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说,孤独是人与生俱来的。如果说,孤独是缺乏正常社会接触,那么,孤独感,则来自心灵的隔阂。
孤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被人所提及,孤独乃是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伴有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多数人都体验过孤独的痛苦。如今,孤独感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心理学家估计,随着社会变得越来越富有,对孤独感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注也会继续增长。
美国心理学家W•巴克说:“人离不开人——他要学习他们,伤害他们,支配他们……总之,人需要与其他人在一起。”因此,人生需要友情,人生需要交往,人生需要自我的形象推销与展示。所以,人在漫长的进化途中,早就已经变成了群居动物。
可是,当有一天你如同被放逐般在国外,开始自己在异国异乡完全独立的新生活,从飞机一落地,你最先遭遇的恐怕就是——孤独。周围人来人往,比路人还路人,跟你没任何关系。
没有亲人、朋友、同事、同学……原有的一切环境都已改变,所有的关系都要重新建立。你对周遭的一切如同它对你一般陌生。这些恐怕是每个出国的人都要遇到的。最初的日夜,孤独像小老鼠一样啃噬着内心和长久积蓄的勇气和意志。
陌生导致孤独
到一个不熟悉的城市,生活的一切都要自己去熟悉,别说是到了国外。找不到玩的地方,找不到邮局、银行,甚至身边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明明上了网,但却不知道该搜索什么。这时候的人是孤独的,而这种孤独来自陌生。
如果是一个人被“丢弃”到国外,越是一个人时越会感到家的美好,越会想家,想到哭泣;面对陌生环境,会害怕;走在陌生的大街上,会迷路;想到未来自己要在这里生活,一时间手足无措。所以,恐惧常常是孤独的附属物。孤独和恐惧,被定义为独处海外人最大的心理障碍。
一位留学新加坡的女孩回忆:“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读书、学习、考第一成了生活惟一地习惯性动作。虽然遇到问题慢慢地总会得到解决,但我仍是极度不愉快。16岁一整年都在失眠中度过,许多个全校第一也变得全然没有意义。现在想来,当时我竟把两本近千页的《生物与社会》课本背下来,多少有些不正常。”
说到底,孤独终归是一种负面情绪,容易使人意志消沉,身处异乡异国的孤独更是如此。如果无法从中脱离出来很可能会造成性格的怪僻,难以展开正常的社交活动,无法融入国外的社会,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抑郁症,特别是对于性格形成的青春期年龄,积极乐观更为重要。
丢弃孤独
如何克服孤独感?在经历了初到海外最为深刻的孤独后,不同的人,采取了不同的宣泄方式。有些人自闭了,对周遭环境漠不关心;有些人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很快融入国外丰富的生活;有些人从结交同乡入手,“他乡遇故知”总是比较容易开始;有些人沉迷于网络游戏,认为只有虚拟的网络空间才能摆脱孤独;有些人选择打工排解,工作期间能认识更多的人。这些都是现实造就的产物,无论白猫黑猫,只要能让自己尽早摆脱内心的孤独和恐惧,融入当时当地的生活和人群,就是奏效的方式。
现今一切都讲求务实,要与人建立关系,就必须下定决心,愿意付出时间,并尽最大的努力。据非官方统计表明,大部分有过独自在国外生活的人认为: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是摆脱孤独最有效的途径。
因公到异乡工作的人们,陌生的工作环境会对工作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同事大都是新面孔,公司周边环境和国内的大相径庭,解决衣食住行也成问题……想要完成好各项工作,就必须迅速适应这一切的变迁,摆脱内心深刻的孤独,因为工作是不能掺假的,也不会有无限长的适应期。最开始,这一类人群的社会活动大多是跟工作有关的,逐步扩大到同乡聚会,同事的同事聚会,同行业人间的聚会……随着社交活动的完善,“人脉”丰富了,工作的同时就可以结交更多朋友。生活热闹了,独处的时间少了,孤独感自然就无处可藏。
海外留学的人更是得天独厚,校园本身的团体活动已经丰富多彩,还有很多社会活动可以参加。不要恐惧,只要放松身心地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还怎会有孤独的容身之所?
很多学生在适应了校园生活后,在假期选择和各国同学们为伴去非洲等需要帮助的地方做“义工”。他们是积极的,阳光的。他们不仅在做公益,付出爱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阳光。
找到自己的兴趣也是克服孤独的良好出路之一。兴趣可以给生活带来乐趣,更能协助摆脱异国生活的单调,顺利度过心理上的不适应期。
某大连留学生说:“没有亲人朋友在身边,国外的生活确实有些单调,大部分时间会感到孤独。我们只有想办法充实自己的生活,有了朋友、有了业余爱好,单调的留学生活也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我留学的一项意外收获——练太极拳,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生活。很多人说我的生活未免太健康了,可是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初到异乡那种孤独谁都会经历,有些人因此用泡吧、谈恋爱、上网来充实自己,我很能理解,但是那不一定适合我。我很庆幸自己能在二十几岁的时候结识太极,它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改变,更充实了我的内心。”
正常的人际交往是必要的,有意识地对他人真诚,并且愿意去接触和了解他人,与之交往,很快就可以建立一个社交圈。人有圈子,很多机会也都会接踵而来。
孤独也是一种享受
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有一种最高境界。孤独的最高境界就是享受孤独。一句话说的好:“既然孤独必将伴随着我们的一生,那不如试着去享受它,也许你会有更多的意外收获。” 还有一种说法:“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也许很寂寞,也许很无奈,也许很失意——但是,这绝不应该是孤独的全部内涵。”
异乡的现代都市繁华、喧闹,人们都在忙忙碌碌地奔波。在种种繁忙的背后,许多人都在逃避孤独,逃避寂寞。孤独可以逃避吗?有时候愈逃避愈发感到孤独,倒不如从容面对。
孤独是什么?孤独是一屡山风,孤独是一束野菊,孤独是一抹白云,平淡、质朴中却透露出一种宁静的美丽。孤独如一杯咖啡,喝到口中起的初感觉是苦涩,但枯涩中却能品尝到醇香。
一本书中有句正面解释孤独的话,看后让人受益匪浅:“一个能够在孤独面前泰然处置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成熟的人。”这话虽然片面,但却有一定道理。
孤独,可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使其更加坚强;可以使浮躁的心灵返璞归真,显其自然本色。当你在茫茫人海中感到疲惫的时候,不妨停下自己匆匆的步履。一个人,去幽静的丛林,到芳草萋萋的河畔或空旷的山野,褪去沉重的心灵面具,直面自己的灵魂,静静地品尝孤独,享受孤独,感悟生活中的得与失,喜与悲,怒与乐。
让孤独来得更猛烈些吧!
孤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被人所提及,孤独乃是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伴有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多数人都体验过孤独的痛苦。如今,孤独感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心理学家估计,随着社会变得越来越富有,对孤独感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注也会继续增长。
美国心理学家W•巴克说:“人离不开人——他要学习他们,伤害他们,支配他们……总之,人需要与其他人在一起。”因此,人生需要友情,人生需要交往,人生需要自我的形象推销与展示。所以,人在漫长的进化途中,早就已经变成了群居动物。
可是,当有一天你如同被放逐般在国外,开始自己在异国异乡完全独立的新生活,从飞机一落地,你最先遭遇的恐怕就是——孤独。周围人来人往,比路人还路人,跟你没任何关系。
没有亲人、朋友、同事、同学……原有的一切环境都已改变,所有的关系都要重新建立。你对周遭的一切如同它对你一般陌生。这些恐怕是每个出国的人都要遇到的。最初的日夜,孤独像小老鼠一样啃噬着内心和长久积蓄的勇气和意志。
陌生导致孤独
到一个不熟悉的城市,生活的一切都要自己去熟悉,别说是到了国外。找不到玩的地方,找不到邮局、银行,甚至身边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明明上了网,但却不知道该搜索什么。这时候的人是孤独的,而这种孤独来自陌生。
如果是一个人被“丢弃”到国外,越是一个人时越会感到家的美好,越会想家,想到哭泣;面对陌生环境,会害怕;走在陌生的大街上,会迷路;想到未来自己要在这里生活,一时间手足无措。所以,恐惧常常是孤独的附属物。孤独和恐惧,被定义为独处海外人最大的心理障碍。
一位留学新加坡的女孩回忆:“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读书、学习、考第一成了生活惟一地习惯性动作。虽然遇到问题慢慢地总会得到解决,但我仍是极度不愉快。16岁一整年都在失眠中度过,许多个全校第一也变得全然没有意义。现在想来,当时我竟把两本近千页的《生物与社会》课本背下来,多少有些不正常。”
说到底,孤独终归是一种负面情绪,容易使人意志消沉,身处异乡异国的孤独更是如此。如果无法从中脱离出来很可能会造成性格的怪僻,难以展开正常的社交活动,无法融入国外的社会,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抑郁症,特别是对于性格形成的青春期年龄,积极乐观更为重要。
丢弃孤独
如何克服孤独感?在经历了初到海外最为深刻的孤独后,不同的人,采取了不同的宣泄方式。有些人自闭了,对周遭环境漠不关心;有些人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很快融入国外丰富的生活;有些人从结交同乡入手,“他乡遇故知”总是比较容易开始;有些人沉迷于网络游戏,认为只有虚拟的网络空间才能摆脱孤独;有些人选择打工排解,工作期间能认识更多的人。这些都是现实造就的产物,无论白猫黑猫,只要能让自己尽早摆脱内心的孤独和恐惧,融入当时当地的生活和人群,就是奏效的方式。
现今一切都讲求务实,要与人建立关系,就必须下定决心,愿意付出时间,并尽最大的努力。据非官方统计表明,大部分有过独自在国外生活的人认为: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是摆脱孤独最有效的途径。
因公到异乡工作的人们,陌生的工作环境会对工作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同事大都是新面孔,公司周边环境和国内的大相径庭,解决衣食住行也成问题……想要完成好各项工作,就必须迅速适应这一切的变迁,摆脱内心深刻的孤独,因为工作是不能掺假的,也不会有无限长的适应期。最开始,这一类人群的社会活动大多是跟工作有关的,逐步扩大到同乡聚会,同事的同事聚会,同行业人间的聚会……随着社交活动的完善,“人脉”丰富了,工作的同时就可以结交更多朋友。生活热闹了,独处的时间少了,孤独感自然就无处可藏。
海外留学的人更是得天独厚,校园本身的团体活动已经丰富多彩,还有很多社会活动可以参加。不要恐惧,只要放松身心地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还怎会有孤独的容身之所?
很多学生在适应了校园生活后,在假期选择和各国同学们为伴去非洲等需要帮助的地方做“义工”。他们是积极的,阳光的。他们不仅在做公益,付出爱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阳光。
找到自己的兴趣也是克服孤独的良好出路之一。兴趣可以给生活带来乐趣,更能协助摆脱异国生活的单调,顺利度过心理上的不适应期。
某大连留学生说:“没有亲人朋友在身边,国外的生活确实有些单调,大部分时间会感到孤独。我们只有想办法充实自己的生活,有了朋友、有了业余爱好,单调的留学生活也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我留学的一项意外收获——练太极拳,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生活。很多人说我的生活未免太健康了,可是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初到异乡那种孤独谁都会经历,有些人因此用泡吧、谈恋爱、上网来充实自己,我很能理解,但是那不一定适合我。我很庆幸自己能在二十几岁的时候结识太极,它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改变,更充实了我的内心。”
正常的人际交往是必要的,有意识地对他人真诚,并且愿意去接触和了解他人,与之交往,很快就可以建立一个社交圈。人有圈子,很多机会也都会接踵而来。
孤独也是一种享受
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有一种最高境界。孤独的最高境界就是享受孤独。一句话说的好:“既然孤独必将伴随着我们的一生,那不如试着去享受它,也许你会有更多的意外收获。” 还有一种说法:“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也许很寂寞,也许很无奈,也许很失意——但是,这绝不应该是孤独的全部内涵。”
异乡的现代都市繁华、喧闹,人们都在忙忙碌碌地奔波。在种种繁忙的背后,许多人都在逃避孤独,逃避寂寞。孤独可以逃避吗?有时候愈逃避愈发感到孤独,倒不如从容面对。
孤独是什么?孤独是一屡山风,孤独是一束野菊,孤独是一抹白云,平淡、质朴中却透露出一种宁静的美丽。孤独如一杯咖啡,喝到口中起的初感觉是苦涩,但枯涩中却能品尝到醇香。
一本书中有句正面解释孤独的话,看后让人受益匪浅:“一个能够在孤独面前泰然处置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成熟的人。”这话虽然片面,但却有一定道理。
孤独,可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使其更加坚强;可以使浮躁的心灵返璞归真,显其自然本色。当你在茫茫人海中感到疲惫的时候,不妨停下自己匆匆的步履。一个人,去幽静的丛林,到芳草萋萋的河畔或空旷的山野,褪去沉重的心灵面具,直面自己的灵魂,静静地品尝孤独,享受孤独,感悟生活中的得与失,喜与悲,怒与乐。
让孤独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