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8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因此,本文通过对应用型本科基础会计学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手段、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将此课程打造为“金课”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基础会计学 金课
2018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增加课程难度,拓宽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提出今后四到五年的时间里教育部要建设两万门“金课”,说明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新时代,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来说,基础会计学是会计知识的入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会影响学生对后續其他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甚至会影响学生今后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基础会计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将从改革和创新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系等方面探索如何将基础会计学打造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金课”。
一、应用型本科基础会计学教学的现状
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目前,我国许多应用型本科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不准确,应用型本科应该培养的是以综合应用为重点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财务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而且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导致企业急需的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会计从业人员在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但是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的学生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缺少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团队意识等,这种教学目标已无法适应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极大影响了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
2、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仍停留在“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阶段,虽然借助了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手段,但是内容设置并不科学,这种教学方式很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与共鸣。基础会计学的课程的内容抽象,专业术语多,核算复杂,规范性强,再加上学生缺少其他经济方面相关知识做铺垫,给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往往是教师硬着头皮讲,学生耐着性子听,从而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最终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压抑,学生老师都很累,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也不能具备良好的会计思维方式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毕业后也很难适应岗位需求。
3、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实践和理论两张皮的问题,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虽然基础会计课程中都规定有10-20节不等的实践课时,但是相对于理论课时来说,仍然偏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甚至有些院校的实践课形同虚设,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低,不能真正理解其中涉及的记账、算账、报账等内容,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仍不会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也不利于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必然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4、考核体系不科学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才能有利于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水平,但是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该门课程的学生成绩都是由平时和期末考试两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主要有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等几部分构成,期末考试则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很难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只重视了结果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无法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系统学习,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使所学内容融会贯通。
二、基础会计学课程打造为“金课”的思路与对策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符合“金课”两性一度的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将知识与能力素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由此决定了基础会计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在帮助学生构建会计专业知识认知结构的同时,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品德和职业道德素养,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等综合素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后续专业学习有可延续性的基础。这种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模式才能真正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使会计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势。
2、改革教学方式与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能力导向的教学理念下,基础会计学课程需要进行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改革。首先是改变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转换师生角色,由原来教师主导的课堂转换为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进行引导的课堂,可以采用生讲生评、以练代讲,案例点评、研讨辩论、项目探究、角色扮演等课堂教学新形式,参考网络课程慕课等资源进行翻转式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基础会计学打造为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金课”。基础会计学是学生碰到的第一门专业课,学生欠缺专业所需的背景知识,对企业没有一点概念,单靠头脑想象,教学就会变得枯燥生硬并且难懂。对于此课程的教学设计,可以将每一位同学当做是刚刚进入新公司会计岗位工作的职场菜鸟,根据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课程内容设计为六个教学情境:情境一、职业认知;情境二、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情境三、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情境四、建账与登账;情境五、对账与结账;情境六、编制会计报表;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便于进行协作研讨、评价交流,采用任务驱动法设计各情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将传授的知识点蕴含到任务中,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最后的成果展示和评价,还能提升沟通能力、团队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3、完善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础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会计专业课程,会计理论源于会计实践,同时又对会计实践加以指导。基础会计学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同一教学活动的两个侧面,不可分割,课程内的实践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应该真正落实到实际课堂中,使实践与理论达到有效融合。通过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工作任务引领下,根据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运用实物感知、演示引导、仿真操作、角色体验、创设情境等方法手段来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真切体会到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最终能胜任会计基本业务操作岗位工作的需要,为下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做好铺垫。
4、加强过程关注,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是否合理,直接会影响考核的结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热情,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至关重要。基础会计学课程考核评价应建立以过程考核为重心,以学生为主体的考核体系,在降低理论考核所占比例的同时,增加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在考核形式上,实现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运用多种手段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教师参与评价,也需要由各小组或者小组成员进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建议学生的总评成绩可以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日常考核占20%,属于过程性考核,重点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可通过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单元测试等几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考核;第二部分实务操作考核占30%,可通過实训成果展示、实训报告等方面来进行考核,教师考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第三部分期末考试占50%,除了传统的试卷考试方式外,还可要求学生撰写学习后的反思总结,由学生自己总结、分析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考核体系即增加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也综合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基础会计学作为应用型本科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教学目标应以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根本。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努力将基础会计学打造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金课”,才能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提供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迪.关于《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4(03).
【2】欧阳仪臻.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基础会计学”教学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9).
【3】陈久会.基于翻转课堂下本科《基础会计学》课程改革[J].知识经济,2016(05).
作者简介:曾靖(1975年-),女,汉族,硕士,副教授, 毕业于湖南大学,就职于贵州商学院,研究方向会计。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基础会计学 金课
2018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增加课程难度,拓宽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提出今后四到五年的时间里教育部要建设两万门“金课”,说明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新时代,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来说,基础会计学是会计知识的入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会影响学生对后續其他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甚至会影响学生今后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基础会计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将从改革和创新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系等方面探索如何将基础会计学打造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金课”。
一、应用型本科基础会计学教学的现状
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目前,我国许多应用型本科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不准确,应用型本科应该培养的是以综合应用为重点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财务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而且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导致企业急需的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会计从业人员在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但是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的学生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缺少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团队意识等,这种教学目标已无法适应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极大影响了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
2、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仍停留在“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阶段,虽然借助了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手段,但是内容设置并不科学,这种教学方式很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与共鸣。基础会计学的课程的内容抽象,专业术语多,核算复杂,规范性强,再加上学生缺少其他经济方面相关知识做铺垫,给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往往是教师硬着头皮讲,学生耐着性子听,从而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最终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压抑,学生老师都很累,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也不能具备良好的会计思维方式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毕业后也很难适应岗位需求。
3、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实践和理论两张皮的问题,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虽然基础会计课程中都规定有10-20节不等的实践课时,但是相对于理论课时来说,仍然偏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甚至有些院校的实践课形同虚设,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低,不能真正理解其中涉及的记账、算账、报账等内容,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仍不会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也不利于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必然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4、考核体系不科学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才能有利于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水平,但是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该门课程的学生成绩都是由平时和期末考试两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主要有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等几部分构成,期末考试则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很难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只重视了结果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无法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系统学习,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使所学内容融会贯通。
二、基础会计学课程打造为“金课”的思路与对策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符合“金课”两性一度的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将知识与能力素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由此决定了基础会计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在帮助学生构建会计专业知识认知结构的同时,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品德和职业道德素养,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等综合素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后续专业学习有可延续性的基础。这种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模式才能真正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使会计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势。
2、改革教学方式与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能力导向的教学理念下,基础会计学课程需要进行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改革。首先是改变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转换师生角色,由原来教师主导的课堂转换为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进行引导的课堂,可以采用生讲生评、以练代讲,案例点评、研讨辩论、项目探究、角色扮演等课堂教学新形式,参考网络课程慕课等资源进行翻转式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基础会计学打造为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金课”。基础会计学是学生碰到的第一门专业课,学生欠缺专业所需的背景知识,对企业没有一点概念,单靠头脑想象,教学就会变得枯燥生硬并且难懂。对于此课程的教学设计,可以将每一位同学当做是刚刚进入新公司会计岗位工作的职场菜鸟,根据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课程内容设计为六个教学情境:情境一、职业认知;情境二、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情境三、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情境四、建账与登账;情境五、对账与结账;情境六、编制会计报表;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便于进行协作研讨、评价交流,采用任务驱动法设计各情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将传授的知识点蕴含到任务中,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最后的成果展示和评价,还能提升沟通能力、团队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3、完善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础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会计专业课程,会计理论源于会计实践,同时又对会计实践加以指导。基础会计学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同一教学活动的两个侧面,不可分割,课程内的实践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应该真正落实到实际课堂中,使实践与理论达到有效融合。通过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工作任务引领下,根据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运用实物感知、演示引导、仿真操作、角色体验、创设情境等方法手段来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真切体会到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最终能胜任会计基本业务操作岗位工作的需要,为下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做好铺垫。
4、加强过程关注,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是否合理,直接会影响考核的结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热情,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至关重要。基础会计学课程考核评价应建立以过程考核为重心,以学生为主体的考核体系,在降低理论考核所占比例的同时,增加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在考核形式上,实现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运用多种手段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教师参与评价,也需要由各小组或者小组成员进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建议学生的总评成绩可以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日常考核占20%,属于过程性考核,重点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可通过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单元测试等几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考核;第二部分实务操作考核占30%,可通過实训成果展示、实训报告等方面来进行考核,教师考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第三部分期末考试占50%,除了传统的试卷考试方式外,还可要求学生撰写学习后的反思总结,由学生自己总结、分析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考核体系即增加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也综合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基础会计学作为应用型本科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教学目标应以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根本。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努力将基础会计学打造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金课”,才能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提供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迪.关于《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4(03).
【2】欧阳仪臻.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基础会计学”教学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9).
【3】陈久会.基于翻转课堂下本科《基础会计学》课程改革[J].知识经济,2016(05).
作者简介:曾靖(1975年-),女,汉族,硕士,副教授, 毕业于湖南大学,就职于贵州商学院,研究方向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