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年前开始关注网名为“一回”的刘美松,“诗人兼商人”的他在新浪博客上记录自己“身无分文游神州”。一人一车从深圳出发,不带钱、不乞讨、不打工、不要赞助,刘美松仅仅通过与人沟通,说服陌生人赊账或借钱完成了100天的旅程。他北至漠河、南至三亚天涯海角,足迹遍布31个省会城市,行程28510公里,共打欠条222张,金额48272元。网友赞他是用冒险之旅,证明了社会诚信仍在。
慕名已久,终于在今年的深圳文博会上与这位性情中人谋面。穿着印有“字在”Logo的黑T恤,面对一拨接一拨的参观者,刘美松一脸笑容、满头大汗。他用手触摸着铅字印刷的书感叹:“活字印刷出来的文字有着凹凸不平的纹路,可以摸得到,就像摸到文字的骨骼,那是文化的脉络。”
这样的话很容易让人想起他诗人的身份。而此时的刘美松,角色不是诗人,也不是某印刷企业的老总,作为“字在”活字工坊的创办人,他已变身为一位推广与传播中国活字印刷文化的使者。
文博会上的第一名
今年,深圳文博会恰逢第十届,规模宏大、热闹非凡,人气最为爆棚的展位就属位于2号馆的“字在”活字工坊。
背景墙由一个个五彩的活字设计而成,营造出厚重、悠远的人文气息。展架上陈列着九万枚横跨千年历史的泥、锡、木、铅、铜、瓷等各时期各类活字。玻璃柜里展示着由活字衍生出的各种创意文化产品,比如活字镇纸、活字U盘、活字项链,就连待客的座位也设计成了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活字”凳。展台上空悬挂着“字在中国,致敬活字”八个大字,一语道破展示的主题。
十来个年轻人在刘美松的带领下,热情地向参观者演示如何通过微信互动“解码”,在9万枚活字中轻松找到自己的名字,如何排列组合、蘸上墨汁,将自己的名字印在纸上。刘美松不时亲自上阵,向观众演示活字印刷,并将自己印制的《心经》赠送观众。
从开馆到闭馆,“字在”工坊总是被一拨拨人潮围得水泄不通,无论是老者还是年轻人,都对这古老而又现代的活字创意展充满了兴趣。为了吸引小朋友对活字印刷的关注,刘美松还在展览过程中,设计了“活字与唐诗”互动体验环节,让现场的小朋友用20个六面色彩各异的木活字儿童方枕摆出经典唐诗。
寓教于乐的方式令活字印刷的知识很自然地扎根在了孩子们的心中。看着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刘美松愉快地说道:“我们从小教给孩子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从来都是停留在书本上,孩子甚至都没有见过。我想做的是把立体的东西传播给孩子,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不求给孩子赚多少钱,而是存一些精神食粮。”
来自台湾的《汉声》杂志创办人、民间文化保护者及推动者黄永松看了“字在”展区后大加赞赏,向刘美松竖起大拇指,“你们是这届文博会的第一名。”某全国政协委员当场表示要写个保护汉字的提案,并称赞“字在”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为收藏不惜抵押房子
文博会结束那天,刘美松大醉一场。短短5天的展会,浓缩了他5年的蛰伏与探索。
刘美松说收藏铅字印刷的念头产生于2009年,有一次在某书吧跟朋友聊天,大家感叹随着激光照排的普及,铅字印刷被淘汰,慢慢消失掉了,很可惜。以后跟孩子们讲古代的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或许都找不到对应的实物。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刘美松本身是做印刷的,觉得自己可以做点抢救性的工作。
刘美松对活字印刷的最初概念来自家乡湖北赤壁的一家印刷厂,年轻时他曾在那里实习。于是他马上联系收购那家印刷厂的友人,友人回答对不起,那些铅字已经进了废品回收站,在回到铅锌矿厂熔解后,如今的新用途很可能是打猎用的铅弹。
“活字传承的是文化,如今变成了武器和伤害。”刘美松说他很心痛,继续托关系四处打听寻找,终于,在赤壁的城北印刷厂,他收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铅”,“那批铅字的准确重量是826公斤。”这数字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你还要不要放铅字的字架?”交易完成后对方随口一问,“当然要!”
那更是一个令人心痛的场景——待刘美松按照对方提供的线索,找到收购了字架用来当柴火烧的一间小豆腐坊时,那些字架几乎已经全被烧成了炭灰,他捡起灶边只剩一角的一小条字架,感慨万千。
刘美松意识到:自己必须加快速度。所以2010年在他践行的“诚信百天走天下”过程中,他暗地里也在全国各地打听铅字印刷的机器。在浙江他直接把GPS定位到瑞安平阳坑,因为他知道那里的木活字印刷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远古印刷术的活化石。
“瑞安至今尚有近百人仍专门从事活字印刷,还有七八位能拿下印刷全套程序的传承人。”在木活字之乡瑞安,刘美松在一个传承人的家中邂逅了一套光绪年间流传下来用于印制家谱的木活字,共计有100000余枚。刘美松想把这套珍贵的雕版收入囊中,但传承人并不愿意割爱。后来当此人了解到刘美松真正是一位想将活字印刷保存下去的收藏者后,终于决定拱手相让,把这套珍贵的木活字交由刘美松收藏。
在东北齐齐哈尔,刘美松还发现了十几套字模、两台铸字机还有几吨铅字,当时他身无分文,跟对方砍好价后,派朋友前去收购。雇了车花了3天2夜,从东北将这些老古董运回赤壁。这是他的收藏中第一次有字模、铸字机。要知道,铅字是通过铸字机铸造出来的,如果说以前收藏的只是单个的成品的话,现在他的收藏里终于有了出产成品的机器,这意味着他的收藏中有了再生产的延续性。
刘美松前后走访了全国各地20多家印刷厂,投入了近千万元,把已经 所剩不多的活字及机器都买了下来,遇到资金短缺,他甚至一度抵押了自己的房子。为了收藏这几百万枚的活字、20余台铸字机以及各种印刷机及辅助设备,他还在老家专门买了一个基地,并且雇佣了工人维修、铸造和养护这些铅字。
让活字“活”在当代
2012年5月,铸字机器修复好了,终于可以出字了。刘美松说,每咔嚓一声,就意味着一个字模出笼了,听到原始机械的咔嚓声,很舒服。 机声轰轰,已被废弃的铅字印刷体系在古老的赤壁,绝地重生。七个员工的任务是铸字,排版,做一些印数极少的书。“铅字印刷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大,要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能拿到一本书。它的转换价值几乎是没有。它存活的意义在于可以把印刷史的脉络建立起来。”这是刘美松最初的想法。
有一天,他发现收藏苗文化的朋友把苗绣转化为了各种现代产品。于是,苗族绣娘的手艺也因为有了商业与市场的支撑,而得到了可持续的传承,这给了刘美松很大启发。2013年上半年,刘美松决定将活字收藏进行转换。
“收藏是最直接的也是最笨的,投入很多,可以让富人变成穷人。然而不做转换,这些活字依然只是冰冷僵硬躺在博物馆的物证,而不会真正活起来。”他力邀好朋友、知名设计师韩湛宁一起,开始进行产品的研发,希望将活字转化为文化创意产品,应用到电子产品、文化用品、箱包饰品等多方面。
后来,刘美松专程去了一趟台湾,参观、拜访了台湾最后一家铸字行——日星铸字行,与负责人张介冠一番交流后,刘美松觉得收藏活字这事做对了。回来后,他注册了“字在”品牌,尝试着把脑子里无数的念头落地开花。
今年4月,在深圳龙岗奔驰4S店里,一间名为“字在”的活字工坊正式开幕。古老的活字与创意的衍生品陈列其间,交相呼应,浓浓的人文气息中流露出时尚科技的光芒。拾起一枚光绪年间木活字拓片版制成百家姓原子印,轻轻一按,充满古典意韵的汉字跃然纸上。
“中国活字在今天的再现,不单是文明物证的聚合,也旨在捡拾逝去的文字灵魂,同时,让人们有机会触摸到汉字文化骨骼。”在开幕典礼上,刘美松说,“历史的车轮永不可逆转,我们所做的事情并非是为了让活字印刷能够从幕后走向前台,而真正想做的是,保存历史进程中的点滴物证,致敬文明进程中的光彩一脉。”刘美松认为,传统手艺活下来最终要靠商业引导带动,真正的收藏绝不仅仅是藏在家里,而应该通过转换和传播最终落脚到分享,要让更多人了解活字印刷,教育宣传与产业推动得双管齐下。
在刘美松的微信里,时常出现“字在”的活动内容和新品展示。前不久,“字在”受邀参加了黄埔军校90周年致敬展,用活字印刷的黄埔军校校训在展览上大受欢迎,著名艺术家陈丹青、地产大亨王石等都对“字在”传承活字印刷的文化意义表示赞赏。
暑假里,“字在”活字工坊迎来了一批90后大学生义工,这群年轻人主动申请为“字在”做木活字整理工作。刘美松很欣慰,他说:“活字印刷能得到年轻人的关注与支持,应该会有美好的明天。”
慕名已久,终于在今年的深圳文博会上与这位性情中人谋面。穿着印有“字在”Logo的黑T恤,面对一拨接一拨的参观者,刘美松一脸笑容、满头大汗。他用手触摸着铅字印刷的书感叹:“活字印刷出来的文字有着凹凸不平的纹路,可以摸得到,就像摸到文字的骨骼,那是文化的脉络。”
这样的话很容易让人想起他诗人的身份。而此时的刘美松,角色不是诗人,也不是某印刷企业的老总,作为“字在”活字工坊的创办人,他已变身为一位推广与传播中国活字印刷文化的使者。
文博会上的第一名
今年,深圳文博会恰逢第十届,规模宏大、热闹非凡,人气最为爆棚的展位就属位于2号馆的“字在”活字工坊。
背景墙由一个个五彩的活字设计而成,营造出厚重、悠远的人文气息。展架上陈列着九万枚横跨千年历史的泥、锡、木、铅、铜、瓷等各时期各类活字。玻璃柜里展示着由活字衍生出的各种创意文化产品,比如活字镇纸、活字U盘、活字项链,就连待客的座位也设计成了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活字”凳。展台上空悬挂着“字在中国,致敬活字”八个大字,一语道破展示的主题。
十来个年轻人在刘美松的带领下,热情地向参观者演示如何通过微信互动“解码”,在9万枚活字中轻松找到自己的名字,如何排列组合、蘸上墨汁,将自己的名字印在纸上。刘美松不时亲自上阵,向观众演示活字印刷,并将自己印制的《心经》赠送观众。
从开馆到闭馆,“字在”工坊总是被一拨拨人潮围得水泄不通,无论是老者还是年轻人,都对这古老而又现代的活字创意展充满了兴趣。为了吸引小朋友对活字印刷的关注,刘美松还在展览过程中,设计了“活字与唐诗”互动体验环节,让现场的小朋友用20个六面色彩各异的木活字儿童方枕摆出经典唐诗。
寓教于乐的方式令活字印刷的知识很自然地扎根在了孩子们的心中。看着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刘美松愉快地说道:“我们从小教给孩子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从来都是停留在书本上,孩子甚至都没有见过。我想做的是把立体的东西传播给孩子,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不求给孩子赚多少钱,而是存一些精神食粮。”
来自台湾的《汉声》杂志创办人、民间文化保护者及推动者黄永松看了“字在”展区后大加赞赏,向刘美松竖起大拇指,“你们是这届文博会的第一名。”某全国政协委员当场表示要写个保护汉字的提案,并称赞“字在”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为收藏不惜抵押房子
文博会结束那天,刘美松大醉一场。短短5天的展会,浓缩了他5年的蛰伏与探索。
刘美松说收藏铅字印刷的念头产生于2009年,有一次在某书吧跟朋友聊天,大家感叹随着激光照排的普及,铅字印刷被淘汰,慢慢消失掉了,很可惜。以后跟孩子们讲古代的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或许都找不到对应的实物。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刘美松本身是做印刷的,觉得自己可以做点抢救性的工作。
刘美松对活字印刷的最初概念来自家乡湖北赤壁的一家印刷厂,年轻时他曾在那里实习。于是他马上联系收购那家印刷厂的友人,友人回答对不起,那些铅字已经进了废品回收站,在回到铅锌矿厂熔解后,如今的新用途很可能是打猎用的铅弹。
“活字传承的是文化,如今变成了武器和伤害。”刘美松说他很心痛,继续托关系四处打听寻找,终于,在赤壁的城北印刷厂,他收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铅”,“那批铅字的准确重量是826公斤。”这数字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你还要不要放铅字的字架?”交易完成后对方随口一问,“当然要!”
那更是一个令人心痛的场景——待刘美松按照对方提供的线索,找到收购了字架用来当柴火烧的一间小豆腐坊时,那些字架几乎已经全被烧成了炭灰,他捡起灶边只剩一角的一小条字架,感慨万千。
刘美松意识到:自己必须加快速度。所以2010年在他践行的“诚信百天走天下”过程中,他暗地里也在全国各地打听铅字印刷的机器。在浙江他直接把GPS定位到瑞安平阳坑,因为他知道那里的木活字印刷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远古印刷术的活化石。
“瑞安至今尚有近百人仍专门从事活字印刷,还有七八位能拿下印刷全套程序的传承人。”在木活字之乡瑞安,刘美松在一个传承人的家中邂逅了一套光绪年间流传下来用于印制家谱的木活字,共计有100000余枚。刘美松想把这套珍贵的雕版收入囊中,但传承人并不愿意割爱。后来当此人了解到刘美松真正是一位想将活字印刷保存下去的收藏者后,终于决定拱手相让,把这套珍贵的木活字交由刘美松收藏。
在东北齐齐哈尔,刘美松还发现了十几套字模、两台铸字机还有几吨铅字,当时他身无分文,跟对方砍好价后,派朋友前去收购。雇了车花了3天2夜,从东北将这些老古董运回赤壁。这是他的收藏中第一次有字模、铸字机。要知道,铅字是通过铸字机铸造出来的,如果说以前收藏的只是单个的成品的话,现在他的收藏里终于有了出产成品的机器,这意味着他的收藏中有了再生产的延续性。
刘美松前后走访了全国各地20多家印刷厂,投入了近千万元,把已经 所剩不多的活字及机器都买了下来,遇到资金短缺,他甚至一度抵押了自己的房子。为了收藏这几百万枚的活字、20余台铸字机以及各种印刷机及辅助设备,他还在老家专门买了一个基地,并且雇佣了工人维修、铸造和养护这些铅字。
让活字“活”在当代
2012年5月,铸字机器修复好了,终于可以出字了。刘美松说,每咔嚓一声,就意味着一个字模出笼了,听到原始机械的咔嚓声,很舒服。 机声轰轰,已被废弃的铅字印刷体系在古老的赤壁,绝地重生。七个员工的任务是铸字,排版,做一些印数极少的书。“铅字印刷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大,要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能拿到一本书。它的转换价值几乎是没有。它存活的意义在于可以把印刷史的脉络建立起来。”这是刘美松最初的想法。
有一天,他发现收藏苗文化的朋友把苗绣转化为了各种现代产品。于是,苗族绣娘的手艺也因为有了商业与市场的支撑,而得到了可持续的传承,这给了刘美松很大启发。2013年上半年,刘美松决定将活字收藏进行转换。
“收藏是最直接的也是最笨的,投入很多,可以让富人变成穷人。然而不做转换,这些活字依然只是冰冷僵硬躺在博物馆的物证,而不会真正活起来。”他力邀好朋友、知名设计师韩湛宁一起,开始进行产品的研发,希望将活字转化为文化创意产品,应用到电子产品、文化用品、箱包饰品等多方面。
后来,刘美松专程去了一趟台湾,参观、拜访了台湾最后一家铸字行——日星铸字行,与负责人张介冠一番交流后,刘美松觉得收藏活字这事做对了。回来后,他注册了“字在”品牌,尝试着把脑子里无数的念头落地开花。
今年4月,在深圳龙岗奔驰4S店里,一间名为“字在”的活字工坊正式开幕。古老的活字与创意的衍生品陈列其间,交相呼应,浓浓的人文气息中流露出时尚科技的光芒。拾起一枚光绪年间木活字拓片版制成百家姓原子印,轻轻一按,充满古典意韵的汉字跃然纸上。
“中国活字在今天的再现,不单是文明物证的聚合,也旨在捡拾逝去的文字灵魂,同时,让人们有机会触摸到汉字文化骨骼。”在开幕典礼上,刘美松说,“历史的车轮永不可逆转,我们所做的事情并非是为了让活字印刷能够从幕后走向前台,而真正想做的是,保存历史进程中的点滴物证,致敬文明进程中的光彩一脉。”刘美松认为,传统手艺活下来最终要靠商业引导带动,真正的收藏绝不仅仅是藏在家里,而应该通过转换和传播最终落脚到分享,要让更多人了解活字印刷,教育宣传与产业推动得双管齐下。
在刘美松的微信里,时常出现“字在”的活动内容和新品展示。前不久,“字在”受邀参加了黄埔军校90周年致敬展,用活字印刷的黄埔军校校训在展览上大受欢迎,著名艺术家陈丹青、地产大亨王石等都对“字在”传承活字印刷的文化意义表示赞赏。
暑假里,“字在”活字工坊迎来了一批90后大学生义工,这群年轻人主动申请为“字在”做木活字整理工作。刘美松很欣慰,他说:“活字印刷能得到年轻人的关注与支持,应该会有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