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4日凌晨3点,一脸惶惑的张琴来到了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楼前,站在队伍的末尾。一共有两条队列,前面都已有五六十人,她选择了右侧那条。
当她得知《南风窗》记者也无力加快事故处理进程并帮忙拿到赔偿之后,她显得更加悲伤。
小娜是群里唯一一个居住在市中心的人,但也不是有钱人,老旧的家里甚至没有自己的卫生间,而是在胡同里和邻居共用。小勇说,如果有钱,谁会出现在这个群里?
小勇住在昌平区的一个村子,花几百元租了一个十分狭窄的单间,一样没有自己的卫生间,而他的工作单位在西城区,每天他要在路上花费4个多小时。“公交车—地铁—公交车(或者‘三蹦子’)”,他每天5点钟就要起床。
凌晨3点,唱歌时间结束,小娜和几个女孩一起走了,小勇则和几个男孩继续坐到了花坛上。这个时候,上班还太早,回家又太晚,而且离第一班地铁还有两个小时。他们就这样坐着,准备磨耗到5点钟,坐地铁去公司。
如果说小勇他们是这个城市的底层,而于晨则可算是中产了,有自己的房子和车子。他是一名国家部委的副处级干部,在离小勇居住的小村子不远的巨大的经适房社区—回龙观,他居住了9年多时间。那时他还没有车子,如果在晚上回家,也一样尴尬。
“出租车基本上不会在晚上去回龙观,或者天通苑,除非你支付双倍的价钱。”
回龙观是一个有样本意义的卫星城。这个占地850万平方米的亚洲第一大社区,居住着数十万人。于晨说,如果和东边的天通苑加起来,人口超过百万—这是一个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这个“大城市”每天都在移动着,居民当中只有不到5%的人在昌平区上班,绝大部分和小勇、于晨一样,工作单位在东城、西城、海淀、朝阳等核心市区。这样的卫星城只有一个功能—睡觉,所以又被称为“睡城”。 除了回龙观和天通苑,这样的“睡城”还有望京、燕郊,甚至包括通州。数百万人每天上下班的半径超过20公里,这给交通带来严峻挑战。人流是单向的,这意味着出租车跑一个来回,必然有一个单程空驶,所以拒载也就成了一个可以理解的规则。
于晨对文史颇有研究,他说,以前回龙观是犯了错误的皇室成员贬谪之所。 “这里有个平西王府,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跟吴三桂有关,后来发现是康熙的废太子胤礽的居所。”
某种意义上说,住在睡城,也是一种贬谪。所有人的心都在中心,希望也在中心,但在希望实现之前,先有一些门槛。
2005年于晨住进回龙观的时候,家里周围的道路连路灯都没有。这几乎是一块“人口飞地”,不会给所在的昌平创造太多的财税价值,就像甩过来的一个包袱。规模巨大而又分布集中的人口,甚至不能带来对第三产业的促进,因为人们只有睡着的时候身在这里。
所以基础设施配套上,这里无法与中心市区相比。“现在好一点,路灯还是有了,”于晨说,“但是没有什么好的医院,周边连一家二甲医院都没有。”
所以人们依然要到中心市区去分取生存的资源—而他们之所以住到外围去,本意是减轻资源压力。
光头号贩子看了一下张琴手里的血象报告,说:“哟,这不是小问题呀。”
是的,很可能是白血病。张琴是第一次来儿童医院,很懵懂,号贩子说,你得先去建卡,否则挂不上号。然后,他便指点着张琴怎么做。在医护下班的时候,号贩子无疑是最专业的“导医”,而这样的 “导医”至少有几十个,每一刻,患儿家属耳朵里都塞满了同一句话:“挂号吗?专家号要吗?”
《南风窗》记者为张琴占着队伍里的位置,她跟着光头号贩子去建卡。10分钟后她和号贩子一起回来了,号贩子打算跟她做一笔生意,以300元的价格卖给他一个专家号。张琴犹豫中有点不好意思,不想把脸对着号贩子。
号贩子拿出手机说,我帮你查查。“你看,这上面写着‘紧张’,‘紧张’就是少于5个,明白吗?你看这前面有多少人哪。”
袁圆说,父亲在一家专科医院做视网膜手术的时候,一个专家号花了1300元。“原价是330元,但医院直接叫你别排了,根本没有了,只能找号贩子。”
光头提供给张琴的“服务承诺”跟袁圆所经历的一样:全程陪着先看病,看完病再给钱,这样就不担心卖给她一个假号。
后来为了让父亲顺利住院,并且不被转到位于遥远的亦庄的院区去,袁圆又花费了上万元。这个环节也可以继续让号贩子代办,价格是8000元至1万元之间。
“这次手术,医疗费用1.5万元左右,非医疗开支比这个还多。其实当初应该把整个流程都交给号贩子,至少他们是明码标价,我自己去送红包,不知道行情,不敢送少了,送完心里还不放心。”袁圆说,“我以前也觉得号贩子挺坑人的,但等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时候,就顾不上什么是非了,完了你心里对他还挺感激。”
一个胸部彩超,要等待两个月才能安排下来,在人们趋之若鹜的大医院是常态。住在德外大街的杜叔,去年做一个腰椎间盘突出手术,被排到半年之后,后来还是女婿找关系,从天津入手托人,绕了一圈回到北京,才在8天内安排住院。
“一等就是半年,你说啥病不耽误啊?”杜叔说。
在紧张的资源面前,人们必须调动一些其他资源来获取某种特定资源。比如金钱,或者关系,更直接有效的则是权力。排队,活在北京的一种常态。资源紧张带来的巨大烦恼,在有插队能力的人们操作下,还在滚雪球般加大,压向后面排着队的人群。
所以这个城市的烦恼叙事,总是由底层去完成,他们不需要组织语言逻辑,只需要把生活掀开给别人看看。
北京的夏日,凌晨4点天就亮了。
5:08,玻璃门后出现了保安的身影,人们一拥而上,原本按照先来后到形成的自然秩序瞬间崩溃。张琴跑得慢了,已经被甩到百名以外,她的情绪更加沮丧。光头号贩子又来解释一遍“‘紧张’就是少于5个”的道理,并给了她一张名片。
5:30,10名灰色制服的保安和6名白色制服的 “内卫”出现了,这意味着即将开门。人声鼎沸,拥挤中,打骂声中,顺序又再一次变动。
气温开始升高,医院门诊楼前面的花坛上那股子尿骚味,越发浓烈起来。
于晨对亮起了路灯的回龙观还是充满好感,毕竟那是他们在北京的第一个落脚之地,它正在孕育一批真正体面的北京人。那里的住户大多很年轻,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每当最新鲜的电子产品出现的时候,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把各项功能玩得烂熟。
回龙观与天通苑能被青年人广泛接受,除了比市区低廉得多的生活成本之外,最重要的配套是地铁5号线。这条线在蛛网之中单骑突出,延展了北京的南北居住半径。用一名接近北京决策层的学者颇为“冷酷”的话说,“它让本想限制的人更容易生存下来”。
于晨在居住9年多之后,在去年12月份带着一丝不舍离开了回龙观。他的孩子已经4岁,很快要上小学,而根据政策北京不能跨区择校,如果在昌平读小学,那么中学也就只能在昌平。
“回龙观周边没有一间好一点的中学,只能往西北方向再搬十几公里,到昌平区的城中心去。这样我们上班的路程就远得无法想象了。而且。就算是昌平最好的中学,也不能与中心市区的学校相提并论。”
稀缺再次发挥作用,这次是教育。于是,这个原本早已被按经济能力分流出去的家庭,已经适应并接受了郊区生活,最终还是在资源的拉力下回到了海淀区。分流与疏解都没有成功,而这样的例子并不少。相当一部分人之所以接受郊区,是因为对有朝一日回归市区心存希望。于晨是成功者,是令人羡慕的。
搬到了海淀之后,他们的邻居成了操着“京片子”的中老年人,没有人再谈论最新的科技产品。
5:54分,门打开了,排队挂号的人们像巴黎的中国游客冲进奢侈品店一样冲进门诊楼,张琴的身影跟着人流一起消失了。光头号贩子一开始承诺“一分钟出号”,后来改成了“一秒钟出号”,但张琴最终没有掏钱。光头这天没有做成一单生意,望着涌进去的人流,眼神有点落寞。
资源稀缺,人口本应自动按比例稀释,但稀缺本身给北京吸引了更多人口。比如因为医疗资源紧张,各大医院周边生活着一群南腔北调的号贩子;一个人生病,一家人都陪着来到了北京,于是,市场指挥着更多人来建立宾馆、小饭店、街头水果摊、鲜花摊……
国家行政学院一名副教授对记者说,“我之所以生活在这里,只是因为家在这里了。”6月23日,几天明媚的蓝天结束了,北京“重度污染”,他的鼻炎发作了,他的鼻炎在这里开始,在这里进展。“但是每个人不都还是那么快乐吗?”前述学者说,线性地去观察和思考北京人的痛苦,也是片面的。
这个城市越巨大,越难以进入,越不容易体面地生存,人们的希望就越强韧,斗志愈炽。某种程度上,这就是社会合力。
小勇拒绝说清楚他的详细居住地,因为这在他的社会关系中属于一个小隐私。像小勇这样的人群,居住在北京最边缘的郊区,就像是一套房子,按照价值大小依次把东西都摆好了,放不下的,就堆到了“杂物间”。
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被拿到“客厅”里来。买房子,“今生不太可能”,但他一直想先买车,这并不那么难。然而,北京的交通状况显然已承载不起他这第一步的梦想。随着更严格的限牌,他的这一希望也变得渺茫起来。
于晨用着朋友妻子名下的车牌,前段时间朋友离了婚,他也将很快掉入有车无牌的奇怪局面。
6点半左右,光头号贩子和几个“同行”被怒吼着的几名保安追出了医院门外。出门后,他回头对着保安挤眉一笑,然后又问身边正要进入大门的人:“要号吗?专家号!”
当她得知《南风窗》记者也无力加快事故处理进程并帮忙拿到赔偿之后,她显得更加悲伤。
小娜是群里唯一一个居住在市中心的人,但也不是有钱人,老旧的家里甚至没有自己的卫生间,而是在胡同里和邻居共用。小勇说,如果有钱,谁会出现在这个群里?
小勇住在昌平区的一个村子,花几百元租了一个十分狭窄的单间,一样没有自己的卫生间,而他的工作单位在西城区,每天他要在路上花费4个多小时。“公交车—地铁—公交车(或者‘三蹦子’)”,他每天5点钟就要起床。
凌晨3点,唱歌时间结束,小娜和几个女孩一起走了,小勇则和几个男孩继续坐到了花坛上。这个时候,上班还太早,回家又太晚,而且离第一班地铁还有两个小时。他们就这样坐着,准备磨耗到5点钟,坐地铁去公司。
如果说小勇他们是这个城市的底层,而于晨则可算是中产了,有自己的房子和车子。他是一名国家部委的副处级干部,在离小勇居住的小村子不远的巨大的经适房社区—回龙观,他居住了9年多时间。那时他还没有车子,如果在晚上回家,也一样尴尬。
“出租车基本上不会在晚上去回龙观,或者天通苑,除非你支付双倍的价钱。”
回龙观是一个有样本意义的卫星城。这个占地850万平方米的亚洲第一大社区,居住着数十万人。于晨说,如果和东边的天通苑加起来,人口超过百万—这是一个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这个“大城市”每天都在移动着,居民当中只有不到5%的人在昌平区上班,绝大部分和小勇、于晨一样,工作单位在东城、西城、海淀、朝阳等核心市区。这样的卫星城只有一个功能—睡觉,所以又被称为“睡城”。 除了回龙观和天通苑,这样的“睡城”还有望京、燕郊,甚至包括通州。数百万人每天上下班的半径超过20公里,这给交通带来严峻挑战。人流是单向的,这意味着出租车跑一个来回,必然有一个单程空驶,所以拒载也就成了一个可以理解的规则。
于晨对文史颇有研究,他说,以前回龙观是犯了错误的皇室成员贬谪之所。 “这里有个平西王府,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跟吴三桂有关,后来发现是康熙的废太子胤礽的居所。”
某种意义上说,住在睡城,也是一种贬谪。所有人的心都在中心,希望也在中心,但在希望实现之前,先有一些门槛。
竞 争
2005年于晨住进回龙观的时候,家里周围的道路连路灯都没有。这几乎是一块“人口飞地”,不会给所在的昌平创造太多的财税价值,就像甩过来的一个包袱。规模巨大而又分布集中的人口,甚至不能带来对第三产业的促进,因为人们只有睡着的时候身在这里。
所以基础设施配套上,这里无法与中心市区相比。“现在好一点,路灯还是有了,”于晨说,“但是没有什么好的医院,周边连一家二甲医院都没有。”
所以人们依然要到中心市区去分取生存的资源—而他们之所以住到外围去,本意是减轻资源压力。
光头号贩子看了一下张琴手里的血象报告,说:“哟,这不是小问题呀。”
是的,很可能是白血病。张琴是第一次来儿童医院,很懵懂,号贩子说,你得先去建卡,否则挂不上号。然后,他便指点着张琴怎么做。在医护下班的时候,号贩子无疑是最专业的“导医”,而这样的 “导医”至少有几十个,每一刻,患儿家属耳朵里都塞满了同一句话:“挂号吗?专家号要吗?”
《南风窗》记者为张琴占着队伍里的位置,她跟着光头号贩子去建卡。10分钟后她和号贩子一起回来了,号贩子打算跟她做一笔生意,以300元的价格卖给他一个专家号。张琴犹豫中有点不好意思,不想把脸对着号贩子。
号贩子拿出手机说,我帮你查查。“你看,这上面写着‘紧张’,‘紧张’就是少于5个,明白吗?你看这前面有多少人哪。”
袁圆说,父亲在一家专科医院做视网膜手术的时候,一个专家号花了1300元。“原价是330元,但医院直接叫你别排了,根本没有了,只能找号贩子。”
光头提供给张琴的“服务承诺”跟袁圆所经历的一样:全程陪着先看病,看完病再给钱,这样就不担心卖给她一个假号。
后来为了让父亲顺利住院,并且不被转到位于遥远的亦庄的院区去,袁圆又花费了上万元。这个环节也可以继续让号贩子代办,价格是8000元至1万元之间。
“这次手术,医疗费用1.5万元左右,非医疗开支比这个还多。其实当初应该把整个流程都交给号贩子,至少他们是明码标价,我自己去送红包,不知道行情,不敢送少了,送完心里还不放心。”袁圆说,“我以前也觉得号贩子挺坑人的,但等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时候,就顾不上什么是非了,完了你心里对他还挺感激。”
一个胸部彩超,要等待两个月才能安排下来,在人们趋之若鹜的大医院是常态。住在德外大街的杜叔,去年做一个腰椎间盘突出手术,被排到半年之后,后来还是女婿找关系,从天津入手托人,绕了一圈回到北京,才在8天内安排住院。
“一等就是半年,你说啥病不耽误啊?”杜叔说。
在紧张的资源面前,人们必须调动一些其他资源来获取某种特定资源。比如金钱,或者关系,更直接有效的则是权力。排队,活在北京的一种常态。资源紧张带来的巨大烦恼,在有插队能力的人们操作下,还在滚雪球般加大,压向后面排着队的人群。
所以这个城市的烦恼叙事,总是由底层去完成,他们不需要组织语言逻辑,只需要把生活掀开给别人看看。
希 望
北京的夏日,凌晨4点天就亮了。
5:08,玻璃门后出现了保安的身影,人们一拥而上,原本按照先来后到形成的自然秩序瞬间崩溃。张琴跑得慢了,已经被甩到百名以外,她的情绪更加沮丧。光头号贩子又来解释一遍“‘紧张’就是少于5个”的道理,并给了她一张名片。
5:30,10名灰色制服的保安和6名白色制服的 “内卫”出现了,这意味着即将开门。人声鼎沸,拥挤中,打骂声中,顺序又再一次变动。
气温开始升高,医院门诊楼前面的花坛上那股子尿骚味,越发浓烈起来。
于晨对亮起了路灯的回龙观还是充满好感,毕竟那是他们在北京的第一个落脚之地,它正在孕育一批真正体面的北京人。那里的住户大多很年轻,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每当最新鲜的电子产品出现的时候,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把各项功能玩得烂熟。
回龙观与天通苑能被青年人广泛接受,除了比市区低廉得多的生活成本之外,最重要的配套是地铁5号线。这条线在蛛网之中单骑突出,延展了北京的南北居住半径。用一名接近北京决策层的学者颇为“冷酷”的话说,“它让本想限制的人更容易生存下来”。
于晨在居住9年多之后,在去年12月份带着一丝不舍离开了回龙观。他的孩子已经4岁,很快要上小学,而根据政策北京不能跨区择校,如果在昌平读小学,那么中学也就只能在昌平。
“回龙观周边没有一间好一点的中学,只能往西北方向再搬十几公里,到昌平区的城中心去。这样我们上班的路程就远得无法想象了。而且。就算是昌平最好的中学,也不能与中心市区的学校相提并论。”
稀缺再次发挥作用,这次是教育。于是,这个原本早已被按经济能力分流出去的家庭,已经适应并接受了郊区生活,最终还是在资源的拉力下回到了海淀区。分流与疏解都没有成功,而这样的例子并不少。相当一部分人之所以接受郊区,是因为对有朝一日回归市区心存希望。于晨是成功者,是令人羡慕的。
搬到了海淀之后,他们的邻居成了操着“京片子”的中老年人,没有人再谈论最新的科技产品。
5:54分,门打开了,排队挂号的人们像巴黎的中国游客冲进奢侈品店一样冲进门诊楼,张琴的身影跟着人流一起消失了。光头号贩子一开始承诺“一分钟出号”,后来改成了“一秒钟出号”,但张琴最终没有掏钱。光头这天没有做成一单生意,望着涌进去的人流,眼神有点落寞。
资源稀缺,人口本应自动按比例稀释,但稀缺本身给北京吸引了更多人口。比如因为医疗资源紧张,各大医院周边生活着一群南腔北调的号贩子;一个人生病,一家人都陪着来到了北京,于是,市场指挥着更多人来建立宾馆、小饭店、街头水果摊、鲜花摊……
国家行政学院一名副教授对记者说,“我之所以生活在这里,只是因为家在这里了。”6月23日,几天明媚的蓝天结束了,北京“重度污染”,他的鼻炎发作了,他的鼻炎在这里开始,在这里进展。“但是每个人不都还是那么快乐吗?”前述学者说,线性地去观察和思考北京人的痛苦,也是片面的。
这个城市越巨大,越难以进入,越不容易体面地生存,人们的希望就越强韧,斗志愈炽。某种程度上,这就是社会合力。
小勇拒绝说清楚他的详细居住地,因为这在他的社会关系中属于一个小隐私。像小勇这样的人群,居住在北京最边缘的郊区,就像是一套房子,按照价值大小依次把东西都摆好了,放不下的,就堆到了“杂物间”。
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被拿到“客厅”里来。买房子,“今生不太可能”,但他一直想先买车,这并不那么难。然而,北京的交通状况显然已承载不起他这第一步的梦想。随着更严格的限牌,他的这一希望也变得渺茫起来。
于晨用着朋友妻子名下的车牌,前段时间朋友离了婚,他也将很快掉入有车无牌的奇怪局面。
6点半左右,光头号贩子和几个“同行”被怒吼着的几名保安追出了医院门外。出门后,他回头对着保安挤眉一笑,然后又问身边正要进入大门的人:“要号吗?专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