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散文诗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现代文坛中独树一帜。其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学生阅读散文诗的兴趣也较浓,因而对散文诗教学要求也相对较高。散文诗教学重在鉴赏,通过美读、研讨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的语言。领悟散文诗的美,并通过教学的延伸拓展以提高学生的阔读和写作能力。本文从分析散文诗的特征出发,立足于语文教育理论,借鉴了教育者们在散文诗教学中的丰富经验,结合典型的教学案例,对中学散文诗的鉴赏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散文诗;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71-01
散文诗作为相对古老的文学样式之一,在语言色调上能够凝聚智慧,表达情感,在描述方式上多是清新、淡雅,笔法会表现得无拘无束、变化莫测,既能清晰地刻画作者内心的微妙情感而又不失悬念,又可以揭示大自然的奥妙魅力,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概观中学语文教材,其中不乏一些新时期的散文诗作品,这些作品思想敏锐、感情深沉、风格多样,可读性强。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鉴赏这些作品的主题、构思、意境和语言,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开拓文学鉴赏的内涵深度,欣赏精美的语言运用范例,并对演练实用性文字的表达实力提供支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散文诗鉴赏呢?对此,笔者从分析散文的特征出发,立足于语文教育理论,借鉴了教育者们在散文教学中的丰富经验,做了如下尝试:
一、散文的个性特征
散文诗以记实抒情为本,以史学为伴,蕴集着散文诗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的多少关注,多少思索,多少探索。在这种种之上,又繁衍出了作者各具特征的情思。中国现代散文诗自五四时期诞生时起,革故鼎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文体特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繁荣的一种文学样式。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个性鲜明,突出自我;题材扩大,意境独特;人性、社会性与自然调和,小中见大;注重真实,情感浓郁;随意自由,不拘一格;语言自然,韵味十足。
二、散文诗的鉴赏教学
传统散文诗教学最大的诟病是以教师的讲解全面代替学生的见解,使所有的学生都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而审美教学主张鉴赏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它既受到作品形象本身的制约,同时又无法规范多种多样的个性感受的突破。这就要求学生是鉴赏的主体,教师需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审美体验,而不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这一教学理念真正实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就真正落到了实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解读散文诗的意象,领略其意蕴之美。袁行霈说:“语言是诗歌意象的物质外壳,由语言分析深入一步就是意象的分析。散文诗的艺术不能停留在语言的表层上,它的艺术奥妙,从它的意象上可以得到不少。” 意象是理解诗歌的钥匙,也是理解散文诗的钥匙,具体的形象与情感的融合就形成了散文詩的意象。我们要领悟作者的情感,散文诗中意象的解读是不可少的。例如《浪之歌》的教学。在《浪之歌》中,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浪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接下来,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为了理解海浪这一形象,我们可以从“海浪”这一意象人手,设置如下教学环节:
师:诗中的“我”是谁?
众生:海浪
师:海浪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你们从哪些诗句看出来?
生1:它是海岸的情人,从“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可以看出。
生2:海浪很爱海岸,诗中说:“我拥抱着他”、“我扑到在化脚下”。
生3:还可以从“合为一体”、吟”等词语可以看出。
师:可见海浪是深爱着海岸的。
生4:它还深爱着世间万物。
师:哦?你有什么依据?
生4:“海誓山盟”“爱的祷词歌吟”
师:海浪仅仅是爱海岸吗?
生4:诗中“曾有多少次”那一组排比句就写到他陪美人鱼跳舞、他帮助有情人吐露衷肠、他陪礁石对饮打趣,还托起落水者,为美女丽人偷出海底的珍珠。可见世间万物都是他深爱的对象。
师:你说得太好了!可见海浪是一个热恋者,也是一个守护者。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一形象符合浪的特点吗?
生众:符合的,“海誓山盟”、“爱的祷词歌吟”写的是海浪的声音,“拥抱”是指涨潮海浪扑到岸边,“扑到在他脚下”是指退潮时海浪渐离渐远。
生5:还有,“曾有多少次”排比句引出的事情都是发生在海边,符合海浪这一身份,“跳舞”就是海浪的涌动,“长吁短叹”、“嘻嘻哈哈”就是海浪的声音,“托起……躯体”、“偷出……珍珠”更是海浪最常见的行为。
生6:写海浪声音的还有“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有道理,海浪这一形象首先是作为“浪”的形象,它身上具备了“浪”的各种特点,但同时,诗人还赋予它以“人”的形象,他是一个“热恋者”,也是一个“守护者”。正是兼具“浪”与“人”的特点.“海浪”这一形象才形象生动而又感人至深。至此,学生们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还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海浪对爱情的这种态度,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整堂课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品析散文诗的关键句,解读其情感之美。在这方面,可以从介绍散文诗的作者极其历史背景入手,因为一个文学作品的诞生,都有其特定背景,这个背景包括当时的时代特点、作者生活经历、情感历程以及触发作者写作的特定事件等等,联系这些背景便于立体地理解作品。但若理解只停留在这样的层面,显然还是未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旨趣”。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分析散文诗中的关键句,通过对关键句段的分析,那些事件、那些情节、那些景物中所包含的诗人的情感内核才渐渐显现,诗句折射出来的诗人的内心旨趣才一点一点呈现在读者面前。
结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散文诗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只有实施有效的散文诗鉴赏教学,才能让学生接近散文诗,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进而净化自己的心灵。
参考文献:
[1]丁娜.诗歌的意象分析[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年5月.
[2]蒋登科.散文诗的语言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2 月.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散文诗;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71-01
散文诗作为相对古老的文学样式之一,在语言色调上能够凝聚智慧,表达情感,在描述方式上多是清新、淡雅,笔法会表现得无拘无束、变化莫测,既能清晰地刻画作者内心的微妙情感而又不失悬念,又可以揭示大自然的奥妙魅力,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概观中学语文教材,其中不乏一些新时期的散文诗作品,这些作品思想敏锐、感情深沉、风格多样,可读性强。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鉴赏这些作品的主题、构思、意境和语言,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开拓文学鉴赏的内涵深度,欣赏精美的语言运用范例,并对演练实用性文字的表达实力提供支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散文诗鉴赏呢?对此,笔者从分析散文的特征出发,立足于语文教育理论,借鉴了教育者们在散文教学中的丰富经验,做了如下尝试:
一、散文的个性特征
散文诗以记实抒情为本,以史学为伴,蕴集着散文诗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的多少关注,多少思索,多少探索。在这种种之上,又繁衍出了作者各具特征的情思。中国现代散文诗自五四时期诞生时起,革故鼎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文体特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繁荣的一种文学样式。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个性鲜明,突出自我;题材扩大,意境独特;人性、社会性与自然调和,小中见大;注重真实,情感浓郁;随意自由,不拘一格;语言自然,韵味十足。
二、散文诗的鉴赏教学
传统散文诗教学最大的诟病是以教师的讲解全面代替学生的见解,使所有的学生都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而审美教学主张鉴赏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它既受到作品形象本身的制约,同时又无法规范多种多样的个性感受的突破。这就要求学生是鉴赏的主体,教师需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审美体验,而不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这一教学理念真正实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就真正落到了实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解读散文诗的意象,领略其意蕴之美。袁行霈说:“语言是诗歌意象的物质外壳,由语言分析深入一步就是意象的分析。散文诗的艺术不能停留在语言的表层上,它的艺术奥妙,从它的意象上可以得到不少。” 意象是理解诗歌的钥匙,也是理解散文诗的钥匙,具体的形象与情感的融合就形成了散文詩的意象。我们要领悟作者的情感,散文诗中意象的解读是不可少的。例如《浪之歌》的教学。在《浪之歌》中,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浪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接下来,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为了理解海浪这一形象,我们可以从“海浪”这一意象人手,设置如下教学环节:
师:诗中的“我”是谁?
众生:海浪
师:海浪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你们从哪些诗句看出来?
生1:它是海岸的情人,从“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可以看出。
生2:海浪很爱海岸,诗中说:“我拥抱着他”、“我扑到在化脚下”。
生3:还可以从“合为一体”、吟”等词语可以看出。
师:可见海浪是深爱着海岸的。
生4:它还深爱着世间万物。
师:哦?你有什么依据?
生4:“海誓山盟”“爱的祷词歌吟”
师:海浪仅仅是爱海岸吗?
生4:诗中“曾有多少次”那一组排比句就写到他陪美人鱼跳舞、他帮助有情人吐露衷肠、他陪礁石对饮打趣,还托起落水者,为美女丽人偷出海底的珍珠。可见世间万物都是他深爱的对象。
师:你说得太好了!可见海浪是一个热恋者,也是一个守护者。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一形象符合浪的特点吗?
生众:符合的,“海誓山盟”、“爱的祷词歌吟”写的是海浪的声音,“拥抱”是指涨潮海浪扑到岸边,“扑到在他脚下”是指退潮时海浪渐离渐远。
生5:还有,“曾有多少次”排比句引出的事情都是发生在海边,符合海浪这一身份,“跳舞”就是海浪的涌动,“长吁短叹”、“嘻嘻哈哈”就是海浪的声音,“托起……躯体”、“偷出……珍珠”更是海浪最常见的行为。
生6:写海浪声音的还有“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有道理,海浪这一形象首先是作为“浪”的形象,它身上具备了“浪”的各种特点,但同时,诗人还赋予它以“人”的形象,他是一个“热恋者”,也是一个“守护者”。正是兼具“浪”与“人”的特点.“海浪”这一形象才形象生动而又感人至深。至此,学生们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还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海浪对爱情的这种态度,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整堂课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品析散文诗的关键句,解读其情感之美。在这方面,可以从介绍散文诗的作者极其历史背景入手,因为一个文学作品的诞生,都有其特定背景,这个背景包括当时的时代特点、作者生活经历、情感历程以及触发作者写作的特定事件等等,联系这些背景便于立体地理解作品。但若理解只停留在这样的层面,显然还是未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旨趣”。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分析散文诗中的关键句,通过对关键句段的分析,那些事件、那些情节、那些景物中所包含的诗人的情感内核才渐渐显现,诗句折射出来的诗人的内心旨趣才一点一点呈现在读者面前。
结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散文诗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只有实施有效的散文诗鉴赏教学,才能让学生接近散文诗,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进而净化自己的心灵。
参考文献:
[1]丁娜.诗歌的意象分析[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年5月.
[2]蒋登科.散文诗的语言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