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教师行动研究与教学反思

来源 :中国当代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o_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课题的提出
  行动研究的不同理论背景使得行动研究有了许多模式,由于每一种模式理论上的假设不同,关注的问题也就不同,在实施行动研究的步骤上也有一些差异,但在基本操作方面却是一致的。它遵循着一个问题研究的程序,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基本阶段。
  行动研究是以课例为载体,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的模式,图例如下:
  它包括教师的三个关注: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原行为阶段;关注新理念之下课例的新设计阶段;关注学生获得新行为阶段。连接这三个关注的是两次有专业引领的合作反思:反思已有行为与先进理念、先进经验的差距、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反思理想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移。
  2 行动研究案例分析
  案例:当差距产生之后
  一个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同时兼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班的教学任务是常见的,并且在教学中也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同样的教学、同样的教师,这些班的成绩就是不一样,有的班成绩好,有的班成绩差。作为教师,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差距在哪,为什么会有差距?我在教学中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上学期期末杭州市统考中,所教的两个平行班成绩差距很大。为什么分班成绩几乎是同样的两个班,我同样地教学,却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十一班如我期望的,成绩越来越好,而十三班却让我感到自己的教学是一种失败。当时我想:“我是不是需要改变或调整十三班的教学改革,或者说在十三班的教学改革我是否需要放一放?”。改革是一项尝试性的工作,谁也不能保证它完全成功。当我在教学中碰到困难的时候,最初的感觉是要停下来,而不是换一种方式,或换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在我与其他老师合作进行的研究中,我对这个问题尤其关心,用着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这与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角色是分不开的。行动研究之所以能在中小学教师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在于行动研究是一种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是行动研究的生命力之所在。,
  于是,我设想了多种可能的原因。也许两个班的基础确实不一样,分数有时不能反映真实性的情况;也许两个班的班主任对化学科的态度不同。开始我老抱怨十三班的班主任不配合,其实我不能判断,或者至少从我收集的资料来看,并不能证明这一点。我反思了曾经与十三班班主任的一段对话:
  我:这次考试,你们班平均成绩又比十一班低了4分多。
  班主任:为什么会低这么多?刚分班时,两个班的成绩不是差不多吗?
  我:我接班时,十三班的化学成绩比十一班低不到半分。才半个多学期,两个班就出现了如此大的差距,让我感到不正常,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
  那次谈话后,我想利用十三班的自修课去讲一下试卷,而十三班的班主任想去上数学课,并且上一周的自修课也是被我占了。之后我一直认为十三班班主任对我的教学工作不是很支持,并且认为这是造成十三班成绩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实,据其他老师对他的了解,他并不是这样一个教师,他当然不希望看到他所任教的班里学生的化学成绩差,并且我也亲眼看到他在班上与同学们一起分析班里化学成绩差的原因,并要求他们好好学习化学,不要让化学老师失望。不过,由于我的成见,我在十一班上课情绪饱满,在十三班上课的状态没有十一班好。有一次,同事对我说,“你对十三班有偏见”。我当然没有否认他的观点,只是轻轻地说了句,“在十三班上课,感到一种思维受阻的感觉,而在十一班,感到学生与我的距离很近”。
  又有一次考试后,十三班与十一班的成绩都不是很好,我有点不高兴。十一班的班平均分比十三班多了6.3分。试卷讲评的第一节课是在十三班,因为成绩不是很理想,有一部分同学要求我不要念分数。也许是因为心情不好,也许是想激一激他们,我还是念了每一个同学的分数,包括不及格同学的分数。在整个讲解过程中,态度严厉,没有往常的笑容。也出乎我的意料,第二节在十一班上课时,当我提出念分数时,同学们不愿意,我也就不念了,神态也没有在十三班那么严肃,与平常上课没有两样。不知为什么,与十一班的同学交往起来,总觉得自然一些,感到他们与我很近。事后反思,我在十一班没有念分数,因为当时觉得十一班的要求强烈一些,在十一班几乎是全班提出意见,但是,为什么十三班同学在提出的要求遭到拒绝时,没有像十一班那样再次提出要求呢?
  问题可能就在这里,十三班的同学可能有点怕我。对于一个在教学中倡导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老师来说,是不愿意看到这一点的。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第三次试卷评分时,在汇总分数时,我故意把每班的一个同学的分数少加了5分,我想看看他们将会有怎样的反映。那次,我是先在十一班上课,试卷发下去没多久,一位同学就站起来跑到讲台上,让我改分数,我也很高兴地为她改了分数。下一节课在十三班上课时,我一直期待那位同学站起来,但一直到下课铃响,都没有人说分数搞错了,我感到很失望。也许是那位同学觉得区区几分,没有必要与老师分分计较吧。
  通过以上几件事,我知道我与十三班学生有了隔阂,必须要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平时我对十三班真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怎么会让学生产生那样的感觉?我觉得我对十三班的同学没有偏见,甚至于因为觉得他们班成绩没有十一班好,平时我还经常给他们班补课。在同事和专家的指导下,我慢慢领悟到:这并不就是说,我不关心十三班,是我对十三班和十一班不同的期待效果在起作用,也许,在我上课时,无意识地通过语调、眼神、手势等 向学生传递了不同的信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书籍,其中《奇妙的教育心理效应》对我的启发较大,罗森塔尔认为,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主要有以上四个心理机制:
  气氛,即对他人高度的期望而产生的一种温暖的、关心的、情感的支持所造成的良好气氛;
  反馈,即教师对他所寄予期望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   输入,即教师向学生表明对他们拥有高度期望,教师指导他们学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启发性回答,并提出极有帮助的知识材料;
  鼓励,对学生的输出,对他们作出的反应,给予真诚的鼓励。
  以前,我在十三班上课巡堂时很少走到教室后排,而在十一班则不同,十一班的后排就坐着成绩较好的几位同学,而这几位同学恰恰又是我比较喜欢的。如果不是同事和专家们的提醒,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自己是造成十三班学生成绩差的一个主要原因。真是太不可思议了。那么,我该怎么办呢?我考虑了一下,决定:①不再在十三班讲十一班比十三班好,②在十三班上课时,想象是在十一班,③在十三班巡堂时,要走到教室后排,④以后在十三班说话时,要经常说“我很高兴你们班……”之类的话。
  研究进行到这里,我明白了我是影响十三班成绩的一个因素,正是由于我对十三班存有偏见(这种偏见也许来自于十三班的成绩确实比十一班差,也许来自于我对十三班班主任的成见),因此对十三班同学也就产生了一种低期待,而这种低期待抑制了十三班同学主体性的发挥,使得他们感觉上化学课没有十一班同学那么有趣。但我是不是影响十三班成绩的根本因素以及还有哪些因素也在影响十三班的成绩,这些都有待于我们以后的研究中去观察和发现。
  研究的结果真让我感到有点意外,但我很高兴接受这个事实。以前在教学中,碰到学生成绩不好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学习不努力,班里的学风不好,家长不支持等诸多客观环境因素,很少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因为总觉得自己工作认真负责,没有什么对不对,没想到脑子里潜意识的、不经意流露出来的东西也能影响学生。我在搞清了我对学生的期待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因素后,马上就想好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此时,我感到我已经在反思自己,并尝试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发展自己,觉得自己也在进步。
  一方面为了验证我和我的同事们研究的第一阶段所做出的结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去寻找其他影响十三班成绩的原因,在第四次成绩出来后,我们对这两个班的成绩作了一下统计分析。其实在质的研究中,很需要量的研究作为研究的一种补充手段。下表是对两个班的四次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分班成绩两班平均成绩比较接近,只差0.5分外,其他三次考试两班平均相差在4-7分之间,两班在标准差上也存在差距,十一班的标准差比十三班小,也就是十一班的学习成绩比较整齐,分散程度比十三班小一点;十三班除了平均成绩比十一班低外,它的学习成绩没有十一班整齐,也就是成绩好的同学与成绩差的同学距离比十一班大。再来看当时我与十三班班主任用来判断两个班的成绩是一样的根据-分班成绩,虽然平均分只差0.5分,但标准差却有近3分的差距。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十三班和十一班这两个班的化学成绩确实存在着差距。而我与十三班班主任起初在分析、判断这两个班没有差距,这是不正确的。看到统计结果,我也长出了一口气,觉得十三班的成绩不如十一班,并不完全是我的责任,感到心里好受一些。
  那么,是不是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在影响这种差距,如学习动机、班风等,我们虽然还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也有一定的影响,它们同样需要我们在以后的行动研究中去不断观察、发现和证实。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中有效整合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情境、有效激趣;有利于资源丰富、自主增效;有利于顺应课标、合作探究。因此,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整合将推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整合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早已不言而喻,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周围的许多老师由于平时紧张忙碌的日常教学工作,很少从深度和广
期刊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好坏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 利用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所要学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期刊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教育者,爱胜过一切。某种程度上对应的是“慈母”角色。班主任的“母爱”不仅体现在校内及课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者、教育者、指导者。其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新人。为了教好每一位学生,我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在教育教学生涯中, 深深地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班主任是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人的培育者,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也
期刊
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理念,落实新课程目标和主要阵地。由于新课改“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师生角色新、教学方式新、教学评价新”,所以许多教师处于朦胧状态,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使许多课堂教学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状态。如何使小学教学课堂成为最有效的课堂?如何让每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真正有所获?如何让每个小学教学教师少一点遗憾走出教室?因此,积极构建“有效课堂”,努力追求“高效教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期刊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靠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等陈旧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激起现代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就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率。因此,为了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从备课入手,环环相扣,努力打造乐学、高效的英语课堂。  1 以学定教精备课  以学定教即是根据学生发展和学习的需要,老师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等。  首先,整合教学
期刊
【摘要】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同时也是自控类、机电类、电子类等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其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都较强,且软硬件相结合,对初学者不易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针对三本院校学生特点,依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自身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对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三本院校;微机原理
期刊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意义深远,影响广泛,挖掘潜力极大,我们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更快地牢固的掌握物理知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物质观呢?我认为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尤为重要,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利用使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有一位现代心理学家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
期刊
美国著名学者斯皮尔伯格就教育评价说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话:“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论语·理仁》也提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如果把这两句话用到评课上,可以这样理解:评课不是评定优劣,而是为了促进课堂教学不断改进,优化。  然而,现今的评课活动多流于形式,总是草草过场,没有实质性的效果。细看我们教师写下的评课内容,就会发现不少弊端:  1 重形式轻目标  有位教师听了《草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众多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结构的优化,课堂气氛的调控,主体建构的倡导,双边活动的加强等等,诸多教师已有共识。长期以来旧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注入式、一言堂等弊端,严重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除非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势在必行。本文就此谈自己的一点肤浅的认识。  1 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领悟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