制、是同义和多义的来源、是强烈感情的释放口、是填补词汇缺口的方法。隐喻是“一种常被忽视的联系一词多义的重要资源”。从上述各个角度出发,隐喻都应被视为我国外语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
3 隐喻在词汇教学的应用
人类语言是以词汇为基础的,词汇教学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英语词汇都是由一些基本词汇演变而来,据统计显示,绝大多数隐喻词不仅是实体性隐喻词,而且都是生活中的常用词,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用法。所以教师以隐喻意识为指导进行词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基本范畴词的隐喻意义。本人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从下列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3.1 利用隐喻来对词的构成及意义发展进行阐释。众所周知,英语不仅词汇丰富、而且构词能力发达。据统计,英语语义的70%都是隐喻或源于隐喻。如eye这个词,最初是用来指人自身的一个重要器官,通过隐喻的认知功能发展为指其他动植物及其他物体的“眼睛、中心”:the eye of a cyclone(旋风的中心),the eye of a flower(花蕊),the eye of a needle(针眼)等。英语中很多复合词和派生词借助与隐喻手段来描述事物,使之更加生动具体。其中很多词由于借助了隐喻,其词义一目了然。如,在讲解“ice-cold”这个词时,提醒学生“ice”本义是“冰”而“cold”代表“冷”,学生很容易理解这个词的含义是“as cold as ice”。同时,在教学中通过对词汇构词作隐喻性解释,尤其是对英语中大量词类的转换,如含有隐喻的动物名词可以进一步转化为动词。例如,to dog(尾随,追踪) ,to duck(潜入) ,to fox(欺骗),to monkey(戏弄),to wolf(狼吞虎咽).
3.2 利用隐喻来阐释词语发展。词语发展的隐喻性是指“词汇的多义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词义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如前文所述,人类不可能对世界中的事物逐一认识,语言也是如此。人类以自身及熟悉的事物来认识世界反映到语言中就产生了多义词,许多多义词的延展含义是它基本词义的影射,构成意象。例如:“mouse”本义为“老鼠”,但随着计算机的问世,“mouse”又多了一层含义“鼠标”。这个词义的产生是有其内在理据的:其一,鼠标外型很像老鼠;其二,点击鼠标的声音很像老鼠的觅食声。
3.3 利用隐喻加强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学。隐喻作为一种各民族共有的认知方式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心理基础。在词汇教学中对词汇文化内涵的介绍,一方面引导学生恰当利用母语正迁移,深入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类似的词汇,还要通过文化内涵差异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中西方隐喻思维的差异。
以英语和汉语相比,我们会发现许多相似之处,如都以绵羊比喻温顺,以钢铁比喻坚强,用狐狸比喻狡猾等等。还有许多成语和习语中的比喻简直不谋而合,如:add fuel to the flames(火上浇油),burn the boat(破釜沉舟),hang by a hair(千鈞一发)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wash one's hands(洗手不于),swim with tides(随波逐流)。此外,隐喻作为语言现象又体现着文化的差异,具有民族性和约定性。由于不同的语言社团使用不同的语言,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如英国人喜欢养狗,常常以狗自称或互称,而不带卑劣的含义,所以You lucky dog在英语中用来表示人们的幸运,翻译成“你这个幸运儿”;而汉语用狗来比作人,带有强烈的贬损意义。
4 结语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隐喻理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在隐喻基础上学习英语词汇,使得词汇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是生动有趣,具体形象,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它不仅培养学生隐喻思考技能,更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应用到外语教学中是有益的探索。
从认知角度出发的隐喻理论必将对词汇的教学有深远的影响。与传统方法相比,隐喻方法更有助于改善和发展学习者的词汇能力,有助于他们触类旁通地领悟和应用词汇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词汇之间的广泛联系和组合搭配进行准确合理地挖掘、提炼和引申,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水平。
参考文献
[1] Derrida. Margins of Philosophy[M]
[2]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3] 谢之君.隐喻:从修辞格到认知[J]
[4] 张蓓.莱考夫的经验主义隐喻观探究[J]
[5] 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