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2-0027-02中图分类号:G630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0.02.011
高中化学其实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能传授给学生有用的化学知识,而且还能发展他们的能力与素养。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存在实验素质差、学习方法多为死记硬背、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等问题。在我看来,这都是因为长期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则必须有清醒的意识和切实的责任感去改变此种现状。为此,我试图探寻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既让学生能够通过化学教学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又让学生懂得从化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在拜读《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后,我深感情境教学的诸多思想和实践方法尤其适合运用于高中化学的教学当中。
《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全面而细致地记录了创立“情境教学”理论的全过程,并系统而深刻地反映了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的教育思想。对于何为情境教学,李吉林给出的定义是,“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说,“情”、“境”二字都是情境教学的基础。其中“境”为物质基础,它是实实在在可以支撑的背景、后盾,是实施情境教学立足点;“情”则是精神基础,是灵魂,它是境与人之间联系的情感纽带。教师首先要有情,有了情才能选择好素材、创设出最适合课堂和学生的“境”,才能最有效地带动课堂气氛、感染学生,也才能让学生因境而生情,因情而有思有悟。总之,情境教学建立的初衷就是要解脱传统教育思想和习惯势力的羁绊,它有着深刻而显著的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它的操作过程是充满“人情味”的,是以人为本的。
概括起来说,李吉林认为情境教学具备“形真”、“情切”、“意远”及“理寓其中”四个基本特点,“形真”要求形象具有真切感,神韵相似,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情切”即情真意切,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充分调动主动性。“意远”即意境广远,形成想象契机,有效地发展想象力。“理寓其中”即蕴涵理念,抽象的理念伴随着形象,有效地提高认识力。同时,李吉林也提出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整体提高为目的的教学活动的“五要素”,即“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重点,着眼发展性;以情感因素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在实践操作上,它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练”为手段,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是情境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几种主要途径,这明显区别于其他教学、学习理论中创设情境的方式。
简言之,“情境教育”之“情境”实质上就是指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能够促使学生能动于其中的环境,即这种根据教学目标优化的环境与学生的情感发生共鸣。具体地讲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把学生置于研究现实和未知问题的气氛中,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同时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主动参与,通过生活体验,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体验,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捕捉各种信息,分析信息,产生疑问,并引导他们在各种情境中亲身体验,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问题实质的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仔细阅读《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后,我结合高中化学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创设以下几种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创设生活情境,变“单纯书本”为“丰富生活”
学生如果对化学产生兴趣,就必然会引起自发的追求,而追求和研究就会导致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师在设计化学课堂教学时,应努力创设生活情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化学问题有关的生活情境中,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产生向往、探索的欲望,这样做能使化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使学习更具有探索性和趣味性、实用性,也更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2.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索”
教师应从“启”字上下功夫,在启迪引导学生兴趣上动脑筋,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通过提问、演示实验等手段来创设质疑情境,使这一情境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概念有冲突和矛盾,促使他们主动思索,从而对知识的学习从一味地“机械接受”转到“主动探索”。
3.创设实践情境,变“单一学习”为“综合实践”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体验,学习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发展探究认知能力,从而把“单一学习”过程变为“综合实践”过程,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实施“综合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使采用演示,也应尽量由学生配合完成,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所设计的实验材料,有层次或有序的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独立地支配它们,并有技巧地指导学生实践、观察、分析,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
4.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科技将向紧密联系化和学科综合化发展,每个人从事的工作是更大一个整体工作的一部分,离开合作几乎一事无成。为此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相处应作为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而高中学生思维活跃,个性较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而,教师更应有计划地组织他们交流合作,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既发挥个性,又能相互配合,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总之,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在感悟和认知的冲突中,主动去发现、构建新知识,比教师生硬地传授给他们知识要好得多。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体验中,学生将逐渐学会用化学思维的眼光来观察身边的生活,用化学意识去思考和分析周遭的一切。相应地,化学学习的能力自然会逐渐地提高,不再感到化学学习是很困难的、枯燥的,他们会觉得化学学习是有趣的、轻松的,化学知识是很有用的,是很美好的。实际上,由于情境教学的可操作性强,我也早已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尝试着情境教学的方法,实践着它的思想,不过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收效甚微。通过对《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阅读与学习,我感到受益匪浅。李吉林于1978年开始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历经30余年,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构建了情境教育的理论框架及其操作体系,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可操作的实践体系,她还有《情境教育的诗篇》、《李吉林文集》、《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等等论著值得我用心研读,并期望通过研究初步找到能够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化学教学的情境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起到减轻学生负担,突出学科价值,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双方面和谐发展,从而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0.02.011
高中化学其实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能传授给学生有用的化学知识,而且还能发展他们的能力与素养。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存在实验素质差、学习方法多为死记硬背、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等问题。在我看来,这都是因为长期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则必须有清醒的意识和切实的责任感去改变此种现状。为此,我试图探寻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既让学生能够通过化学教学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又让学生懂得从化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在拜读《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后,我深感情境教学的诸多思想和实践方法尤其适合运用于高中化学的教学当中。
《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全面而细致地记录了创立“情境教学”理论的全过程,并系统而深刻地反映了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的教育思想。对于何为情境教学,李吉林给出的定义是,“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说,“情”、“境”二字都是情境教学的基础。其中“境”为物质基础,它是实实在在可以支撑的背景、后盾,是实施情境教学立足点;“情”则是精神基础,是灵魂,它是境与人之间联系的情感纽带。教师首先要有情,有了情才能选择好素材、创设出最适合课堂和学生的“境”,才能最有效地带动课堂气氛、感染学生,也才能让学生因境而生情,因情而有思有悟。总之,情境教学建立的初衷就是要解脱传统教育思想和习惯势力的羁绊,它有着深刻而显著的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它的操作过程是充满“人情味”的,是以人为本的。
概括起来说,李吉林认为情境教学具备“形真”、“情切”、“意远”及“理寓其中”四个基本特点,“形真”要求形象具有真切感,神韵相似,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情切”即情真意切,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充分调动主动性。“意远”即意境广远,形成想象契机,有效地发展想象力。“理寓其中”即蕴涵理念,抽象的理念伴随着形象,有效地提高认识力。同时,李吉林也提出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整体提高为目的的教学活动的“五要素”,即“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重点,着眼发展性;以情感因素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在实践操作上,它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练”为手段,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是情境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几种主要途径,这明显区别于其他教学、学习理论中创设情境的方式。
简言之,“情境教育”之“情境”实质上就是指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能够促使学生能动于其中的环境,即这种根据教学目标优化的环境与学生的情感发生共鸣。具体地讲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把学生置于研究现实和未知问题的气氛中,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同时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主动参与,通过生活体验,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体验,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捕捉各种信息,分析信息,产生疑问,并引导他们在各种情境中亲身体验,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问题实质的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仔细阅读《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后,我结合高中化学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创设以下几种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创设生活情境,变“单纯书本”为“丰富生活”
学生如果对化学产生兴趣,就必然会引起自发的追求,而追求和研究就会导致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师在设计化学课堂教学时,应努力创设生活情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化学问题有关的生活情境中,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产生向往、探索的欲望,这样做能使化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使学习更具有探索性和趣味性、实用性,也更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2.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索”
教师应从“启”字上下功夫,在启迪引导学生兴趣上动脑筋,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通过提问、演示实验等手段来创设质疑情境,使这一情境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概念有冲突和矛盾,促使他们主动思索,从而对知识的学习从一味地“机械接受”转到“主动探索”。
3.创设实践情境,变“单一学习”为“综合实践”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体验,学习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发展探究认知能力,从而把“单一学习”过程变为“综合实践”过程,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实施“综合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使采用演示,也应尽量由学生配合完成,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所设计的实验材料,有层次或有序的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独立地支配它们,并有技巧地指导学生实践、观察、分析,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
4.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科技将向紧密联系化和学科综合化发展,每个人从事的工作是更大一个整体工作的一部分,离开合作几乎一事无成。为此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相处应作为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而高中学生思维活跃,个性较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而,教师更应有计划地组织他们交流合作,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既发挥个性,又能相互配合,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总之,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在感悟和认知的冲突中,主动去发现、构建新知识,比教师生硬地传授给他们知识要好得多。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体验中,学生将逐渐学会用化学思维的眼光来观察身边的生活,用化学意识去思考和分析周遭的一切。相应地,化学学习的能力自然会逐渐地提高,不再感到化学学习是很困难的、枯燥的,他们会觉得化学学习是有趣的、轻松的,化学知识是很有用的,是很美好的。实际上,由于情境教学的可操作性强,我也早已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尝试着情境教学的方法,实践着它的思想,不过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收效甚微。通过对《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阅读与学习,我感到受益匪浅。李吉林于1978年开始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历经30余年,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构建了情境教育的理论框架及其操作体系,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可操作的实践体系,她还有《情境教育的诗篇》、《李吉林文集》、《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等等论著值得我用心研读,并期望通过研究初步找到能够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化学教学的情境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起到减轻学生负担,突出学科价值,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双方面和谐发展,从而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