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生命过程是无常,愿你坦然面对而不慌
《Tears For Children》(中文名《孩子》)是一张汇聚了苏打绿、陈升、顺子、张震岳、林一峰、彭青等10余组两岸三地鼎盛歌手阵容的公益唱片,此张公益唱片将把卖出去的专辑产生的所有收益部分捐入“第一财经”指定的汇添富基金会,用于灾后儿童的心理建设项目和音乐教室的建立。
在唱片筹备的过程中,主创团队全身心投入,所有歌手无条件地为这张收益全部用于灾后儿童心理重建的公益专辑献歌,包括专辑制作者、歌手、宣传者,以及为专辑绘制插画的艺术家及设计师全部都是分文未取。因为一个简单而温暖的目的,在繁忙的工作中,所有艺术工作者集结起来。主创团队无不感受到,在人类所有的情感中,善良是最轻又是最重的一种,因为无私的情感而轻,因为承载着希望而重。
在唱片的制作部分,所有的创作歌手都用最原始和本真的手法进行歌曲的创作和制作,和时下流行唱片不同的是,这张公益合辑摈弃了过于精致的录音和声音后期美化,而正是因为少了人工修饰的匠气,反而多出了更质朴动人的情感。唱片除开本身是一张音乐专辑之外,更邀请三位独立艺术家跨行业参与。唱片内页中附赠了三位独立艺术家分别以“孩子、笑脸、爱”为主题创作的三组美术作品,每张画用一句歌词来诠释与命名。全部美术作品也将在北京、上海、香港、台北举行主题画展,画展义卖全部收入基金会。作为一张公益唱片,在唱片的印刷和包装部分也有心地使用了环保再生纸与无污染的大豆油墨印刷,因为除开爱和关怀之外,环保也是公益的一种。
唱片封面寓意为一滴晕染开来的眼泪,象征着灾难过后,眼泪过后,爱和温暖无处不在。此张唱片也是唱片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两岸三地音乐人、艺术家、设计师,因爱之名,破例聚合。就像专辑中张震岳的歌曲中所唱到的那样:“如果生命过程是无常,愿你坦然面对而不慌”。
★故事需要一个伟大的讲述者
在欧美,《哈利·波特》和《魔戒》一样,有时也被称为儿童文学,但读者和出版社真的很明白,看这些小说的还是大人居多,而英国《泰晤士报》也多次将《哈利·波特》选为“最佳成人读物”。抛开飞天扫把、隐形衣、家养小精灵、摄魂怪等种种魔法外衣,贯穿《哈利·波特》七部小说故事的内容,除了成长、冒险之外,永恒的话题还是充满哲学味道的生与死。如果说第一、二部的故事主要着力点还是友情、合作的话,第三部开始J.K.罗琳就已经通过鹰头马身有翼兽和小天狼星的故事跟读者探讨有关生与死的话题。到了第四部,你大可将其视为一部政治小说,接下来几部小说,有悬疑故事、侦探元素,也有探讨人生价值以及如何面对人生过错等话题。各种成人世界中令人纠结的元素,罗琳都通过魔法世界包装,与读者们交流。正如《泰晤士报》所说的那样,《哈利·波特》的成功,可能最重要的原因是罗琳在故事中将黑暗的方方面面展示得很透彻,童话故事也给了儿童感受恐惧的功能。而这些恐惧的元素,在现实社会中你并不陌生。
从2001年看第一部《哈利·波特》小说、电影到现在,我们看着哈利·波特从被放置在女贞路的婴儿,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青年。我们看着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特森、鲁伯特·格林特,这三位小演员在第一部电影中,讲台词用力到你都担心他们会脸部抽筋,到如今他们成长为体面的英国演员。时间,是最有效的魔法。《哈利·波特》故事终结了,国王十字车站的9又3/4月台不再开启了,通往霍格沃茨的火车停开了,伏地魔死了,哈利、罗恩、赫敏都结婚生子了。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我们麻瓜没从《哈利·波特》故事中学会魔法,但哈利和他的朋友们也给了我们面对生活难关的办法。
假如,有一天,我感觉无人能理解自己的时候,卢娜对哈利·波特说过的那句“如果我是伏地魔,我也会希望你感觉到自己被孤立,因为只有你一个人,就构不成任何威胁”肯定会出现在我脑中。假如,有一天,我对过往的生活恋恋不舍并无力继续前行的时候,我会深深记得邓布利多对哈利所说的那句“记忆虽美好,但人不能沉溺于过去,要找到生活的勇气”。诸如此类,哈利和他的朋友们留给我们读者、观众的这类宝贵印记肯定比死徒手上的印记要深刻得多……
套用“斯内普”艾伦·里克曼写过的一句话来为这个伟大的故事做个结语:《哈利·波特》这个古典的故事需要被传播,不过,故事需要一个伟大的讲述者。谢谢你所做的一切,J.K.罗琳。
(摘自“腾讯网“)
★教育的背后,究竟是谁的终极较量?
2011年,在地球的另一端,一位自称“虎妈”的美国华裔妈妈蔡美儿,因其出版的《虎妈的战歌》一书中严厉的逼子成才的教育方式,掀起了一场“中美教育方法”的论战。就在蔡美儿这本书出版的同一时期,一项涵盖了65个国家,评估15岁左右学生能力的PISA竞赛结果出炉,上海的学龄儿童在阅读、科学和数学方面成绩名列前茅。一个比赛,一个虎妈,这两个事件同时出现,一时间在美国主流社会引起争议,一方面人们对这种所谓中式的严苛的教育方式表示难以想象,不能接受;另一方面却又在怀疑中式教育是否比宽松的美式教育更为优秀呢?同时,在中国国内,当家长们面对孩子繁重的课业压力、就业压力,不断尝试更为自由、宽松、西式的教育方式时,一个带有中国妈妈标签的“虎妈”的出现,引起了更多中国母亲的不满和困惑,究竟我们的教育方式要如何改进?严苛还是宽松?
在虎妈热潮的背后,其实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美两国关于未来竞争力的一番较量。人们不得不回答这样的一些问题,我们更应该看重对既有知识的掌握,还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是通过严格的教育培养孩子的自律,还是通过对他们的赞美,从小培养他们的自信?我们是应该把孩子看作是成年人教育的作品,还是更应该尊重他们对自己人生的选择?我们是应该让孩子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还是让他们习惯于竞争的残酷,从而在未来的成人世界里获得更高的成就和满足感?再或者说,我们是应该培养技术性的劳动力,还是培养未来能够提供崭新价值观的领导者?这些看似矛盾的对立面难道就不可调和,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吗?显然,所有的这些讨论,都早已经超越了家庭教育的范畴,而这场争论,还将会走得更加深远。
(摘自“新浪网杨澜博客”)
《Tears For Children》(中文名《孩子》)是一张汇聚了苏打绿、陈升、顺子、张震岳、林一峰、彭青等10余组两岸三地鼎盛歌手阵容的公益唱片,此张公益唱片将把卖出去的专辑产生的所有收益部分捐入“第一财经”指定的汇添富基金会,用于灾后儿童的心理建设项目和音乐教室的建立。
在唱片筹备的过程中,主创团队全身心投入,所有歌手无条件地为这张收益全部用于灾后儿童心理重建的公益专辑献歌,包括专辑制作者、歌手、宣传者,以及为专辑绘制插画的艺术家及设计师全部都是分文未取。因为一个简单而温暖的目的,在繁忙的工作中,所有艺术工作者集结起来。主创团队无不感受到,在人类所有的情感中,善良是最轻又是最重的一种,因为无私的情感而轻,因为承载着希望而重。
在唱片的制作部分,所有的创作歌手都用最原始和本真的手法进行歌曲的创作和制作,和时下流行唱片不同的是,这张公益合辑摈弃了过于精致的录音和声音后期美化,而正是因为少了人工修饰的匠气,反而多出了更质朴动人的情感。唱片除开本身是一张音乐专辑之外,更邀请三位独立艺术家跨行业参与。唱片内页中附赠了三位独立艺术家分别以“孩子、笑脸、爱”为主题创作的三组美术作品,每张画用一句歌词来诠释与命名。全部美术作品也将在北京、上海、香港、台北举行主题画展,画展义卖全部收入基金会。作为一张公益唱片,在唱片的印刷和包装部分也有心地使用了环保再生纸与无污染的大豆油墨印刷,因为除开爱和关怀之外,环保也是公益的一种。
唱片封面寓意为一滴晕染开来的眼泪,象征着灾难过后,眼泪过后,爱和温暖无处不在。此张唱片也是唱片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两岸三地音乐人、艺术家、设计师,因爱之名,破例聚合。就像专辑中张震岳的歌曲中所唱到的那样:“如果生命过程是无常,愿你坦然面对而不慌”。
★故事需要一个伟大的讲述者
在欧美,《哈利·波特》和《魔戒》一样,有时也被称为儿童文学,但读者和出版社真的很明白,看这些小说的还是大人居多,而英国《泰晤士报》也多次将《哈利·波特》选为“最佳成人读物”。抛开飞天扫把、隐形衣、家养小精灵、摄魂怪等种种魔法外衣,贯穿《哈利·波特》七部小说故事的内容,除了成长、冒险之外,永恒的话题还是充满哲学味道的生与死。如果说第一、二部的故事主要着力点还是友情、合作的话,第三部开始J.K.罗琳就已经通过鹰头马身有翼兽和小天狼星的故事跟读者探讨有关生与死的话题。到了第四部,你大可将其视为一部政治小说,接下来几部小说,有悬疑故事、侦探元素,也有探讨人生价值以及如何面对人生过错等话题。各种成人世界中令人纠结的元素,罗琳都通过魔法世界包装,与读者们交流。正如《泰晤士报》所说的那样,《哈利·波特》的成功,可能最重要的原因是罗琳在故事中将黑暗的方方面面展示得很透彻,童话故事也给了儿童感受恐惧的功能。而这些恐惧的元素,在现实社会中你并不陌生。
从2001年看第一部《哈利·波特》小说、电影到现在,我们看着哈利·波特从被放置在女贞路的婴儿,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青年。我们看着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特森、鲁伯特·格林特,这三位小演员在第一部电影中,讲台词用力到你都担心他们会脸部抽筋,到如今他们成长为体面的英国演员。时间,是最有效的魔法。《哈利·波特》故事终结了,国王十字车站的9又3/4月台不再开启了,通往霍格沃茨的火车停开了,伏地魔死了,哈利、罗恩、赫敏都结婚生子了。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我们麻瓜没从《哈利·波特》故事中学会魔法,但哈利和他的朋友们也给了我们面对生活难关的办法。
假如,有一天,我感觉无人能理解自己的时候,卢娜对哈利·波特说过的那句“如果我是伏地魔,我也会希望你感觉到自己被孤立,因为只有你一个人,就构不成任何威胁”肯定会出现在我脑中。假如,有一天,我对过往的生活恋恋不舍并无力继续前行的时候,我会深深记得邓布利多对哈利所说的那句“记忆虽美好,但人不能沉溺于过去,要找到生活的勇气”。诸如此类,哈利和他的朋友们留给我们读者、观众的这类宝贵印记肯定比死徒手上的印记要深刻得多……
套用“斯内普”艾伦·里克曼写过的一句话来为这个伟大的故事做个结语:《哈利·波特》这个古典的故事需要被传播,不过,故事需要一个伟大的讲述者。谢谢你所做的一切,J.K.罗琳。
(摘自“腾讯网“)
★教育的背后,究竟是谁的终极较量?
2011年,在地球的另一端,一位自称“虎妈”的美国华裔妈妈蔡美儿,因其出版的《虎妈的战歌》一书中严厉的逼子成才的教育方式,掀起了一场“中美教育方法”的论战。就在蔡美儿这本书出版的同一时期,一项涵盖了65个国家,评估15岁左右学生能力的PISA竞赛结果出炉,上海的学龄儿童在阅读、科学和数学方面成绩名列前茅。一个比赛,一个虎妈,这两个事件同时出现,一时间在美国主流社会引起争议,一方面人们对这种所谓中式的严苛的教育方式表示难以想象,不能接受;另一方面却又在怀疑中式教育是否比宽松的美式教育更为优秀呢?同时,在中国国内,当家长们面对孩子繁重的课业压力、就业压力,不断尝试更为自由、宽松、西式的教育方式时,一个带有中国妈妈标签的“虎妈”的出现,引起了更多中国母亲的不满和困惑,究竟我们的教育方式要如何改进?严苛还是宽松?
在虎妈热潮的背后,其实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美两国关于未来竞争力的一番较量。人们不得不回答这样的一些问题,我们更应该看重对既有知识的掌握,还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是通过严格的教育培养孩子的自律,还是通过对他们的赞美,从小培养他们的自信?我们是应该把孩子看作是成年人教育的作品,还是更应该尊重他们对自己人生的选择?我们是应该让孩子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还是让他们习惯于竞争的残酷,从而在未来的成人世界里获得更高的成就和满足感?再或者说,我们是应该培养技术性的劳动力,还是培养未来能够提供崭新价值观的领导者?这些看似矛盾的对立面难道就不可调和,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吗?显然,所有的这些讨论,都早已经超越了家庭教育的范畴,而这场争论,还将会走得更加深远。
(摘自“新浪网杨澜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