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是供电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故而应予以重视。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现状,并通过加大信息系统开发力度、完善配网线损管理制度、注重线损精细化监管效果、实施线损管理工作奖惩制等措施,以此提高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加供电企业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前言:根据数据统计: 2020年上半年南方電网公司线损率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这表明推行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是当前供电企业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内容。若能实施精细化管理,将有利于促进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使其有能力提高供电效率。因此,应结合配网线损管理现状制定适合的精细化管理方案,由此提升供电质量。
一、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现状
(一)电力营销信息化水平不高
配网线损主要是指电网中流经在电力设备中的电流出现的损耗问题。通常情况下,配网线损能够直观反映出供电企业管理成效以及配网规划的合理性、营销人员工作水平等。因此,供电企业应对配网线损予以高度重视。常见的配网线损包含管理线损、技术线损、理论线损、统计线损、经济线损等类型,且集中在电能输送期间。在电能输送阶段,也会受到地区磁场与线路电阻等干扰,增加线损率。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配网线损管理中的电力营销信息化水平不高。许多区域依旧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开展配网线损管理工作,这样既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又会造成供电企业在高线损率下遭受较大的经济风险,以此影响企业效益。若能充分依靠信息化技术落实配网线损管理事项,将为供电企业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指引方向。对此,电力营销应逐步完成信息化转型任务。
(二)配网线损管理制度不完善
配网精细化线损管理是通过规范的管理步骤降低配网线损率,促使供电企业整体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保障与管理成果。而当下所制定的配网线损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并且未能满足精细化管理需求,促使配网线损管理工作受到阻力。所以,管理者需从企业现有管理制度方面出发,从中找到与精细化管理不匹配的地方予以修正,这样一来,才能增加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性,也能缓解供电企业因线损带来的经济压力。其中应注重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参照当地电能输送要求完善配网线损管理制度,以便在管理工作中做到“有据可依”。
(三)线损监督效果待强化
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若无法得到密切的监督管理,将很难取得满意的工作成果。在实施配网管理精细化管理措施时,由于现有监督机制与精细化管理要求不一致,这就造成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缺乏重要保障,不但会出现管理人员失职等问题,而且还会造成管理人员无法准确及时的掌握配网线损管理信息。此外,在设定管理目标时也较为模糊,促使配网系统在实际运行期间遭受较大风险。对此,供电企业负责人应就线损监督管理效果执行新的监督机制,便于促进配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将配网线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四)精细化管理意识薄弱
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离不开人力支持,而今管理者在没有突出的精细化管理意识的前提下,很难保证电力营销信息化发展在较短时间内达成既定目标。一方面,负责人引导职责落实度不高,促使管理者始终遵从传统管理模式开展配网线损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管理者的积极性不高,进而降低了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效率。所以,可重新选择有效的管理方法,最大化降低配网线损,为供电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加大信息系统开发力度
在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大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的开发力度,促使供电企业拥有较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这样才能有效杜绝配网线损管理无效等问题。一般而言,在引进信息系统时,可从配网线损管理业务以及线损数据采集等方面着手,以便提升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质量。由于在不同的地区电能消耗数值与耗电时长不一致,故而应在配网线损管理工作中做好统计工作,之后依据统计结果善于发现待解决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控制配网线损管理风险。同时,还应增加电力营销信息系统改造升级项目的开发规模。
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在依据信息系统降低线损的过程中,不但能增加供电企业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为配网线损管理工作带来新指引,由此适当控制投入成本。此外,信息系统类型也是配网线损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常见的信息系统包括“计量计费系统”、“银电联网系统”等,它们曾为数十万用户提供了线上交费、电能查阅等业务服务,以此提高了当地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水平[1]。尤其在线损数据采集环节,通过依靠信息化管理手段可实现自动化抄核收。同时,应用采集系统还可帮助企业及时了解电能异常问题的起因。比如在电能表出现故障导致线损较大时,可对电能表进行检查、校验,并核查电能数据的准确性,确保配网线损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再比如某企业还专门为企业电力营销的分析决策工作引进了“预测分析系统”,如(图一)所示,以此根据月售电量对未来用电趋势予以判断,一旦超出预测值,则考虑受线损因素影响,由此快速找到线损影响原因,促进配网线损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发展。
(二)完善配网线损管理制度
在电力营销环节极易出现配网线损。而在推行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模式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此改善配网线损管理现状。同时,还应专门对信息系统安装与保养工作提出规范化管理制度,便于管理者能够在管理制度的要求下明确自身职责,进而保证线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比如在南方电网中针对超高压输电以及调峰调频输电企业制定了标准的管理制度,并指导各企业参照具体的配网线损管理方法落实管理内容[2]。另外,还应参照《能源法》、《电力法》、《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等文件资料对当下管理制度予以补充。在配网线损管理工作中还可从管理职责以及用电率等多项指标进行完善。好比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人员,需要对线损与管理业务的进行予以负责。而电力营销部需对用电量以及降损规划的执行与抄核收工作进行集中管理,并且秉承着“分区管理”的原则对各供电企业配网线损管理工作进行分责管理,必要时还可设定线损指标,以便达到最佳管理效果。 (三)注重线损精细化监管效果
在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开展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还需要适当强化监管效果,以此促使配网管理工作得到进步。一般可从以下两个部分出发:
其一,设立监管目标,配网线损是影响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对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予以监管时,可先行设立明确的监管目标。一方面,可在内部监管期间,对管理者对窃电行为的管理成效进行适当的监管,以免出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另一方面,于企业外部监管,可利用管理者之间的制约作用鼓励管理者对他人工作表现进行监管,以此避免出现徇私行为。
其二,实施绩效考核,管理者之所以会出现懈怠情绪,多半源于监管松弛。对此,应将管理者精细化管理成果与其个人绩效工资相关联。若管理者无法对配网线损实施精细化管理,将扣除绩效奖金,使其产生强烈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还可借助监管设施扩大监管范围,以此做到“实时监管”,防止管理者无法在线损管理工作中认清自身职责。只有保证供电企业在配网线损管理工作中具有精细化管理思维,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管理水平。
(四)实施线损管理工作奖惩制
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是当前供电企业改革的重要部分。为了促进电力营销业务的信息化发展,还可依据“奖惩制”对管理者的工作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为其进行奖赏或处罚,以便强化工作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意识,也能有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比如在评价环节发现部分管理者并不关注配网线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只是单纯按照原有管理要求进行抄表核收、电费核算、电力业务推广等工作。对于此类人员,相关负责人可定期组织培训或召开讲座的方式,使其在自身岗位上产生较强的责任心与使命感[3]。
比如南方电网旗下供电企业曾联合阿米巴机构对企业电力营销管理人员进行了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培训活动,并纷纷打造专属精细化管理模式,从线损管理影响因素、人力管理技巧、解读电力法等课程,促使相关人员在培训中获得了科学的指导,促使当地配网系统在管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下有所优化,进而提高了電能输送质量。同时,在实施奖惩制时,还可参照管理者日常电力营销业绩为其提供适合的培养方案,防止压力过大,而且在引进高新技术或优质系统后也应定期组织培训活动,以此确保供电企业长期占据市场竞争优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实施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是供电企业创新改革的重要举措。因此,相关企业需从信息系统开发力度、配网线损管理制度、线损精细化监管效果、线损管理工作奖惩制等方面着手,由此打造高品质线损管理团队,为供电企业中存在的线损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对策,这样才能全面提高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促使电力营销朝着信息化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王晓琪,丘美景.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20(01):274+284.
[2]王小军,王莉萍.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科技风,2018(22):174.
[3]吴大勇,蒋海明,石小敏.探究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5):297-298.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池大化供电局,广西河池市 530800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前言:根据数据统计: 2020年上半年南方電网公司线损率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这表明推行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是当前供电企业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内容。若能实施精细化管理,将有利于促进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使其有能力提高供电效率。因此,应结合配网线损管理现状制定适合的精细化管理方案,由此提升供电质量。
一、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现状
(一)电力营销信息化水平不高
配网线损主要是指电网中流经在电力设备中的电流出现的损耗问题。通常情况下,配网线损能够直观反映出供电企业管理成效以及配网规划的合理性、营销人员工作水平等。因此,供电企业应对配网线损予以高度重视。常见的配网线损包含管理线损、技术线损、理论线损、统计线损、经济线损等类型,且集中在电能输送期间。在电能输送阶段,也会受到地区磁场与线路电阻等干扰,增加线损率。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配网线损管理中的电力营销信息化水平不高。许多区域依旧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开展配网线损管理工作,这样既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又会造成供电企业在高线损率下遭受较大的经济风险,以此影响企业效益。若能充分依靠信息化技术落实配网线损管理事项,将为供电企业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指引方向。对此,电力营销应逐步完成信息化转型任务。
(二)配网线损管理制度不完善
配网精细化线损管理是通过规范的管理步骤降低配网线损率,促使供电企业整体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保障与管理成果。而当下所制定的配网线损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并且未能满足精细化管理需求,促使配网线损管理工作受到阻力。所以,管理者需从企业现有管理制度方面出发,从中找到与精细化管理不匹配的地方予以修正,这样一来,才能增加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性,也能缓解供电企业因线损带来的经济压力。其中应注重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参照当地电能输送要求完善配网线损管理制度,以便在管理工作中做到“有据可依”。
(三)线损监督效果待强化
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若无法得到密切的监督管理,将很难取得满意的工作成果。在实施配网管理精细化管理措施时,由于现有监督机制与精细化管理要求不一致,这就造成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缺乏重要保障,不但会出现管理人员失职等问题,而且还会造成管理人员无法准确及时的掌握配网线损管理信息。此外,在设定管理目标时也较为模糊,促使配网系统在实际运行期间遭受较大风险。对此,供电企业负责人应就线损监督管理效果执行新的监督机制,便于促进配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将配网线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四)精细化管理意识薄弱
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离不开人力支持,而今管理者在没有突出的精细化管理意识的前提下,很难保证电力营销信息化发展在较短时间内达成既定目标。一方面,负责人引导职责落实度不高,促使管理者始终遵从传统管理模式开展配网线损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管理者的积极性不高,进而降低了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效率。所以,可重新选择有效的管理方法,最大化降低配网线损,为供电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加大信息系统开发力度
在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大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的开发力度,促使供电企业拥有较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这样才能有效杜绝配网线损管理无效等问题。一般而言,在引进信息系统时,可从配网线损管理业务以及线损数据采集等方面着手,以便提升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质量。由于在不同的地区电能消耗数值与耗电时长不一致,故而应在配网线损管理工作中做好统计工作,之后依据统计结果善于发现待解决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控制配网线损管理风险。同时,还应增加电力营销信息系统改造升级项目的开发规模。
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在依据信息系统降低线损的过程中,不但能增加供电企业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为配网线损管理工作带来新指引,由此适当控制投入成本。此外,信息系统类型也是配网线损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常见的信息系统包括“计量计费系统”、“银电联网系统”等,它们曾为数十万用户提供了线上交费、电能查阅等业务服务,以此提高了当地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水平[1]。尤其在线损数据采集环节,通过依靠信息化管理手段可实现自动化抄核收。同时,应用采集系统还可帮助企业及时了解电能异常问题的起因。比如在电能表出现故障导致线损较大时,可对电能表进行检查、校验,并核查电能数据的准确性,确保配网线损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再比如某企业还专门为企业电力营销的分析决策工作引进了“预测分析系统”,如(图一)所示,以此根据月售电量对未来用电趋势予以判断,一旦超出预测值,则考虑受线损因素影响,由此快速找到线损影响原因,促进配网线损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发展。
(二)完善配网线损管理制度
在电力营销环节极易出现配网线损。而在推行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模式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此改善配网线损管理现状。同时,还应专门对信息系统安装与保养工作提出规范化管理制度,便于管理者能够在管理制度的要求下明确自身职责,进而保证线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比如在南方电网中针对超高压输电以及调峰调频输电企业制定了标准的管理制度,并指导各企业参照具体的配网线损管理方法落实管理内容[2]。另外,还应参照《能源法》、《电力法》、《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等文件资料对当下管理制度予以补充。在配网线损管理工作中还可从管理职责以及用电率等多项指标进行完善。好比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人员,需要对线损与管理业务的进行予以负责。而电力营销部需对用电量以及降损规划的执行与抄核收工作进行集中管理,并且秉承着“分区管理”的原则对各供电企业配网线损管理工作进行分责管理,必要时还可设定线损指标,以便达到最佳管理效果。 (三)注重线损精细化监管效果
在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开展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还需要适当强化监管效果,以此促使配网管理工作得到进步。一般可从以下两个部分出发:
其一,设立监管目标,配网线损是影响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对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予以监管时,可先行设立明确的监管目标。一方面,可在内部监管期间,对管理者对窃电行为的管理成效进行适当的监管,以免出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另一方面,于企业外部监管,可利用管理者之间的制约作用鼓励管理者对他人工作表现进行监管,以此避免出现徇私行为。
其二,实施绩效考核,管理者之所以会出现懈怠情绪,多半源于监管松弛。对此,应将管理者精细化管理成果与其个人绩效工资相关联。若管理者无法对配网线损实施精细化管理,将扣除绩效奖金,使其产生强烈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还可借助监管设施扩大监管范围,以此做到“实时监管”,防止管理者无法在线损管理工作中认清自身职责。只有保证供电企业在配网线损管理工作中具有精细化管理思维,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管理水平。
(四)实施线损管理工作奖惩制
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是当前供电企业改革的重要部分。为了促进电力营销业务的信息化发展,还可依据“奖惩制”对管理者的工作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为其进行奖赏或处罚,以便强化工作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意识,也能有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比如在评价环节发现部分管理者并不关注配网线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只是单纯按照原有管理要求进行抄表核收、电费核算、电力业务推广等工作。对于此类人员,相关负责人可定期组织培训或召开讲座的方式,使其在自身岗位上产生较强的责任心与使命感[3]。
比如南方电网旗下供电企业曾联合阿米巴机构对企业电力营销管理人员进行了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培训活动,并纷纷打造专属精细化管理模式,从线损管理影响因素、人力管理技巧、解读电力法等课程,促使相关人员在培训中获得了科学的指导,促使当地配网系统在管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下有所优化,进而提高了電能输送质量。同时,在实施奖惩制时,还可参照管理者日常电力营销业绩为其提供适合的培养方案,防止压力过大,而且在引进高新技术或优质系统后也应定期组织培训活动,以此确保供电企业长期占据市场竞争优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实施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是供电企业创新改革的重要举措。因此,相关企业需从信息系统开发力度、配网线损管理制度、线损精细化监管效果、线损管理工作奖惩制等方面着手,由此打造高品质线损管理团队,为供电企业中存在的线损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对策,这样才能全面提高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促使电力营销朝着信息化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王晓琪,丘美景.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20(01):274+284.
[2]王小军,王莉萍.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科技风,2018(22):174.
[3]吴大勇,蒋海明,石小敏.探究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5):297-298.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池大化供电局,广西河池市 53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