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祭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x200901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桂西北有些地方,新婚夫妻在结婚那一天,都要在洞房设祭,由“道公”用水洒在夫妻头上,念毕咒语后方许入洞房。这个风俗称“婚祭”,源于当地民间的一个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书生,家境贫寒,靠打柴为生,夫妇俩相敬如宾。只可惜年过天命,膝下无儿无女,夫妇俩很伤心。
  一天,书生卖柴回来,被一位算命先生叫住。算命先生神秘兮兮地说:“你官运正旺,福星高照,花甲之年,必中状元!”书生暗自庆幸,又半信半疑。回到家里,书生把算命的事告诉夫人,夫人的脸上却如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惊喜,不屑地说:“都快入土了,还想当状元郎,做白日梦!”然而书生并不因此泄气,继续刻苦研读经书,还把卖柴的钱都用来买书了。这样一来,书生家境日益贫困,债台高筑。
  夫人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困境,只好对书生说:“既然你很想读书,就放我走吧。”书生哀求夫人不要抛弃他,然而她还是背着行囊离去了。夫人走了,书生依旧一边打柴,一边读书。十年弹指一挥间。六十岁那年春天,书生果然中了状元,皇帝亲自召见他,并赏银千两,绸缎百匹,命为州官。
  书生赴任途中,见一潭清水,他下车到潭边洗手。此时来了一个老妇人,脸上密密麻麻满是皱纹,她肩上扛着一捆柴火,吃力地走着。书生定睛一瞧,竟是自己的前妻!老妇人说:“现在你做大官了,我还是你妻子吗?”书生从包袱里取出一面圆镜甩到地上,指着镜的碎片说:“你可以让它们重圆吗?”老妇人羞愧难当,待书生走远后便绝望地跳潭自尽了。
  說来也怪,老妇人死后,周围村落的新婚夫妻没有一对过得幸福的,不是吵架打架,就是暴病身亡,或者结婚数年无生养……人们便认为是老妇人的阴魂作祟,于是纷纷设坛祭祀,祈求她保佑新人安宁幸福。后来就形成一种风俗,凡新婚夫妻都要举行婚祭,祈祷夫妻平安,儿孙幸福。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闽南靠海边上有个小渔村,小渔村的渔民祖祖辈辈都靠捕鱼为生。每到鱼汛期,村里的青壮年都下海去了,家里就剩些老人和妇孺。  这天,天气格外炎热,住村口的七叔和相邻的老严头坐在一棵老榕树下,摇着蒲扇边乘凉边下棋。下过三盘后,村口来了一个挑着一对箩筐的小贩。小贩边走边扯着嗓子高喊:“干货换米喽,干貨换米喽。”下棋的七叔听了小贩的喊叫,放下手中的棋招手道:“干货怎么换你的米呀?”小贩放下肩上
期刊
那年秋天,父亲开拖拉机拉豆子时翻车砸伤了腿住进了医院。母亲在医院里照顾父亲,无暇顾及山坡上等待收割的庄稼。别人家的玉米已经被割倒铺在山坡上,而我家的玉米还直挺挺地立在秋风中。  那时我虽然只有13岁,但已经很懂事了。我深知,秋天里成熟的庄稼是我们一家人今后柴米油盐的来源,是我和弟弟的书本、衣服和学费,如果不能及时把成熟的庄稼收割回家,我家今后的日子就难过了。于是,13岁的我小大人似的做出一个决定:
期刊
刚子初中一毕业就再也不肯去上学了,每天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除了吃喝玩乐,没干过啥正事,缺钱就朝父母要。父母是在街边摆小摊的,收入一般。刚子为了要到钱,经常对他们软硬兼施,父母既伤心又气愤,但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天,父亲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广告:省城厨师培训学校招收新学员。父亲心里一动,觉得刚子挺适合,就和刚子母亲商量。  母亲叹了口气,说:“以前咱们也不是没给他找过类似的出路,可他哪肯听
期刊
杭婴和海宁结婚整整三年了。两人谈恋爱时,海宁是个非常体贴浪漫的人,几乎每周都要送一束玫瑰花给杭婴,惹得杭婴办公室的几个小姑娘艳羡不已。杭婴心里也觉得甜滋滋的,那股幸福感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可自从结婚后,海宁就失去了那股罗曼蒂克味,每天早上上班,晚上下班,为生计忙碌,连花瓣都不见一片,甚至晚上杭婴想让海宁陪着去街上逛逛,海宁也会借故推托。于是,杭婴时不时地对海宁透露出不满。  转眼到了二月初,
期刊
江南乃富庶的鱼米之乡,是明朝赋税的重要来源地。然而,由于江南地方官员与京城大官相互勾结,贪污和侵吞税粮的行为日益严重,使得上缴朝廷的税粮逐年锐减,国库钱粮紧缺。  宣德五年,为了整治江南税粮账目混乱、亏空严重的状况,明宣宗任命精于理财的周忱为工部右侍郎,兼任江南巡抚,巡查江南各府各县,负责监管和征收江南税粮的事务。闻听周忱要来江南,江南各级官员心中都忐忑不已、惴惴不安。然而,周忱新官上任后,并没有
期刊
冯大超经营着一家炒货店。说来也怪,他想了好些个法子,但生意却很一般,为此他一直很烦恼。  这天晚上,冯大超到望江楼去喝酒。喝完了酒,又点了一份菜,让小二包好,他要带回家去给老婆尝尝。行至二道街时,忽然被绊了个趔趄,好不容易站稳了,低下头来凝神去看,这才见地上躺着个人。他摸到那人的鼻子下面一试,还有气儿,就问道:“哎,能听见我说话吗?”  地上那人十分虚弱地说:“我……饿……”原来是被饿昏的。冯大超
期刊
男:中央开了十九大,  好比春风吹万家;  邀妹学习听报告,  放眼来看大中华。  女:蜜蜂总是恋花苔,  阿哥邀请我就来;  学习党的十九大,  心像桃花朵朵开。  男:中国特色在发展,  社会主义要坚持;  信心好比泰山稳,  坚定不移有定力。  女:总任务和总目标,  报告里面放头条;  人民热血沸腾了,  犹如海面翻浪涛。  男:总体布局讲得好,  人心沸腾热浪高;  祖国建设更全面,  
期刊
小丽一回到家,小丽的爸妈就不断追问她恋爱的情况。  最后,小丽实在没办法了,拿出一张明星的照片说:“看吧,这就是我男朋友。”  小丽妈看了一眼照片,赶紧收起来,把小丽拉到一旁说:“孩子,你告诉妈这是啥情况?你姐刚才说这是她老公。”
期刊
中共召開十九大,百姓心里乐开花;  今天登台放声唱,凝心聚力兴中华。  一切工作党领导,人民江山坐得牢;  特色社会创美景,中华儿女多自豪。  党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方略格外亲;  依靠群众把业创,神州面貌日日新。  深化改革要全面,治国理政开新篇;  体系能力现代化,复兴伟业推向前。  改革进入深水区,奋勇前行莫着急;  众人划船挥大桨,激流勇进志不移。  鼓励大众搞创新,绿色产业出奇兵;  经济
期刊
清朝乾隆年间,龙城街上新开了一家医馆。行医者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外地老头,姓陈,人称陈郎中。他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十八岁的女儿翠英。开业后,他为人看病开处方,女儿就帮忙配药、收款。  陈郎中医术好,凡是上门求医者,多能药到病除。尤其令人倾倒的是,翠英尽管不施脂粉,身上却总是散发着一种奇特的香味,令每个前来医馆的患者及其陪护家属都能明显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舒坦。既治病又能获得如此美妙的享受,慕名上门求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