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是课程发展的需要
“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需担负的重大责任。”而长期以来,课程的成人化,空洞说教,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无形中使之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品德于生活》课应努力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学科性质。提高学生道德判断力,丰富学生道德情感,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发展。
(二)《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是人材观的需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并在《什么是生活教育》一书中明确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把教育与生活溶为一炉,取得和谐、自然的教育效果。
(三)《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是儿童品德发展规律的需要
儿童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是比较具体的、肤浅的,一般停留在表面现象上,道德认识是从大量的道德情境里逐步抽象概括出来的。道德行为是在实践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和培养起来的。”由此,只有让儿童广泛接触生活,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在行动中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要义
(一)深入孩子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良性发展的道德动机
品德教材故事性强,但教材进度、内容的安排,有时在具体实施的教学中与学生群体当前存在的实际思想、行为现状不同步,教师要努力寻找教材与儿童生活、思想现状的结合点。调整教学顺序,甚至设计有针对学生现在思想实际的教学内容。如在观察中发现,许多学生不珍惜红领巾现象严重,教师及时补充设计一节活动课《我爱胸前红领巾》。让学生课前收集红领巾知识,使学生感受到红领巾是先进少年儿童的标志,再通过课上小品表演不珍惜红领巾的现象,最后通过回忆入队时的喜悦、自豪与幸福,拨动学生心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查,使教育水到渠成。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这一教育思想。
(二)通过对生活情境模拟的主体感悟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是根据儿童从中获得情感体验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在教学《上课注意听讲》一课时,让学生听儿歌《风婆婆》的同时计算五道题。然后复述儿歌的内容,并说出题的计算结果。游戏结束后,全班38名同学,只有两名同学做到二者兼顾,准确无误。教师请同学谈游戏后的感受,使同学真正领悟到上课不专心听课,三心二意的弊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有所悟有所思。
(三)溶生活信息于课堂,强化教育的感召力
品德教学尽管故事生动有趣,但学生面对教材只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冷静的分析别人,获得理性认识。这种认识不同于受教育者个体在直接实践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只有借助现实生活信息与教材信息有机结合,才能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其真情流露,直接产生道德情感。在执教《交朋友应宽容》一课时,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实际思想行为现象,我增设了二人一组夹球比赛,并在获奖后发一个奖牌,获奖小组的同学在保管奖牌的问题上出现差异,教師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然后根据在学生中经常出现的现象设计问题,让孩子置身于诸多矛盾之中,真正解决学生道德认识的模糊点。
(四)溶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道德认识于生活实践中,促进道德行为内化
《品德与生活》课具有开放性,“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课堂上同学们从理性上掌握了道德认识,但道德内化还需要一个实践过程,设计具有弹性和延展性的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思想认识得到内化。学习了《美在身边》主题单元后,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了《学习美天使》一课,进行学生作业展评,并开展给“破旧书本穿新衣”活动,使教育思想落到实处。
调查实践、收集资料也是儿童有目的的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儿童接触社会、初步参与社会活动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参与 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道德行为内化。
(五)关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表现,重视道德评价的多样化
《走进新课程》一书中关于新课程评价中指出:“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鉴赏,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评价角度的多样性、评价尺度的多元化。
1.观察记录方式
儿童的品德行为评价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客观案例的分析,以及试卷上的定性分析。教师要在自然的状态下观察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并做客观记录。对学生进行教育主题的综合评价。
2.运用问卷、成长资料袋等方式
展示学生成长轨迹。教师采用小主题的形式进行,如“足迹篇”为主题,内容有学生的奖惩记录,反思日记,各项活动中的感受、单元学习报告单等;“多棱镜”为主题,内容为家长、学生、教师多方面评价等;“知识小溪”为主题,内容有阶段考试成绩曲线图、优秀作业、典型课外题库等。定期进行纵向对比,让学生看到动态的变化,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从而最大限度关注了学生的特长、兴趣、情感、态度方面的成长变化。
这些具体评价方式,聚点成线,既关注日常细微表现,又注重较长时间的综合表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关注、评价学生,使评价注意了系统性、全面性、个性化,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学生的成长轨迹。
《品德与生活》教学要充分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课程性质,同时要贯彻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珍视童年生活价值,尊重儿童权力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自主活动,使品德教育植根于儿童现实生活中。
(一)《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是课程发展的需要
“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需担负的重大责任。”而长期以来,课程的成人化,空洞说教,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无形中使之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品德于生活》课应努力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学科性质。提高学生道德判断力,丰富学生道德情感,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发展。
(二)《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是人材观的需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并在《什么是生活教育》一书中明确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把教育与生活溶为一炉,取得和谐、自然的教育效果。
(三)《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是儿童品德发展规律的需要
儿童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是比较具体的、肤浅的,一般停留在表面现象上,道德认识是从大量的道德情境里逐步抽象概括出来的。道德行为是在实践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和培养起来的。”由此,只有让儿童广泛接触生活,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在行动中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要义
(一)深入孩子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良性发展的道德动机
品德教材故事性强,但教材进度、内容的安排,有时在具体实施的教学中与学生群体当前存在的实际思想、行为现状不同步,教师要努力寻找教材与儿童生活、思想现状的结合点。调整教学顺序,甚至设计有针对学生现在思想实际的教学内容。如在观察中发现,许多学生不珍惜红领巾现象严重,教师及时补充设计一节活动课《我爱胸前红领巾》。让学生课前收集红领巾知识,使学生感受到红领巾是先进少年儿童的标志,再通过课上小品表演不珍惜红领巾的现象,最后通过回忆入队时的喜悦、自豪与幸福,拨动学生心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查,使教育水到渠成。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这一教育思想。
(二)通过对生活情境模拟的主体感悟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是根据儿童从中获得情感体验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在教学《上课注意听讲》一课时,让学生听儿歌《风婆婆》的同时计算五道题。然后复述儿歌的内容,并说出题的计算结果。游戏结束后,全班38名同学,只有两名同学做到二者兼顾,准确无误。教师请同学谈游戏后的感受,使同学真正领悟到上课不专心听课,三心二意的弊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有所悟有所思。
(三)溶生活信息于课堂,强化教育的感召力
品德教学尽管故事生动有趣,但学生面对教材只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冷静的分析别人,获得理性认识。这种认识不同于受教育者个体在直接实践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只有借助现实生活信息与教材信息有机结合,才能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其真情流露,直接产生道德情感。在执教《交朋友应宽容》一课时,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实际思想行为现象,我增设了二人一组夹球比赛,并在获奖后发一个奖牌,获奖小组的同学在保管奖牌的问题上出现差异,教師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然后根据在学生中经常出现的现象设计问题,让孩子置身于诸多矛盾之中,真正解决学生道德认识的模糊点。
(四)溶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道德认识于生活实践中,促进道德行为内化
《品德与生活》课具有开放性,“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课堂上同学们从理性上掌握了道德认识,但道德内化还需要一个实践过程,设计具有弹性和延展性的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思想认识得到内化。学习了《美在身边》主题单元后,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了《学习美天使》一课,进行学生作业展评,并开展给“破旧书本穿新衣”活动,使教育思想落到实处。
调查实践、收集资料也是儿童有目的的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儿童接触社会、初步参与社会活动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参与 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道德行为内化。
(五)关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表现,重视道德评价的多样化
《走进新课程》一书中关于新课程评价中指出:“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鉴赏,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评价角度的多样性、评价尺度的多元化。
1.观察记录方式
儿童的品德行为评价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客观案例的分析,以及试卷上的定性分析。教师要在自然的状态下观察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并做客观记录。对学生进行教育主题的综合评价。
2.运用问卷、成长资料袋等方式
展示学生成长轨迹。教师采用小主题的形式进行,如“足迹篇”为主题,内容有学生的奖惩记录,反思日记,各项活动中的感受、单元学习报告单等;“多棱镜”为主题,内容为家长、学生、教师多方面评价等;“知识小溪”为主题,内容有阶段考试成绩曲线图、优秀作业、典型课外题库等。定期进行纵向对比,让学生看到动态的变化,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从而最大限度关注了学生的特长、兴趣、情感、态度方面的成长变化。
这些具体评价方式,聚点成线,既关注日常细微表现,又注重较长时间的综合表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关注、评价学生,使评价注意了系统性、全面性、个性化,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学生的成长轨迹。
《品德与生活》教学要充分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课程性质,同时要贯彻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珍视童年生活价值,尊重儿童权力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自主活动,使品德教育植根于儿童现实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