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基于沉默调节蛋白1(SIRT1)/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信号通路探究西黄丸抗乳腺癌作用及机制。[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西黄丸低剂量组(5 g/L)、西黄丸中剂量组(7.5 g/L)、西黄丸高剂量组(15 g/L)、SIRT1激活剂(SRT 1720)组(6μmol/L)、西黄丸高剂量+SRT 1720组(15 g/L+6μmol/L);CCK-8法和平板克隆
【基金项目】
:
2021年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1210231016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沉默调节蛋白1(SIRT1)/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信号通路探究西黄丸抗乳腺癌作用及机制。[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西黄丸低剂量组(5 g/L)、西黄丸中剂量组(7.5 g/L)、西黄丸高剂量组(15 g/L)、SIRT1激活剂(SRT 1720)组(6μmol/L)、西黄丸高剂量+SRT 1720组(15 g/L+6μmol/L);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SIRT1、SOX2蛋白表达;体内移植瘤实验检测各组裸鼠肿瘤体积、质量及PCNA、MMP-2、MMP-9、SIRT1、SOX2蛋白表达。[结果]西黄丸可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SIRT1激活剂SRT 1720促进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高剂量西黄丸加SIRT1激活剂组可以减弱高剂量西黄丸对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的抑制作用;同时西黄丸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DA-MB-231细胞及裸鼠移植瘤中SIRT1、SOX2蛋白表达,抑制SIRT1/SOX2信号通路活性,并通过降低PCNA、MMP-2、MMP-9表达来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结论]西黄丸可能通过抑制SIRT1/SOX2信号通路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裸鼠体内移植瘤生长。
其他文献
埃尔斯特认为,自我实现是美好生活的核心命题,积极的自我实现的显著特征是自我能力的外化,只有处理好欲望与需求、自我与他人、自我实现与自律的关系,才能实现能力外化。埃尔斯特一个重要理论贡献是提出实现美好生活的三种路径: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拓展美好生活;通过制度性构建保障美好生活。埃尔斯特对美好生活核心问题的阐释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好生活观的继承与发展、对美好生活制度保障的憧憬
背景目前预防性拔除第三磨牙(third molars,M3s)的临床决策存在较大争议[1,2]。一方面拔除M3s患者需承担出血、肿痛、疼痛及神经损伤等术后并发症的风险[3]。这些症状将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术后的工作以及生活,此外患者还需支付额外的医疗费用[4]。但另一方面M3s的存留与口内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冠周炎、龋病、牙周病、牙根吸收及颌骨肿瘤等[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拔除M3s的术中及术
为避免因设备故障造成变电站运行风险,设计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变电站设备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测控保护模块采集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利用站内通信模块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数字孪生模块,该模块依据接收到的数据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创建数字孪生虚拟变电站模型,根据虚拟变电站模型通过PLC自动控制模块实现变电站设备电压无功、安装质量以及运行状态的自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单一设备和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变电
研究背景1976年,Radovan正式将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应用于临床,经过此后40多年的发展革新,该技术现已成为整形外科领域修复重建的三大常规技术之一。与自体皮肤移植相比,它的优点在于利用与病损区域颜色、质地相似的临近皮肤最大程度重建该区域形态及功能,且皮瓣供区损伤较小。目前,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全身多个部位多种病损的修复重建,诸如在先天性巨痣、体表肿瘤、烧烫伤后瘢痕等的修复以及耳、鼻、阴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脂质和纤维成分在血管内膜沉积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大中动脉管腔狭窄和血流减少,从而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群饮食习惯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尿病会显著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但其机制仍未阐明。研究表明,单核/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通常会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关乎到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变电站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不仅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在变电站中实施数字孪生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数字孪生技术将物理对象在虚拟空间中进行映射,实现对物理对象状态信息的实时采集和监测,并利用数字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智能预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目的:胃癌患者术后短期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肠内营养对于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系统研究仍然缺乏。本项研究目的在于:(1)分析评估胃癌术后患者出院后短期内的生活质量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2)评价肠内营养对于胃癌术后患者出院后短期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1.胃癌术后患者出院后短期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收集并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2015年2月至20
目的:本课题通过比较不同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症状治疗药物的有效性和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以阐述这些药物对改善痛性DPN疼痛症状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上痛性DPN的综合管理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通过制作相关问卷,对陕西省7家医院内分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痛性DPN患者使用症状治疗药物的比例、症状治疗药物对痛性DPN患者
目的胰腺癌是一种高致死率的恶性消化系统肿瘤,目前临床一线药物吉西他滨、紫杉醇、铂类药物和5-氟尿嘧啶等疗效均非常有限。铂类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的研究发现,递送系统能够促进药物向肿瘤组织分布,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可降低化学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但体内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治疗策略的疗效仍然有限,难以满足临床治疗的实际需求。这是由于胰腺癌肿瘤组织中存在丰富的基质,这些基质一方面促进胰腺肿瘤恶性增殖,另一方面阻碍了药物
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肝癌类型,占肝癌总发病数的85%[1]。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第6位和第3位,2020年约90.6万肝癌新发病例和83万肝癌相关死亡病例[1]。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取决于患者的种族、地区、年龄、性别等[1,2]。未经治疗的肝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