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的市场怪象戏说与愚弄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uto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湖郎中的江湖套路并不高明,如果没有某些专业机构及个别媒体的故意苟合,他们的骗术不 难被识破。搅混水的人都知道水是怎么混浊的,面对一个可以 蒙骗的群体,他们揣着明白装糊涂,联手制造着中医保健行业 及其产品市场的污浊……
  
  有人愿打,有人愿挨
  
  大约从十几年前开始,北京一些社区经常会有免费接送中老年人出游参观的车辆出现,那些嘴上如同抹了蜜的工作人员,美言相劝上了年纪的人上车落座,然后将这些老年人拉到郊外的某些地方,美其名曰是免费参观,其实是有针对性的推销保健品。
  “得先把带来的人忽悠晕了,让大家迷信你的产品。说白了就是洗脑。”一位上过当的老年妇女这样说。
  有过类似经历的中老年人都知道,他们被接到那些地方首先是吃饭,席间或餐后,有人就开始讲课,大谈什么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的秘籍。这也应了那句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俗话: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你吃了人家的饭菜,就得听人家忽悠。人家忽悠的目的就是推销保健品。那些保健品大都宣称是中医原料加现代高科技制作而成,产品种类包罗万象,除了食品,再就是各类生活用品。不管是哪类产品,忽悠的台词却是基本一样的,诸如降糖、降血脂、降血压、疏通心脑血管、缓解腰腿痛,连带着还能补钙等等,几乎是包治百病。如此如此,经过人家口若悬河地反复叙说,再加上讲课者对老年疾病后果的恐怖描述,有人就开始跃跃欲试。而一旦同行的老年人中有人打开钱包,从众消费的心理就开始迅速感染,推销者就开始敛钱了。
  据知情者透露,某些保健品可以达到百分之几百的利润。例如,一床号称用纳米技术制造,能治疗老年人风湿病的被子,最高能卖到上万元,最低也能卖到2000元;一种类似于山楂果茶,号称能降糖降血脂的饮料,用袋装牛奶一样的包装装入纸盒,每盒24袋,通常也要卖到上百元。另外一些锅碗瓢盆类的保健型生活用品,卖价均超过市场同类产品的几倍到几十倍,而这些被子、饮料及日常生活用品,其实就是普通商品,有些产品的质量还不如市场上的同类产品。
  如此暴利的产品,之所以能够让一些习惯于省吃俭用的老年人趋之若鹜,显然是迎合了大部分中老年人普遍的心理诉求。
  人到晚年,最渴望的就是没病没灾地多活几年,尤其是中国当代老年人,年轻时经历过许多蹉跎岁月,不少人积劳成疾,眼见得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身体状况却每况愈下,总希望能有什么方式来得到改善。除此之外,推销人昧着良心的忽悠之所以能够引诱这些老年人,也和老年群体自身的文化素质有关。调查发现,那些上当受骗的老年人大多是没受过中等以上的文化教育,他们对中医有着一种特殊情结,却并不知道中医的基本理念,而当模糊不清的中医理念又被罩上现代科技的光环后,他们难以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分析,很容易就被居心叵测的无良商贩洗脑,进而落入圈套。据了解,有些老年人为购买此类保健品花费了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眼看着堆满房间的所谓保健品成了垃圾,又有另一类骗子打着上门收购的幌子,忽悠这些老人支付回购保证金,开始了新一轮的骗术。可见,以虚假保健品为龙头的商业欺诈正在变异……
  北京社区出现过的免费参观车,在各地城市也都先后出现过。说到底,这种技术含量较低的骗术,只能是阶段性操作,很难做得长远。
  事实上,当众多老年人发现自己所购买的保健品并没有任何保健效果后,随之引发的民怨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一系列管理措施有效遏制了此类商业欺诈行为,而消费者自身的觉醒,更是让此类商贩黔驴技穷,开进社区的免费参观车也越来越拉不上座了。
  但是,只要需要养生保健的群体存在,相关的市场需求就必然存在,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
  目前,由于有关养生保健的科学定义并不十分明确,人们对于此类专业知识的认识还很模糊,那些似是而非的保健理念及保健方式便开始大行其道,一些涉嫌商业欺诈性质的嘴脸也开始亮相。
  鼓噪一时的张悟本,该算是以升级换代的欺诈手法进入保健品市场的典型,在张悟本人气最旺时,曾经拥有多少粉丝?这恐怕是一个难以统计的数字。而等到张悟本东窗事发后,细心的人又不难发现,这还是一个有人愿打有人愿挨的市场现象。分析起来,你可以说张悟本及其背后的团队足够奸诈,也可以说被他们蒙骗的消费者足够没头脑,但你必须认识到,帮助张悟本忽悠的不仅仅是张的团队及其策划人,某些媒体的推波助澜也是引诱消费者上当受骗的重要因素。可怕的是,被张悟本忽悠得晕头转向的人已开始向中年群体发展,接下来出现的李悟本或赵悟本们,说不定会拐带上部分中青年消费者入套,这不是危言耸听。
  
  有人煽风,有人点火
  
  在电视里夸夸其谈的张悟本,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显老,而且带有烟酒相。有着这样长相的人给观众讲养生之道,按说不应该被人信服。好比是去中药铺寻医问药,一个鹤发童颜的坐堂大夫肯定会比一个相貌猥琐的郎中更能得到求医者的高看,因为前者的气质似乎已经说明,他能把自己调理成这般,也能将求医者医治得不错。
  当然,这是形而上的以貌取人。
  不能用以貌取人的方式来判断张悟本,假如他出身于中医世家,假如他父亲给国家领导人看过病,假如他本人精通医道并具有行医资格。问题是,他本人及家庭几乎与中医毫无关系,而他的相貌气质也不像是养生之道受益者,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谁在捧他?
  从事后媒体披露的信息得知:张悟本,47岁,1997年从纺织厂下岗,卖过小商品和保健品。其父在家开过私人诊所,称自己会治疗跌打损伤,会按摩、捏骨,并无给国家领导人看病的经历。其本人曾在北师大继续教育学院就读函授大专班,在北京医科大学夜校学习因打架退学,在中研健康之家“坐诊”咨询。后因出版《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书走红,于今年2月在某地方电视台养生栏目开讲,随之名声大振。据悉,张悟本名下的非医疗机构悟本堂,以不把脉,只提供食疗方法的形式规避有关部门的监管,对前来咨询养生良方的人,每人收取2000元的挂号费,而开出来的良方不外乎就是:多吃绿豆,吃生茄子,还要补钙。而悟本堂干脆就设有一个卖钙剂的柜台,不少中老年人都成盒地购买。如此火爆场面维持到今年5月,有媒体对张悟本的经历和学历提出质疑,随后,卫生部否认张悟本为“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悟本堂停业并很快遭到拆除。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张悟本一夜间从下岗职工变成红遍全中国的“权威营养大师”,又一夜间被打回原形,活脱是一场闹剧的丑角。需要反思的是,除了张悟本,那些具备中医资格的人在电视栏目里的夸夸其谈,难道就一定比张悟本靠谱吗?
  不能全盘否定,也不敢全盘肯定。
  一个事实是,不仅是张悟本,某些养生专家也是利用公众对健康养生的盲目推崇和基本知识的缺乏,为本人或相关保健产品做广告。事实上,这些人公开宣扬的似是而非并缺少科学理论支撑的养生之道,可以蒙蔽一般大众,但很难蒙蔽媒体,至少在媒体的引导下,一般观众可以提高对于养生之道的科学认识。可偏偏就有媒体装傻充愣,忽视对节目嘉宾的筛选,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顾社会公德,一味追求收视率,为伪科学提供平台,故意愚弄受众。
  有很多电视节目除了制作团队外,背后还有一个招商团队负责商业运作,这已是公开的秘密。很多文化公司都想方设法地挂靠一个电视栏目,然后再借用电视提案的资源优势与商家谈合作。圈内的规矩是,一些名气不大的嘉宾参与电视台的保健养生节目,一般都要给电视台付费,一期节目的价格一般都在十几万元以上。这钱花得并不亏,因为通过电视很快就会走红,紧接着就会有人为他进行商业包装,通过出书、讲课或销售保健产品等方式,让他很快收回投资并大赚特赚。在这个过程中,电视台、嘉宾、文化公司三方获利,埋单的自然是被迷惑的电视观众以及被他们忽悠的老百姓。
  正是由于有着数目庞大的愚昧群体,才有了愚弄他们的商业欺诈行为。但是,在社会责任、商业道德和人的良知面前,个别媒体的所作所为是在用公共资源欺骗公众。
  有人煽风,有人点火,不少所谓的神医和养生专家就是这样被策划出来的。可悲的是,骗了又如何?被愚弄的消费者已经把钱送给了那些骗子和利用骗子从中牟利的单位或个人,即使骗局败露,当事人身败名裂,被骗走的钱也难以回到被骗者的口袋里。尤其是那些为伪科学提供表演平台,并有意无意推广伪科学的媒体,前前后后已经捧红了多位假名医、假专家,怎么就没见他们给被骗的人有个交代?
  
  有人表演,有人操纵
  
  由张悟本担任台前主演的这场闹剧足足折腾了好几年的时间,如果说这是无良商人、个别媒体及出版单位合作策划的一场商业推广活动,那么,他们所鼓噪出的市场怪象,不应该令有关部门视而不见。更何况,张悟本等人技术含量极低的言行,很容易就会被有关主管部门和卫生机构识破,怎么就没有人及时站出来揭穿他们,反而任由他们肆无忌惮地忽悠大众呢?
  很显然,这其中除了有关部门的不作为,也是个别机构的个别专家为了谋取私利,给张悟本们打掩护、巧包装的结果。
  据业内人士透露,早在2007年,张悟本就找到某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该中心为中医科学院所属的产业部门,说白了,产业部门实际就是该机构的赚钱工具,它的任务就是利用国家级中医科研单位的招牌挣钱。既然有人前来寻求合作赚钱,该中心自然求之不得,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就给了张悟本一个中医科学院的养生食疗专家的头衔。当然,这个头衔不是白给的,其盈利方式就是由张悟本打着中医科学院的旗号到处宣扬他那套所谓的中医养生之道,名为免费讲座,实为推销产品,双方按约定比例分成。
  能言善语的张悟本不仅没有令这家专业机构失望,也让他们看到了中医养生的广阔钱景,某专家认为,如果能借势将中医养生做大,既可获取国家推广中医治病和推广中医药的认可,又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实在是一桩大买卖。于是,在2009年,这位掌握着中国中医科学院大部分产业部门的专家,主力策划了一个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医养生工程启动大会,会上成立了由真专家养生构成的中医养生专家指导委员会,并同时宣布成立了该专业机构名义下经营实体。在这次会议上,张悟本等人再次被确认聘为这家中医科研机构的养生专家,随后,以张悟本为代表的这几位社会人员,就以养生专家的名义上电视、进社区、开讲座、办展览,堂而皇之地推销他们的保健品、药品、器具以及相关书籍。
  一来二去,再加上媒体的炒作,张悟本似乎真就成了中医养生专家,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崇拜至极。为了扩大收益,这家中医科学院又开办了一个健康之家,请张悟本坐诊看病,向前来问诊的百姓每人每次收取2000至5000元每诊次的挂号费,这项暴利收入,也是由张悟本一方与院方按比例分成,双方又都多了一大笔可观的收入。
  不管张悟本懂不懂中医养生,他似乎都不算是欺骗公众,因为他怀揣着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专家聘书,是国家正式的中医研究机构聘任的中医养生专家。然而,这是他花钱买来的专家身份,他用这样身份在社会上到处忽悠,真就让法律无可奈何他吗?
  另一方面,一个明知张悟本不懂中医养生,却不顾公众利益,有偿提供给其专家身份的专业机构,也就这样逍遥法外了吗?
  需要一个法理上的解释,至少有权管理相关专业机构及其行业的相关部门,要让上当受骗者弄个明白。不然的话,不仅消费者的损失无法挽回,中医保健行业乃至中医的形象都要遭受巨大伤害。
  不客气地说,中医的社会形象一直都不太美好,一是因为某些中医从业者喜欢自吹自擂、故作玄虚的陋习,总是让人将信将疑;再有就是以中医为幌子的保健行业混乱不堪,给祖国医学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以张悟本挂靠的这家国家级中医科研机构为例,近十几年来几乎没有推出任何引人注目的科研成果,却热衷于借助中医的深奥以及故意制造出来的中医神秘,上下忽悠,四处揽钱。由于这类机构早已变种为牟利单位,他们收钱后赐封的某些专家,实际上就是推销员,在他们及其推销员们钱袋渐渐鼓起来的同时,使社会各界误以为张悟本之类就是中医的代表,中医就是张悟本这样的大忽悠,给落实党和政府对中医药实行的各项保护及推广政策带来阻碍,令原本就怀疑中医药和中医养生的人更加扩大了话语权。
  中医行里多骗子,这当然是某些社会舆论对中医的误解和偏见,但打着中医旗号,或者挂靠在中医专业机构的行骗者屡屡出现,又不得不令人感到,中医药及中医保健业内的确不太干净。解铃还须系铃人,能够挽回中医药及中医保健业社会形象及市场失地的正是业内人士,因此,有不少业内人士呼吁,有关部门应该按照中医治病求本原则,彻底清理滋生假中医、伪专家的土壤,特别是要对那些恶意包装“神医”和“名家”的专业机构多一点真格的,以促使中医药及中医保健行业继承传统,发挥优势,健康发展,造福于民。
  一个或几个张悟本只能伤害中医,却还毁不了中医,但如果中医药的研究机构、专业媒体帮助张悟本之类的人来忽悠百姓,那传统中医药及中医保健事业的明天会是什么样子呢?
  一个充斥着戏说与愚弄的中医养生市场注定没有未来!
  
  这也应了那句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俗话: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你吃了人家的饭菜,就得听人家忽悠。人家忽悠的目的就是推销保健品。
  据了解,有些老年人为购买此类保健品花费了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眼看着堆满房间的所谓保健品成了垃圾,又有另一类骗子打着上门收购的幌子,忽悠这些老人支付回购保证金,开始了新一轮的骗术。可见,以虚假保健品为龙头的商业欺诈正在变异……
  最可怕的是,被张悟本忽悠得晕头转向的人已开始向中年群体发展,接下来出现的李悟本或赵悟本们,说不定会拐带上部分中青年消费者入套,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那些上当受骗的老年人大多是没受过中等以上的文化教育,他们对中医有着一种特殊情结,却并不知道中医的基本理念。
其他文献
儒雅华贵的古典家具,精致典雅的工笔画屏风,自然随性的茶室,每一处布置无不释放着含蓄柔美的东方气息。设计灵感源自中国传统文化,雍容华贵,古韵悠然。在衷情于传统文化的人们眼中,盛华瑄早已是不可错过的休闲会聚之所。  身处王府井金街腹地,天伦王朝酒店的盛华瑄是京城一处屡获殊荣的中餐厅,主营粤式及潮汕特色美食。除了精心打造的就餐环境之外,20年来餐厅坚持对所有食材及配料精挑细选,对烹饪过程精益求精,令中华
期刊
资讯    中国已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上月,有数据显示中国GDP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此后商务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中国的人均GDP只有3800美元,只相当于日本的1/10,全球排名第105位左右。    编辑解读:我们拿过很多的奥运金牌,在国际舞台上也在不断地赢得“第一”的位置,但有时候看惯了“第一”,人就会自我膨胀。在经济发展这条道路上,时时想着“人均
期刊
炎热夏季“珍丝”相伴  北京商业信息报告显示,二季度北京各大商场桑蚕丝服装销售持续走高,其中珍贝牌桑蚕丝服装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顾客戏称这是一股“珍丝热”。为探究桑蚕丝销售“热”背后的奥秘,笔者专程采访了珍贝公司负责人,了解桑蚕丝服装背后的故事。  早在十多年前,珍贝公司就开始做桑蚕丝服装,那时珍贝在北京仅有几家商场夏季销售桑蚕丝服装。“现在北京百姓夏季买衣服都说珍贝桑蚕丝衣服好,穿着舒服,好多顾
期刊
早在1999年以前,中国互联网的先知们就开始建立B2C网站,致力于在中国推动网络购物。2007年是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B2C实现了92.3%的快速增长,市场规模达到43亿元。2008年比2007年增长72.4%,达80亿元。2009年逼近100亿。2010年,随着百度迫不及待地进入B2C领域,淘宝、当当的杂货店,腾讯和开心网也都在利用自己的平台开设购物性的版块,乐友、红孩子的母婴用品网
期刊
B2C的B是“business”的缩写,意为商家,2是“to”的谐音,C是“customer”的缩写,意为消费者。B2C就是商家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在网上向商家购买商品,就是B2C电子商务模式,这种模式因节约了交易成本,为顾客和商家都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而势不可挡地漫入生活的各个方面。
期刊
1997年的一个午后,阳光遍撒在非洲的原野上,远处天际中的雷雨云团正试图越过金色的山丘。在南非共和国首都比勒陀利亚城北的首都公园火车站上,一群人正在忙碌着。在他们身后,一座复古的维多利亚风格火车站已经初具规模。在这群人中,最显眼的是一个个子瘦高,长相颇像英国查尔斯王子的中年人。他就是世界上最豪华列车之一的“非洲之傲”Rovos Rail的创始人Mr. Johan Vos。     寻梦21年   
期刊
数 字    第一  据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地区波尔多葡萄酒进口数量从2000年近20万升上涨至2009年的1370万升,共翻了68倍。2009年尽管在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大陆地区仍实现7400万欧元交易额,涨幅高达40%,进口量与2008年相比涨幅高达97%。  近日,从上海世博会法国馆揭幕的“波尔多感官之旅”主题展览上获知,今年一季度后,中国已经成为波尔多葡萄酒第
期刊
在美丽的长江上游旭水河畔,有一方神奇的土地,我们勤劳的祖先早在数千年前,就在此开凿出了质醇产丰的天下第一古盐卤井——“大公井”。  经历代开掘,这里渐渐天车林立、灶房遍布、商贾云集,因其所产之盐专贡朝廷,“公井”由此蜕变“贡井”,并与明嘉靖年间兴起的自流井并驾齐驱,至此,“自”、“贡”两井区共同创造了千年盐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辉煌。  在贡井的河街、老街上,有座建筑雄伟的陈家祠堂,这个历经82任
期刊
如何准备一场国际性体育赛事?人才成为一切的先行者。  对于一家临时性机构,深圳大运会执行局在时间紧、工作重、人手少的情况下,让没有任何体育赛事经验的社会招聘员工尽快入局,并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质,成为HR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    深圳大运会执行局的倒计时牌随时显示着这场全球性体育赛事的时间结点,递减的时间提示着每个组织者工作任务的繁重与急迫,而对于绝大部分社会招聘的执行局员工来说,这400余天似乎还
期刊
采访时间:2010年7月 采访地点:北京  采访人:马超田皓  “经济文化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为此搭建桥梁。”    马贝雷(BWANSA MABELE),曾任刚果民主共和国壳牌石油公司经理,刚果民主共和国驻华使馆翻译,2006年参加中非高峰论坛。现任大湟佳商业(北京)有限公司CEO,刚果民主共和国贡古国家庆典(Festival National De Gungu)中国首席代表,北京中环绿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