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型教学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自由表达观点,质疑和探究问题,并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解难释疑活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它的一般模式(过程)包括:激发探究兴趣,提出探究问题;明确探究目标,制订探究方案;敞开探究思路,掌握探究方法;交流探究内容,评价探究结果。我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在努力尝试这种探究型教学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实施探究型教学,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意识。
一、角色转变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是开展探究型教学的基本前提和首要任务。因此,教师必须尽快转变角色——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形象,学生不再是机械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为使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真正统一到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我们不妨来一次教师角色转变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认真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积极组织培养、开展讨论、统一思想、促进认识,为把这种新课程新理念落实到探究型教学的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而奠定基础。
二、主动参与意识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官、思想和行动规律,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学习,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代替学生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换句话说,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所以,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探究型教学就是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思维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为此,探究型教学必须把学生学习过程建构成学生主体的开发、培养和提高过程,建构成学生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过程。教师要有主体参与意识,准确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并且要积极地发展主体。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运用各种方法自觉、主动地获取新知识。例如:关于时政热点利比亚战争问题,学生普遍对此兴趣较高,但又不理解英法等国为什么要对利比亚发动战争。对于学生的疑惑,我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观看电视,听取专家评析,再结合教材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学生便容易得出以下两个结论:第一,目前世界和平局面是不稳定的,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第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学生全员参与,积极探究,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疑点由学生自主提出,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最终让学生自主解决。
三、问题策略意识
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也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苏格拉底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现代教学论指出:学生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探究型教学特别注重问题在学习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需要有问题策略意识,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探究情境,营造问题探究氛围,以促进更多问题的生成。例如:关于利比亚战争,当学生已经明白英法等国发动利比亚战争的原因后,我有意识地提出两个问题:面对这种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如何应对和我们中学生怎么办?这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再度被激起。这种问题策略意识和巧妙安排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四、合作讨论意识
孔子曾说:“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基于此,探究型教学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互动和交往,也就不存在教学。交往和互动,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讨论,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和创造性的解放。为了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可采用小组讨论、竞赛、辩论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也可根据情况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通过查阅文献、搞调查、走访实际工作者、进行考察记录、体验学习等方法去收集相关信息,丰富讨论内容。例如:我给学生这样一个探究课题——本镇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调查。学生刚开始觉得这探究课题无从下手,或只简单地统计本镇青少年违法犯罪人数,后通过我的点拨引导,学生展开热烈讨论,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集思广益,终于明确了探究方向和内容:(1)了解本镇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及其社会危害性(知识);(2)分析这些青少年失足的原因及预防(能力);(3)引以为戒,努力学习,为进一步实施探究奠定基础。由上可见,教师的合作讨论意识也是难能可贵的,同时,教师应不断加强学生合作意识、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乐于合作、勤于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以求得新发现,取得新突破。
五、发展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探究型教学贵在要求学生的学习也必须是探究式的,而要进行探究和研究,要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突破,这离不开发展和创新。没有创新的发展,探究的结果只能是简单复制。在探究研究过程中,学生的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行为。探究型教学极力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敢于另辟蹊径,敢于异想天开,甚至反弹琵琶。学生积极探索研究,积极大胆创新,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所以,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六、社会实践意识
本次课改,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为此,探究型教学强调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经历,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对于学生来说,意味着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懂得实践,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比如初中思想政治学科,这是一门集心理健康、法律常识、社会发展常识及基本国情教育于一体的课程,教师更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特别是关注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的分析与综合得出结论,从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例如:在学习“税收的作用”时,我事先让学生调查本镇对教育的投入、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及社会保障的情况;再如: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情况,加深对个体私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我要求学生深入社会、工厂开展社会调查。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获得了大量的、真实的感性材料,为理解税收的重大作用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及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不仅培养了学生乐于行动、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而且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总之,实施探究型教学,教师是先导,而教师是否具备上述六个意识,将直接关系到这种新颖教学模式的成败。为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些意识的精神实质并付诸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探究型教学才会发挥它的真正功效,学生才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能实现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角色转变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是开展探究型教学的基本前提和首要任务。因此,教师必须尽快转变角色——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形象,学生不再是机械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为使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真正统一到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我们不妨来一次教师角色转变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认真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积极组织培养、开展讨论、统一思想、促进认识,为把这种新课程新理念落实到探究型教学的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而奠定基础。
二、主动参与意识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官、思想和行动规律,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学习,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代替学生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换句话说,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所以,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探究型教学就是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思维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为此,探究型教学必须把学生学习过程建构成学生主体的开发、培养和提高过程,建构成学生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过程。教师要有主体参与意识,准确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并且要积极地发展主体。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运用各种方法自觉、主动地获取新知识。例如:关于时政热点利比亚战争问题,学生普遍对此兴趣较高,但又不理解英法等国为什么要对利比亚发动战争。对于学生的疑惑,我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观看电视,听取专家评析,再结合教材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学生便容易得出以下两个结论:第一,目前世界和平局面是不稳定的,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第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学生全员参与,积极探究,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疑点由学生自主提出,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最终让学生自主解决。
三、问题策略意识
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也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苏格拉底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现代教学论指出:学生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探究型教学特别注重问题在学习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需要有问题策略意识,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探究情境,营造问题探究氛围,以促进更多问题的生成。例如:关于利比亚战争,当学生已经明白英法等国发动利比亚战争的原因后,我有意识地提出两个问题:面对这种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如何应对和我们中学生怎么办?这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再度被激起。这种问题策略意识和巧妙安排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四、合作讨论意识
孔子曾说:“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基于此,探究型教学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互动和交往,也就不存在教学。交往和互动,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讨论,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和创造性的解放。为了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可采用小组讨论、竞赛、辩论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也可根据情况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通过查阅文献、搞调查、走访实际工作者、进行考察记录、体验学习等方法去收集相关信息,丰富讨论内容。例如:我给学生这样一个探究课题——本镇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调查。学生刚开始觉得这探究课题无从下手,或只简单地统计本镇青少年违法犯罪人数,后通过我的点拨引导,学生展开热烈讨论,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集思广益,终于明确了探究方向和内容:(1)了解本镇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及其社会危害性(知识);(2)分析这些青少年失足的原因及预防(能力);(3)引以为戒,努力学习,为进一步实施探究奠定基础。由上可见,教师的合作讨论意识也是难能可贵的,同时,教师应不断加强学生合作意识、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乐于合作、勤于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以求得新发现,取得新突破。
五、发展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探究型教学贵在要求学生的学习也必须是探究式的,而要进行探究和研究,要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突破,这离不开发展和创新。没有创新的发展,探究的结果只能是简单复制。在探究研究过程中,学生的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行为。探究型教学极力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敢于另辟蹊径,敢于异想天开,甚至反弹琵琶。学生积极探索研究,积极大胆创新,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所以,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六、社会实践意识
本次课改,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为此,探究型教学强调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经历,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对于学生来说,意味着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懂得实践,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比如初中思想政治学科,这是一门集心理健康、法律常识、社会发展常识及基本国情教育于一体的课程,教师更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特别是关注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的分析与综合得出结论,从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例如:在学习“税收的作用”时,我事先让学生调查本镇对教育的投入、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及社会保障的情况;再如: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情况,加深对个体私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我要求学生深入社会、工厂开展社会调查。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获得了大量的、真实的感性材料,为理解税收的重大作用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及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不仅培养了学生乐于行动、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而且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总之,实施探究型教学,教师是先导,而教师是否具备上述六个意识,将直接关系到这种新颖教学模式的成败。为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些意识的精神实质并付诸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探究型教学才会发挥它的真正功效,学生才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能实现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