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它适应青少年多元价值追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从本质上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包括观念形态层、制度层和物化层三个层次,它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思想指导、制度保证和物质保障。要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好校园文化,就必须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突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注重创新,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性化、特色化;加强校园活动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加强和谐人际关系建设,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开放性,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空间。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文化;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2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12-0053-04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与课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教育文化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而居于教育核心的课程则是这一文化过程的主要载体。课程是文化的传承载体,文化借课程传播。同时,由于课程在传承文化过程中具有能动的选择性和创生性,无时无刻不在构建自己的文化品位,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维系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存在,即形成课程文化,故不能把课程仅仅视为一种文化工具。我们说,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既然课程与文化具有如此紧密的联系,那么,作为课程分支的校本课程与作为文化分支的校园文化更是密不可分。校本课程本身就是文化与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校园文化建设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观念、内容和管理都会产生深远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建设。
一、文化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动因
无论是作为文化的传承载体,还是作为文化主体,课程总是随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变迁,尤其是一定社会的文化观,直接影响课程政策的制订,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组织实施的方式,课程的评价等。我国正在推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社会文化的变迁在课程领域的体现,是社会文化从一元到多元推动的结果。①
1.校本课程开发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也相应地实现转型,即从一元文化到多元文化。多元文化的存在,也是人们追求多元价值的结果,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有不同的文化需要和价值追求,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满足自己的文化需要,而肩负传承人类文化使命的课程应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青少年来自不同的区域、家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追求目标,而作为教育核心的课程,单一集权型的国家课程显然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开发适合学生不同文化需求的校本课程已成当务之急,这也正是多元文化时代呼唤地方及学校特色的多元课程和多样化、个性化教学方式的需要。所以,作为课程改革新亮点的校本课程开发,表面上是课程决策者对课程权力的下放,其背后却是人类文化的不断繁荣与进步对课程改革的推动。可以说,目前全球性的校本课程开发运动,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2.校本课程开发是青少年多元价值追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多元文化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为青少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他们必须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学习全方位的知识,必须学会认知与处事、生存与合作。在认知方面,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对各种信息作出判断和选择,并经常反思自己的认知行为;在价值观形成方面,面对外在价值观的多元与冲突,要善于内化、综合形成个人价值观体系;在社会生活方面,要学会独立,培养自理自主能力,学会合作,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现代多元时代,传统与现代并存,各地区、各民族文化差异极大,这造就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同文化土壤和生长起点,整齐划一的课程形态和课程内容显然不适应这一状况,单一的课程模式也不能适应青少年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因此,开发出特色的校本课程,满足青少年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
既然校本课程开发有其内在必然的社会文化动因,那么,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校园文化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必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氛围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包括观念形态层,制度层和物化层三个层次。② 换句话说,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形成的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的活动方式和结果。③ 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着校园人的活动及发展,制约着校园人的观念和行为,引导着校园人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合乎社会要求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观,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最终使学校产生巨大的整体效应,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关键在于建设校园文化。
1.校园文化建设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思想指导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其主体是价值观,主要体现为学校的文化传统、校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等,其理想状态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和谐向上、公正民主、崇尚一流的学校精神范围。建设好校园精神文化,制订有特色的校训,培育优良的校风,保持先进的办学理念,形成独特的校园精神,能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思想指导,引领校本课程开发走在时代前沿。
2.校园文化建设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制度保证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保障。它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奖惩等各种规章制度。校园制度文化隐藏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与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结构、发展规划、教育组织形式、传统习俗乃至师生的心理氛围中。健全完善、科学合理、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能帮助塑造高尚师德,提高教学质量,严肃纪律,约束与规范学生的行为,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序进行提供有力保证。
3.校园文化建设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物质保障
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基本的就是物质文化建设,它是校园文化主体曾经和正在作用于其上的一切物质对象,是人们通过感官可以感受的一切物质对象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学校内部的规划布局以及学校建筑、内外陈设、雕塑、绿化等各个方面所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物质文化作为物化的文化形态和校园文化的外壳,既是学校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成果,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和反映。校园物质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它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环境、设备和场所,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保证。
三、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由上述分析可知,校园文化是学校魅力和个性的体现,校园文化建设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那么,如何建设好校园文化呢?这就需要处理好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要营造校园精神文化,让团队拥有信念和追求;而且要营造校园制度文化,让学校管理拥有规范与科学;还要营造校园物质文化,让学校特色拥有外现的载体。
1.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突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助于浓厚的教育、学习氛围的形成,也能在教育难以直接达到或不能充分发挥效用的地方产生影响,成为教育的向导和有益补充。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主体精神社会化的过程和缩影,是不断适应社会精神文化发展要求的。它能在潜移默化之中通过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使校园内的每个人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与现存社会文化趋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④ 因此,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应大力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坚持“两手抓”,使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注重创新,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性化、特色化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学校,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但必须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制度“文化”化。学校在制订规章制度时,应突出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给制度以灵魂,强调人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铸造出刚柔相济、软硬相容的“合金”式的规章制度,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作用,使师生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享有自尊,实现自我价值。
要创建校园文化,既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旧思想、旧观念,又要积极吸收有益的外来校园文化的新观念、新经验,使传统的文化向现代文化方向发展,使校园文化更具有时代性、科学性、独创性。由于不同的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民族特征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学生的发展经历等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趋同性的同时,应保持各自独特的风格,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3.加强校园活动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育人主要通过学生的活动展开(认知活动、养成活动、培养活动、训练活动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求知、求乐,使他们在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识结构、兴趣特点、能力水平和心理、生理特性,设计和采取多种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才干。
校园文化的主体结构中,学生是校园文化的聚焦点,教师是校园文化的晶核,要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首先,发挥先进学生的榜样作用。一所学校,优秀学生越多,校园文化建设就越好。其次,要努力发挥教师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中,教师是核心。教师担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合格人才的繁重任务,因而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4.加强和谐人际关系建设,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开放性,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师生间只有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消除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促进其健康成长。
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开放性,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首先是让学生走出去。长期以来,很多学校从管理角度出发,利用学校的围墙把学生与外面的世界隔开,认为这样可以使学生避免外界干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如果学生的大多数校园活动都被局限在校内,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不与社会充分接触的校园活动当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但却在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教育者要使学生走出校园,充分接触大自然,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的心灵慢慢成熟起来。其次是引进来。在满足师生需要的前提下,把学校的校园活动场所如体育馆、图书馆等面向社会全面开放,吸纳社会各界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把其他学校的学术讲座、体育竞赛、文艺演出等引进校园。这种建设思路既可以塑造校园形象,加深外界对学校的了解,又可以拓展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
注释
①董守生:《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思考》,《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1期,第27页
②葛金国,吴玲,周元宽:《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③杨静:《浅谈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建设》,《四川政报》,1999年第20期,第34页
④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田欣欣)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文化;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2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12-0053-04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与课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教育文化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而居于教育核心的课程则是这一文化过程的主要载体。课程是文化的传承载体,文化借课程传播。同时,由于课程在传承文化过程中具有能动的选择性和创生性,无时无刻不在构建自己的文化品位,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维系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存在,即形成课程文化,故不能把课程仅仅视为一种文化工具。我们说,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既然课程与文化具有如此紧密的联系,那么,作为课程分支的校本课程与作为文化分支的校园文化更是密不可分。校本课程本身就是文化与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校园文化建设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观念、内容和管理都会产生深远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建设。
一、文化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动因
无论是作为文化的传承载体,还是作为文化主体,课程总是随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变迁,尤其是一定社会的文化观,直接影响课程政策的制订,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组织实施的方式,课程的评价等。我国正在推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社会文化的变迁在课程领域的体现,是社会文化从一元到多元推动的结果。①
1.校本课程开发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也相应地实现转型,即从一元文化到多元文化。多元文化的存在,也是人们追求多元价值的结果,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有不同的文化需要和价值追求,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满足自己的文化需要,而肩负传承人类文化使命的课程应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青少年来自不同的区域、家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追求目标,而作为教育核心的课程,单一集权型的国家课程显然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开发适合学生不同文化需求的校本课程已成当务之急,这也正是多元文化时代呼唤地方及学校特色的多元课程和多样化、个性化教学方式的需要。所以,作为课程改革新亮点的校本课程开发,表面上是课程决策者对课程权力的下放,其背后却是人类文化的不断繁荣与进步对课程改革的推动。可以说,目前全球性的校本课程开发运动,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2.校本课程开发是青少年多元价值追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多元文化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为青少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他们必须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学习全方位的知识,必须学会认知与处事、生存与合作。在认知方面,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对各种信息作出判断和选择,并经常反思自己的认知行为;在价值观形成方面,面对外在价值观的多元与冲突,要善于内化、综合形成个人价值观体系;在社会生活方面,要学会独立,培养自理自主能力,学会合作,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现代多元时代,传统与现代并存,各地区、各民族文化差异极大,这造就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同文化土壤和生长起点,整齐划一的课程形态和课程内容显然不适应这一状况,单一的课程模式也不能适应青少年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因此,开发出特色的校本课程,满足青少年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
既然校本课程开发有其内在必然的社会文化动因,那么,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校园文化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必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氛围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包括观念形态层,制度层和物化层三个层次。② 换句话说,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形成的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的活动方式和结果。③ 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着校园人的活动及发展,制约着校园人的观念和行为,引导着校园人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合乎社会要求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观,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最终使学校产生巨大的整体效应,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关键在于建设校园文化。
1.校园文化建设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思想指导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其主体是价值观,主要体现为学校的文化传统、校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等,其理想状态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和谐向上、公正民主、崇尚一流的学校精神范围。建设好校园精神文化,制订有特色的校训,培育优良的校风,保持先进的办学理念,形成独特的校园精神,能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思想指导,引领校本课程开发走在时代前沿。
2.校园文化建设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制度保证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保障。它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奖惩等各种规章制度。校园制度文化隐藏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与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结构、发展规划、教育组织形式、传统习俗乃至师生的心理氛围中。健全完善、科学合理、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能帮助塑造高尚师德,提高教学质量,严肃纪律,约束与规范学生的行为,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序进行提供有力保证。
3.校园文化建设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物质保障
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基本的就是物质文化建设,它是校园文化主体曾经和正在作用于其上的一切物质对象,是人们通过感官可以感受的一切物质对象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学校内部的规划布局以及学校建筑、内外陈设、雕塑、绿化等各个方面所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物质文化作为物化的文化形态和校园文化的外壳,既是学校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成果,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和反映。校园物质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它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环境、设备和场所,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保证。
三、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由上述分析可知,校园文化是学校魅力和个性的体现,校园文化建设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那么,如何建设好校园文化呢?这就需要处理好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要营造校园精神文化,让团队拥有信念和追求;而且要营造校园制度文化,让学校管理拥有规范与科学;还要营造校园物质文化,让学校特色拥有外现的载体。
1.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突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助于浓厚的教育、学习氛围的形成,也能在教育难以直接达到或不能充分发挥效用的地方产生影响,成为教育的向导和有益补充。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主体精神社会化的过程和缩影,是不断适应社会精神文化发展要求的。它能在潜移默化之中通过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使校园内的每个人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与现存社会文化趋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④ 因此,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应大力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坚持“两手抓”,使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注重创新,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性化、特色化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学校,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但必须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制度“文化”化。学校在制订规章制度时,应突出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给制度以灵魂,强调人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铸造出刚柔相济、软硬相容的“合金”式的规章制度,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作用,使师生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享有自尊,实现自我价值。
要创建校园文化,既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旧思想、旧观念,又要积极吸收有益的外来校园文化的新观念、新经验,使传统的文化向现代文化方向发展,使校园文化更具有时代性、科学性、独创性。由于不同的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民族特征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学生的发展经历等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趋同性的同时,应保持各自独特的风格,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3.加强校园活动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育人主要通过学生的活动展开(认知活动、养成活动、培养活动、训练活动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求知、求乐,使他们在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识结构、兴趣特点、能力水平和心理、生理特性,设计和采取多种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才干。
校园文化的主体结构中,学生是校园文化的聚焦点,教师是校园文化的晶核,要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首先,发挥先进学生的榜样作用。一所学校,优秀学生越多,校园文化建设就越好。其次,要努力发挥教师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中,教师是核心。教师担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合格人才的繁重任务,因而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4.加强和谐人际关系建设,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开放性,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师生间只有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消除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促进其健康成长。
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开放性,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首先是让学生走出去。长期以来,很多学校从管理角度出发,利用学校的围墙把学生与外面的世界隔开,认为这样可以使学生避免外界干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如果学生的大多数校园活动都被局限在校内,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不与社会充分接触的校园活动当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但却在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教育者要使学生走出校园,充分接触大自然,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的心灵慢慢成熟起来。其次是引进来。在满足师生需要的前提下,把学校的校园活动场所如体育馆、图书馆等面向社会全面开放,吸纳社会各界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把其他学校的学术讲座、体育竞赛、文艺演出等引进校园。这种建设思路既可以塑造校园形象,加深外界对学校的了解,又可以拓展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
注释
①董守生:《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思考》,《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1期,第27页
②葛金国,吴玲,周元宽:《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③杨静:《浅谈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建设》,《四川政报》,1999年第20期,第34页
④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