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弊端仍是过分强调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这一关键点,忽视了语文的育人功能。明确学校教育的真正意义不止于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学习技能,其更高宗旨则在于提高学生素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其成为真正完善发展的人并予以践行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职责。
关键词:素质基础;健全人格;鉴赏能力;创造能力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挥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可见,语文的育人功能绝不可轻视。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素质基础
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主要有两点。其一,完整的课文内容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为应付种种考核考试,为紧扣各类大纲,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几乎形成了一种新八股模式:解题-划分段落-寻找中心句-总结中心-归纳特点。更有甚者,将课文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掰开揉碎,讲练结合,唯恐有不到之处。完成这些,教师才觉得心安理得,才觉得完成了教学的终极目标。其实,往往却是在学生并没有真正领悟的情况下就结束了教学活动,学生获得的也仅仅是一篇新八股式的课堂笔记。
以《荷塘月色》为例。本应是让学生在赏析中品味作者笔下由淡淡的月色、淡淡的荷塘、淡淡的愁绪织成的一篇淡淡的情感之韵,体味朱自清散文的清新自然,品味中国旧知识分子守于中庸困于中庸挣扎于中庸的寂寞、孤苦、无奈,但大多数语文教师却将欣赏重点放在“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两幅画面上,将研读重点放在《西洲曲》、《采莲歌》的内涵上,一篇美文在教师的苦心经营下变成了一片片碎片。
其二,语文学科被单一地当作工具。尤其在技校、中专、职业高中,由于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侧重,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常常被当作学生择业从业的工具和手段,学生只要会一般语文常识,会写简历、应聘信、计划、总结等,就达到了教学要求。
上诉两种弊端,语文教学用这种僵化的、毫无美感和情感意义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患有“社会情感缺失”症,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的态度大多是冷漠、偏激、敌对的。这样的人,即使是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也不可能进入实现自我价值的崇高境界。
因此,语文教学在遵循学科性质特点的前提下,要重视对学生的语感、悟性、情感、想象力的培养,为学生素质打好基础。
诚然,一个人的理想、志向的确立,并非语文教学一家起决定作用。但是那脍炙人口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名言佳句,这些承载着人类精神文化的精品,无疑能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格,强化人的意志,进而优化人的行为举止。
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才要冲破条框、模式的樊笼,从具有学科特色的基础素质教育抓起,让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就从教材中感到生活跳动的脉搏,开发潜能,展示智慧,对世间万物保持一种灵性、一种激情、一种想象力。语文学科的这种独特功效,是学生在其他理性思维的学科中难以感受到的。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学校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学习技能,其更高宗旨则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其成为真正完善发展的人。而现今我们的学校教育却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漠视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忽略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这样往往造成学生人格发展的失衡。
学校是培养人——健全的人——的地方,不是制造技术员或机器人的工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原理正是学校确定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要使全体社会成员的智力、体力和道德在生产过程中多方面地、充分自由地、协调地发展,使人们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即通晓整个生产关系的人。”显然,要符合这一标准的人绝不是只懂得某方面知识的 “专家”,而应该是一个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情感的和谐发展的人,也就是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他应具有良好的交往心态和积极的处世态度,能适应各种境遇(包括顺境、逆境),经受各种挫折、打击与磨难。
学校一直都是宝贵传统代代承传的最重要途径。现代经济的发展淡化了家庭做为文化传承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学校的作用显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人类社会的健康和延续因此更大程度地依赖于学校。
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材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分法精神,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思想,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主义,有“之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真正的健全人格,是我们现代中国需要培养的真正人才所应具有的。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对学生宣扬真善美。真,是让学生在做平描写的真人实感中了解人生的苦乐、冷暖,感受世态恶善炎凉;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辨别世间真伪,分清事理曲直,把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端正;美,是最高境界的精神感悟,在审美对象的激发下,让学生会创造性地描绘更为多彩壮丽的生活画卷。只有将真善美自觉集于一身,才是完整人格的体现。
语文教材中美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对现实生活已有的经验正确理解和鉴赏美。背诵《锄禾》,在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同时,体味我国劳动人民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吟诵“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些纸短情长的诗词佳句时,感受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向往。
总之,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潜心研究教材,挖掘文章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教书的同时做好育人工作。
关键词:素质基础;健全人格;鉴赏能力;创造能力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挥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可见,语文的育人功能绝不可轻视。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素质基础
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主要有两点。其一,完整的课文内容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为应付种种考核考试,为紧扣各类大纲,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几乎形成了一种新八股模式:解题-划分段落-寻找中心句-总结中心-归纳特点。更有甚者,将课文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掰开揉碎,讲练结合,唯恐有不到之处。完成这些,教师才觉得心安理得,才觉得完成了教学的终极目标。其实,往往却是在学生并没有真正领悟的情况下就结束了教学活动,学生获得的也仅仅是一篇新八股式的课堂笔记。
以《荷塘月色》为例。本应是让学生在赏析中品味作者笔下由淡淡的月色、淡淡的荷塘、淡淡的愁绪织成的一篇淡淡的情感之韵,体味朱自清散文的清新自然,品味中国旧知识分子守于中庸困于中庸挣扎于中庸的寂寞、孤苦、无奈,但大多数语文教师却将欣赏重点放在“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两幅画面上,将研读重点放在《西洲曲》、《采莲歌》的内涵上,一篇美文在教师的苦心经营下变成了一片片碎片。
其二,语文学科被单一地当作工具。尤其在技校、中专、职业高中,由于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侧重,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常常被当作学生择业从业的工具和手段,学生只要会一般语文常识,会写简历、应聘信、计划、总结等,就达到了教学要求。
上诉两种弊端,语文教学用这种僵化的、毫无美感和情感意义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患有“社会情感缺失”症,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的态度大多是冷漠、偏激、敌对的。这样的人,即使是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也不可能进入实现自我价值的崇高境界。
因此,语文教学在遵循学科性质特点的前提下,要重视对学生的语感、悟性、情感、想象力的培养,为学生素质打好基础。
诚然,一个人的理想、志向的确立,并非语文教学一家起决定作用。但是那脍炙人口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名言佳句,这些承载着人类精神文化的精品,无疑能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格,强化人的意志,进而优化人的行为举止。
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才要冲破条框、模式的樊笼,从具有学科特色的基础素质教育抓起,让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就从教材中感到生活跳动的脉搏,开发潜能,展示智慧,对世间万物保持一种灵性、一种激情、一种想象力。语文学科的这种独特功效,是学生在其他理性思维的学科中难以感受到的。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学校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学习技能,其更高宗旨则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其成为真正完善发展的人。而现今我们的学校教育却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漠视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忽略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这样往往造成学生人格发展的失衡。
学校是培养人——健全的人——的地方,不是制造技术员或机器人的工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原理正是学校确定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要使全体社会成员的智力、体力和道德在生产过程中多方面地、充分自由地、协调地发展,使人们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即通晓整个生产关系的人。”显然,要符合这一标准的人绝不是只懂得某方面知识的 “专家”,而应该是一个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情感的和谐发展的人,也就是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他应具有良好的交往心态和积极的处世态度,能适应各种境遇(包括顺境、逆境),经受各种挫折、打击与磨难。
学校一直都是宝贵传统代代承传的最重要途径。现代经济的发展淡化了家庭做为文化传承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学校的作用显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人类社会的健康和延续因此更大程度地依赖于学校。
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材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分法精神,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思想,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主义,有“之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真正的健全人格,是我们现代中国需要培养的真正人才所应具有的。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对学生宣扬真善美。真,是让学生在做平描写的真人实感中了解人生的苦乐、冷暖,感受世态恶善炎凉;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辨别世间真伪,分清事理曲直,把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端正;美,是最高境界的精神感悟,在审美对象的激发下,让学生会创造性地描绘更为多彩壮丽的生活画卷。只有将真善美自觉集于一身,才是完整人格的体现。
语文教材中美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对现实生活已有的经验正确理解和鉴赏美。背诵《锄禾》,在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同时,体味我国劳动人民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吟诵“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些纸短情长的诗词佳句时,感受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向往。
总之,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潜心研究教材,挖掘文章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教书的同时做好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