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两岸关系决定了大陆和台湾的相互关注与重视,媒体如何呈现决定了两岸民众彼此的认知。分析《联合报》与《自由时报》对于2013年大陆“两会”的文字报道发现:两报政治立场不同导致在对待大陆议题的意见偏向上呈现出较大差异;进而在新闻采写业务上,也体现了不同的路径,《联合报》更注重信息的全面和均衡,《自由时报》则偏向于局部、片面信息的扩大,以及意见信息的表达。
【关键词】《联合报》 《自由时报》 文本分析
一、研究主题
笔者在台湾交换学习期间,随着与台湾人的交流越多,越发现他们对大陆的了解少之又少,甚而对大陆有些敌意,其中也不乏偏见。可是,那些充满偏见和敌意的人,或许根本没有去过大陆。那么,他们的偏见和敌意从何而来?在缺乏直接接触和交流的渠道时,媒介构建了台湾人对大陆的想象。媒介如何呈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众的认知。
《联合报》被认为是比较亲近大陆而且“反台独”的泛蓝阵营,《自由时报》则属于较接近台湾本土路线的泛绿阵营。选择两报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把这种差异化进行细化,而不仅仅停留在对正面或者负面的报道立场的笼统分析上;比较差异的同时希冀找寻他们的共性,以此观照整个台湾媒体对大陆的关注重点。
选择2013年大陆“两会”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兼顾到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以及研究紧跟现象的同步性;二是2013年大陆“两会”恰逢人事换届,除了大陆媒体,台湾媒体也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三是对大陆“两会”的报道对于观察报纸的报道偏向更具意义和价值。
在对报纸报道内容分析的研究设计中,议程设置理论与媒介框架理论是最为研究者熟悉的。议程设置,强调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的相关性。媒介框架,被认为是对社会现实进行诠释的参考架构。议程设置理论的中心是社会公众是怎样形成舆论的,新闻媒介对形成公众意见施加的影响就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而框架理论在于意义的建构,这进一步涉及到影响新闻建构的各种关系,包括新闻媒体、消息来源或社会情境对新闻建构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互动等。本研究考察媒体是如何对新闻进行建构的。
二、研究发现
2013年大陆“两会”的召开时间从3月3日至3月17日,故以《联合报》与《自由时报》从3月4日至3月18日关于此议题的文字报道为案例,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文本分析,比较发现两报的异同。
借助Nvivo质性数据软件,在对两报15天的文字报道进行收集整理并比较分析后,得到了如下结果。
1、报道数量及来源
从报道数量上看,《联合报》71篇,明显高于《自由时报》16篇。同时,《联合报》设置两岸新闻版,专门开辟“两会特别报道专栏”,进行了连续不间断的报道。从报道来源上看,在《联合报》71篇报道中,由报社记者采写的稿件达到了51篇,比例高达71.83%。《自由时报》16篇报道中,只有3篇是由报社记者采写,比例仅有18.75%。其他新闻则为转载报道。根据文中交代报道来源,两报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联合报》多转载大陆媒体的报道,涵盖了新华社、中新社,以及成都晚报、羊城晚报等地方媒体;《自由时报》则多引用非大陆媒体的报道,包括香港、台湾以及境外媒体,有中央社、香港信报以及华尔街日报等。
2、报道议题
报道议题是围绕2013年大陆“两会”展开,主要包括会议报告和记者问答。恰逢“两会”换届,人事变动也成为了台湾媒体的关注重点。有趣的是,两报对涉及到人事变动的选举投票结果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
例如,3月15日《联合报》提到了“在发出的两千九百六十三票里,习近平的有效票两千九百五十六票,赞成两千九百五十二票,一张反对、三张弃权,当选中共国家主席,并以两千五百九十九票赞成当选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同日,《自由时报》不仅报道投票数据,而且进一步进行了纵向比较:“习近平在这次选举中,以二九五二支持票、99.86%的得票率当选,虽有一票反对、三票弃权,但已是历来国家主席在人大选举中的最高票,超越先前胡锦涛的七票反对加弃权票,及江泽民的六十票弃权加反对票,也超过毛泽东在一九四九年首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时,在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五百七十六名代表中只跑一票的99.83%得票率。”
此外,国防预算(军费)也是《联合报》和《自由时报》共同的关注焦点。不同的是,《联合报》还会注意到会议之外的花絮和趣闻。
3、报道方式
除了常规的消息类报道外,预测性报道、解读性报道以及评论类报道成为了两报主要的报道方式。例如《自由时报》3月17日的《传张志军掌国台办 陈德铭接海协会》,《联合报》3月11日《末任铁道部长:未来票价依市场》:“另有大陆网友发微博称,传盛光祖是盛宣怀的曾孙。盛宣怀是清朝最后一任邮传部大臣,也掌管铁路事务;而盛光祖是大陆最后一任铁道部长,是历史重演,结束铁路历史的百年轮回。但数据显示,盛宣怀是江苏常州武进人,盛光祖是江苏江宁人,两地虽相近,无数据显示是其曾孙。”网友猜测登上报纸版面。
比较来看,《联合报》擅长于解读性报道,《自由时报》更热衷评论类报道。《联合报》3月9日《反扑不断 大陆大部制改革缩水》表达了对大陆机构改革的担忧和质疑,不仅进行了历史梳理,而且引用了两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话语来解释改革遇阻的困难和干扰。《自由时报》的评论类报道喜欢邀请台湾的学者专家官员对新闻事件作出解读。这类报道形式,新闻事实本身让位于意见和立场。例如3月15日《习近平接班绿:中国面临革命浪潮》分别采访了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高辉以及民进党中国事务部主任洪财隆,每个段落基本上以“洪财隆指出”“高辉认为”“洪财隆分析”“洪财隆说”这样的短句开头,充分展示了被采访人的态度。这类报道形式不同于一般以人物为中心的人物专访,它是针对某一事件或话题而展开,意见性信息多于事实性信息,因而被归类为评论类报道,这是《自由时报》相比于《联合报》更突出的一个特点。 4、报道取径
报道取径表现为报纸对新闻处理的某种偏向或者趋势。报道取径不仅微观、具体,而且更加不受条框限制,是在进行质性研究中逐渐浮现出来的。
大陆“两会”新闻,与台湾有什么关系,跟台湾民众有什么关系?这就牵涉到媒体如何处理新闻的策略上。新闻在地化,是两报共同的选择,即选取与台湾相关的话题进行突出和强调,如果不相关或者少相关则不予呈现或者少呈现。同属新闻在地化,两报也呈现了不同的处理方式。《联合报》从事实本身去寻求台湾元素,《自由时报》从事实出发,寻求台湾人对这一事实的看法。
比较突出的例子是关于前世界银行副总裁林毅夫的报道。林毅夫生于台湾,在两岸关系相对紧张的1979年从金门到大陆,后成为政协委员参加两会。正是这一特殊经历,台湾媒体也给予了高度关注。《联合报》的两篇报道《林毅夫:台输韩 未善用陆市场》和《林:年纪越大越想回台湾》,一围绕他对两岸经济及台湾发展的看法,二落脚在他自身对台湾的思乡之情,并链接了陆委会发言人的态度。《自由时报》的《林毅夫想返台 高华柱:回来就抓起来》把重点放在了国防部长、国防部军事发言人以及陆委会发言人对林毅夫想回台湾诉求的回应上。
5、报道偏向
根据已有研究,报道偏向通常被划分为正面、负面以及中性三个维度。本文选取了两报三组针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来具体考察两报在报道偏向上的差异性。
(1)针对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单从标题就可见报纸的选择性。《联合报》3月6日的相关报道包括《大陆维稳预算 连3年高出军费》《另类送温家宝· 大陆爆过户潮》《对台工作 巩固深化和平基础》《经济保7.5 “未来成长不搀水”》,分别从不同的面向切入较为全面地呈现了政府报告的内容。《自由时报》只有一篇报道,题目为“温家宝:中国经济社会存在矛盾、腐败”。报纸的选择性立场由此可见。
(2)新总理李克强答记者问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联合报》不仅增开版面,而且有4篇不同角度的报道,信息详略得当、各有侧重,还原了李克强答记者问的整体情况。与此形成对比,《自由时报》只有一篇报道《中国总理李克强:大陆和台湾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陆委会驳:台湾是我们的家园》。不仅立场和态度一目了然,而且只选取了台湾问题作为重点。
(3)人大主席习近平在人大闭幕发表讲话,《联合报》与《自由时报》对此进行报道,前者的标题为:习近平描绘中国梦。后者的标题为:人大演讲 习近平大谈强军美国梦。从报道内容来看,《联合报》使用了比较没有偏向的“描绘”一词,还原了习近平谈到的实现中国梦的路径。《自由时报》突出了报纸认为的重点,即强军中国梦,并在文中引用分析家的论断指出习近平所谓的“中国梦”其实就是“强军梦”。
三、研究结论
同一条新闻,在不同的报纸却呈现出不同的报道面貌和报道偏向,在台湾的媒介呈现中体现得尤为充分。习惯于接触《联合报》和热衷于阅读《自由时报》的读者在构建大陆的认知框架时显然会发生明显的差异。对于2013年大陆“两会”报道,《联合报》与《自由时报》作为台湾媒体,存在着一些共性,既对大陆议题进行新闻在地化处理,又注重台湾本土的意见表达和反馈。在共性之下,差异性也十分明显,《联合报》不仅在报道数量上多于《自由时报》,而且在信息全面性上也强于《自由时报》。从报道方式、报道取径以及报道偏向上来看:《联合报》是“亲”大陆的,或者说比较愿意客观全面展现大陆的;《自由时报》是“远”大陆的,展示大陆多为比较负面的信息。这样的差别与两报的政治立场是一脉相承的;也正是在这样的立场指导下,两报才会在采写编评等一系列新闻业务中有所侧重和不同。□
【本文为在台湾交通大学进行交换学习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张蓉、戴舒婷、宋轶文,《总编在新闻产制中的角色扮演——以台湾〈联合报〉为例》,《今传媒》,2011(3)
②赖香吟,《解读“九九新公民运动”在凯达格兰大道的新闻照片——以〈联合报〉与〈自由时报〉为例》,台湾交通大学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
③黄怡嘉,《台湾和大陆报纸对于“倒扁静坐”新闻的报道框架比较》,台湾政治大学新闻所
④邓丽萍,《谁来主导媒介议题?——探讨八卦杂志与主流报纸之间的议题传散》,台湾政治大学新闻所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关键词】《联合报》 《自由时报》 文本分析
一、研究主题
笔者在台湾交换学习期间,随着与台湾人的交流越多,越发现他们对大陆的了解少之又少,甚而对大陆有些敌意,其中也不乏偏见。可是,那些充满偏见和敌意的人,或许根本没有去过大陆。那么,他们的偏见和敌意从何而来?在缺乏直接接触和交流的渠道时,媒介构建了台湾人对大陆的想象。媒介如何呈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众的认知。
《联合报》被认为是比较亲近大陆而且“反台独”的泛蓝阵营,《自由时报》则属于较接近台湾本土路线的泛绿阵营。选择两报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把这种差异化进行细化,而不仅仅停留在对正面或者负面的报道立场的笼统分析上;比较差异的同时希冀找寻他们的共性,以此观照整个台湾媒体对大陆的关注重点。
选择2013年大陆“两会”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兼顾到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以及研究紧跟现象的同步性;二是2013年大陆“两会”恰逢人事换届,除了大陆媒体,台湾媒体也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三是对大陆“两会”的报道对于观察报纸的报道偏向更具意义和价值。
在对报纸报道内容分析的研究设计中,议程设置理论与媒介框架理论是最为研究者熟悉的。议程设置,强调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的相关性。媒介框架,被认为是对社会现实进行诠释的参考架构。议程设置理论的中心是社会公众是怎样形成舆论的,新闻媒介对形成公众意见施加的影响就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而框架理论在于意义的建构,这进一步涉及到影响新闻建构的各种关系,包括新闻媒体、消息来源或社会情境对新闻建构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互动等。本研究考察媒体是如何对新闻进行建构的。
二、研究发现
2013年大陆“两会”的召开时间从3月3日至3月17日,故以《联合报》与《自由时报》从3月4日至3月18日关于此议题的文字报道为案例,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文本分析,比较发现两报的异同。
借助Nvivo质性数据软件,在对两报15天的文字报道进行收集整理并比较分析后,得到了如下结果。
1、报道数量及来源
从报道数量上看,《联合报》71篇,明显高于《自由时报》16篇。同时,《联合报》设置两岸新闻版,专门开辟“两会特别报道专栏”,进行了连续不间断的报道。从报道来源上看,在《联合报》71篇报道中,由报社记者采写的稿件达到了51篇,比例高达71.83%。《自由时报》16篇报道中,只有3篇是由报社记者采写,比例仅有18.75%。其他新闻则为转载报道。根据文中交代报道来源,两报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联合报》多转载大陆媒体的报道,涵盖了新华社、中新社,以及成都晚报、羊城晚报等地方媒体;《自由时报》则多引用非大陆媒体的报道,包括香港、台湾以及境外媒体,有中央社、香港信报以及华尔街日报等。
2、报道议题
报道议题是围绕2013年大陆“两会”展开,主要包括会议报告和记者问答。恰逢“两会”换届,人事变动也成为了台湾媒体的关注重点。有趣的是,两报对涉及到人事变动的选举投票结果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
例如,3月15日《联合报》提到了“在发出的两千九百六十三票里,习近平的有效票两千九百五十六票,赞成两千九百五十二票,一张反对、三张弃权,当选中共国家主席,并以两千五百九十九票赞成当选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同日,《自由时报》不仅报道投票数据,而且进一步进行了纵向比较:“习近平在这次选举中,以二九五二支持票、99.86%的得票率当选,虽有一票反对、三票弃权,但已是历来国家主席在人大选举中的最高票,超越先前胡锦涛的七票反对加弃权票,及江泽民的六十票弃权加反对票,也超过毛泽东在一九四九年首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时,在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五百七十六名代表中只跑一票的99.83%得票率。”
此外,国防预算(军费)也是《联合报》和《自由时报》共同的关注焦点。不同的是,《联合报》还会注意到会议之外的花絮和趣闻。
3、报道方式
除了常规的消息类报道外,预测性报道、解读性报道以及评论类报道成为了两报主要的报道方式。例如《自由时报》3月17日的《传张志军掌国台办 陈德铭接海协会》,《联合报》3月11日《末任铁道部长:未来票价依市场》:“另有大陆网友发微博称,传盛光祖是盛宣怀的曾孙。盛宣怀是清朝最后一任邮传部大臣,也掌管铁路事务;而盛光祖是大陆最后一任铁道部长,是历史重演,结束铁路历史的百年轮回。但数据显示,盛宣怀是江苏常州武进人,盛光祖是江苏江宁人,两地虽相近,无数据显示是其曾孙。”网友猜测登上报纸版面。
比较来看,《联合报》擅长于解读性报道,《自由时报》更热衷评论类报道。《联合报》3月9日《反扑不断 大陆大部制改革缩水》表达了对大陆机构改革的担忧和质疑,不仅进行了历史梳理,而且引用了两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话语来解释改革遇阻的困难和干扰。《自由时报》的评论类报道喜欢邀请台湾的学者专家官员对新闻事件作出解读。这类报道形式,新闻事实本身让位于意见和立场。例如3月15日《习近平接班绿:中国面临革命浪潮》分别采访了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高辉以及民进党中国事务部主任洪财隆,每个段落基本上以“洪财隆指出”“高辉认为”“洪财隆分析”“洪财隆说”这样的短句开头,充分展示了被采访人的态度。这类报道形式不同于一般以人物为中心的人物专访,它是针对某一事件或话题而展开,意见性信息多于事实性信息,因而被归类为评论类报道,这是《自由时报》相比于《联合报》更突出的一个特点。 4、报道取径
报道取径表现为报纸对新闻处理的某种偏向或者趋势。报道取径不仅微观、具体,而且更加不受条框限制,是在进行质性研究中逐渐浮现出来的。
大陆“两会”新闻,与台湾有什么关系,跟台湾民众有什么关系?这就牵涉到媒体如何处理新闻的策略上。新闻在地化,是两报共同的选择,即选取与台湾相关的话题进行突出和强调,如果不相关或者少相关则不予呈现或者少呈现。同属新闻在地化,两报也呈现了不同的处理方式。《联合报》从事实本身去寻求台湾元素,《自由时报》从事实出发,寻求台湾人对这一事实的看法。
比较突出的例子是关于前世界银行副总裁林毅夫的报道。林毅夫生于台湾,在两岸关系相对紧张的1979年从金门到大陆,后成为政协委员参加两会。正是这一特殊经历,台湾媒体也给予了高度关注。《联合报》的两篇报道《林毅夫:台输韩 未善用陆市场》和《林:年纪越大越想回台湾》,一围绕他对两岸经济及台湾发展的看法,二落脚在他自身对台湾的思乡之情,并链接了陆委会发言人的态度。《自由时报》的《林毅夫想返台 高华柱:回来就抓起来》把重点放在了国防部长、国防部军事发言人以及陆委会发言人对林毅夫想回台湾诉求的回应上。
5、报道偏向
根据已有研究,报道偏向通常被划分为正面、负面以及中性三个维度。本文选取了两报三组针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来具体考察两报在报道偏向上的差异性。
(1)针对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单从标题就可见报纸的选择性。《联合报》3月6日的相关报道包括《大陆维稳预算 连3年高出军费》《另类送温家宝· 大陆爆过户潮》《对台工作 巩固深化和平基础》《经济保7.5 “未来成长不搀水”》,分别从不同的面向切入较为全面地呈现了政府报告的内容。《自由时报》只有一篇报道,题目为“温家宝:中国经济社会存在矛盾、腐败”。报纸的选择性立场由此可见。
(2)新总理李克强答记者问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联合报》不仅增开版面,而且有4篇不同角度的报道,信息详略得当、各有侧重,还原了李克强答记者问的整体情况。与此形成对比,《自由时报》只有一篇报道《中国总理李克强:大陆和台湾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陆委会驳:台湾是我们的家园》。不仅立场和态度一目了然,而且只选取了台湾问题作为重点。
(3)人大主席习近平在人大闭幕发表讲话,《联合报》与《自由时报》对此进行报道,前者的标题为:习近平描绘中国梦。后者的标题为:人大演讲 习近平大谈强军美国梦。从报道内容来看,《联合报》使用了比较没有偏向的“描绘”一词,还原了习近平谈到的实现中国梦的路径。《自由时报》突出了报纸认为的重点,即强军中国梦,并在文中引用分析家的论断指出习近平所谓的“中国梦”其实就是“强军梦”。
三、研究结论
同一条新闻,在不同的报纸却呈现出不同的报道面貌和报道偏向,在台湾的媒介呈现中体现得尤为充分。习惯于接触《联合报》和热衷于阅读《自由时报》的读者在构建大陆的认知框架时显然会发生明显的差异。对于2013年大陆“两会”报道,《联合报》与《自由时报》作为台湾媒体,存在着一些共性,既对大陆议题进行新闻在地化处理,又注重台湾本土的意见表达和反馈。在共性之下,差异性也十分明显,《联合报》不仅在报道数量上多于《自由时报》,而且在信息全面性上也强于《自由时报》。从报道方式、报道取径以及报道偏向上来看:《联合报》是“亲”大陆的,或者说比较愿意客观全面展现大陆的;《自由时报》是“远”大陆的,展示大陆多为比较负面的信息。这样的差别与两报的政治立场是一脉相承的;也正是在这样的立场指导下,两报才会在采写编评等一系列新闻业务中有所侧重和不同。□
【本文为在台湾交通大学进行交换学习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张蓉、戴舒婷、宋轶文,《总编在新闻产制中的角色扮演——以台湾〈联合报〉为例》,《今传媒》,2011(3)
②赖香吟,《解读“九九新公民运动”在凯达格兰大道的新闻照片——以〈联合报〉与〈自由时报〉为例》,台湾交通大学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
③黄怡嘉,《台湾和大陆报纸对于“倒扁静坐”新闻的报道框架比较》,台湾政治大学新闻所
④邓丽萍,《谁来主导媒介议题?——探讨八卦杂志与主流报纸之间的议题传散》,台湾政治大学新闻所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