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份敬畏给自然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ro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访人:廖晓义
   198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硕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国际环境政治专业做访问学者。她于1996年创办了非营利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由于在环保方面的出色成绩,她2000年成为国际环境大奖“苏菲奖”的惟一得主,并被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聘为环保顾问;2001年被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授予“绿色文明大使”称号;被公众评为2001年十大“《中国妇女》时代人物”之一;并获得2001年澳大利亚最高环境奖“班克西亚国际环境奖”;2002年被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聘为环保顾问;2003年被国家绿化委员会授予“绿色向导”称号。
  整个群体的不安与恐惧是变化的契机,是希望所在。
  如果以生命为代价,那GDP增长的意义何在?
  我们呼唤过“德先生”、“赛先生”,今天还应呼唤“和(谐)先生”。
   关注时事焦点,更要对焦点问题多一番思索。
   尽管目前对“SARS病毒是怎么来的?人又是如何被感染上的?”这个问题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有一点不可否认:这次“非典”的流行确实反映了我们在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且,并非杞人忧天的是,这很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于是,我们想到了本刊几年前曾采访过的“绿色向导”廖晓义,想请她谈谈对这场疫情有何感受。
  廖女士是我所采访过的人中非常特别的一个,准确点儿说,对她的采访过程更像是在听一个充满激情的演讲,当然,这种激情中充满了忧虑与焦急,那么真挚的忧虑与焦急。我深深地被她的激情所打动。下面就是廖女士的谈话。
  
  恐惧表现出了对虚幻信仰的怀疑
  
  最近电视上在播一个抗“非典”的公益广告,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比“非典”更可怕的是不安与恐惧。我问我女儿:你有不安和恐惧吗?女儿说:不可能没有。我在想:这种不安与恐惧是否是个真实的状态;有无合理性;有无积极意义,是否蕴藏着某种变化的可能性。
  首先,在“非典”面前,无论穷人富人,无论高低贵贱,大家一律平等:灾难可能降临到任何人的头上。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一种不安甚至恐惧的反应,是非常正常的,是真实的。当然,只有恐惧是不够的,但不能说,恐惧本身是魔鬼。其次,这种不安与恐惧是什么?有无合理性?应当说,不安与恐惧表现出的是对生命的珍惜与重视。更重要的一个意义在于,它表现出了对人类自身过去被夸大了的能力的质疑。多少年来,科技的进步给了人们虚幻的信仰——科技和经济发展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这种虚幻的信仰蒙蔽着人们,无视周围的灾难。现在的恐惧表现出了对过去虚幻信仰的怀疑。难道说这种怀疑没有合理性吗?
  
  最严重的问题并不是我们的生态环境恶化到什么程度,而是我们对这种恶化没感觉
  
  当灾难危及生命的时候,如果没有不安与恐惧,就很难说我们是真实的具有人性和理性的存在。人性首先是一种生命意识。有人性就会有不安;有理性就会对生态伦理和生态恶化的现实进行思索。生活在科技虚幻神话和经济发热状态中的人,用科技发展的迷信代替过去的封建迷信,而这种迷信同样会阉割我们的人性和理性。如果没有人性、没有理性,你既看不到魔鬼的脚印,也听不到天使的声音。其实,尊重科技与迷信科技是两回事,况且,科技发展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很多情况下,灾难就在我们身边,而我们不去看,不去听,不去不安,不去恐惧。我们这些被人称为“环保人”的人常常能听到灾难的敲门声,经常在不安,在恐惧:我们的垃圾哪儿去了?我们的水、食品、建材、土地、河流安全吗?生态的灾难会在哪个点上爆发?生态的链条会在那一环断裂?其实,最严重的问题并非是我们的生态环境恶化到什么程度,而是我们对这种恶化失去知觉。
  应当说,整个群体的不安与恐惧是变化的契机,是希望所在。如果以生命为代价,那么GDP增长的意义何在?我们的价值体系该做怎样的调整甚至是革命?如果我们这样去想,就有防止类似灾难再发生的希望。导致“非典”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对环境不负责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非典”应打破我们的麻木,打破我们对科技和经济的迷信,应改变我们对生态安全不关注的态度。如果没有这种忧患意识,别的什么都谈不上。
  
  怎样将这种不安与恐惧化为一系列的变革,从价值体系到技术体系,到社会机制、再到人的行为的变革?从政府来讲,应将生态安全问题提到和GDP增长一样重要的位置;从公民来讲,要重新认识生命和自然的价值,改变我们的行为,选择与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发展要以人为本,不能将发展理解为是仅仅对物质的无限多拥有。应从教育、技术、管理、政策等多方面来关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将我们的水、空气、垃圾等这些我们并不太在意的问题提到一个生命的高度。应当让生态安全在我们的价值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将生态安全作为我们发展模式的内在部分。
  
  自然也会向我们讨债
  
  然而,我担心的是,灾难过后,人们很快就会忘却。况且“非典”只是一个小小的警告。我呼吁:留一份敬畏给自然!我希望,更多的“环保人”在这样的时候向每个“地球人”传达我们从自然那里得到的信息:有很多灾难已经潜伏在我们身边!欠债要还,这个道理用在人与人之间都明白,但用在人与自然之间,用在生态链中,我们却忘记了。这次就是自然向我们讨债来了,我们舍不得牺牲一定的增长来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舍不得花足够的金钱和时间去搞污水处理、去建立垃圾分类清运回收系统,去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安全。结果呢?花了更多的钱,还赔上那么多条命,谁也不知道下条命是不是轮到自己。杀那么多野生动物,无视其他生命,你人类的生命就能保得住吗?如果以生态环境代价、生命代价来追求GDP的增长,那这种增长也是保不住的。在生态的灾难面前,经济和生命同样的脆弱。这次对经济的影响已经很说明问题了。所以,我们必须学会采取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方式,这才是我们人类能生存下去的前提。
  
  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在诱惑着人们
  
  你问我“为什么人们会很快忘记,为什么不去不安,不去恐惧,为什么没有理性”,这是与社会的整个系统相关的。一旦进入了某个系统,往往会被搅在里面,很难走出来。长时间以来,我们更多地是在考虑如何使经济增长,是在教人们如何消费,太少渠道传递自然的智慧,太少渠道传递“魔鬼的声音”。我们在教育层面、在很多层面都是有缺陷的。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在诱惑人们,似乎这样做就可以达到物质的天堂。从一个民族来讲,的确有她的压力——落后就要挨打,这有历史的原因。然而,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强的发展压力,这是每个中国人都不应忘记的现实。否则,不等别人来打我们,我们自己就变成了自毁家园的生态难民。中国不能追求那种毁灭自然、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进化,而应走一条将自然资本纳入国民经济体系的新工业革命的道路,但前提是要建立在对旧模式的深刻反思之上。
  尽管我们不易抗拒这种诱惑与压力,但并非不可以选择。关键是,我们是不是真正明白心灵的价值、生命的价值、生态的价值、自然资本的价值。我并不是说要将GDP增长从那么高的、那么神圣的位置上拉下来,但我们应该将自然、生命、心理的价值提升上去,这是我们要考虑的根本点。要有价值观的大反思,对人、对生命都要有重新的认识,由此,才能找到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方式。
  我们一直在呼唤“德先生”与“赛先生”(民主与科学),依我说,我们今天还应该呼唤“和先生”(和谐,Harmony)——人与自然的和谐。“赛先生”、“德先生”与“和先生”代表着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支点:经济发展、社会公正和生态保护。重要的是,不要让经济发展抢了“和先生”的地盘。而留住“和先生”的前提是,人要对自然有一份敬,有一份畏,还有,一份爱。
  
  廖女士在电话里谈了一个多小时,我一直被她的情绪感染着,在想着“自然之子”这个称谓。前几天,我曾打电话给两位朋友,向他们问一个相同的问题:你认为这场灾难过后,中国人的卫生习惯、意识会不会有明显改变与提高?一个回答是“不好说”,另一个回答则非常干脆:“不会的,该怎样还怎样。”人们常说,痛定思痛,可如果有人麻木到“没有痛感”的话,可又怎么办呢?
   最后,我想用廖女士参与创作的《地球之歌》中的歌词来结束本文:“我们来到世界上,地球母亲把我们抚养。我们吮吸着母亲的乳汁,却常把母亲遗忘……”▲
  
其他文献
《纽约时报》是去年普利策奖的最大赢家,一直以真实性和权威性为美国民众所信赖,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媒介典范。其刊头所印有的“所有新闻皆适于刊登”(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一直是其引以为豪的新闻品质,意指该报所刊登的新闻都是经过慎重核查的,皆属客观公正的报道。但是,近来的一系列事件却使人们质疑:美国新闻界怎么了?一直为新闻界所追捧的普利策奖怎么了?   提起
期刊
过去的六年中,印度经济增长达到两位数,外汇储备非常雄厚,信息业发展令世人瞩目。但在刚刚结束的大选中,没有从印度经济发展中获得好处的城市贫民和农民却选择了此前沉寂了多年的在野党———国大党。  本次印度大选的结果实在出乎人们预料,而谁将出任这个拥有十亿多人口的南亚大国的新的掌门人,又经历了一番波折。这就使这次本来像是毫无悬念的大选充满了戏剧性。  此次印度大选本来应该在今年10月举行,但是瓦杰帕伊政
期刊
世人说“美国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其实力超群绝伦,美国人自称“美国具有全球利益”。随“全球利益”而来的是全球麻烦。于是美国要以超强实力维护自己的利益。这里的麻烦有两层意思,一指美国在世界各地遇到的麻烦,一指美国的所做所为给当事地区、驻在国造成的磨擦与麻烦。正因为此,美军的这次全球大调整需要认真探讨,因为它并非与我们毫无关系,更何况此次调整的重点在亚太。 ——编者手记      背景篇    
期刊
美国有个战俘博物馆    在美国佐治亚洲的安得森维尔,有一座“安得森维尔国家历史遗址公园”,它是美国国家公园体系中惟一一处纪念美国战俘的场所,1998年,美国在该遗址公园上修建了战俘博物馆,常年开放,供游客参观。  这个博物馆的所在地原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军队建立的战俘营,是南军虐待北方战俘的历史见证。内战时期,南方军队用多种残酷手段对待被俘的同族兄弟。在这座战俘营存在的14个月中,先后有4.5
期刊
他宽怀大度,因为他的一生经历得太多、太多;  他始终处于政治的风口浪尖,却拿得起放得下。  人世间何失何得,  旅途上聚散几多?  尽管步步遭遇欺骗,  我却谁都不怨;  且探摸记忆的锦囊,  且回首往事如烟。  ———阿塔尔·比哈利·瓦杰帕伊  瓦杰帕伊因印度人民党大选失利而于2004年5月13日辞去总理职务,结束了他雄心勃勃的执政生涯。有人说,他“黯然辞职,结束了印度历史上的瓦杰帕伊时代”。是
期刊
今年3月30日,有七个中东欧国家加入北约———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入盟的下一个国家轮到谁?北约的“边界”到底在哪儿?    南高加索和中亚进入布鲁塞尔的视线    一般认为,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和马其顿等东南欧三国有望成为下一批加入北约的国家。另外,在“攻克”了立陶宛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后,北约东扩目标继续锁定同样曾是前苏联加盟共
期刊
在古巴的关塔那摩美军基地,有一个名叫余百康的华裔军人。不管是那里的囚犯还是美军士兵都对他很熟悉,因为他曾经是那里惟一一名会说阿拉伯语的随军牧师,美国军方眼里难得的人才。但今天我们关注他的理由是因为他还是轰动一时的“关塔那摩间谍案”的主角。一个月前,余百康刚刚被悄无声息地宣布无罪。  2003年9月10日,正在关塔那摩基地服役的美国陆军上尉余百康满怀喜悦地登上了探亲回家的飞机,分别了十个月的妻子和四
期刊
在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抗击“非典”的重要时刻,温家宝总理率团出席了4月29日在曼谷召开的中国与东盟关于非典型肺炎的领导人特别会议。最近,本刊记者采访了陪同温总理出访的外交部副部长王毅,他向我们介绍了会议的一些情况。    一系列新纪录    这是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围绕一个特殊的问题,出席的一次特殊的会议。这次出访形成了一系列纪录:新一届中国政府总理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亮相;中国领导人第一次与周边国家领
期刊
艾森豪威尔主义曾使美国与阿拉伯世界关系恶化,小布什主义又将如何?  在美国军事入侵伊拉克前不久,小布什总统在美国企业研究所年度晚餐会上就美国中东政策发表讲话。小布什认为“从摩洛哥到巴林的广大地区,众多的国家正在向政治改革迈出真诚的步伐。伊拉克的新政权将为这个地区其他国家的自由树立一个鲜明和令人鼓舞的榜样”。英国《经济学家》周刊3月1日刊登一篇评论文章,题为“布什主义的问世”,指出布什这篇讲话包含着
期刊
倡导更加理性和宽容的态度  王逸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主编)    在最近有关中口两国关系的讨论中,出现了不少好文章,包括一些比较敏感的观点与十分重要的争鸣。虽然有些不够成熟,但因为真理来自畅所欲言和认真研渎,战略新思路新思想可能就产生于不同学者的探讨、争论中。本着这种精神,我先提儿个问题,抛砖引玉。  (一)现在有这样一种看法,强调要研究“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