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想驾驭课堂,只有拥有最先进的理论和认识能力,才能得心应手,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勃勃生机,显现真正的活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创新教育要求数学教师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驱动学生“做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我认为新课程下教师有必要科学而精心地进行课堂教学预设,为精彩的课堂生成而准备。
一、预设问题要有“障碍”,防止“滑过现象”产生
“滑过现象”源自于英国学者Edard Be Bono关于思维训练中“注意滑过”的一个形象比喻。他说:当我们驱车从A地到B地欣赏美景时,往往于车速太快,忽略了途中更美的风景C;A地到B地的路越顺畅,C地被忽略的可能性就越大。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教师将教学任务设计得面面俱到、自然流畅,问题坡度太小,没有给学生留下跨越“障碍”的空间,学生无需要多少时间即可一蹴而就,就会使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在不经意间滑过。如我在教学搭配问题及探索规律综合练习教科书17页的聪明小屋(搭配問题及探索规律)相关练习时:
我给学生出示餐桌上的搭配:
(1)有可乐、奶茶两种饮品和米饭、汉堡、牛排三种食物,选出一种饮品和一种食物进行搭配。独立完成,把搭配方案写在练习本上,然后和同学们分享。
A选可乐有3种,选奶茶有3种,2个3是6种
B选米饭有2种,选汉堡有2种,选牛排有2种,3个2是6种。
餐桌上出示:
(2)有可乐、奶茶、橘汁三种饮品和米饭、汉堡、牛排、寿司四种食物,选出一种饮品和一种食物进行搭配。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记录搭配过程。比比谁的动作快。随着学生的汇报,出示课件:学生自主探究,全班交流。课件显示两种不同思路的搭配。
二、预设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理论研究表明,知识处于“最近发展区”时,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预设问题时,不考虑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认知发展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预设的问题坡度太大,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过于复杂,从头到尾受益的学生寥寥无几,提问也只能流于形式、走过场,结果多数情况下教师自问自答。北师大三年级分数的认识,理解平均分产生分数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尝试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师:拿出你准备的图形,把图形任意折一折,用直尺和彩笔沿折痕画一条线,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阴影。
学生操作,师选几个图形贴在黑板上
师:谁能把这些图形分分类?
生1:按形状分。
生2:按大小分
生3:按有没有平均分来分。
这正是我预设到的,但我并没有立即喜形于色。
师:你怎么知道图形有没有平均分?
生3:把这些图形分别对折就知道有没有平均分。于是我动手验证了他的说法,并把图形分成了两类。
师:把图形平均分成两份,那阴影部分用什么表示?
生:用 表示。
师:那另一类图形的阴影部分能用 表示吗?为什么?
生:(争先恐后)因为图形没有平均分,所以不能用 表示。
生: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通过刚才的操作学生很自然的理解了平均分产生分数,也为理解分数的意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去经历学习过程,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和重建数学知识,这就是实现“再创造”(即生成)。作为数学老师,必须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正确处理好两者间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因势利导,达成预设,促其生成。
三、预设问题要避免低级庸俗
应具有启发引导性,在新课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改革的浪潮下,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启发式原则,达到一种双边互动充分、课堂气氛热烈的效果,经常大量设问,于是不自主地提一些不疼不痒的问题。经地义,但这种浅显的问题,往往问而无疑,学生对答如流,表面上互动得轰轰烈烈。但实际效果如何呢?学生从这些问题中得到了什么呢?这种设问除了在形式上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外,没有什么教学价值。在教《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将学生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采用第一种教学方法: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第二种教学方法:我让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
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
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生??)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在精心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动态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努力达成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平衡,让动态生成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绽放教学的精彩。好的预设与生成,犹如一次美丽的邂逅,教师则是幕后策划者。要真正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这间的关系,绝非一件轻松的事。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努力才能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魅力!
一、预设问题要有“障碍”,防止“滑过现象”产生
“滑过现象”源自于英国学者Edard Be Bono关于思维训练中“注意滑过”的一个形象比喻。他说:当我们驱车从A地到B地欣赏美景时,往往于车速太快,忽略了途中更美的风景C;A地到B地的路越顺畅,C地被忽略的可能性就越大。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教师将教学任务设计得面面俱到、自然流畅,问题坡度太小,没有给学生留下跨越“障碍”的空间,学生无需要多少时间即可一蹴而就,就会使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在不经意间滑过。如我在教学搭配问题及探索规律综合练习教科书17页的聪明小屋(搭配問题及探索规律)相关练习时:
我给学生出示餐桌上的搭配:
(1)有可乐、奶茶两种饮品和米饭、汉堡、牛排三种食物,选出一种饮品和一种食物进行搭配。独立完成,把搭配方案写在练习本上,然后和同学们分享。
A选可乐有3种,选奶茶有3种,2个3是6种
B选米饭有2种,选汉堡有2种,选牛排有2种,3个2是6种。
餐桌上出示:
(2)有可乐、奶茶、橘汁三种饮品和米饭、汉堡、牛排、寿司四种食物,选出一种饮品和一种食物进行搭配。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记录搭配过程。比比谁的动作快。随着学生的汇报,出示课件:学生自主探究,全班交流。课件显示两种不同思路的搭配。
二、预设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理论研究表明,知识处于“最近发展区”时,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预设问题时,不考虑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认知发展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预设的问题坡度太大,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过于复杂,从头到尾受益的学生寥寥无几,提问也只能流于形式、走过场,结果多数情况下教师自问自答。北师大三年级分数的认识,理解平均分产生分数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尝试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师:拿出你准备的图形,把图形任意折一折,用直尺和彩笔沿折痕画一条线,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阴影。
学生操作,师选几个图形贴在黑板上
师:谁能把这些图形分分类?
生1:按形状分。
生2:按大小分
生3:按有没有平均分来分。
这正是我预设到的,但我并没有立即喜形于色。
师:你怎么知道图形有没有平均分?
生3:把这些图形分别对折就知道有没有平均分。于是我动手验证了他的说法,并把图形分成了两类。
师:把图形平均分成两份,那阴影部分用什么表示?
生:用 表示。
师:那另一类图形的阴影部分能用 表示吗?为什么?
生:(争先恐后)因为图形没有平均分,所以不能用 表示。
生: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通过刚才的操作学生很自然的理解了平均分产生分数,也为理解分数的意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去经历学习过程,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和重建数学知识,这就是实现“再创造”(即生成)。作为数学老师,必须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正确处理好两者间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因势利导,达成预设,促其生成。
三、预设问题要避免低级庸俗
应具有启发引导性,在新课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改革的浪潮下,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启发式原则,达到一种双边互动充分、课堂气氛热烈的效果,经常大量设问,于是不自主地提一些不疼不痒的问题。经地义,但这种浅显的问题,往往问而无疑,学生对答如流,表面上互动得轰轰烈烈。但实际效果如何呢?学生从这些问题中得到了什么呢?这种设问除了在形式上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外,没有什么教学价值。在教《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将学生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采用第一种教学方法: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第二种教学方法:我让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
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
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生??)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在精心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动态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努力达成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平衡,让动态生成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绽放教学的精彩。好的预设与生成,犹如一次美丽的邂逅,教师则是幕后策划者。要真正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这间的关系,绝非一件轻松的事。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努力才能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