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性动词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广泛使用。这些词组对描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中笔者通过选用一些教材中的例子,来谈谈关键性动词的使用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产生的积极作用。
一、 刻画历史人物
关键性动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使用,可以较好地描写历史人物的活动,刻画历史人物的形象。下面从每本必修教材中各选了一个例子来谈谈这方面的作用。
在提到皇帝称号的由来时有这样的描写: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希望由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地传承,永掌政权。这句中关键性的动词有“他把”“合为”“定作”“自称”“希望”“开始”“能够”“传承”“永掌”等。“他把”“定作”可以看出秦始皇在设皇帝称号时的主观性与独断性以及秦始皇心中皇位独尊的思想;“合为”则是表明称号的由来是在三皇和五帝中各取一个字,说明了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的霸气;“自称”“希望”“开始”“能够”“传承”“永掌”这些动词表达了秦始皇希望世代做皇帝的“皇位世袭”思想。这些关键性动词将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紧密的结合,在叙述历史事件的同时表达了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反映了历史人物所处的特殊时代,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秦始皇只有通过创立皇帝制度才能概况他的历史功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秦始皇内心中“皇位独尊”、“皇位世袭”的思想。
在叙述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时教材有这样的描写: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这些描写中包含的关键性动词有:“打着”“引进”“创办”等。“打着”表明洋务派在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力求通过国家的自强来摆脱不利的局面,从而挽救清王朝的统治;透过“引进”,可以看出洋务派在思想上已经认识到西方技术的先进性;“创办”表明洋务派在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还注意自身实践活动,将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这些词语将历史人物与时代背景、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紧密的结合。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洋务派必须选择一条和顽固派不同的方式来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同时也反映了洋务派的局限性,只注重技术的引进,忽视了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在介绍康有为的思想时有这样的叙述:他撰写《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他还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说孔子假托古圣先王尧、舜、禹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这两句描述将康有为著书立说,通过驳斥古代典籍,借用圣人的名义来宣传变法活动给刻画出来。这些描写中包含的关键性动词有:“撰写”“斥为”“宣称”等。“撰写”表明康有为通过著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斥为”表明康有为对正统的经典提出了挑战;“宣称”表明康有为要用孔子是改革的先师,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他的这些活动一方面宣传了变法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他通过这些活动已经走到了时代的前面,成为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领导者。另一方面,反映了康有为等人的妥协性,他们内心还没有完全抛弃封建传统思想。
在上面的三个例子中,通过一组关键性动词词组刻画了历史人物的重要活动。通过人物的活动反映了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历史人物要肩负的历史使命。同时,通过这些词组的刻画也反映了历史人物的时代性与阶级局限性。
二、 升华个人情感
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升华学生的情感,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一项重要内容,关键性动词的使用往往会起到升华学生情感的作用。
教材这样描述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雅典的民主政治有积极影响,也有历史局限性。它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最初基础,“创造”了有利于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环境,这两个关键性的动词点出了雅典民主的积极影响,它是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但是雅典民主“仅限于”一小部分人,这个词组深刻指出了民主的局限性。因此,对待雅典的民主政治应该批判地加以认识。
教材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中提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中国的加入也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中国的企业正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在这些叙述中可以看出中国是主动“加入”世贸组织,“加入”深刻地表明中国主动地融入了世界经济大家庭;“促进”“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建立”表明了入世对中国以及世界的积极影响;“也带来”“适应”表明了入世对中国的挑战,中国自身要主动地迎接挑战,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因此,对待中国的入世我们要持有积极的态度,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大家庭,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教材提到黄宗羲的思想产生的影响有这样的描写: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抨击”表明黄宗羲有着明确的政治主张;“推动作用”一方面表明封建社会已到了后期,封建制度日益腐朽,另一方面,表明黄宗羲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因此,我们说他是当时的一位进步思想家,他的思想在当时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虽然由于时代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他还不能走出“明君加贤臣”的统治模式,但是对他的思想的进步性我们要给予积极的肯定。
通过上面的三个例子可以看出,关键性动词的使用将重要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突显出来,从而升华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情感认识。
三、 明确历史史实
史实的明确性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征。关键性动词的使用对于明确历史史实有着重要的作用。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割”什么、“赔”多少、“开放”哪里、“商定”什么,这些动词将《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很明确地展现出来。
教材对于宋朝以前的“市”有这样的描写: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设市”明确了宋朝以前的“市”是由官府设立的;“用于”表明了“市”的用途;“与”什么“分开”表明“市”有着严格的地域限制;“按时”表明“市”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这些动词将宋朝以前的“市”受到的种种限制刻画出来。
教材中叙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新文化运动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它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发对”,通过这两个词组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展现出来,它“提倡的”是什么,“反对”的又是什么,形成鲜明的对比。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关键性动词的使用,一方面使得历史知识更加的明确与具体,给人的感觉是一目了然,另一方面,这些词及词组的使用还突出了历史史实,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些史实。
四、 把握历史知识
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怕学历史。因为,很多历史知识他们记不住,而关键性动词的使用对于学生更好地去把握历史知识是很有好处的,可以用关键性动词作为暗示,帮助他们记忆和巩固历史知识。
《天津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允许”什么、“增开”哪些地方、“赔款”多少、“通航”的条件是什么,这些词组暗示了《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这些可以帮助学生去记忆历史知识。
教材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有这样的叙述: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恢复”与“加强”叙述改革的一方面内容;“坚持”“扩大”“运用”“刺激”是在描述改革的另一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一系列的词组有利于帮助学生记住历史知识。
教材说伏尔泰的主要思想包括: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猛烈“抨击”的目标是什么、“称”教皇为什么、“号召”人们做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提倡”什么、“认为”什么,这一系列词组深刻表达了伏尔泰的主要思想,这些词组可以提示学生去很好地记住历史知识。
通过一系列关键性动词的暗示,在学习新知识阶段可以帮助学生去记忆历史知识;在知识的巩固阶段可以帮助他们去回忆历史知识。因此,要重视动词在学习历史知识中的作用。
综上,关键性动词的使用会从不同方面对中学历史课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日常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关键性动词的使用,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关键性动词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一、 刻画历史人物
关键性动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使用,可以较好地描写历史人物的活动,刻画历史人物的形象。下面从每本必修教材中各选了一个例子来谈谈这方面的作用。
在提到皇帝称号的由来时有这样的描写: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希望由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地传承,永掌政权。这句中关键性的动词有“他把”“合为”“定作”“自称”“希望”“开始”“能够”“传承”“永掌”等。“他把”“定作”可以看出秦始皇在设皇帝称号时的主观性与独断性以及秦始皇心中皇位独尊的思想;“合为”则是表明称号的由来是在三皇和五帝中各取一个字,说明了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的霸气;“自称”“希望”“开始”“能够”“传承”“永掌”这些动词表达了秦始皇希望世代做皇帝的“皇位世袭”思想。这些关键性动词将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紧密的结合,在叙述历史事件的同时表达了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反映了历史人物所处的特殊时代,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秦始皇只有通过创立皇帝制度才能概况他的历史功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秦始皇内心中“皇位独尊”、“皇位世袭”的思想。
在叙述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时教材有这样的描写: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这些描写中包含的关键性动词有:“打着”“引进”“创办”等。“打着”表明洋务派在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力求通过国家的自强来摆脱不利的局面,从而挽救清王朝的统治;透过“引进”,可以看出洋务派在思想上已经认识到西方技术的先进性;“创办”表明洋务派在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还注意自身实践活动,将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这些词语将历史人物与时代背景、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紧密的结合。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洋务派必须选择一条和顽固派不同的方式来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同时也反映了洋务派的局限性,只注重技术的引进,忽视了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在介绍康有为的思想时有这样的叙述:他撰写《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他还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说孔子假托古圣先王尧、舜、禹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这两句描述将康有为著书立说,通过驳斥古代典籍,借用圣人的名义来宣传变法活动给刻画出来。这些描写中包含的关键性动词有:“撰写”“斥为”“宣称”等。“撰写”表明康有为通过著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斥为”表明康有为对正统的经典提出了挑战;“宣称”表明康有为要用孔子是改革的先师,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他的这些活动一方面宣传了变法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他通过这些活动已经走到了时代的前面,成为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领导者。另一方面,反映了康有为等人的妥协性,他们内心还没有完全抛弃封建传统思想。
在上面的三个例子中,通过一组关键性动词词组刻画了历史人物的重要活动。通过人物的活动反映了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历史人物要肩负的历史使命。同时,通过这些词组的刻画也反映了历史人物的时代性与阶级局限性。
二、 升华个人情感
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升华学生的情感,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一项重要内容,关键性动词的使用往往会起到升华学生情感的作用。
教材这样描述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雅典的民主政治有积极影响,也有历史局限性。它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最初基础,“创造”了有利于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环境,这两个关键性的动词点出了雅典民主的积极影响,它是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但是雅典民主“仅限于”一小部分人,这个词组深刻指出了民主的局限性。因此,对待雅典的民主政治应该批判地加以认识。
教材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中提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中国的加入也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中国的企业正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在这些叙述中可以看出中国是主动“加入”世贸组织,“加入”深刻地表明中国主动地融入了世界经济大家庭;“促进”“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建立”表明了入世对中国以及世界的积极影响;“也带来”“适应”表明了入世对中国的挑战,中国自身要主动地迎接挑战,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因此,对待中国的入世我们要持有积极的态度,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大家庭,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教材提到黄宗羲的思想产生的影响有这样的描写: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抨击”表明黄宗羲有着明确的政治主张;“推动作用”一方面表明封建社会已到了后期,封建制度日益腐朽,另一方面,表明黄宗羲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因此,我们说他是当时的一位进步思想家,他的思想在当时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虽然由于时代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他还不能走出“明君加贤臣”的统治模式,但是对他的思想的进步性我们要给予积极的肯定。
通过上面的三个例子可以看出,关键性动词的使用将重要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突显出来,从而升华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情感认识。
三、 明确历史史实
史实的明确性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征。关键性动词的使用对于明确历史史实有着重要的作用。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割”什么、“赔”多少、“开放”哪里、“商定”什么,这些动词将《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很明确地展现出来。
教材对于宋朝以前的“市”有这样的描写: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设市”明确了宋朝以前的“市”是由官府设立的;“用于”表明了“市”的用途;“与”什么“分开”表明“市”有着严格的地域限制;“按时”表明“市”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这些动词将宋朝以前的“市”受到的种种限制刻画出来。
教材中叙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新文化运动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它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发对”,通过这两个词组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展现出来,它“提倡的”是什么,“反对”的又是什么,形成鲜明的对比。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关键性动词的使用,一方面使得历史知识更加的明确与具体,给人的感觉是一目了然,另一方面,这些词及词组的使用还突出了历史史实,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些史实。
四、 把握历史知识
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怕学历史。因为,很多历史知识他们记不住,而关键性动词的使用对于学生更好地去把握历史知识是很有好处的,可以用关键性动词作为暗示,帮助他们记忆和巩固历史知识。
《天津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允许”什么、“增开”哪些地方、“赔款”多少、“通航”的条件是什么,这些词组暗示了《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这些可以帮助学生去记忆历史知识。
教材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有这样的叙述: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恢复”与“加强”叙述改革的一方面内容;“坚持”“扩大”“运用”“刺激”是在描述改革的另一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一系列的词组有利于帮助学生记住历史知识。
教材说伏尔泰的主要思想包括: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猛烈“抨击”的目标是什么、“称”教皇为什么、“号召”人们做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提倡”什么、“认为”什么,这一系列词组深刻表达了伏尔泰的主要思想,这些词组可以提示学生去很好地记住历史知识。
通过一系列关键性动词的暗示,在学习新知识阶段可以帮助学生去记忆历史知识;在知识的巩固阶段可以帮助他们去回忆历史知识。因此,要重视动词在学习历史知识中的作用。
综上,关键性动词的使用会从不同方面对中学历史课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日常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关键性动词的使用,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关键性动词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