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从兴趣中起步,在兴趣中提高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他们的习作兴趣是关键的第一步。
联系生活自有活水源头,循序渐进才能步步登高。然而学生生活面狭窄,学习生活又单调重复,学生无从体验生活,尤其是农村乡镇中学更是如此,致使学生创作源泉枯竭。记得有一次我批阅语文试卷,作文是记好人好事,学生写“拾得鸡蛋送还邻居”这一内容的就不下几十篇,真令人啼笑皆非,哪有那么多的鸡蛋好拾?由此看来,教师必须注意开阔学生视野。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我自以为大学写作过了关,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时常遇到疑难。对学生的作文评头论足,头头是道,但有时看到学生的好作文也自叹不如。为了防止自身写作能力退化,我坚持每次与学生写同题作文。这样做,一是为了使自身知识不断更新;二是表现师生关系民主平等;三可完美自我形象,强化教师影响,起到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同时,我经常温习大学写作课程,反复咀嚼,力图融会贯通,并渗透到写作教学中去。
引发学生创作兴趣的另一手段是“放”,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作自己要作的题目”(叶圣陶)。正如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所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每学期开始,我在限定体裁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命题作文。有一次我和学生们共同写抒情散文,我写了《家乡赞》,同学们各辟蹊径,各撰题目,写得各具特色。学生们的文章固然没有命运“登大雅之堂”,但读来也确实令人回味无穷。
“放”了再“收”,“收”就是由自由命题收到教师命题上来。教师命题力求花样翻新,有引发力,并紧扣时代脉搏,能唤起学生习作兴趣。这时的习作要求较之自由命题习作更严格,从结构到语言,都要有严格尺度。首先教师对自己的要求要严。我每次写的“下水文”都允许学生评论,没有这种精神也是难以进步的。学生的优秀作文也多次超过教师“下水文”,这样事实实是才能让学生折服。
二、艺术的虚与实
艺术的虚实问题也伴随着中学生的写作。真实性很强、艺术上苍白无力的作品是不能称之为艺术品的。我认为学生的作品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也允许虚构。并且我们应该凭借这种艺术真实的手段来反映现实生活,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优秀的文章都是思想、激情、人物、事件、想象、联想织成的彩锦。使文章腾飞的双翼便是想象和联想。我们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即社会生活不曾有过,或不一定有过,但可以而且很可能有过的,经得住生活逻辑的推敲,那便是艺术的真实。如果鼓励学生借助想象和联想,追求这种艺术的真实,便可激发其写作兴趣,写出成功的习作。
三、作文批改
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作文,这是多年来作文教学的老程式。全国中语会秘书长陈金明同志曾批判说:“真可以说是千年一贯制。”魏书生老师更是彻底否定了这种老章法,称之为“创作上的惰性”,批判深刻,一针见血。魏老师大胆尝试,学生写好作文,教师提出10条批改要求,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让学生依照标准要求互相批改。学生既写作文,又批改作文,通过比较对照,还可以发现别人的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效果很好。这种做法,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像导演一样,让学生当演员,导演在不断培养演员提高演技。魏老师的做法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承认。放手让学生处理自己作品的方法还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但不论哪种形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应该是一致的。
我每次习作的批改、评讲都力图强化双边活动,讲求实效。我多次模仿电视台上的比赛方法,教师把学生作文分发给各批改小组,我制定了更细的18条作文批改标准,因为标准越细,批改起来误差越小。让学生相互批改完后,发还本人,再按学习小组把本组内的习作分为优、中、差三类。班内每学习小组把选出来的优秀作文当众宣读参加班级习作评优大赛。每组算一裁判评分小组,教师本人算一组。同时亮分后,去掉最高最低分,均分为作文所得分。必要时给予争辩讨论时间,这样筛选出来的作文便是班级优秀作文。班内设立创作攀峰光荣榜,按优质作文的篇数计奖。篇数最多者居峰顶,以次排列。每次优秀作文都在期末考试中额外加分,算作“物质鼓励”,借以调动创作积极性。这种做法有很大的鼓动性,学生讨论也很有乐趣。教师是民主生活中的一员,又是“节目主持人”,足以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热情很高,效果也很好,我们班级的优秀习作大都是这样诞生的。
比赛是个好办法,因为任何形式的比赛都能强化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也能提高习作兴趣。命题作文和自由作文相结合,大作和小作相结合,公开日记和秘密日记相结合,大赛和小赛相结合,公开日记也可参赛。学生们夸张地说,这是“活跃创作文坛”。
当然,批改和讲评的方式,也不该是重复单一的老套子,要时常变换形式,才能激发学生情趣,鼓舞他们创作士气。
高尔基说:“所谓才能,从本质上讲不过是对于工作的爱和由这种爱而产生的顽强努力。”我们只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为之付出顽强的努力,就会慢慢摸索到妥善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好办法。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他们的习作兴趣是关键的第一步。
联系生活自有活水源头,循序渐进才能步步登高。然而学生生活面狭窄,学习生活又单调重复,学生无从体验生活,尤其是农村乡镇中学更是如此,致使学生创作源泉枯竭。记得有一次我批阅语文试卷,作文是记好人好事,学生写“拾得鸡蛋送还邻居”这一内容的就不下几十篇,真令人啼笑皆非,哪有那么多的鸡蛋好拾?由此看来,教师必须注意开阔学生视野。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我自以为大学写作过了关,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时常遇到疑难。对学生的作文评头论足,头头是道,但有时看到学生的好作文也自叹不如。为了防止自身写作能力退化,我坚持每次与学生写同题作文。这样做,一是为了使自身知识不断更新;二是表现师生关系民主平等;三可完美自我形象,强化教师影响,起到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同时,我经常温习大学写作课程,反复咀嚼,力图融会贯通,并渗透到写作教学中去。
引发学生创作兴趣的另一手段是“放”,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作自己要作的题目”(叶圣陶)。正如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所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每学期开始,我在限定体裁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命题作文。有一次我和学生们共同写抒情散文,我写了《家乡赞》,同学们各辟蹊径,各撰题目,写得各具特色。学生们的文章固然没有命运“登大雅之堂”,但读来也确实令人回味无穷。
“放”了再“收”,“收”就是由自由命题收到教师命题上来。教师命题力求花样翻新,有引发力,并紧扣时代脉搏,能唤起学生习作兴趣。这时的习作要求较之自由命题习作更严格,从结构到语言,都要有严格尺度。首先教师对自己的要求要严。我每次写的“下水文”都允许学生评论,没有这种精神也是难以进步的。学生的优秀作文也多次超过教师“下水文”,这样事实实是才能让学生折服。
二、艺术的虚与实
艺术的虚实问题也伴随着中学生的写作。真实性很强、艺术上苍白无力的作品是不能称之为艺术品的。我认为学生的作品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也允许虚构。并且我们应该凭借这种艺术真实的手段来反映现实生活,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优秀的文章都是思想、激情、人物、事件、想象、联想织成的彩锦。使文章腾飞的双翼便是想象和联想。我们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即社会生活不曾有过,或不一定有过,但可以而且很可能有过的,经得住生活逻辑的推敲,那便是艺术的真实。如果鼓励学生借助想象和联想,追求这种艺术的真实,便可激发其写作兴趣,写出成功的习作。
三、作文批改
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作文,这是多年来作文教学的老程式。全国中语会秘书长陈金明同志曾批判说:“真可以说是千年一贯制。”魏书生老师更是彻底否定了这种老章法,称之为“创作上的惰性”,批判深刻,一针见血。魏老师大胆尝试,学生写好作文,教师提出10条批改要求,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让学生依照标准要求互相批改。学生既写作文,又批改作文,通过比较对照,还可以发现别人的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效果很好。这种做法,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像导演一样,让学生当演员,导演在不断培养演员提高演技。魏老师的做法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承认。放手让学生处理自己作品的方法还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但不论哪种形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应该是一致的。
我每次习作的批改、评讲都力图强化双边活动,讲求实效。我多次模仿电视台上的比赛方法,教师把学生作文分发给各批改小组,我制定了更细的18条作文批改标准,因为标准越细,批改起来误差越小。让学生相互批改完后,发还本人,再按学习小组把本组内的习作分为优、中、差三类。班内每学习小组把选出来的优秀作文当众宣读参加班级习作评优大赛。每组算一裁判评分小组,教师本人算一组。同时亮分后,去掉最高最低分,均分为作文所得分。必要时给予争辩讨论时间,这样筛选出来的作文便是班级优秀作文。班内设立创作攀峰光荣榜,按优质作文的篇数计奖。篇数最多者居峰顶,以次排列。每次优秀作文都在期末考试中额外加分,算作“物质鼓励”,借以调动创作积极性。这种做法有很大的鼓动性,学生讨论也很有乐趣。教师是民主生活中的一员,又是“节目主持人”,足以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热情很高,效果也很好,我们班级的优秀习作大都是这样诞生的。
比赛是个好办法,因为任何形式的比赛都能强化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也能提高习作兴趣。命题作文和自由作文相结合,大作和小作相结合,公开日记和秘密日记相结合,大赛和小赛相结合,公开日记也可参赛。学生们夸张地说,这是“活跃创作文坛”。
当然,批改和讲评的方式,也不该是重复单一的老套子,要时常变换形式,才能激发学生情趣,鼓舞他们创作士气。
高尔基说:“所谓才能,从本质上讲不过是对于工作的爱和由这种爱而产生的顽强努力。”我们只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为之付出顽强的努力,就会慢慢摸索到妥善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