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辨异与认同的视角看全球联系的初建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每课内容面较广,整体跨度较大。由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为“热题”。笔者以为,历史繁芜,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可使学生对其有一定的连续认知。但时常又会出现“连而不通、续而无序”的情况,所以在整合时需凸显史事的时代差异与内容特征。知异方可融通,才能和而不同,形成对史事的科学认知。因此,以整合为基,以辨异为要,以认同为矢的高中历史教学方式具有不小的价值。
  一、重视课标要求以及教材内容的整合
  历史知识的交叉融合是历史学习的关键,通过历史知识尤其是中外历史的融合能帮助学生拓宽学习的视野,挖掘知识的内涵。[1]故而教师首先在确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设计过程中,就要对相应历史知识加以整合,尽可能使本课教学内容与其他相关内容有所融合。事实上在寻找历史知识的交叉点以及如何妥善处理相关内容的融合一直是个不小的挑战。首先在寻找其他相关内容方面,方法有很多,例如围绕教学内容,前期开展广泛阅读,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以期找到较新且适宜的整合思路。在部编版《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课中,其框目的设置与内容的编排就结合了“哥伦布交流”[2]的理论。从人口、动植物的交流,到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三大洋贸易与资本流动,再到早期殖民体系的开始形成,全球联系多维度加深,各类互动的影响不断显现,给学生展现了较为开阔的视野。这样的编排,确为一个不错的思路。再比如,我们还是可以认为,人类大多数的生命其实处在一种由病菌的微寄生和大型天敌的巨寄生构成的脆弱的平衡体系之中,而所谓人类的巨寄生则主要是指同类中的其他人。[3]以“微寄生”和“巨寄生”这样的概念来阐释,是史学与生物学的结合尝试,试图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明全球联系初建过程中的一系列历史现象以及背后的原因,甚至也可以揭露出联系初建的负面影响和部分实质。这些都可以给我们在整合教学内容时带来不少有益的启发。
  当然,最直接并且有效的整合路径就是查阅课标要求以及熟读教材,发现课标要求间的联系,寻找《纲要》上下册、限定选修三册等教材间的共通之处,尽可能做到“分册不分割”的融合贯通。同样以部编版《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课为例,笔者对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作了简单整理,如下表格1、2(见下面表)。
  通过对课标与教材内容的整理,教师不仅对该课的教学内容有相对清晰的认知,同时也能跳出片段式的历史,更好地在教学过程渗透一种“大历史”理念下的时空观念。例如此课,教材内容展现出全球联系初建中各地多维度的交流状况,但其中更多倾向于生产资料(要素)层面。而此时结合课标以及其他章节的教材内容,就可以整合补充其在政治外交和文化理念方面的有关内容。这可以使本课更加丰盈,更具有逻辑分析的完整性。通过整合必修的中国史与世界史,辅以限定选修,结合有价值的课外内容,以一个适宜的线索将其串联,这种整合范式使学生既能够落实本课的基础史实,又能理解甚至分析史实背后的变化逻辑。
  二、抓准事物变迁以及历史影响的差异
  (认知冲突)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表现为学生已经储备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存在不一致,甚至是矛盾冲突的现象,然后教师利用这一现象,营造合理的认知冲突,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完成教授新知的任务。[4]借用哲学中的一个高频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抓出每课内容中的关键矛盾点(即差异),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也能体现历史演进前后变化的特征。这两者可以交相呼应,既有趣又有意。
  在《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课中,其差异点在课题中就已然显现,主要就是从区域史演变为全球史,但冲突点在于全球联系建立过程中东西方的不同反应以及产生的不同结果。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其中的差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选取了利玛窦(1552—1610)的一段议论:“尽管他们(中国)拥有装备精良、可轻而易举地征服邻近国家的陆军和海军,但不论国王还是他的人民,竟然都从未想到去进行一场侵略战争。他们完全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并不热望着征服。在这方面,他们截然不同于欧洲人;欧洲人常常对自己的政府不满,垂涎其他人所享有的东西。”[5]以这段议论为载体,笔者设置层层递进的三个问题:1.根据教材和所学,列举史实验证当时中国与欧洲人的這类差异。2.根据教材和所学,分析当时中国与欧洲人的差异产生哪些影响?3.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当时中国与欧洲人产生这类差异的原因并做出恰当的评议。三个问题以东西方为对比,强调差异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对比内容的难度渐次提升,贴近学生的分析方式,渗透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第一个问题,学生获得基本的史实认知,例如:①中国在郑和下西洋后,几无重大海外探索;②通过政府政策,禁止中国民间的对外贸易;③西方自地理大发现以来,不断开发新的航线;④出现日益繁荣的“三大洋”的各类交流。通过第二个问题,学生能够掌握:①近代中国落后于欧洲的历史渊源;②美洲、非洲土著文明凋敝的外部因素;③近代欧洲崛起的外在条件;④世界各地主动亦或被动地建立初步联系等内容。基于第一、二问,学生基本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但学生心中必然还有关键的一问没有解决,也就是第三问题。对于海外交通不同发展方向的这种比较,不能不引起每个关心中国文化进程的人的历史沉思。[6]学至此时,学生也总会思考当时明清的中国统治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当时的中国多数士人与社会精英为什么就没有更进一步的探索?这是不是中华文化的怠惰?这是不是西方近代文明的全然优越呢?我们如何面对这全球联系初建中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呢?其实就是让学生在面对各种文化差异时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处理方式。
  三、筑构中华文化以及世界多元的认同
  在强调历史发展的各自差异时,也总会习惯性去思考差异背后的优劣。如何引导学生树立一个科学的评价观念,以及涵养应有的“家国情怀”,这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又一重要任务。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7]只有用科学的方式才能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文化认同。对于文化认同的达成,学生不应该是机械地对教师论断进行记忆,教师也不应无底线纵容学生的言论。要达此目的,就应该摒除成见,客观公正地分析中外历史,“不虚美,不隐恶”,同时也“不虚恶,不隐美”,不能预设了立场,按图索骥,故意“找茬”[8]。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一课,重点分析了3点内容。其一,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其二,随着海上航路的扩展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其三,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的殖民掠夺,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欧洲资本主义获得发展。面对这些内容,常规的教学引导是对中国闭关自守、盲目自大的否定,同时还有对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野蛮行径的批判。这些固然没有错,且是需要继承的,但是否就仅此而已了呢?比如有学生就曾问过:“中国虽闭守,但不外侵;西方虽外霸,但有探求精神,我们该如何看待,如何选择?”又比如有学生问:“疾病在人口大流动和贸易经济联系中传播得更加快速,这种流动和联系的重要是否超过了生命的价值?”其实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在全球联系初建时需要思考,同样在当下亦需要思考。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课堂经历和眼下的热点问题,所以笔者在设计该课时,对最后的教学环节加以完善,主要是在常规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三段文字材料,尝试回答之前遇到的问题和引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一段材料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十六字观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第二段材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第三段材料是一则新闻:“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通过三则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其关键点在于“守正创新”,不论个人,还是民族,亦或是国家,乃至全世界,都应坚守人类道义的底线,尝试自我突破的勇气,拥抱异域文明的气度,承担天下兴亡的责任。
  教学策略体现教学理念,影响教学效果。如何制定科学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每位教师都有着自己的积累与思考。笔者以为通过“重视教学内容的整合,辨析史事特征的差异,构筑多元文化的认同”这样的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有益于高中历史教学。当然其中还有许多未尽之处,笔者将通过后期的实践,不断完善提升。
  【注释】
  [1]朱可:《融会方能贯通: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深层思维》,《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年第13期,第47页。
  [2][德]贡德·弗兰克著,刘北成译:《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98—100页。
  [3][美]威廉·麦克尼尔著,余新忠、毕会成译:《瘟疫与人》,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年,第6页。
  [4]曹勇:《认知冲突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为例》,《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年第11期,第66页。
  [5][意]利玛窦等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8—59页。
  [6]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81页。
  [7]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7页。
  [8]高怀举:《中学历史课堂上的四大“痼疾”》,《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半月刊)》2020年第11期,第8页。
其他文献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包括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具体而言,既需要将历史事物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考察和理解,也需要了解史事发生的地点、区域、范围等,通过具体的空间定位,进而观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1]历史是一门人文科学,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正在于时空观念是历史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
李燕: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瞄准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后,各个国家分别展开新冠疫苗和药物研发,这是一场科技的竞赛,也是各个国家技术水平的竞赛。 
故乡是心灵的家园,每个人对生养他的这片土地都有一份浓浓的情意。有人说,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自从走出村庄,离开故土,我的乡愁就变成了一张张满是记忆温度的照片。  春天是一年当中最美的季节,春天里,村庄有五颜六色的斑斓,也有无忧无虑的童趣,更有岁月留下的斑駁,这一切,无不深深刻在我的脑海。
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词,宿州突出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积极做好融入和协同两篇大文章。  “宿州‘十四五’时期将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对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全方位参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协同发展,打造高能级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示范带。”安徽省宿州市市长 杨军  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安徽省宿州市市长杨军说。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
在天寒地冷时节,为劳动者们提供一个可以端坐在桌子前吃顿热午饭的空间;在夏天炎热之下,为劳动者提供凉爽的小憩之地……这就是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推出的“劳动者港湾”。  近年来,建行“劳动者港湾”向无数平凡劳动者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关怀,这份关怀也是对劳动者实实在在的尊重。“劳动者港湾”已成为建行乃至整个金融业标志性的公益服务品牌。2019年4月,“劳动者港湾”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首个正式挂牌的
中国近代史教学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方面更具有优势,但处置不当也容易形成一些偏见与误区。学生学习了古代中国的辉煌文明史,转入近代史的学习,很容易在巨大落差中厚古薄今,从而否定近代史,甚至崇拜西方文明否定中华文明,不能正确认识本民族历史。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大历史观,帮助学生纠正偏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近代史是苦难史不是灾难史,是奋斗史不是沉沦史  在讲完《解放战争》一课,笔者总
加拿大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元化成为其社会和文化的基本特征。作为包容和接纳外来移民的典范,加拿大社会秩序安定,各个民族和平相处。这与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的教育政策不无关系。加拿大的教育事业由各省和地区直接管理。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和曼尼巴托省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三个省,本文力图分析其历史课程的设置、课程标准的特色,并提出对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借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1]。史学家在解释历史时通常利用理论工具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历史解释应是史论有机结合的产物”,“不存在没有理论基础的历史解释”[2]。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提升学生的历史理论素养,优化运用历史理论方法、能力。史学语境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视角和路径。  史学语境,由相关的学术观点和研究范式所构成[3],是带有史学
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理论,人们习惯上把“认知过程”中的“记忆、理解、应用”归于低阶思维;把“分析、评价和创造”归于高阶思维。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目标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不再只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关注他們是否能够在特定情境下,基于对已有知识的整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低阶思维的同时,还需培养他们的
让学生“学会”是有效课堂教学的追求,也是历史课程标准落地的有力证明。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现学生“学会”?怎样证明学生已经“学会”?关键在于让学生知道需要“学会”什么,明白学习的“终点”在哪里,再规划学习攻略,向着目标出发,这种“以终为始”强调评价先行的教学设计称为“逆向教学设计”。美国教育专家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麥克泰格在反思传统教学设计不足的基础上最早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在历史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