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终身化职业教育是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重视教育保障和激励机制、加强普职沟通、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实施课程开发、职业指导和教育评估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有助于促进终身化职业教育进程。终身化职业教育的发展途径包括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职业生涯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好学校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成人职业教育。
关键词:终身化教育 职业教育 推进机制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0-0123-02
终身化职业教育是统合各种教育和培训的教育模式,它将职业教育体系中职前与职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完整、连续的职业教育统一体。在纵向上,终身化职业教育表现为职业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强调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学校后教育以及老年教育相结合,强调职业教育在组织和内容上的一体化;在横向上,它打破各类教育相互分离的状态,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和渗透,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互补充,学校教育、企业培训及社会教育相互结合。也就是说,终身化职业教育是以一种整体的观点来检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涉及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培训体制内、培训体制外的多种教育与培训形态。终身化职业教育在时间和空间方面贯穿着所有教育阶段和架构,其主要特征是在时间、空间和学习类型上具有相当的灵活性。终身化职业教育理念,不仅对传统的教育与培训观念形成冲击,而且已形成一个新的教育与培训典范,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背景下,探讨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推进机制,对实现我国终身化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终身化职业教育的推进机制
1.1 建立面向人人的教育保障和激励机制[1]
终身化教育趋势使职业教育从针对某些个体和个体的某些阶段,扩展到针对整个社会群体和人的一生,所以说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一种全纳性的教育,其目标群体是开放的。因此必须从社会和个人的不同角度,建立相应的促进机制,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个体的多样化的学习需要。首先要建立全纳性的教育保障机制,持续不断地加大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对全社会开放,并通过奖学金、助学金和贷学金等资助手段,尽量减少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障碍。同时,应特别保障弱势人群的利益,强调对失业者及在劳动力市场中处境不利者加强培训,以改变他们的就业困境和贫困状况。其次,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提高人们参加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根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普遍认为培养职业技能很重要,但愿意在毕业后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却很少,他们普遍希望从事管理等“白领”类的职业,而对技术操作型的劳动岗位表现漠然,这反映出当前社会职业价值观的偏颇。因此,一方面要通过职业观念教育,改变人们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要通过行业准入制度、企业薪酬制度的调整,激励人们重视和参与职业教育,使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1.2 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衔接机制
终身化职业教育要求各种教育类型和模式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衔接关系,相互沟通、相互渗透、取长补短,变终结性的职业教育为终身性的职业教育,从而提高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要建立开放的终身化职业教育体系,应加强体系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其协调一致,沟通无阻。一是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位文凭并行制度,采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建立严格的评价体系等措施,开展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位文凭并行并重的制度,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二是通过采用学分制,实行灵活学制和弹性管理制度,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广泛沟通,实行不同类型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之间的相同学分互认,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学习和就业可以结合起来交替进行等措施,使参加职业教育的人员不仅可以学到实用技术,也有机会考虑继续升学深造,为学习者提供更加顺畅的通道。
1.3 建立多元化主体的办学机制[2]
在教育终身化发展趋势下,职业教育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需要建立地方政府、学校、企业、社区、社会团体以及私人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综合办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范畴大大拓宽,革新的学校职业教育成为其基础,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企业教育成为其中心,发达的社区教育成为其依托。以国家投资为主的职业学校必须与企业及各种相关的社会组织和团体之间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国家应鼓励大、中型企业独立或联合举办职业教育,尤其要调动私营企业的办学积极性,力争使社会力量办学成为终身职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刚刚兴起的社区教育也应成为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社区职业教育有立足社区服务居民、区域服务针对性强等特点,其灵活的办学机制能有效地扩大职业教育对象范围。总之,要积极鼓励和扶持各种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以多种形式广泛吸纳资金,使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1.4 建立学术与技能并重的课程开发机制
偏重基础学科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职业教育面临着与就业脱节的危险,而偏重专业技术忽视基础学科的职业教育则无法促进个体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整合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走综合发展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道路,是各国推进终身化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为顺应这一趋势,首先要明确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旨在培养人们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主要指在各种专业领域中灵活流动的能力,以及保持自我学习愿望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课程目标就不能停留在现存知识的传授和成熟技术的掌握上,而应扩大到培养人的专业发展能力和对变动的职业的适应能力。要通过政策手段,加强政府、教育机构和行业的合作,创立高效、精确的国家职业资格技能标准,并将它有效地整合进职业教育体系中去。对于现实急需或市场前景较为广阔的职业领域,要加强课程与职业领域的结合,使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较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一个综合、完整的课程体系构建之后,要保证教育组织和实施的系统性。将这一课程体系贯彻在学习者的全部学习生涯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使学生既获得较好的职业技术能力,又获得一定的学术理论知识,可以在就业和继续学习两条途径上游刃有余。
1.5 建立面向劳动力市场的职业指导和服务机制
在终身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中,职业指导和服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旨在满足个人、家庭和企业各方面的需求。根据社会经济陕速发展的需要,职业指导和服务要面向社会所有成员,并服务于每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始终。从义务教育阶段起把职业指导作为必修课程,对中小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意识教育,加深学生对未来职业的理解;对职教学生和大学生的工作重点是推行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各种职业状况,增强学生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为寻找工作和转换岗位的成年人提供有关企业的信息资料,以及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相关信息;对有特殊需要的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咨询和再就业培训等。为使职业指导和服务机制能够有效运行,必须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使个人的职业选择、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协调一致。职业指导和服务不仅是教育机构的必然职能之一,而且还应由政府介入,由劳动管理部门、学校和用人单位协同进行,收集就业市场的职业需求信息、不同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数据,预测经济发展对未来各类人才的需求等,在信息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职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1.6 建立基于产业的评估机制[3]
随着终身化职业教育的推进,人们的学习需求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教育培训模式和机会也将更加多元化,人们通过多样的学习形式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和形成的能力、技能,都应当得到公正的评价。长期以来,我国的学习成果与能力评价中,存在着偏重学历资格,轻视职业与技能资格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认证体系,以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使职业资格证书得到普遍的认可。为此,需要建立基于产业的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以产业技能标准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认证的核心,建立一套科学的学习成果和职业能力评价制度,发挥其评价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有效作用。同时,要在各级政府、学校、企业及其他相关的各种社会组织和团体之间建立更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行政支持,建立中介合作,确立行业地位,发挥行业或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培训规范与标准制定、职业技能评价、企业培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行业分类为依据的技能标准应寻求多种技能的结合,适应职业技能综合化的要求,使职业教育并非仅局限于对某一具体职业的能力训练,而是从狭窄的工作准备转变为更广阔、更持久的能力训练,使得学习者能随时实现从教育到职业的无痕衔接,从而为他们终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创造条件。
2 终身化职业教育的发展途径
2.1 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生涯教育[4]
一个人职业发展道路的确定,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学生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最后选择进入职业岗位或者继续升学进行专业学习之前,首先必须熟悉这个世界,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和发展趋势及职业结构、职业门类的变化情况。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职业生涯教育明显缺失,这不仅使得中小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意识,更谈不上职业规划,以至于成人后没有足够的职业选择和适应能力,在定格自己的人生坐标或在遭遇职场挫折时,往往深感困惑。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基础知识教育、个人兴趣爱好、综合素质以及各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人生目标、专业选择、职业规划、就业环境等因素,都是这个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影响因子。因此,有必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通过设立职业指导必修课、开设职业知识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形式,把与职业发展相关的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使学生从小接触到有利于将来从事某种职业的相关内容。如在小学阶段进行职业意识培育,在初中阶段进行职业方向探索,到高中阶段进行职业抉择与实践。在基础教育阶段引入职业技能教育,可使学生能较早地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的性质和内容,培养一定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理想,为学生高中毕业后直接就业提供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基础和求职技巧,也为到大学深造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提供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参考。
2.2 以学生为本的学校职业教育[5]
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教学发展和运行的直接载体,是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学校职业教育运行是否有序、合理和有效,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也关系到职业教育在整个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吸引适龄学生入学,必须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推出新的改革措施,为那些有志于向技能方向发展的年轻人铺设成功之路。首先,要帮助学生提高学术和技能水平。职业教育曾有两种错误办学倾向,一种是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职业教育课程基本上是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浓缩,使得职业教育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另一种则过分强化了职业教育的操作性或工具性特征,认为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对他们的学术能力不必要求。实践已经证明,这两种办学理念都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职业教育有必要致力于教育目标、课程结构、内容、方法形式的系统改革,既要加强教学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要重视学生的学术理论基础培养,使他们能从容应对多变的工作岗位需要。其次,要使职业教育学生向大学阶段学习的过渡变得更为切实可行。目前虽然打通了职业教育内部中、高等教育之间的升学渠道,也开拓了职业高中毕业生上普通高校的途径,但这类学生比例仍然很低,继续深造的学制过长,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为此,我们可借鉴国外经验,通过技术准备课程、副学士学位课程以及远程教育等模式建立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促进整个教育系统一体化。最后,要不断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除对课程的设置、师资的配备等做出明确规定以外,还要建立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本着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的宗旨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使传统的职业教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终身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3 促进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成人职业教育
终身教育理念下,职业教育从过去的一次性教育向贯穿人们整个职业生涯的多次教育转变,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成人职业教育是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职业教育有灵活、开放和市场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加强劳动力培训,改善就业,安定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成人职业教育的办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与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的结合更紧密。成人职业教育主要以提高成人学员现有技能,拓宽已有知识面,为他们更好地胜任工作而进行的继续教育。因此,必须时刻围绕当地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变化,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为办学目标,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侧重培养学习者的应用技术能力,形成职业培训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良性的互动联系。二是成人职业教育的内容、层次和形式更丰富。成人职业教育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需求和地区特色,开展广泛的专业技术教育、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城镇新增劳动力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下岗失业人员转岗培训等,就业观念教育、创业发展教育、从业技能教育和兴业规则教育,缺一不可。三是进一步开发成人职业培训机构,建立健全社区学院、社区职业技能中心等职业培训机构,使其运转更规范,功能更完善,既可以提供有较强就业针对性的短期劳动技能培训,又可开展系统的高级职业教育项目的再训练,并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和服务,可以切实提高学习者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陈晶晶、朱国清.基于职业群模式的美国终身化职业教育实践评析[J].教育与职业.2007(17).
[3] 禹明华.终身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30).
[4] 董珉,向丽,祝文慧.基础教育阶段推行职业生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7(2).
[5] 朱榴芳.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1).
关键词:终身化教育 职业教育 推进机制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0-0123-02
终身化职业教育是统合各种教育和培训的教育模式,它将职业教育体系中职前与职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完整、连续的职业教育统一体。在纵向上,终身化职业教育表现为职业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强调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学校后教育以及老年教育相结合,强调职业教育在组织和内容上的一体化;在横向上,它打破各类教育相互分离的状态,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和渗透,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互补充,学校教育、企业培训及社会教育相互结合。也就是说,终身化职业教育是以一种整体的观点来检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涉及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培训体制内、培训体制外的多种教育与培训形态。终身化职业教育在时间和空间方面贯穿着所有教育阶段和架构,其主要特征是在时间、空间和学习类型上具有相当的灵活性。终身化职业教育理念,不仅对传统的教育与培训观念形成冲击,而且已形成一个新的教育与培训典范,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背景下,探讨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推进机制,对实现我国终身化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终身化职业教育的推进机制
1.1 建立面向人人的教育保障和激励机制[1]
终身化教育趋势使职业教育从针对某些个体和个体的某些阶段,扩展到针对整个社会群体和人的一生,所以说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一种全纳性的教育,其目标群体是开放的。因此必须从社会和个人的不同角度,建立相应的促进机制,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个体的多样化的学习需要。首先要建立全纳性的教育保障机制,持续不断地加大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对全社会开放,并通过奖学金、助学金和贷学金等资助手段,尽量减少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障碍。同时,应特别保障弱势人群的利益,强调对失业者及在劳动力市场中处境不利者加强培训,以改变他们的就业困境和贫困状况。其次,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提高人们参加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根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普遍认为培养职业技能很重要,但愿意在毕业后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却很少,他们普遍希望从事管理等“白领”类的职业,而对技术操作型的劳动岗位表现漠然,这反映出当前社会职业价值观的偏颇。因此,一方面要通过职业观念教育,改变人们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要通过行业准入制度、企业薪酬制度的调整,激励人们重视和参与职业教育,使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1.2 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衔接机制
终身化职业教育要求各种教育类型和模式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衔接关系,相互沟通、相互渗透、取长补短,变终结性的职业教育为终身性的职业教育,从而提高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要建立开放的终身化职业教育体系,应加强体系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其协调一致,沟通无阻。一是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位文凭并行制度,采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建立严格的评价体系等措施,开展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位文凭并行并重的制度,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二是通过采用学分制,实行灵活学制和弹性管理制度,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广泛沟通,实行不同类型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之间的相同学分互认,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学习和就业可以结合起来交替进行等措施,使参加职业教育的人员不仅可以学到实用技术,也有机会考虑继续升学深造,为学习者提供更加顺畅的通道。
1.3 建立多元化主体的办学机制[2]
在教育终身化发展趋势下,职业教育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需要建立地方政府、学校、企业、社区、社会团体以及私人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综合办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范畴大大拓宽,革新的学校职业教育成为其基础,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企业教育成为其中心,发达的社区教育成为其依托。以国家投资为主的职业学校必须与企业及各种相关的社会组织和团体之间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国家应鼓励大、中型企业独立或联合举办职业教育,尤其要调动私营企业的办学积极性,力争使社会力量办学成为终身职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刚刚兴起的社区教育也应成为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社区职业教育有立足社区服务居民、区域服务针对性强等特点,其灵活的办学机制能有效地扩大职业教育对象范围。总之,要积极鼓励和扶持各种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以多种形式广泛吸纳资金,使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1.4 建立学术与技能并重的课程开发机制
偏重基础学科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职业教育面临着与就业脱节的危险,而偏重专业技术忽视基础学科的职业教育则无法促进个体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整合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走综合发展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道路,是各国推进终身化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为顺应这一趋势,首先要明确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旨在培养人们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主要指在各种专业领域中灵活流动的能力,以及保持自我学习愿望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课程目标就不能停留在现存知识的传授和成熟技术的掌握上,而应扩大到培养人的专业发展能力和对变动的职业的适应能力。要通过政策手段,加强政府、教育机构和行业的合作,创立高效、精确的国家职业资格技能标准,并将它有效地整合进职业教育体系中去。对于现实急需或市场前景较为广阔的职业领域,要加强课程与职业领域的结合,使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较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一个综合、完整的课程体系构建之后,要保证教育组织和实施的系统性。将这一课程体系贯彻在学习者的全部学习生涯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使学生既获得较好的职业技术能力,又获得一定的学术理论知识,可以在就业和继续学习两条途径上游刃有余。
1.5 建立面向劳动力市场的职业指导和服务机制
在终身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中,职业指导和服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旨在满足个人、家庭和企业各方面的需求。根据社会经济陕速发展的需要,职业指导和服务要面向社会所有成员,并服务于每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始终。从义务教育阶段起把职业指导作为必修课程,对中小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意识教育,加深学生对未来职业的理解;对职教学生和大学生的工作重点是推行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各种职业状况,增强学生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为寻找工作和转换岗位的成年人提供有关企业的信息资料,以及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相关信息;对有特殊需要的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咨询和再就业培训等。为使职业指导和服务机制能够有效运行,必须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使个人的职业选择、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协调一致。职业指导和服务不仅是教育机构的必然职能之一,而且还应由政府介入,由劳动管理部门、学校和用人单位协同进行,收集就业市场的职业需求信息、不同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数据,预测经济发展对未来各类人才的需求等,在信息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职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1.6 建立基于产业的评估机制[3]
随着终身化职业教育的推进,人们的学习需求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教育培训模式和机会也将更加多元化,人们通过多样的学习形式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和形成的能力、技能,都应当得到公正的评价。长期以来,我国的学习成果与能力评价中,存在着偏重学历资格,轻视职业与技能资格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认证体系,以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使职业资格证书得到普遍的认可。为此,需要建立基于产业的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以产业技能标准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认证的核心,建立一套科学的学习成果和职业能力评价制度,发挥其评价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有效作用。同时,要在各级政府、学校、企业及其他相关的各种社会组织和团体之间建立更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行政支持,建立中介合作,确立行业地位,发挥行业或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培训规范与标准制定、职业技能评价、企业培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行业分类为依据的技能标准应寻求多种技能的结合,适应职业技能综合化的要求,使职业教育并非仅局限于对某一具体职业的能力训练,而是从狭窄的工作准备转变为更广阔、更持久的能力训练,使得学习者能随时实现从教育到职业的无痕衔接,从而为他们终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创造条件。
2 终身化职业教育的发展途径
2.1 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生涯教育[4]
一个人职业发展道路的确定,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学生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最后选择进入职业岗位或者继续升学进行专业学习之前,首先必须熟悉这个世界,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和发展趋势及职业结构、职业门类的变化情况。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职业生涯教育明显缺失,这不仅使得中小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意识,更谈不上职业规划,以至于成人后没有足够的职业选择和适应能力,在定格自己的人生坐标或在遭遇职场挫折时,往往深感困惑。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基础知识教育、个人兴趣爱好、综合素质以及各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人生目标、专业选择、职业规划、就业环境等因素,都是这个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影响因子。因此,有必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通过设立职业指导必修课、开设职业知识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形式,把与职业发展相关的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使学生从小接触到有利于将来从事某种职业的相关内容。如在小学阶段进行职业意识培育,在初中阶段进行职业方向探索,到高中阶段进行职业抉择与实践。在基础教育阶段引入职业技能教育,可使学生能较早地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的性质和内容,培养一定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理想,为学生高中毕业后直接就业提供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基础和求职技巧,也为到大学深造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提供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参考。
2.2 以学生为本的学校职业教育[5]
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教学发展和运行的直接载体,是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学校职业教育运行是否有序、合理和有效,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也关系到职业教育在整个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吸引适龄学生入学,必须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推出新的改革措施,为那些有志于向技能方向发展的年轻人铺设成功之路。首先,要帮助学生提高学术和技能水平。职业教育曾有两种错误办学倾向,一种是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职业教育课程基本上是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浓缩,使得职业教育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另一种则过分强化了职业教育的操作性或工具性特征,认为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对他们的学术能力不必要求。实践已经证明,这两种办学理念都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职业教育有必要致力于教育目标、课程结构、内容、方法形式的系统改革,既要加强教学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要重视学生的学术理论基础培养,使他们能从容应对多变的工作岗位需要。其次,要使职业教育学生向大学阶段学习的过渡变得更为切实可行。目前虽然打通了职业教育内部中、高等教育之间的升学渠道,也开拓了职业高中毕业生上普通高校的途径,但这类学生比例仍然很低,继续深造的学制过长,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为此,我们可借鉴国外经验,通过技术准备课程、副学士学位课程以及远程教育等模式建立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促进整个教育系统一体化。最后,要不断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除对课程的设置、师资的配备等做出明确规定以外,还要建立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本着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的宗旨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使传统的职业教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终身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3 促进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成人职业教育
终身教育理念下,职业教育从过去的一次性教育向贯穿人们整个职业生涯的多次教育转变,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成人职业教育是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职业教育有灵活、开放和市场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加强劳动力培训,改善就业,安定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成人职业教育的办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与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的结合更紧密。成人职业教育主要以提高成人学员现有技能,拓宽已有知识面,为他们更好地胜任工作而进行的继续教育。因此,必须时刻围绕当地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变化,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为办学目标,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侧重培养学习者的应用技术能力,形成职业培训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良性的互动联系。二是成人职业教育的内容、层次和形式更丰富。成人职业教育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需求和地区特色,开展广泛的专业技术教育、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城镇新增劳动力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下岗失业人员转岗培训等,就业观念教育、创业发展教育、从业技能教育和兴业规则教育,缺一不可。三是进一步开发成人职业培训机构,建立健全社区学院、社区职业技能中心等职业培训机构,使其运转更规范,功能更完善,既可以提供有较强就业针对性的短期劳动技能培训,又可开展系统的高级职业教育项目的再训练,并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和服务,可以切实提高学习者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陈晶晶、朱国清.基于职业群模式的美国终身化职业教育实践评析[J].教育与职业.2007(17).
[3] 禹明华.终身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30).
[4] 董珉,向丽,祝文慧.基础教育阶段推行职业生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7(2).
[5] 朱榴芳.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