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时宜的人:老友陈国恩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echu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跟陈国恩是老朋友了。究竟有多“老”?我从来没有真正想过这个问题。如果这是罪愆,那么我犯的罪,也是所有老朋友们最容易犯的罪——仗着友谊天长地久般的“老”,也就由来忽视它,因为它总在那里,近乎日用而不知,像每一口的空气和一日三餐。如果有人突然问我:陈国恩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也许一时之间会瞠目结舌:“瞠目”,是因为这居然可以是个问题;“结舌”,是因为实则我自己也一时找不出个合适的词。
  如果一定要找个词语,能找的大概是——“不合时宜”,但我不会让这个词语脱口而出,我会紧紧捂住它。单单是想到这个词语,就已经把我自己也给吓了一大跳。我能够想象到的情景,大致是如此,所有熟悉或者哪怕不那么熟悉而仅仅是知道他的人,都会微笑着摇头反对:这完全不可能。国恩形象温文尔雅、庄重大方,做事不急不躁、稳妥利索,对人笑脸相迎、友善和蔼,何来一丝一毫的“不合”?
  我还是想清理一下自己为何会有如此古怪的念头。
  27年前的秋季,武汉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入学的博士生新生一共有五人,国恩、川鄂跟着易竹贤先生,箭飛、韩国前来留学的韩相德和我跟着陆耀东先生。虽然其时已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之前的80年代十年,是一个对文学有着狂热信仰的变态年代。十年间产出了大批文学青年,正在成长为以后各个时代的“遗老”。辨识的标配大致就是抽烟喝酒踢球打架以及谈文学追女人。比我们都年长的国恩同学,在这种时代的氛围中显得格格不入,虽然他对谁都很真诚友善。
  我跟国恩是外地来汉者,统一住进湖滨宿舍,且同居一室。对门住着同样外地来汉的高一届攸欣师兄。湖滨宿舍,离武汉大学凌波门大约不如一个标准操场的跑道长,门外即是偌大的东湖。“湖滨”听起来诗情画意,但其时闻起来可是另外一种味道。梅雨时节,高温、闷热之下,湖里的傻白鲢或者蠢鲫鱼会时不时在各处浮头,有学生就拿着塑料袋,沿着湖边寻机捕捞,全然不顾死鱼烂虾的腥臭。到了秋末,湖边满地摇蚊密密麻麻,在空中漫天飞舞。它们沉默着生死,并不聚蚊如雷。从湖滨宿舍到凌波门外的东湖边散步,必然穿过厚实的空中屏障,如同崂山道士穿墙而过。
  这还不算什么。宿舍空间狭小,环境逼窄,不像韩相德一家所在的枫园留学生公寓,那里门禁森严,“外人禁止入内”。我在宿舍房间吞云吐雾,国恩因为不抽烟,大致是在默默忍受。烟雾缭绕之下,不知道他究竟是如何度过那水深火热的一年。多年以后,每次见面,我都为此深感抱愧。他则总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没事儿没事儿,我不花一分钱,就吸了不少烟香,也是赚了!半点责备的意思都没有,甚至还进一步帮助我回忆和总结戒烟的基本规律:首先发誓这次真的要戒了。然后非常坚决地将烟和打火机从二楼的窗户直接扔出去。同时顺便瞟着究竟扔到哪里了。最后,一般不会超过前后一个整天,再下楼把它们捡回来。一而再,再而三,三而未竭,如此反复以至于今,终于成为每次聚会时候的笑谈。
  他不抽烟,不斗酒,不打架只劝架,不像我一样每天踢球,不像川鄂每晚看球还写足球评论,甚至也不招蜂引蝶,空费了那么一副帅气的外表,我们常常以开玩笑的方式激将他,但却似乎没有什么效果。除了文学是我们的专业,自不待言,国恩真正擅长的,往往是文学青年不擅长的。也许因为他曾经在工厂做过工,他对各类机械有着迷之自信。从自行车到各类家用电器,从枪支弹药到两岸关系,从各国时政到世界局势,大概没有他不知道的。我甚至至今仍然相信,如果有足够的零件,他绝对能够自己组装一台汽车,而绝大多数文学青年想到这就感觉头大。
  于是,得知他的博士学位论文要做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研究,我猜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我们看不出来国恩跟浪漫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从他的导师易竹贤先生那里也看不出来。那时我们有一个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生们的学习,除了陆老师、易老师两位先生以外,还有其他几位先生一起组成七人指导小组:孙党伯、陈美兰、黎山尧、於可训、龙泉明。虽然指导小组的教授们学识声名上甚是豪横,但对我们这些学生都亲善得有些过分。我们既可在导师陆耀东先生家里混吃混喝,也可以到国恩、川鄂导师易竹贤先生家里蹭饭。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易先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袋重庆火锅底料,易先生和师母兴忙前忙后在自己家里做火锅请同学们。火锅在当时甚是稀罕,20世纪90年代还没有“吃货”一说。重庆火锅、重庆小面还主要是重庆人的日常饮食。眼看锅里清水翻滚,易先生从一袋火锅底料中小心翼翼掰下一小块儿,又掰下一小块儿,不停地扭头询问我这重庆人:“够了吧?这下够了吧?”我估摸着他是将火锅底料包当成深水炸弹了,要不断测试这玩意儿的威力,这大概正是从杜威、胡适一路过来的实证主义态度。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即刻就想告诉他,不是这么一点点的往里面掰,而是整袋往锅里丢。求学过程中,易老师不断警告我们的,正是掰火锅料般的“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这真的非常不浪漫,但绝对严谨。
  更要命的是,虽然身处浪漫文学时代的夕照,但浪漫主义文学已经不再时髦。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很少有人再谈论浪漫主义这个话题了,它显然不是时代所需,也不是时代风尚所在。正如国恩清醒地意识到的那样,在很长时段中,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原因,浪漫主义一直被视为小资产阶级文学现象,且被判定早在20年代末期就业已消亡,后来的学界更是出于对伪浪漫主义的极端厌恶,大多对浪漫主义采取不屑一顾的否定态度。“总体上看,对浪漫主义,尤其是对作为一种思潮的浪漫主义的研究仍然显得冷清,不能跟它在文学史上曾一度与现实主义平分秋色的重要地位相称。”(《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后记)那个时候学界盛行的是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川鄂和我的博士论文选题分别是自由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诗歌,我们理所当然觉得这是时代或者时尚赋予我们的权利,却被国恩轻易地让渡了。
  事实上,我们最后走到了一起。国恩最终将浪漫主义指认为人类文明史上自由精神普遍深入到情感领域时的产物。自由精神在中国现实社会中的地位及其变化,制约着浪漫主义思潮的历史发展形态和形态转换,也决定了它在新时期的最后消亡。因为此时期原本处在浪漫主义层面的自由原则已不再是解放意义上的自由,而是存在意义上的思考,被赋予了现代主义哲学有关存在本身的色彩。于是,殊途同归。国恩在博士论文中精彩的论证,当时就得到了张炯、钱理群、黄曼君、王先霈诸位前辈的高度赞扬。华中师范大学黄曼君先生为此专门著文,称赞其“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情感张力,做到了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历史评价与审美评价的相互交融”,“是一部富有创见和文采的优秀著作,把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层次”。(《一部富有创见和文采的新著——评〈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华读书报》等报刊另发表书评8篇,肯定其学术创新。   其实,在这之前我们就见识过国恩的优秀。博士生入学之时,他就已经有着深厚的学术积累和长时间的高校教学经验。我们还在埋头读书,来不及写作刊物论文的时候,他读博期间很快就在《文学评论》等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好几篇学术研究论文,虽然他自己从来没有提及论文发表情形,但无形中对同届同学都产生了巨大压力。每次不管在哪里偶遇我自己的导师陆耀东教授,老先生总会笑眯眯且意味十足地问起:最近写了什么?我知道他的标准是国恩,吓得我曾经半夜梦中惊醒,真正体会“垂死梦中惊坐起”的滋味。
  毕业以后,国恩从原来任教的宁波调入武汉大學。我后来也从重庆的大学调到武汉,再度同城。这期间参加过他主持筹办的多种大小型会议,看到他依然彬彬有礼地招待各方与会者。再往后,武汉大学门前的八一路,在市政的道路建设中进一步延伸,其延长线就几乎伸到华中科技大学所在的喻家山脚。珞珈山和喻家山就这样相看两不厌。不过,我跟国恩之间的联系并未因此更频繁,虽然在各种会议中也偶尔相见,继续边开玩笑边总结我戒烟的规律。记得有一年,国恩要我们再续前缘,说约上川鄂,大家一起扩展、修订之前的博士论文,分别将自由主义、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话题扩展,往前推进。我没有答应。客观上讲我身在国外,资料难齐;从主观上讲,我对主义已经逐渐丧失了当初的兴趣和热情。也正是这种丧失,让我领悟到陈国恩当初选题时的与众不同。如果说川鄂跟我的选题明显具有时代特殊的气息,那也是我们的权利,而国恩的选题则暗含了他的人生智慧。他没有像我们这样积极地投身于最热闹的话题领域,而是转身投向一个看似早已过时的、时隐时现的思潮。他没有追逐时代的浪潮,而是在这热闹之外保持着某种冷静和清醒。当然,回顾这些年的学术研究,追问这种研究的意义,也许会发现,学术与时代的关联中,“自由”依然只是愿景,“现代”不过是标签——多少不同时代的人生活在眼下这同一时代?而“浪漫”剩下的是越来越盲目的狂热。说到底,如果可以借用同城诗人张执浩的说法——“我靠败笔为生,居然乐此不疲”,这大概是唯一可以聊以自慰的说法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更多的联系还是来自微信朋友圈。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天天“见面”。国恩是少数几个愿意发送各方面信息的朋友。信息来自方方面面,可见他是以此坦诚相见的人,也是一个愿意发表意见的人——他不但转而且说,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点在今天这个时代似乎再度确证了,国恩真的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在这个混乱的世界,唯一明智的做法是隐藏自己。他不这样,反其道而行之,大概绝不愿意把世界让渡给那些胡说八道。
  这时,陈国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像一个浪漫主义者,使得我越来越相信他的人生智慧。的确,任何一个时代肯定都不是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坏。疫情期间,我被隔离在故乡的宾馆,远离被病毒围困的武汉。那一时间,各种坏消息充斥着朋友圈。我们迎面撞上疫情,各种猜测、算计、谴责、愤怒、意义、价值,惊恐万状有如过山车。其时,至少对我而言,最有价值的信息正好是来自这个老友的微信图片:空旷的武大校园中,国恩时不时晒出遛狗的场景,小狗多多不看手机,不看微信微博,不关心时事新闻,对疫情一无所知。这里闻闻那里嗅嗅,看起来跟平日的溜达没什么两样,其间甚至还私奔了一次。武汉围城解封以后,多多生下三只小狗。我家领养了一只,取名Nicky,约定等到校园开放,岁月静好的那一天,要带回去让母子团聚。
  写到这里,我发现自己是对的:国恩从来就不合时宜,或者更准确的表述也许应该是,“时宜”不宜,他因此不合时宜。
  作 者: 王毅,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现当代诗歌、文学批评。著有《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艾芜传》《文本的秘密》等。
其他文献
联系1972年山东银雀山西汉墓中出土唐勒《论义御》简文,从作品思想内容和风格上看,《惜誓》和《远游》都是唐勒所作,为《汉书·艺文志》所著录“唐勒赋四篇”中之二篇。  《楚辞章句·惜誓序》曰:  《惜誓》者,不知谁所作也。或曰贾谊,疑不能明也。惜者,哀也。誓者,信也,約也。言哀惜怀王,与己信约,而复背之也。盖刺怀王有始而无终也。  从后面几句可以看出,王逸是倾向于战国时楚人所作的。产生贾谊说的原因,
期刊
要得到林娘子,必须借用陆谦.这是富安给高衙内出的主意.rn并且,富安也好,衙内也罢,他们根本没想过陆谦会拒绝这样肮脏的安排,他们有着权力的自信.rn那么,陆谦会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接手这样下流又缺德的事吗?rn当富安把他的计策向陆谦和盘托出并要求他配合时,陆谦是答应,还是深感侮辱,愤怒地拒绝?rn上一篇,我提到了三个古人的故事:田光的故事、公输班的故事、许由的故事.说这三个故事,其实是说一个概念:人格自尊.田光无法容忍自己的德性被人怀疑,以自杀自赎.公输班虽然逻辑不能自洽,但对墨子请他当杀手还是非常郁闷,因
期刊
《小二黑结婚》与《讲话》是农民作家赵树理与政治领袖人物进行文学大众化推广的实践与理论的不谋而合.赵树理将对国民性“愚昧”的批判置换为对“迷信”的改造,借助于章回体小说的情节主导、故事语言、善恶分明、大团圆结局,以及人物角色属性从“官”到“人”再到“民”等叙事技巧的革新,自发的完成了他对小说“功能”的时代性构建,不仅暗合了《讲话》所倡导的“先普及”精神,而且以文本实践的方式自觉确立起“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文学价值观念.
“爱的哲学”是冰心艺术观念的核心.冰心持续一生的写作都在谈“爱”,其实并非是要回到基督信仰,而是通过加深人类的内在经验,不断地扩大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以正义与和平为权威的人类社会.冰心的写作开始于这个单纯的梦想,而留给后人的则是一个多向而丰富的艺术世界.
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大长篇小说下出这样的定义:是一种整体性、全景式的思维形态构造成的,具有整体性、史诗性、杂色性、整合性、地域性的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巨型叙事性散文语言为主的文学艺术种类。  懂得了长篇小说的本质特征和要领素养,就要研究经营出这样的巨著,需要怎样的路数和技巧?  首要是结构。  长篇小说的关键是结构。长篇小说实际上是一种结构艺术,具有军事上的战略意义。那些不知长篇小说为何物就
期刊
陶渊明在其诗文中多次表达他渴望被他人知晓、与他人产生共鸣的心理.从“隐含读者”的角度看,创作时预设的阅读对象可以反映出作者的创作心态.通过分析其诗文中隐含读者的特点,解读作者所描绘的隐士形象,可以发现陶渊明并非闲适自得,而是重视功名,热哀求仕,矛盾纠结而又苦闷孤独.
傅刚,1956年生,1996年至1998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完成博士后研究,后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选》学研究会会长、先秦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代表著作有《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研究》《版本研究》《萧统评传》(合作)《<玉台新咏)与南朝文学》《汉魏六朝文学与文献论稿》等.正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春秋左传》校注及研究”工作.rn杨阿敏:除曹融南先生外,您还跟随马茂元先生上课读书.请谈谈您眼中的马茂元先生.rn傅刚:马先生跟曹先生就不一样啦,马先
期刊
6月16日上午,《中国文化报》记者赵凤兰老师从微信上发来她对许渊冲先生的访谈,访谈长达两万余字.收到稿子时,我心想许老年事已高,我们得尽快刊出.17日上午,就传来许老与世长辞的消息,朋友圈到处都是纪念,而我们杂志该如何纪念这位“新作者”(杂志第一次刊发许先生的文章)呢?我立刻建议编辑部本期把许先生的访谈“加急”刊出,编辑部一致同意,于是就有了本期的这篇《许渊冲访谈:人生处处皆翻译》,这篇访谈因此也就成了许先生在我们杂志上的第一篇也是最后一篇文章,我们与先生,刚“见面”就“告别”.
期刊
今天很高兴到这里来,其实我对鲁迅的基本想法在我那本书里都有,那为什么还是要来呢?因为大概一两个月前,我看到罗岗老师发给我一个他和孙老师带的一个鲁迅课程的学生课堂作业,我看了一下,觉得华东师大中文系的学生对鲁迅的理解和分析还是很不错的,相当好。所以我今天来呢,主要想多听听你们这里的学生,看看你们在今天怎么看鲁迅。另外,刚才罗岗老师也说了,今天还请了文尖老师来和我对谈。文尖老师是非常厉害的人物。我一直
期刊
一般而论,研究对象自身的深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研究到底有多大的可能性.在当前学界,鲁迅研究是一门显学.鲁迅以其“文”和“人”的格调而成为研究者热衷关注的对象,鲁迅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与“鲁学”研究者的学术耕耘密不可分,涌现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这个“拥挤”的研究大军中,武汉大学陈国恩教授的鲁迅研究可谓自成一格,其研究着力于在“历史”的语境下找寻鲁迅传统的延传及鲁迅形象的构建,从而在历史与现实的关联中“回到鲁迅”的本体.这种基于古今对话及语境转换而开展的鲁迅研究,将鲁迅这一研究对象视为一个“历史生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